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eo-SAXS系統實現實驗室流變-納米結構同步分析

2020-12-06 安東帕AntonPaar

前言

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們提到過MCR流變儀可以安裝小角X射線模塊進行流變學與納米結構分析的同步測量。流變學研究的是物質的流動和變形,小角X-射線散射(SAXS)確定納米材料的結構參數:尺寸、形狀,內部結構和取向,同步測量把物質的分子結構、團聚體結構與其宏觀力學性能聯繫起來,但此配置的局限性是只能在同步輻射大型光源的實驗室中使用,使許多想進行這種測試的研究者無法實現此研究。

好消息是安東帕公司經過努力在原有的實驗室小角X射線散射儀上實現了與流變儀測量系統的聯合使用,此系統是由SAXSpoint小角X射線散射儀與DSR502流變測量頭的配合完成的,首次將這種同步研究方法轉移到一般實驗室中進行。

SAXSpoint小角X射線散射儀

安東帕公司是實驗室小角X射線散射儀的發明者,在此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經過60多年的積累和改進,是唯一可以同時提供線光源、點光源、掠入射等實驗方法的公司。SAXSpoint是新一代點光源小角X射線散射儀,配備了目前最先進的X-射線源、樣品臺和檢測器,可用於研究0.1nm - 200nm尺度內的材料微觀結構,如結晶、膠束、團聚體、液晶、取向結構等。

DSR502流變測量頭

安東帕DSR502流變測量頭,是具有尖端性能的空氣軸承流變儀測量頭,其測量頭與電子模塊分離的特點,使其可根據需要安裝到試驗臺、反應釜等任何需要的位置上,或自行設計樣品進樣系統、自行設計測量頭支架,或與其他儀器設備相配合,進行聯合同步測量。

靈活性與高性能兼得,其流變測量性能同樣處於流變儀領域的尖端水平,如扭矩範圍、扭矩精度、頻率範圍、法向力測量、應變控制、應力控制等都是領先水平的。

SAXSpoint-DSR502的設計和應用領域

在此系統中DSR502測量頭安裝在樣品室上部,並具有真空密封結構,測量池位於樣品室內,採用石英玻璃製造的同軸圓筒測量系統,石英玻璃對X射線沒有吸收,所需樣品體積約8ml,並可以通過循環浴進行溫度控制。

此系統目前適合研究溶液、液晶、膠體、懸浮液、乳液等低粘度流體、粘彈性流體樣品。

氧化石墨烯懸浮液的研究

此實驗使用Rheo-SAXS系統研究氧化石墨(GO)烯懸浮液,研究其流變行為,並通過SAXS深入了解GO納米薄片的結構/取向變化。

下圖中描繪了測量系統中的樣品情況,在側視圖和俯視圖中分別顯示了氧化石墨烯薄片剪切後可能的取向情況(1, 2,和3所示),還顯示了SAXSpoint中X射線的入射方向和測量位置,選取在徑向(與剪切方向垂直)和切向(與剪切方向平行)位置分別測量,通過SAXS測量可以很容易區分這些取向狀態。

如下圖,從黏度曲線和流動曲線看,GO懸浮液在0.01 1/s到大約650 1/s範圍內表現出剪切變稀行為,當剪切速率大於約650 1/s時,表現出牛頓流體特性。

其中圖b和c分別代表其在徑向和切向的小角X射線散射結果,1-10分別對應黏度曲線上的對應點。

當分析上圖1-9散射曲線的特徵時,明顯看到這些特性可歸因於圖中顯示為取向1的排列。這意味著GO納米薄片與圓柱體壁平行。在這個方向上,被排除的體積是最小的,其影響可以理解為薄片的熵排列。在不施加任何剪切力的情況下,這種排列立即形成,並在較低的剪切速率下保持優先取向,而樣品的流動特性是剪切變稀。

當剪切速率高於約650 1/s時,GO溶液的流動特性從剪切稀化變為理想的黏性。這是由GO薄片排列方式的一些變化引起的。如果我們觀察這個區域的散射曲線(圖b和c的徑向和切向模式下的曲線10),明顯看到這些曲線的形狀與之前的曲線有很大的不同。

在徑向X-射線束的情況下,0度方位角左右的極大值已經演變。在切向測量模式下,90°方位角處的最大值消失;在0°方位角左右觀察到一個新的最大值。這些散射曲線只能用薄片垂直於測量圓柱壁的排列方式來解釋(圖中的取向2)。

