《易經的奧秘》曾仕強,陰陽一體兩面,如影隨形

2021-01-19 大鵬讀書分享匯

陰陽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我們最古老的智慧精華《易經的奧秘》,內容主要來自《百家講壇》,作者國學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的曾仕強。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易經》精華,其中的太極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陰陽。伏羲八卦告訴我們一個宇宙最基本的秘密,即陰陽是構成宇宙萬事萬物的最基本元素。白天是陽,晚上是陰;天是陽,地是陰。天底下的變化就是一個陰一個陽。網際網路中的0和1是不是就是這個道理呢。

陰陽是分不開的

總結一句話,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我們國人都講究陰陽調和,太陽不行,太陰也不行。現在的我們都知道月亮會引動潮汐,但是古人可不知道啊,說到月圓必須看我們的陰曆,陰曆十五的那天月亮一定是圓的,陽曆完全做不到。一年有12個十五,在12個月亮裡最圓的要數八月十五,那天它好像能牽動我們的情感,這一天被認定為中秋節,這就是我們古人向自然學習的非常了不起的一步。白天是陽,晚上是陰,所以一個人,白天你要精神好,要陽氣足才能把事情做好,到了晚上,你慢慢要陰起來,要讓它冷靜,這樣才能睡好覺。我們國人做事情究竟合一,我們想事情總是合起來想,不像外國人總是分開來看,尤其是教育,我們學習西方將知識一再細分不同學科,到最後就只有知識而喪失了智慧,以至於後來我們高舉科技整合,就是要陰陽協調。

陰陽是相對的

如果沒有相對性,你就不知道哪個是陰,哪個是陽。同時,陰陽是會變動的,陰的會變陽,陽的也會變陰。你伸出手來,知道你手心是陽,還是手背是陽嗎?手心是陽,手背是陰,手心手背都是肉就表示它是歸一的嘛,你說我不要手背,那手心有什麼用,光要手心,手背也沒用,這正是手心和手背是相對同時存在才有意義。我們有句古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有兩句古話,「不以成敗論英雄」與「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樣的話還有很多,這也正說明其相對性,懂得《易經》才能完全了解中國人,到今天我們都沒有改變,儘管我們學了很多西方的語言,講了很多西方的話,都不能改變我們,因為我們的心,我們的源頭是不變的。

追求圓滿

你看圓的東西就不容易傷人,我們人也是一樣,一個有稜有角的人就經常吵架。我們追求圓滿可不是圓滑,而是圓通,雖然僅僅一字之差,但是意義卻大相逕庭。有好人就有壞人,你千萬不要嫉惡如仇,壞人是殺不完的。慢慢你會發現,陽他是代表一種理想,人生有理想就會充滿活力,陰即使腳踏實地,一定要一步一步地去把它兌現,去把它實現。還有就是我們鍛鍊身體,從來不會像西方人那樣滿身肌肉,我們都是練內功,要修煉內臟進而外柔內剛。「中」就是我們要守住的「中道」,中國人不管長成什麼樣子、什麼血統,我們只在乎自己腦海裡又沒有這個「中」字。河南人到現在還說「中不中」,「中中中」,可見不愧為中華文化的發源地。

