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武鳴靈婉湖「魚王」遭獵殺》後續
    武鳴區政府發布調查情況通報稱——
    花鰻鱺非野生 獵魚者被批評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訊(記者 鄒財麟)近日,一則「魚王」被獵殺的網帖在網上熱傳,引發廣泛關注(本報11月23日A12版、24日A9版曾作報導)。11月30日上午,南寧武鳴區政府發布通報稱,關於此事的調查工作已結束,經調查組和專家認定,被獵殺的花鰻鱺並不是野生的。
    通報稱,網傳的「靈婉湖」位於武鳴區鑼圩鎮群興村,當地村民稱之為凌晚湖。該湖是一個恆溫湖,水源是從湖邊一個溶洞流入的地下水,匯入到鑼圩河。距離凌晚湖約200米的正源特種水產養殖場,持有特種水產養殖許可證,從2013年開始養殖花鰻鱺和歐鰻。該養殖場負責人張先生和務工人員都稱,花鰻鱺是一種逆流逃逸能力極強的魚類,該養殖場在養殖分塘和捕售搬運過程中,曾出現過鰻魚隨雨水或排水渠道逃入凌晚湖的現象。附近村民稱,修建養殖場後,直到近兩三年才有人在凌晚湖捕撈到不同大小的花鰻鱺,可能是從養殖場逃出的。
    據專家判斷,被獵殺的花鰻鱺為野生的可能性極小。11月26日,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工程師施軍受武鳴區農業局邀請到現場進行了調查。施軍認為,根據花鰻鱺的習性,野生花鰻鱺如果要來到凌晚湖,需要經過珠江、西江、潯江、鬱江、右江、武鳴河、鑼圩河等流域,根據調查組提供的信息,僅從鬱江水域到事發地點,途中就有七八個水電站,幾乎隔絕了野生花鰻鱺的洄遊通道。施軍表示,他在以前做江河流域調查時,發現鬱江、右江流域的野生花鰻鱺基本絕跡。在廣西,野生花鰻鱺主要出現在紅水河流域。
    據了解,該事件真正獵魚者鄧先生接受了武鳴區農業部門的調查。經過對凌晚湖所在內陸水系分布區域、周邊環境和養殖場養殖花鰻鱺等調查情況以及專家分析意見,調查組認定,11月20日下午被獵殺的花鰻鱺並非野生。鄧先生的行為未違反《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規定》的相關規定。武鳴區漁政部門對鄧先生隨意獵殺珍稀魚類的不妥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