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科學家開發出一種DNA「連接器」,能像繩索一樣把納米棒規則地連接一起,形成一種「繩梯」似的帶狀結構。研究人員指出,這種組裝是由DNA「繩索」間的共同作用而實現,有望帶來一種新型納米纖維,並賦予其人們想要的各種屬性。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化學協會的《ACS納米》雜誌上。
人們都知道DNA分子鏈在生命體中攜帶遺傳信息。而用合成DNA作為分子膠,可以引導納米粒子自行組裝。當DNA含有互補的核苷酸鹼基對時,這種分子鏈會像繩索似的,把納米粒子拉在一起,在鹼基不配對時抑制它們結合。小心控制這種吸引力和抑制力,是一種精密的納米工程。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用黃金納米棒和DNA單鏈開發出了新的排列組合,通過互補DNA繩索把相鄰的納米棒連接在一起,並檢驗了多種連接組合的效果。然後,他們用紫外光譜儀和同步加速器光源X射線散射技術,結合電子顯微鏡對組裝結構進行了探測,了解了整個組裝過程是怎麼進行的。
經多種分析方法證明,在早期組裝階段,納米棒排成了像繩梯一樣的帶子,隨後會把這些帶子堆疊起來,最後成為較大的三維堆積體,因為在繩梯帶子之間形成了DNA連接橋。這種分階段的組裝過程,稱為多級組裝,存在於許多生物系統的自組裝中,如胺基酸先連接成長鏈,然後把長鏈摺疊起來形成功能蛋白質。
這種階梯式的組裝性質也表明,分級過程可能會在中間階段停止。研究人員演示了用DNA「阻隔」鏈,可以把剩下的自由繩索以線性帶狀結構結合在一起,避免了下個階段形成堆積結構。
這種「繩梯」狀排列,是因為打破了納米棒的基本對稱。論文領導作者、布魯克海文物理學家奧萊格·岡說:「這是一種全新的自組裝機制,不是對分子領域或微觀系統的直接模擬。在『繩梯』階段打斷下一步組裝過程,有望帶來一種線性結構纖維,並賦予其人們想要的屬性。比如控制胞質基因或螢光屬性,我們可以造出一種納米聚光器或光導,並能按需要開關它們。」(來源:科技日報 常麗君)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