讀書分享需要毅力,感謝有你

相關焦點

  • 曾仕強主講:易經的奧秘,善易不卜
    易有三義,這就是簡易,不易,變易,在這一講中,曾仕強教授將為我們介紹《易經》的四大功能,這就是象,數,理,佔卜。什麼是象呢?那麼《易經》中的數,是人們常說的定數嗎?理是什麼意思呢?那麼佔卜是不是一種迷信呢?自古以來,《易經》一直被認為是一部佔卜的書,但是卜卦對未來的預測為什麼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卜卦的真正作用又是什麼呢?
  • 《易經的奧秘》曾仕強,源起伏羲八卦,不僅僅是算卦哦
    《易經》是什麼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我們最古老的智慧精華《易經的奧秘》,內容主要來自《百家講壇》,作者國學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的曾仕強。《易經》是什麼?我相信很多同學是說不清楚的,甚至在某些人心中,《易經》就是一本算命的書。
  • 臺灣 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 曾為《百家講壇》講解《易經》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 曾為《百家講壇》講解《易經》時間:2018-11-13 13:07   來源:網易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 曾為《百家講壇》講解《易經》 11日晚,管理大師曾仕強在臺灣三軍總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4歲,此前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中講解《易經的奧秘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27)旅卦上 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二十七)旅卦上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易經的奧秘》|2021,別再糾結了,為自己「算一卦」吧
    曾仕強教授在《百家講壇》講《易經》時,這個知識點就讓人印象深刻,至今重看這本書,關於人體和宇宙的關係,仍讓人沉思。眾所周知,《易經》的四大功能是指:象、數、理、佔。第一個功能「象」就是天有天文,地有地理。宮廷戲中夜觀天象的人不僅會得到朝廷重用,一般人也都敬而遠之,因為他們不僅善於看天地,也善於看面相。
  •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11月11日,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這個名字可能不太關注傳統文化的觀眾感覺很陌生,曾仕強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曾仕強的一生致力於弘揚中華的傳統文化,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經典作品。
  •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在11月11日19:54分,消息報導著名的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網友:又一巨星損落!曾仕強這一生都在弘揚中國文化,有著「中國式管理大師」的尊稱,這一生都在發揚道德文化,所以才得來了這個稱號,曾仕強著名的作品有《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等一些經典作品。曾仕強最讓人熟悉的是在《百家講壇》中的講解,講解了很多系列的作品,在課堂上他是帶有幽默風格的老師,講課的方式非常生動有趣,讓人們很是容易接受,聽之者受益匪淺。
  • 曾仕強教授什麼是「易經」氣陰陽五行
    陰氣我們每天都在講四象,都是易經裡面的東西,兩儀如果陰跟陽分離,那就陰歸陰,陽歸陽,那沒有什麼作用啊。所以兩翼它要化合太極以生兩儀,叫做一分為二,兩儀它化合就是二合為一,這兩個要同時都進行,它就會變成金、木、水、火、土五行河圖中的圖像之所以被稱為天垂象,是因為它所成出來的圖像就是大自然中的現象。我們認真觀察自然,就能夠理解什麼是數,什麼是氣。
  •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逝世,享年84歲!生前多次聲明自己是中國人!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逝世,享年84歲!生前多次聲明自己是中國人!2018年11月11日19:54分,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是當代久負盛名的中國式管理大師,一生為發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著作。曾教授為中國的文化做出很多貢獻,在生前奔波於全國各地演講,多次為廈門大學EMBA鼓浪嶼名家論壇演講,感染了大量的人學到中國文化與管理的智慧。前段時間,曾老先生患癌,但是他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與癌症鬥爭,讓人心生崇敬之情。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 易經的陰陽起源,五行與五星的運動規律,相生相剋太神奇!
    1 陰陽之源在這個地球上,當太陽在東方緩慢升起時,人類和大多數生物開始了一天的生命;當太陽西落時,月亮(太陰)變得越來越明亮,人類和大多數生物一起,結束了忙碌的一天,便沉沉入睡了。在《易經》中,太陽由一條直線表示,稱為陽爻;月亮由兩條短線表示,稱為陰爻;陰陽交替產生天氣變化。陽爻代表了宇宙自然社會的一切積極的事物,如天空、太陽、火、男性、男性等。積極的特點是向上、蓬勃、外向、活躍等。陰,代表著宇宙自然社會的一切消極事物,如地球、太陰(月亮)、水、婦女、女性等,具有靈活性、向下性、收斂性、內向性、安靜性等特點。
  • 《易》以道陰陽: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學說,時至今日有何意義?