當假設垂直於流動方向的薄片承受較大的黏性阻力,從而沿著流動方向重新定向以使阻力最小化時,這種重新布置的驅動力可以直觀地被理解。

將流變學與小角X-射線散射相結合,可以對材料的結構及其宏觀性質(流動/形變行為)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理解這種關係在科學和工業應用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實驗室SAXS儀器對HAS蛋白進行SEC-SAXS聯用
    在過去的幾年裡,由於光束傳輸(第3代和第4代同步加速器、現代實驗室X-射線源)、探測技術和數據解析方面的進步,SAXS 測量取得了顯著的增長。在現代同步加速器設備中,分子排阻凝膠色譜 (SEC) 是在SAXS線站上建立的一種製備方法。尺寸不同的分子混合物(如單體、二聚體等)經過SEC純化,可以得到單分散組分。其基本原理是不同尺寸的大分子在多孔色譜樹脂上的停留時間不同。
  • 高分子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
    流式細胞儀雷射共聚焦顯微鏡旋轉流變儀小動物Micro-CT成像系統轉矩流變加工系統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聚合物加工微型制樣系統微型高性能複合材料混合成型系統微型高性能複合材料混合成型系統轉矩流變儀轉矩流變儀微型仿型制樣機氣動空心衝模壓機
  • 材料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出爐
    儀器信息網特匯總分析了上述實驗室的主要儀器設備明細,現正式繪製並推出我國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供讀者參考(註:文中標出的數字為該類儀器在對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型號種類數,並不是該類儀器的數量)。
  • 昆士蘭大學Alan Rowan教授團隊利用流變研究仿生水凝膠
    AIBN總部設在昆士蘭大學布裡斯班聖露西亞校區,他們的工作由 「五大研究支柱」 支撐,包括幹細胞老化和再生工程、精密納米醫學、先進材料、農業納米技術和先進生物製造。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生物工程與納米技術研究所主任Alan Rowan教授Alan Rowan教授進行化學和生物學的交叉研究,在過程催化和功能自組裝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
  • 用旋轉流變儀測量聚合物的流變性能
    利用流變儀測定材料流變性能(如流動性、彈性和斷裂特性等)的主要目的在於: 1、對材料結構的表徵,包括:對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對聚合物的支化性能、填充性能、拉伸性能和玻璃化轉變溫度等的分析。 2、模擬聚合物的加工條件,評定聚合物的加工性能。通過對加工過程的分析,以正確選擇加工工藝條件並指導配方設計。
  • 中-法生物礦化與納米結構聯合實驗室掛牌
    9月6日,「中-法生物礦化與納米結構聯合實驗室(Laboratoire International Associe Franco-Chinois de Bio-Mineralisation et Nano-Structures, 簡稱LIA_BioMNSL)」第一屆科學指導委員會會議暨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舉行。
  • 科學家實現梯度納米孿晶金屬額外強化與加工硬化同步提高
    梯度納米結構是指材料的結構單元尺寸(如晶粒尺寸或層片厚度)在空間上呈梯度變化,從納米尺度連續增加到宏觀尺度。自然界中這種梯度結構無處不在。近來,微觀結構梯度的概念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工程材料中。鑑於其獨特的變形機制,梯度結構材料普遍表現出較好的強度、硬度、加工硬化及抗疲勞性能等。
  • 乾貨速遞|電動輪汽車雙磁流變減振器懸架的設計
    分析電動輪輪輞空間及該懸架結構連接關係,設計磁流變減振器、懸架彈簧的基礎上,建立 了磁流變減振器 Bingham 仿真模型,分析磁流變減振器力學特性,結果表明:磁流變減振器響應速度快、輸出阻尼力連續可調,滿足電動輪汽車對減振性能的要求;對懸架彈簧根據最大剪應力理論進行校核,並進行有限元分析,結果誤差小於 0.5%,且均未超過材料許用極限
  • DNA導向自組裝可實現新型納米纖維
    DNA「連接器」,能像繩索一樣把納米棒規則地連接一起,形成一種「繩梯」似的帶狀結構。研究人員指出,這種組裝是由DNA「繩索」間的共同作用而實現,有望帶來一種新型納米纖維,並賦予其人們想要的各種屬性。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化學協會的《ACS納米》雜誌上。 人們都知道DNA分子鏈在生命體中攜帶遺傳信息。而用合成DNA作為分子膠,可以引導納米粒子自行組裝。當DNA含有互補的核苷酸鹼基對時,這種分子鏈會像繩索似的,把納米粒子拉在一起,在鹼基不配對時抑制它們結合。
