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號 [116-63-2] 生產工藝. 1-氨基-2-萘酚-4-磺酸

2021-02-14 陳忠源化學文庫

CAS號 [116-63-2] 生產工藝。   1-氨基-2-萘酚-4-磺酸 

CAS名:1-Naphthalenesulfonic acid, 4-amino-3-hydroxy-    歷史參考文獻:Beil. 14, 846; E1, 761; E2, 506; E3, 2294; E4, 2825.

用途:染料中間體。  LookChem網登錄生產與經營單位96家。反應類別:亞硝化,磺化。 

BIOS 986, 45-46.(=膠捲PB 77764)。1-Amino-2-naphthol-4-sulphonic acid. (Hoechst).  英國人譯自德文,無資料來源。 

反應式:本人有加注,其中CAS號[131-91-9] 已在2019年11月10日上網。德文原件,本人未抄錄,見後。
 

Plant Description. 設備: 抄錄不再分項。  

1.  1 X 4.5 cu. m. C.I. unjacketed Naphthol vessel。2.  2 X 12 cu. m. wooden nitrosation vats with brine cooling。3.  3 X 7.5 cu. m. C.I. lead-lined blow vessels。  4.  3 X 15 cu. m. C.I. A.R. brick-lined vessels with wooden covers, Quirl agitators at about 15 r. p. m. and good draught via an 18 in. stone main covered with lead.  Direct steam heated。  5.  1 X A.R. brick-lined nutsche with rubber-lined receiver.  Storage and measure vessels for 40% sodium nitrite solution, 300 and 600Be』 sulphuric acid, 30 – 400Be』 sodium bisulphite.  Storage and scales for weighing 33.5% caustic soda.  Various item for sulphur dioxide absorption.

Plant Capacity。30 toones / month.  1937 production – 192 tonnes.  1943 production – 551 tonnes.

Process Description: 操作步驟: 

Prepare a solution of 576 kg. flake β-naphthol, 478 kg.  33.5% caustic soda solution, and 3,000 l. water at 33℃.  Adjust the volume to 4,500 l. and blow to the nitrosation vessel.  Cool with brine to 3℃.  Add about 560 kg. sulphuric acid 300Be』 iron-free by means of a distributor as to obtain the β-naphthol in a finely divided form.  The susoersion must remain faintly alkaline to phenolphthalein.  Stir well so as to get as fine and uniform a distribution of the β-naphthol as possible.  Add 690 kg. 40% sodium nitrite solution.  Add slowly via a distributor 680 kg. 300Be』 sulphuric acid, iron-free the temperature being maintained at 5 – 8℃.  The mixture must now be definitely acid to Congo Red and with a positive reaction for nitrite.  The nitroso body separates as a bright yellow finely divided precipitate.  Stir for several hours at a temperature not exceeding 8℃.  Neutralise the excess acid with 30 – 40 kg. of caustic soda 33% and add 2,400 kg. sodium bisulphite 38 – 400Be』 solution.  Solution takes place and the temperature rises to 18 – 20℃.  Afew dark flocculent particles remain out of solution.  Add 500 kg. salt and then blow toa vessel containing 5 cu. m. of mother liquor from a previous batch (contains 5.5 – 6.0% sulphuric acid by vol.).  Acidify with 700 kg. sulphuric acid 600Be』 and heat the reaction mixture (13. Cu. m.) to 38℃. with direct steam.  The temperature then rises slowly to 50 – 52℃.  The acid begins to separate as a bright grey crystalline product.  It is allowed to stand for a further period of 36 – 40 hr. with occasional agitation to avoid complete crstallisation of the mass.  Stir up, filter on a vacuum filter, and wash acid-free with 4.5 cu. m. water.  The product is obtained as a 25% paste and is used as such. 

Yield:  765 – 770 kg. 100% = 80 – 81% theory. 

The following teats ar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process :- 以下為操作過程中的測試點,抄錄不再分項。 

1.  For complete solution of the β-naphthol in caustic soda。  2.  During nitrosation for acidity nitrite。  3.  Final product for neutrality。  4.  Strength of final paste by diazotization in neutral solution using copper sulphate as catalyst。 



細田豊 《理論製造染料化學》。技報當 出版。1957年。P. 542.  1-Amino-2-naphthol-4-sulfonic acid.  譯自PB 77764.

