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收入187億,雅芳母公司超韓國最大化妝品公司

2021-01-19 騰訊網

遠大前程。

文|朱朱

日前,巴西化妝品集團Natura &Co公布了半年報,期內集團淨收入為187.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7%。其中,今年新收購的雅芳收入下跌了11.9%,在旗下四大品牌中表現最差。

值得一提的是,Natura &Co在收購雅芳時曾直言將創建全球第四大純化妝品集團。半年過去,是誇下海口還是有真材實料?

上半年收入187億 躋身全球前十

眾所周知,在化妝品行業,無論是從法規標準、技術創新還是市場規模來看,以歐美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都有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因此,作為一個從發展中國家走出來的化妝品公司,Natura &Co並不那麼引人注目,然而,它卻放出豪言要成為「全球第四大純化妝品集團」。從Natura &Co今年上半年的收入規模看,顯然離成為第四還有一段距離,不過青眼也發現,單就化妝品業務來看,Natura &Co卻已經超過了愛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等,躋身前十之列。從這點來看,收購雅芳對於做大市場規模成效顯著。

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Natura &Co淨收入為90.5億元,同比下降了12.7%,上半年總收入則為187.5億元,下降了5.7%。同期愛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的化妝品業務銷售分別為149.9億元和116.5億元。

不過,從下表也可以看到,Natura &Co的下滑也主要受雅芳影響,後者今年上半年淨收入為48.7億元,同比下滑了11.9%;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1.05億元,同比減少78.8%。無論是收入還利潤,雅芳都是各個品牌中表現最差的一個。

同樣是收購而來的品牌,伊索、美體小鋪兩大品牌依舊堅挺。據了解,4月底時美體小鋪有87%的門店處於關閉狀態,但到6月底這一數據已減少至16%,門店的重新開張得以讓品牌快速擺脫影響。加之二季度電商銷售暴增230%和順勢發展家庭諮詢師,美體小鋪在英國本土市場表現十分出色,最終品牌二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增長了15.5%和9%。

就品牌規模來看,伊索雖不及雅芳和美體小鋪,卻極具發展潛力。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伊索淨收入為9.35億元,同比增長30.8%,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了52.8%,在幾大品牌中一騎絕塵。

伊索的這一增長同樣離不開線上和品牌的靈活性。據介紹,關注到電商消費的高需求,伊索快速將幾家門店改造成物流中心,所以品牌二季度電商銷售增長高達430%,佔到總收入的約40%,從而抵消了實體門店銷售下滑的影響。

靠收購打開國際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Natura &Co於1969年在巴西成立,在近半個世紀裡,憑著同名品牌Natura成為巴西乃至全球知名的化妝品直銷公司。直到2012年,Natura &Co宣布收購澳洲天然護膚品牌伊索,才從單一品牌向多品牌邁進。在那之後,Natura &Co又相繼於2017年和今年初收購了美體小鋪和雅芳。尤其是直銷鼻祖雅芳,其強大的直銷網絡和品牌積澱吸引著Natura &Co。

雖然目前雅芳的作用還未得以完全顯現,但前次收購的伊索和美體小鋪早已成為Natura &Co的增長引擎,也為Natura &Co打開國際市場鋪好了路。據雪球顯示,Natura &Co自2016年-2019年營業收入逐漸增加,尤其是在將美體小鋪收入囊中後,2018年集團規模登上一個新臺階,達到了173.2億元。而此前一直不溫不火的美體小鋪,在併入Natura &Co後,經過改善零售運營,加強與特許經營商之間的關係、增強全渠道銷售體驗等一系列改革舉措,也迅速漸入佳境,在今年上半年遭遇疫情的嚴峻形勢下,仍實現了增長。

▍截自雪球

從Natura &Co財報來看,目前巴西本土市場仍以Natura品牌為主,亞洲市場、美洲、歐洲等國際市場則有雅芳、美體小鋪和伊索開道。

所以,儘管仍在下跌,但雅芳對於提升Natura &Co在全球化妝品行業地位和拓展國際市場無疑至關重要。特別是,對同樣是以直銷起家的Natura &Co來說,雅芳顯然還有著更重要的使命。

▍截自Natura &Co財報

仍以直銷模式闖天下

「直銷網絡一直以來都是Natura 集團增長的中堅力量,未來也將是如此。」Natura &Co集團CEO Jo o Paulo Ferreira曾如此說道。事實也證明,其直銷渠道仍在持續發力。

