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
雖然喝茶有諸多好處,但目前並不推薦人們通過喝茶來預防癌症。
茶是世界範圍內最古老和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紅茶大約佔世界飲茶量的 75% 。
在美國、英國和歐洲,紅茶是最常見的茶飲品;綠茶在日本和中國最受歡迎 ;烏龍茶和白茶的普遍飲用量較少。
茶由茶樹葉製成。在採集之後不久,茶葉開始枯萎和氧化;氧化過程中,茶葉中的化學物質被酶破壞,導致茶葉顏色變深並產生容易識別的茶葉香氣。
可以通過加熱滅活酶來終止氧化過程,比如乾熱和蒸汽,然後曬乾茶葉以供銷售。氧化量和加工的其他方面決定了茶的類型:
紅茶由枯萎的茶葉壓制、軋制並進行完全氧化後製成。
綠茶由未氧化、未枯萎的茶葉製成。
烏龍茶由枯萎、壓制的部分氧化茶葉製成,是一種中間類茶。
白茶由輕度氧化的新葉或生長中的新芽製成。
制茶可以通過泡開幹茶葉和茶芽(茶包或散裝)、乾燥速溶茶混合物或購買開瓶即飲的冰茶。
所謂的草藥茶並非真正的茶,是熱水泡乾果、草藥和花瓣。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茶都有哪些成分?
茶中含有多酚、生物鹼(咖啡因、茶鹼和咖啡鹼)、胺基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葉綠素、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容易產生蒸汽並構成茶香的化合物)、氟化物、鋁、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多酚是一大類植物化合物,其中包含的兒茶素是被認為與茶有關的健康益處的主要原因,特別是綠茶。
綠茶中活性最高、含量最豐富的兒茶素是表沒食子兒茶素-3-沒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
紅茶中這些兒茶素的濃度比綠茶低得多,紅茶的長時間氧化增加了茶紅素和茶黃素的濃度,這是兩種複雜的多酚。
烏龍茶含有多種簡單多酚,例如兒茶素和複雜多酚。
白茶和綠茶中的EGCG含量相似,但是其它多酚含量不同。
雖然冰茶和開瓶即飲茶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流行,但它們的多酚含量遠低於等量的現泡茶。特定茶飲料中的多酚濃度取決於茶的類別、使用量、泡製時間和溫度。
現泡熱茶中的多酚濃度最高,速溶茶中次之,冰茶和開瓶即飲茶中最低。泡製茶中固體茶(即幹茶葉和茶芽)的百分比降低,多酚含量也隨之降低。
開瓶即飲茶中的固體茶水平和多酚含量較低,因為它們的基礎成分大多不是泡製茶。
加入其它液體,例如果汁,會進一步稀釋固體茶;去咖啡因可以減少茶中的兒茶素含量。
含有綠茶提取物的膳食補充劑也可供使用。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喝茶有助防癌嗎?
綠茶中的主要多酚——表沒食子兒茶素-3-沒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表沒食子兒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和表兒茶素(epicatechin,EC),以及紅茶中的茶紅素和茶黃素具有許多生物學活性,其中之一就是抗氧化活性。
這些化學物質,特別是EGCG和ECG,具有很強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保護細胞免受活性氧自由基導致的DNA破壞。
實驗室和動物研究顯示茶多酚可以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並誘導細胞凋亡。
在其它實驗室和動物研究中,茶葉中的兒茶素可以抑制血管生成和腫瘤細胞的侵襲性。
茶多酚還可以保護中波紫外線輻射導致的破壞,並具有調節免疫系統功能的作用。
另外,綠茶還可以激活解毒酶,例如穀胱甘肽s-轉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和醌還原酶(quinone reductase ),幫助抑制腫瘤生長。
雖然茶的許多潛在益處與茶多酚的強氧化性有關,但茶葉預防癌症的確切機制尚不明確。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小結
長期以來,人們都將喝茶視為維持良好健康的輔助方法,許多人認為茶可以幫助降低發生癌症的風險。
其中,大多數癌症預防相關的研究都關注的是綠茶。
雖然動物研究發現茶和茶多酚可以抑制不同器官部位的腫瘤發生,包括皮膚、肺、口腔、食管、胃、小腸、結腸、肝臟、胰腺和乳腺,但是目前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尚未證實這些結論。
基於目前的研究證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目前並不推薦人們通過喝茶來預防癌症。
參考文獻:
[1]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Tea and Cancer Prevention[DB/OL].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auses-prevention/risk/diet/tea-fact-sheet, 2010-11-17/2018-07-06.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