β-ナフト-ル576 kgをNaOH 33.5% 液47 kg + 水300 lに330 で溶し4.5 m3 にうすめでニトロソ化槽に入れる。ブラインで30 に冷し,300Be』硫酸約560 kgをデストリビュ-タ-で加えナフト-ルの微細なサスペンションを得るようにしてフェノ-ルフタレインに弱アルカリ性止める。NaNO2 40% 液690 kgを加え,300Be』硫酸680 kg をデストリビャ-タ-で,徐徐に5 - 80 で加える。コンゴ-酸性でHNO2 を檢知せねばならない。80 以下で數時間攪拌後,NaOH 33% 液30 – 40 kgで過剩の酸を中和し, NaHSO3 38 – 400Be』液2,400 kgを加えれば,ニトロソナフト-ルの黃色沉澱は溶解し18 - 200 に上る。NaCl 500 kgを加え,前回の母液(硫酸5.5 – 6 V%)5 m3 に排出し,600Be』 硫酸700 kgで酸性にし,生蒸汽で380 に熱する。溫度はしだいに50 - 520 に上り灰色結晶が析出してくる。なお36 – 40 h時時攪拌後濾過,水4.5 m3 で洗い,25% ペ-ストとして用いる。765 – 770 kg 100%, 收率80 – 81%。 



張澍聲《精細化工中間體工業生產技術》。《染料工業》編輯部 出版。1996年。P. 205.  1-氨基-2-萘酚-4-磺酸。 

在33℃製備576 kg 片狀2-萘酚,478 kg 33.5% 氫氧化鈉溶液和3000 L水的溶液。調整體積為4500 L。將溶液壓入亞硝化槽中,用冰鹽水冷卻到3℃。再用一分布器加入約560 kg 30% 不含鐵的硫酸,以使得到的2-萘酚為精細分散狀態,懸浮體必須對酚酞為弱鹼性,必須有很好的攪拌,使2-萘酚儘可能精細並分布均勻。加入690 kg 40% 亞硝酸鈉溶液。用一分布器緩緩加入680 kg 不含鐵的30% 硫酸,溫度保持在5 – 8℃。混合物現在必須對剛果紅為酸性,並對亞硝酸鹽有反應。生成的亞硝化物以鮮豔黃色精細分散測定分出。在不超過8℃攪拌數小時,用30 – 40 kg 33% 氫氧化鈉溶液中和過量的酸,並加入2400 kg 比重1.355 – 1.368 亞硫酸氫鈉溶液。 

產物溶解,溫度上升到18 – 20℃,少量深色絮凝粒子仍留在溶液中。加入500 kg 食鹽,壓入含有5 m3上批操作母液的槽中,母液中含5.5 – 6.0% 體積的硫酸。用700 kg 78% 硫酸酸化,反應混合物用直接蒸汽加熱到38℃,然後溫度緩緩上升到50 – 52℃。1,2,4-酸開始以亮灰色結晶產品分離出來。讓其再放置36 – 40小時,偶爾進行攪拌以避免完全結塊。攪拌起來,真空過濾,用4.5 m3水洗至不含酸,產品為25% 漿狀物,並以此應用。相當於765 – 770 kg 100% 產品,為理論量的80 – 81%。 



PB 25624, 797-799.  Amidolsäure moist (1-Amino-2-naphthol-4-sulfosäure).  德文原件未抄錄。 



PB 70188, 6190-6193.  Amidolsäure.  1937年產品德文分析方法,未抄錄。 



PB 73377, 2378-2381.  Amido acid.  美國人按現場調査,所編寫的1-氨基-2-萘酚-4-磺酸生產工藝。未抄錄。 



上海市有機化學工業公司 《染料生產工藝彙編》。1976年。內部資料。P. 92-93.  1-氨基-2-萘酚-4-磺酸。 

操作方法:1. 亞硝化:CAS號 [131-91-9] 已在2019年11月10日上網,不再抄錄。 

2. 磺化:[116-63-2].

將上述濾餅加水至體積為3500升,攪拌打成均勻漿狀物,然後用液鹼中和到剛果紅呈中性後,在18 – 20℃下加入亞硫酸氫鈉(配成30% 溶液)以100% 計420公斤,於18 – 20℃下攪拌到完全溶解,再在20 – 25℃繼續攪拌1小時,然後加入按體積10% 計的氯化鈉攪拌溶解,再於20轉/分的轉速下攪拌3小時,從液面下加入硫酸100% 計332.5公斤,升溫到40 – 45℃,停止攪拌,靜置18小時,放料過濾,用水洗到剛果紅呈弱酸性反應,得1-氨基-2-萘酚-4-磺酸以100% 計280 290公斤。 



