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量子效應的溫度計 可測量宇宙中的最低溫

2020-09-03 科技工作者


系統示意圖。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8月20日消息稱,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TCD)的物理學家,日前在《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中提出了一種基於量子糾纏效應的溫度計概念,這種溫度計可以精確測量比外太空低十億倍的溫度。這類超冷溫度產生於原子云(費米氣體),它是科學家為了研究極端量子狀態下的物質行為而創造的。

什麼是超冷氣體?項目負責人John Goold教授解釋道:「物理學家分析氣體的標準方法源於統計力學理論。這一理論是在19世紀由麥克斯韋和玻爾茲曼等物理學巨擘發明的。他們復興了希臘哲學家的一個舊觀點,即諸如壓力和溫度等宏觀現象是可以從原子微觀運動的角度來理解的。我們需要知道,在那個時代,『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這一觀點具有革命性意義。」

論文第一作者Mark Mitchison博士解釋道:「傳統上,超冷氣體的溫度可以從其密度推斷出來——在較低溫度下,原子沒有足夠的能量支持其向遠方擴散,這會讓氣體的密度增大。然而,即使在超低溫條件下,費米子也總是彼此保持著距離。因此,在某一時刻,費米氣體的密度與溫度沒有任何關係。我們提議使用一種不同的原子來作為探針。假設有一種由鋰原子組成的超冷氣體,你可以將一個不同的原子(比如鉀)浸入到超冷氣體中。它與周圍原子的碰撞會改變鉀探針的狀態,從而使你推斷出溫度。從技術上講,我們的提議涉及量子疊加態。我們發現,這種疊加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並且對溫度非常敏感。」

論文作者Giacomo Guarnieri博士比喻說:「溫度計只是一個系統,它的物理性質會隨溫度的變化,而以可預測的方式發生變化。例如,你可以通過測量水銀在玻璃管中的膨脹量來測量體溫。我們提出的溫度計概念也以類似的方式運作,但我們測量的對象不是汞,而是與量子氣體糾纏(或相關)的若干個單原子的狀態。」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的Steve Campbell教授評論道:「這不僅僅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創意——我們在這裡提出的概念是現代原子物理學能夠實現的。在各種新興的量子技術中,類似量子溫度計這樣的量子傳感器,可能會對科學研究產生最直接的影響。」