    《易》以道陰陽——《莊子·雜篇·天下》在《莊子》雜篇中,將《易經》總結為「陰陽」,可見陰陽在我國傳統的易經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懂陰陽,幾乎無法理解傳統文化。在《易經》中,雖然沒有明確的陰陽的概念,但隨著歷史的發展,把陰陽稱為《易經》的核心,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 易經的奧秘與應用
    我們作為一個華夏兒女,應該知道,中華文化來源於易經,是文明的源頭。因為在上古時期,沒有形成文字時,人們就以經應用在生活當中了。用符號來代替不同的方位,不同事物,所對應一切表現。使人們在生產生活當中,有個方向,有個約束,有個記載。這就是最初的文化,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是文化的內在價值。
  • 就在前兩天曾仕強去世,年僅84歲,又一位大佬離開了我們!
    就在11月11日的這一天,我們臺灣著名的學者曾仕強離開了我們,年僅84歲,又一位巨星離開了。曾仕強在我們中國上面可是有一個尊譽,叫做「中國式管理大師」,他的一生中就是弘揚傳播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他還有很多的作品,比方說:《中國式管理》、《易經的奧秘》等等,在我們中國上面都是非常經典的作品。
  • 無字天書《易經》的奧秘——日常用語上篇
    《易經》是世上僅存的一本伴隨人類歷史長達三千多年之久(可追溯到七千多年)的偉大著作。是我們祖宗留給我們後人巨大精神食糧。對我國的歷史、文化、科學、醫學、天文、哲學等等產生深遠的影響。今天小谷為大家羅列出《易經》對我們日常用語產生怎樣的影響。「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 曾仕強:14歲那年我親身經歷
    對此國學大師曾仕強的經歷可能會給出一個詳細答案。 《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但是最讓他出圈的還是在《百家講壇》上的演講。 《百家講壇》上的演講擴大了他的知名度,而他的《易經的奧秘》則被人稱為是普度眾生的引路者,又或者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
  • 易經:夫妻相剋有哪些徵兆?陰陽相近,這是比,陰陽相感,這是應
    《易經》說::陰在陽下,託著陽,這叫承。陰在陽上,壓著陽,這叫乘。陰陽相似,這是比較,陰陽互感,這是回應。乘法不好,陰壓陽,叫以惡侵義,對什麼都不好。夫妻相處,一定有以下幾個徵兆。在《易經》中,夫妻關係最好的應該是霍峰家的佔卜。《家人卦曰》:「家庭,女人在裡面,男人在外面。男女皆義,天地皆義。家人嚴,父母也嚴。父親,兒子,兄弟,兄弟,丈夫和妻子,家道是對的,正確的家和世界是固定的。」在家庭中,夫妻和睦是最重要的。夫妻和諧的關鍵在於雙方是否站在同一條線上。
  • 算命和易經佔卜是一回事嗎?讀懂1個小故事,看懂易經的奧秘
    算命先生無論是算命和佔卜都是起源於易經,但是人們自古對待易經的認知不同。有人對易經的認知停留在唯心宿命,所以就有了四柱八字等宿命的命理學。就是說一個人從出生時就註定了一生的壽夭窮通,吉兇窮富。而易經佔卜是建立在易經天道的規律學,是讓人們趨吉避兇,善於改變自己命運的方式和方法。區別很簡單,真正懂得易經佔卜的人,你去問吉兇,他會告訴你目前的問題,然後什麼時間不能做什麼事情,現在應該做什麼事情,把即將要來的災禍降低到最低或者規避。而不會去過分誇張災難的可怕。
  • 曾心安處自仕強: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去世 享年84歲
    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曾仕強:不求人,格自高曾仕強教授出生於福建,長於臺灣。曾仕強祖籍在漳州,其啟蒙教育也同樣在漳州。曾仕強:現任胡雪巖研究會副會長、臺灣師範大學教授,中國統一促進會理事長等。曾仕強先生生於1934年,祖籍福建漳州。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仕強被企業界尊稱為:中國式管理大師、華人三大管理學家之一,多次應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香港、中國大陸演講。據了解,曾仕強父親是漳州華安一中的首任校長,曾仕強啟蒙教育階段在當時的南方小學(新橋小學),後來由於父親前去廈門工作,曾仕強即隨父前往廈門讀中學,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前往臺灣。
  • 陰陽學說與神秘的太極圖
    探尋未來什麼是陰陽?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面。它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法則。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具有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面,陰陽不斷的運動和相互作用,陰陽的這種運動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產生、發展、消亡,都是事物陰陽兩個方面不斷相互作用的結果。陰陽學說是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思想。陰陽學說在易經預測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陰陽學說與二建制數自然界一切事物最基本的狀態就是開和關的狀態。
  • 《易經》智慧,人生在世,能夠明白這5點,便能受益匪淺
    這就是易經,作為後輩的我們如果希望能夠過好人生那麼這些先輩們的智慧是必不可少的。易經的奧妙無窮,當我們在生活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完全可以從易經之中找到合適的建議。人這一生難免磕磕絆絆,如果能夠明白這5條天規,對我們的人生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肯定讓自己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