天津染料工業彙編。1980年。P. 39-40.  1-氨基-2-萘酚-4-磺酸。操作方法:抄錄如下。 

    1. 成鹽:[875-83-2]。在1000升成鹽罐中,加(95 – 96%)燒鹼50公斤,加水500升,用直接蒸汽升溫至90℃以上,後投98.5% 2-萘酚170公斤,攪拌30分鐘,得2-萘酚鈉溶液。 

2. 亞硝化:[131-91-9]。在6000升亞硝化罐中,加入少數底水放下2-萘酚鈉溶液,投加碎冰降溫至3℃以下滴加冷稀(300Be』)硫酸,精細亞硝化,調節至中性前溫度不得超過8℃,當pH = 2 – 3時,停止加酸(時間控制在2 – 3小時)用澱粉碘化鉀試紙和剛果紅試紙檢査,若呈藍色則攪拌1小時後,仍用鹽酸二試紙檢査,若仍呈藍色,再攪拌1小時,得亞硝化物。 

3.  加成反應:[10279-68-2]。加燒鹼至亞硝化物中,調節pH = 5 – 6,攪拌15分鐘,仍保持 5 – 6,投(含95%)重亞硫酸鈉300 公斤,攪拌2小時,得媒染綠液。 

4. 磺化:[116-63-2]。在6500升磺化罐中,將媒染綠升溫至40℃,開動攪拌加(92.5%)硫酸200公斤,同時加水,加酸,保溫8小時。 

5. 趕氣2小時,放料,吸濾,甩幹,包裝。 



徐克勳 主編《有機化工原料及中間體便覽》。遼寧省石油化工技術情報總站 出版。1989年。P. 667. 1-氨基-2-萘酚-4-磺酸。 

【製法】2-萘酚與苛性鉀於50℃以下反應而得2-萘酚鈉鹽,再經亞硝酸鈉亞硝化而得1-亞硝基-2-萘酚。將1-亞硝基-2-萘酚加水打成糊狀,調節pH = 6 – 7,油層加入亞硫酸氫鈉溶液,溶解過濾後,加水衝稀,再於50℃加濃硫酸,靜置4 – 6小時而得成品。 



章思規 主編《精細有機化學品技術手冊》。科學出版社 出版。1992年。# 02360.  1-氨基-2-萘酚-4-磺酸。此書本人未收藏。 

【生產工藝】完全抄自上海《染料生產工藝彙編》。但是未說明其資料來源! 



侯樂山 主編《中國精細化工產品集 – 原料及中間體10396種》。2006年。P. 52.  4-氨基-3-羥基-1-萘磺酸。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  全國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行業協作組 出版。《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不得翻印》。 

【生產方法】以2-萘酚為原料,經鹼熔,亞硝化,加成,磺化而得。 

【原料消耗定額】2-萘酚(99%)840 kg/t,亞硫酸氫鈉(98%)1500 kg/t,硫酸(92.5%)1600 kg/t。【生產廠】6家。 



張大國 編著《精細有機單元反應合成技術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2014年。P. 323. # 075109. 1-氨基-2-萘酚-4-磺酸。 

【製法】首頁說明:《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本人全文抄錄如下,看資料是抄自哪裡? 

將2-萘酚230.4 kg經亞硝化,製得亞硝基萘酚(溼品)投入反應罐,加水至體積為3500 L,攪拌呈均勻漿狀物,然後用鹼中和至中性,於18 – 20℃加入亞硫酸氫鈉(配成30% 溶液)420 kg,於18 – 20℃攪拌溶解完全,於20 – 25℃攪拌1 h。然後加入按體積10% 計的氯化鈉攪拌溶解,再於低速下攪拌3 h。從液面下加入硫酸332.5 kg,升溫到45 – 50℃。停止攪拌,靜置18 h。放料過濾,水洗至弱酸性,得1-氨基-2-萘酚-4-磺酸280 – 290 kg(折純)。 

每1 t產品消耗2-萘酚840 kg,亞硫酸氫鈉1500 kg。硫酸(92.5%)1600 kg。 

【抄注】其製法完全抄自上海《染料生產工藝彙編》,p. 93頁。其單耗,抄自侯樂山的資料。為什麼在2014年還抄錄1976年的內部資料?而且是正式出版物。只能說:我的思路「老化了」!那麼為什麼沒有人去看看德文資料?可能,因為這是別人的生產工藝,我們要看自己的生產工藝。所以我的抄錄,又是一種多餘的工作?當然:我還認為哪些歷史資料是有點用的!所以仍在努力!看來,要使一些讀者理解哪些進口的資料還有點用處,仍需繼續努力!要翻譯哪些「過時的」德文原件,又沒有人可以提供。正如有的同志提出,還是好好「養老」吧!多活幾年!不連累別人,就是對社會的最大貢獻!老,是自然的,無法改變。所以今天才理解70不留飯,80不留宿的意見。好在,今天的工作,不影響任何人!那天倒下,與你無關!明天還是再見! 



