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洲回來的朋友,送了我一大罐深海魚油。印象中是很好的保健滋補品,但是看到那一粒粒晶瑩剔透的魚油膠囊,又有些不敢吃。」近日,讀者王先生致電本刊,想就魚油的營養、價值及食用禁忌進行諮詢。
王先生的態度代表了不少消費者的觀點,無論是超市還是海淘,越來越多以促進健康為目的的營養補充劑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內。魚油是其中比較「火」的一類,因其含有從魚體中提煉出來的EPA和DHA而廣受歡迎。據悉,魚油具有調節血脂、保持血管通透等作用。然而,宣武醫院營養科主任李纓指出,魚油首先是油,它具有脂肪的所有功能;魚油中EPA和DHA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也達不到藥理作用,因此不提倡用魚油作為魚的完全替代品。
魚油是什麼?
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會長孫樹俠介紹,魚油一般來說分為兩種,一種是魚體油——以魚類為原材料萃取的油,另外一種是魚肝油——提取於魚肝,主要用於嬰兒維生素D補充劑。人們所說的「魚油」,通常就是由不同品種魚類混榨出來的魚體油。所用原料既有三文魚、金槍魚、鱈魚等海水魚,也有羅非魚等淡水魚。
魚油之所以被市場所推崇,其主要特點是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ω-3系列,成分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其中,EPA對於調節血脂、保持血管通透以及抗血栓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而DHA則是大腦生長、發育功能的物質基礎。
孫樹俠指出,目前市場上所售的魚油並沒有統一標準,但因魚油中EPA和DHA含量的不同,所用魚體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檔次高低甚至是優劣之分。一般來說,每粒魚油含DHA120毫克,EPA180毫克以上才為好。同時,觀察原料標註,用能夠明確的魚的品種為原料的魚油為好,說不出具體魚類品種的魚油不建議購買。
「魚油雖然有其特殊功能,但是依然達不到藥理作用,終歸還只是食品的替代品而已。」宣武醫院營養科主任李纓表示,ω-3脂肪酸其實從食物中攝入就足夠人體所需,比如一星期吃1至2次魚。「吃魚相對而言還會更加安全,畢竟正常食物不會有加工、製造、提煉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更何況,ω-3脂肪酸還可以從亞麻籽油、堅果等食物中攝入。」
魚油也有副作用
李纓主任指出,魚油首先是油,雖然保有功效,但是過量攝入也會帶來副作用。「如果人體所攝入的脂肪總量已經超標,那麼額外攝入的EPA、DHA,同樣會對血脂造成負擔。」而且,魚油中的EPA具有調節血脂的作用,如果大量服用會造成出血的傾向,或是本身有出血傾向的肝病患者就不能服用魚油。「對於嬰幼兒來講,注意補充魚肝油即維生素D就足夠了。」
孫樹俠也提出,魚油的副作用不可忽視。一般來說,每天吃3克以內的魚油(包括所吃魚內的攝入)是安全的,超範圍食用就易造成出血問題了,有的人甚至會出現噁心、皮疹的現象。
因此,對於需要通過魚油來做營養補充的人而言,建議階段補充,而非長期服用。三個月後用量減半,並隨時觀察身體情況,出現不適症狀及時停服。
哪類人群可補充?
對於飲食習慣正常且飲食均衡的人來講,正常食用魚類、亞麻籽油、堅果等,就可以保證DHA和EPA的身體所需。但如果不能做到,則可以根據推薦量在限量範圍內適當選用。
專家表示,對於患有動脈硬化、高血脂症的老年人,少量吃魚油,其中的EPA可以對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DHA的攝入雖然不能絕對預防老年痴呆,但也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畢竟,一些上了歲數的老人,不一定能夠攝入足夠的富含EPA和DHA的食物,就可以每天少量服用魚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