  • 【中國科學報】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顯微世界的「超級放大鏡」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王沿東告訴《中國科學報》,「在工程材料等領域,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比一般同步輻射光源更容易穿透物質,它的能量很容易達到100keV,穿透4~5毫米的鋼鐵。」  HEPS一方面有助於解析物質結構生成及其演化的全周期全過程,另一方面可揭示微觀物質結構生成演化的機制,剖析微觀物質構成,為物質調控提供基礎支撐。
  • 進展| 非晶中的動力學缺陷——流變單元研究
    例如基於經典的位錯理論,人們已經實現對許多傳統晶態合金體系進行按需調控並應用於極端服役條件,如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等。然而,對同樣十分重要並被廣泛運用的非晶態材料(或被稱為玻璃態材料),由於無序結構的複雜性,很難直接定義這種結構上的缺陷並建立起與性能的關聯,制約了非晶態材料的高效研發和性能優化。近年來,人們在非晶體系中發現不同微觀區域具有迥異的動力學行為表現,體現為時空的不均勻性。
  • 基於GPS技術實現分布式數據同步採集系統
    > 採集系統自身的環境限制導致設備的分散性,保證各個採集設備之間數據的同步性,使之分析出來的結果更具有研究和使用價值,並在一個可控的成本下實現,是擺在設計者面前的難題。監測數據還能進行進一步研究分析,對橋梁的基礎研究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為什麼要使用時鐘同步技術?
  • ...全球最新實驗室臺式XAFS/XES譜儀,助力材料化學領域結構分析與...
    隨著同步輻射光源(Synchrotron X-ray light sources)的大量應用,XAFS技術(圖1b,包含XANES(X-ray absorption near-edge structure)和EXFAS (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才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非常實用的結構分析方法。
  • 專家PPT分享 | 汙泥流變特性分析
    專家PPT分享 | 汙泥流變特性分析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報告人:北京建築大學 曹秀芹 教授曹秀芹:大家下午好,我是北京建築大學曹秀芹。這兩天通過前面專家的報告收穫很大。描述這些流變參數,也有些典型的流變模型,這些模型在工程中用的怎麼樣?在工程設計裡有沒有體現,工程設計時候能不能直接拿它來用,我們也做了一些分析,通過數學的手段做一些顯著性的分析,到底在什麼範圍適用於什麼樣的流變模型。
  • 安東帕中國攜全新納米顆粒及Zeta電位分析儀亮相上海CPhI
    展會期間,安東帕中國不僅展出了旋光儀、折光儀、密度計、微量粘度計、流變儀、微波樣品製備系統等傳統的拳頭產品,也將LitesizerTM500納米顆粒及Zeta電位分析儀這個全新產品帶到廣大製藥領域用戶面前。
  • 《納米研究前沿分析報告》發布
    A.等指出在保證活性層厚度不增加的情況下等離激元納米結構存在三種有效提高活性層吸收的光捕獲策略。基於上述光捕獲策略,表面等離激元太陽能電池己取得了很大進展,短路電流密度、功率轉換效率等參數均實現了大幅提升。
  • ...國家標準「GBT 33498-2017表面化學分析 納米結構材料表徵」宣貫
    5月8日,由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北京電子能譜中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學會表面分析專業委員會、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高校分析測試分會、全國微束分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表面化學分析分技術委員會及儀器信息網聯合舉辦,為期一天的「第四屆表面分析技術應用論壇——表面分析技術在新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 中科院納米科技成果在健康診療、動力鋰電池等領域實現核心技術創新
    「納米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國家納米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琛12日介紹:「我們通過這項努力,實現納米技術從基礎研究的突破,到變革性產業技術的跨越,打通『最後一公裡』,促進了我們納米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精準對接。
  •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的「光源夢」—新聞—科學網
    「整個園區宛如一隻觀察微觀世界的『眼睛』,這個設計太讓人震撼了
  • AFM-IR與FTIR巧妙結合:長春應化所實現聚合物納米尺度定量分析!
    但由於其分子量分布不均一的特性,很難實現準確定量分析,    近日,長春應化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分子複雜體系—多組分課題組通過AFM-IR與FTIR的巧妙結合,首次實現了聚合物納米尺度定量分析。    紅外光譜是聚合物結構分析的常用方法,但是其空間解析度低於幾個微米,對於微納尺寸的相區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