何巖彬 主編 《染料品種大全》。瀋陽出版社 出版。2018年。P. 1932.  中文名稱:4-氨基-3-羥基萘-1-磺酸。 

【可合成的染料】C.I. 酸性紅186:C.I. 酸性紅195;C.I. 酸性紅201;C.I. 酸性紅405;C.I. 酸性紅432;C.I. 酸性紅442;C.I. 酸性紫90:C.I. 酸性紫92;C.I. 酸性藍155:C.I. 酸性藍158;C.I. 酸性藍158:1:C.I. 酸性藍161;C.I. 酸性藍184;C.I. 酸性藍193;C.I. 酸性藍300;C.I. 酸性藍314;C.I. 酸性藍335;C.I. 酸性藍342;C.I. 酸性藍348:C.I. 酸性綠125;C.I. 酸性黑132;C.I. 酸性黑168;C.I. 酸性黑227;C.I. 酸性黑231;C.I. 酸性黑243;C.I. 酸性黑244;C.I. 直接紫87;C.I. 媒介紅7;C.I. 媒介黑3;C.I. 媒介黑17。 



陳忠源 2020年8月21日星期五。以上抄錄只能說明我還在工作,有用與否,不知道?只能說「老有所為」! 

當然:為在,一些無用資料的抄錄,請讀者諒解!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謝謝! 