編譯:朱明逸 審稿:西莫 責編:雷鑫宇

期刊來源: 《物理評論快報》

期刊編號: 0031-9007

原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8/200820110905.htm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一種用於測量宇宙中最冷溫度的量子溫度計
    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基於量子糾纏的溫度計,該溫度計可以精確測量比外層空間溫度低十億倍的溫度。這些超冷溫度出現在被稱為費米氣體的原子云中,科學家們創造了這種雲來研究物質在極端量子態下的行為。
  • 「量子」溫度計!比外太空低十億倍的溫度都將可測量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8月20日消息稱,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TCD)的物理學家,日前在《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中提出了一種基於量子糾纏效應的溫度計概念,這種溫度計可以精確測量比外太空低十億倍的溫度。這類超冷溫度產生於原子云(費米氣體),它是科學家為了研究極端量子狀態下的物質行為而創造的。什麼是超冷氣體?項目負責人John Goold教授解釋道:「物理學家分析氣體的標準方法源於統計力學理論。這一理論是在19世紀由麥克斯韋和玻爾茲曼等物理學巨擘發明的。
  • 量子溫度計可以測量比宇宙中最冷的地方還要冷十億倍的費米氣體
    溫度計實際上是一種系統,它的物理性質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且這種變化可以預測。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體溫計中水銀的膨脹來測量我們的體溫。現在,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基於量子糾纏的溫度計,這種溫度計可以精確地測量比外太空低十億倍的溫度,它是通過測量與量子氣體糾纏的單個原子的狀態而獲得的。
  • 量子溫度計可以測量比宇宙中最冷的地方還要冷十億倍的費米氣體
    溫度計實際上是一種系統,它的物理性質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且這種變化可以預測。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體溫計中水銀的膨脹來測量我們的體溫。現在,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基於量子糾纏的溫度計,這種溫度計可以精確地測量比外太空低十億倍的溫度,它是通過測量與量子氣體糾纏的單個原子的狀態而獲得的。
  • 你知道宇宙中最高溫和最低溫分別是多少嗎?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普朗克溫度的「測量」 普朗克溫度也被稱為普朗克熱點,是以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而命名的,表示的是溫度單位,也記為TP,而且還代表著量子力學中一個基礎極限的普朗克單位
  • 研究人員利用量子技術創建出基於顯微鏡的精準溫度計
    據外媒報導,來自大阪城市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通過跟國際合作夥伴合作利用量子技術創造出了一種可靠且精準的、基於顯微鏡的溫度計。這個溫度計非常精確,它可以測量微觀動物的溫度。該技術可以檢測溫度依賴性的量子自旋和螢光納米金剛石。量子傳感技術利用了極其脆弱的量子系統對周圍環境的敏感性。
  • 利用量子技術創造出的溫度計,能準確測量微觀動物的溫度
    據外媒報導,來自大阪城市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通過跟國際合作夥伴合作利用量子技術創造出了一種可靠且精準的、基於顯微鏡的溫度計。這個溫度計非常精確,它可以測量微觀動物的溫度。該技術可以檢測溫度依賴性的量子自旋和螢光納米金剛石。
  • 科學家發明超酷迷你溫度計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微型溫度計,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比如監測基於超導體的量子計算機中處理器晶片的溫度,這些晶片必須保持低溫才能正常工作。NIST的超導溫度計可以測量低於1開爾文(零下272.15℃或零下457.87°F)的溫度,低至50毫開爾文(mK),甚至有可能是5毫開爾文。
  • 測量宇宙溫度的新方法被發現,人類對神秘宇宙的了解更近一步
    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基於量子糾纏的溫度計,該溫度計可以精確測量比外層空間溫度低十億倍的溫度。這些超冷溫度出現在原子云(稱為費米氣體)中,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這些雲來研究物質在極端量子態下的行為。
  • 北航科研團隊在基於原子自旋效應的超高靈敏磁場與慣性測量研究中...
    基礎物理學中的電偶極矩測量、腦科學與地質學研究、高精度慣性導航等領域的突破需要超高靈敏的磁場與慣性測量裝置。基於原子自旋效應可實現對磁場與慣性超高靈敏的測量,其理論靈敏度可大幅超越現有方法所達到的精度。
  • 既然沒有超長溫度計,科學家如何測量出宇宙深空最高和最低溫度?
    其實科學家們在觀測宇宙和我們物質世界最深層次時,我們真的不能夠用生活中的常識來想像,經過幾百年現代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已經有許多辦法來了解我們宇宙最遠處和微觀世界的最深處了。宇宙中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都不是直接測量出來的,而是一個理論值。
  • 人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嗎?量子效應在大腦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在這些尺度(普朗克)上,量子效應真的變得很重要,讓我們能夠越來越深入地研究量子物理的定律。量子宇宙中的經典計算機由尼爾斯·玻爾首先提出的對應原理指出,每一個量子理論都必須與一個在大尺度範圍內的經典理論相對應,因為這個經典理論正是我們所觀察到的存在於更大尺度範圍內的事物。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冷的地方!你猜多少度?
    導讀:宇宙中已知的最低溫地區,是距離我們5000光年的半人馬座旋鏢星雲(Boomerang nebula)中心附近,那裡的溫度僅為1開左右。日常生活中,人們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溫度計來測量溫度。而對遙遠的宇宙天體,我們怎麼知道它的溫度呢?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冷的地方!你猜多少度?
    日常生活中,人們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溫度計來測量溫度。而對遙遠的宇宙天體,我們怎麼知道它的溫度呢?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溫度不同波長的光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藍光的波長較短,紅光的波長較長。可與之相比的,是星系團中在各個星系之間瀰漫著的熱氣體。它們往往具有幾千萬甚至上億開的高溫,產生如此高溫的原因可能是被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噴流和星系風等加熱。除此之外,當天體爆發和碰撞時,也可以達到更高的瞬時溫度。例如大質量恆星死亡時爆發成為超新星,中心和膨脹殼層的溫度可達到數百億開。中子星碰撞的瞬間,外層溫度更可高至幾千億開!
  • 科技:量子密碼學中的量子效應
    【科技:量子密碼學中的量子效應】導語:通信,電話交談或電子郵件:任何通信都可以錄音。密碼學的目標,加密科學是為了使間諜的生活儘可能地困難。現代加密方法適用於隨機生成的一次性密鑰。補救措施提供量子效應:聽到竊聽者,它幹擾傳輸的信息,從而揭露。安全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 從防範恐怖主義到確保能源供應到道路安全。此外,信息可能是有價值的,必須加以保護,不僅包括工業和軍事機密,還包括訪問銀行帳戶等。但文檔可能落入壞人之手,竊聽手機並竊聽網際網路連接。在許多情況下,間諜不留痕跡。
  • 首次在反物質中,測量到量子效應,或將動搖粒子標準模型!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研究首次對反氫(氫的反物質對應物)能量結構中某些量子效應的測量,這些量子效應已知存在於(正)物質中,研究它們可以揭示物質和反物質行為之間尚未觀察到的差異,其研究成果現在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結果表明:這些最初的測量結果與對
  • 最新研究:首次測量到反物質中某些量子效應
    反物質在粒子物理學中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質是由反粒子構成的,如同普通物質是由普通粒子所構成的。例如一顆反質子和一顆反電子(通常稱為「正電子」)能形成一個反氫原子,如同電子和質子形成一般物質的氫原子。
  • 你知道宇宙中最低溫度是多少嗎
    日常生活中,人們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溫度計來測量溫度。而對遙遠的宇宙天體,我們怎麼知道它的溫度呢?例如大質量恆星死亡時爆發成為超新星,中心和膨脹殼層的溫度可達到數百億開。中子星碰撞的瞬間,外層溫度更可高至幾千億開!宇宙中最重的元素,例如金、鍶、鈾等,就是在這些極高溫過程中產生的。人類創造的最高溫度,是2012年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撞出的5萬億開超高溫。雖然只有一瞬間,但已經非常驚人了。今年4月,我國的「人造太陽」——「東方超環」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
  • 你知道宇宙中最低溫度是多少嗎?
    地球上的溫度變化萬千,宇宙中不同天體的溫度又如何?就人們的直觀感受而言,溫度就是物體的冷熱程度。從微觀層面看,物質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組成,這些分子永不停息地做著無規則運動。雖然我們看不見分子的運動,但用手觸摸時能感受到物體的冷熱,其實就是分子熱運動劇烈程度的體現——分子平均熱運動動能大的溫度就高,反之溫度就低。日常生活中,人們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溫度計來測量溫度。
  • 迷你電子溫度計可通過智能設備測量溫度
    Thermodo公司在推出了一款可通過智慧型手機耳機插口連接的迷你電子溫度計,其外觀設及非常小巧精緻,並且不用通過數據接口進行連接,只需插入智能設備都擁有的3.5mm耳機接口即可。該設備可以測量零下20攝氏度至零上50攝氏度範圍,並且讀取速度很快,無需連接網絡,也不需要額外配置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