相關焦點

  • CAS號 [612-45-3] 生產工藝增補. 2-硝基-4-甲基乙醯苯胺
    CAS號 [612-45-3] 生產工藝增補。
  • CAS號 [612-45-3] 生產工藝增補. 2-硝基-4-甲基乙醯苯胺
    CAS號 [612-45-3] 生產工藝增補。  2-硝基-4-甲基乙醯苯胺 【增補說明】早期德國生產工藝,已在2016年5月31日上網,同時已上網的有:C.I. 冰染重氮組分8的資料。 今日增補內容如下:(增補:Beil. 12. E3, 2178.).(俄)A.B.
  • 鹼性藍9(C.I. 52015)生產工藝. CAS號 [61-73-4]
    鹼性藍9(C.I. 52015)生產工藝。    CAS號 [61-73-4] CAS名:Phenothiazin-5-ium, 3,7-bis(dimethylamino)-, chloride   (日)化審5-1995.     Beil. 27, 395.  用途:織物染色,紙張,木器著色及其他(如:特種塗料)等。
  • 1-十二烷基咪唑三氟甲磺酸鹽
    中文名稱: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鹽英文名稱: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英文別名:[BMIM]OTFCAS號:174899-66-2
  • 3-硝基-4-氨基甲苯生產工藝 (= C.I. 冰染重氮組分8) 增補 CAS 號: [89-62-3]
    分散橙30 清潔合成工藝研究》。  [J] 染料與染色, 2016, 3, 1-5.1. 2  合成工藝。1.2.1 重氮化反應:向帶有溫度計和機械攪拌的2 L三口瓶中加入醇醚800 ml,芳磺酸穩定劑92.99 g,2,6-二氯-4-硝基苯胺42.60 g,冰水浴冷卻體系溫度至0-5℃;向三口瓶中慢慢滴加67.53 g 亞硝醯硫酸溶液;加完亞硝醯硫酸,於0-5℃保溫反應30 min;用蒲層色譜檢測反應終點至無原料點,展開劑為甲苯:乙酸乙酯 = 14:3(或採用取2-3滴重氮液滴入100
  • 醫藥中間體(2,6-二甲基氯代乙醯苯胺)生產工藝. CAS號 [1131-01-7]
    醫藥中間體(2,6-二甲基氯代乙醯苯胺)生產工藝。
  • 酸性藍27(C.I. 61530)生產工藝. CAS號 [6408-51-1]
    酸性藍27(C.I. 61530)生產工藝。    CAS號 [6408-51-1] CAS名:Benzenesulfonic acid, 2[[9,10-dihydro-4-(methylamino)-9,10dioxo-1-anthracenyl]amino]-5-methyl]-, monosodium salt.發明者:R. E.
  • 亳州十二烷基苯磺酸品質穩定
    1.可用作氨基烘漆的固化,用於配製各種液體、固體2.用作洗滌劑原料,用於生產的、和等。3.也直接用於各類洗滌劑、配方中。因其在酸性溶液中穩定,且有良好的洗滌性能,故常用於廁所清潔劑等酸性溶液洗滌劑的配製。
  • 誠意藥業:集採擬中標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 三年集採或增2.4億元
    來源:挖貝網8月20日晚間,誠意藥業發布了公司參與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擬中標的公告,公司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0.75g)在國家組織的第三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擬中標。誠意藥業是國內內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主要的原料藥廠商,同時擁有鹽酸氨基葡萄糖原料藥和製劑生產雙批文。
  • 5個關於磺酸原料藥中基因毒性雜質EP通則
    磺酸經常用於原料藥的生產中。他們可能在結晶工藝中用作平衡離子,在原料藥合成中用作保護基或酸催化劑。
  • 磺酸鹽型自消光水性聚氨酯的研究進展
    磺酸鹽型水性聚氨酯與羧酸型水性聚氨酯相比具有乳液穩定性高、無需中和劑、氣味小、結晶度高、結晶速度快、初粘強度高的特點。在製備自消光WPU時磺酸擴鏈劑與羧酸擴鏈劑共用,兩者總用量較小,使乳液粒徑達到微米級的同時具有良好的穩定性。
  • 電鍍可焊性錫合金工藝的發展現狀
    2 電鍍可焊性錫鉛合金工藝的應用    2.1 可焊性錫鉛合金的優越性及應用    隨著電子工業的發展,電鍍錫鉛合金工藝的應用年增長率約7%~8%[1]。作為電子元器件的可焊性鍍層,較高錫含量的錫鉛合金鍍層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 磺酸鹽類藥物和磺酸酯類基因毒簡析
    1、磺酸酯類基因毒導火索~「甲磺酸奈非那韋」甲磺酸奈非那韋,是一種HIV-1蛋白酶抑制劑,用於治療HIV-1感染;由Agouron開發,1997年獲美國FDA批准,1998年獲得歐洲EMA批准,1998年獲得日本PMDA批准,由Agouron和ViiV Healthcare在美國市場共同銷售
  • 宿遷萬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000噸2-氨基-4-乙醯胺基苯甲醚及...
    一、建設項目名稱及概要項目名稱:宿遷萬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000噸2-氨基-4-乙醯胺基苯甲醚及3000噸乙酸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地點: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項目概要:宿遷萬康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位於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北區,是一家致力於光穩定劑、抗氧劑、紫外線吸收劑、阻燃劑、光穩定劑中間體及其他相關產品的科研開發
  • 銷量全球第一,車長超4.6米,1.2T一腳油門116馬力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句話,那就是「豐田是世界的,大眾是中國的」,談到豐田汽車品牌,相信大家都很敬佩,因為在全球範圍內,豐田的身影最多,並且豐田的精益生產模式是被多家車企模仿,目前,全球銷量第一的是大眾品牌,第二是豐田品牌,第二是豐田汽車品牌,從利潤來看,豐田品牌超過了大眾品牌的一半,豐田在全世界都有車
  • 新增4個!危險化學品特種作業操作項目將達20個!
    將14個操作項目納入特種作業管理,其中: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增加4個,煤礦安全作業增加2個,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作業增加1個,應急救援作業增加6個、有限空間安全作業增加1個。適用於一氧化碳與氯氣反應得到光氣,光氣合成雙光氣、三光氣,採用光氣作單體合成聚碳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TDI)製備,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製備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適用於氯化鈉(食鹽)水溶液電解生產氯氣、氫氧化鈉、氫氣,氯化鉀水溶液電解生產氯氣、氫氧化鉀、氫氣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適用於取代氯化,加成氯化,氧氯化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 1,2,4,5-苯四甲酸酐幾種製備工藝特點
    1,2,4,5-苯四甲酸酐是一種化學品,外觀為白色針狀結晶或粉末。化學式為C10H2O6。在室溫下溶於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亞碸,γ-丁內酯、N-甲基吡咯烷酮、丙酮、甲基乙基甲酮、甲基異丁基甲酮、乙酸乙酯,不溶於氯仿、乙醚、正己烷、苯。暴露在溼空氣中水解變成均苯四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