據了解,Natura &Co和雅芳合併後,公司將擁有630多萬顧問代表。不同於傳統直銷的挨家挨戶上門推銷,在數位化時代,Natura &Co的美妝顧問可通過社群與消費者進行互動,還將運用Natura的數位化平臺,分享新品信息,直接觸達消費者。據悉,今年二季度,在Natura,有超過90%的諮詢師已經在使用數字平臺,內容分享增長了70%以上,訂單數量比去年增加了兩倍。同時,雅芳全球第二季度通過銷售代表分享電子宣傳冊的銷售額也比第一季度增長了一倍以上。

而為了加快雅芳直銷網絡的數位化轉型,帶動整個集團直銷渠道的發展,Natura &Co還分別與全球社交媒體公司Vayner Media和巴西家庭美容服務數字平臺Singu達成了合作。

顯然,在新型商業模式和數位化驅動下,有了Natura &Co集團的加持,雅芳的改革也將會更加徹底。反過來說,雅芳目前佔到Natura &Co集團收入的近30%,其轉型成功與否,一定程度上將對Natura成為全球第四起到決定性作用。

註:除圖表和特別說明外,文中貨幣單位均已換算為人民幣。

相關焦點

  • Natura收購雅芳(AVP.US):化妝品直銷巨頭的聯合「自救」?
    Natura收購雅芳北京時間23日消息,巴西美妝巨頭Natura宣布,將以換股方式收購其最大的直銷競爭對手、擁有133年歷史的雅芳(AVP.US),涉及的股份價值為20億美元;若連同承擔債務,交易價值為37億美元。收購雅芳後,Natura將成為全球第四大美妝公司。
  • 雅芳首次為中國市場開發新產品,主要在化妝品專營店銷售
    記者 | 宋慈在線下渠道的爭奪中,美妝大公司們對CS渠道(日化產品在終端銷售中的化妝品店、日化店、精品店系統所構成的銷售終端網絡系統)愈發重視。雅芳中國專門為CS渠道定製了新的產品系列。圖片來源:雅芳中國這也是雅芳首次專為中國市場開發新系列產品。它符合雅芳宣稱的「中國優先」戰略,雅芳全球CEO Jan Zijderveld曾表示,中國市場是雅芳實現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雅芳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總經理張旭明表示,小鮮籽系列將與雅芳新活系列、小黑裙系列一起構成雅芳中國目前的三大品牌。
  • 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雅芳 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wind資訊巴西美妝巨頭Natura日前宣布達成協議,通過一次換股交易收購其最大的直銷競爭對手、133年歷史的雅芳(AVP.US),收購完成後,將成為全球第四大美妝公司。根據交易條款,Natura將為每股雅芳股票支付0.3股Natura股票,對雅芳的估值約為20億美元,並將持有合併後公司的76%股份。
  • 雅芳沉寂近10年,它打算如何復出?
    記者 | 張欽編輯 | 牙韓翔1曾以直銷業務躍入中國消費者視線的雅芳,如今進入中國市場30年。面對當下的中國市場環境,它似乎顯得有些吃力。雅芳在華只要稍有收縮動作,「雅芳退出中國」的傳聞便紛至杳來。2018年2月,雅芳迎來了現任CEO Jan Zijderveld,為中國市場制定了「電商+美容專賣店+化妝品專營店和商超」的全渠道策略。
  • 專訪雅芳全球CEO:不走直銷「回頭路」 雅芳正在「減脂增肌」
    這是一家名副其實的美國「百年老店」,1886年,雅芳的前身加州香氛公司在美國誕生,此後雅芳逐步成為全球化妝品行業巨頭,1977年,雅芳憑藉著13.56億美元的收入,位列全球化妝品公司首位。在中國,雅芳曾經也有著輝煌的歷史,如今備受爭議的「直銷」模式就是雅芳帶到中國的,為國內首家取得直銷牌照的企業,而「雅芳小姐」一度成為中國女性羨慕的對象。
  • 「化妝之王」低價賣身,曾有35萬雅芳小姐
    文/朱邦凌3月29日,《北京青年報》報導,雅芳在被傳了近兩年的「賣身」消息後,終於有了實錘。雅芳相關負責人證實了此前的收購傳聞,其已經與英國平價護膚品牌The Body Shop母公司Natura&Co進行了初步討論。實際上,雅芳近年來屢屢陷入被收購的傳聞中。
  • 雅芳以4400萬美元把廣州工廠賣給了菲詩小鋪
    記者 | 楊秋月在競爭激烈的亞洲美妝市場上,雅芳決定不再單打獨鬥。1月8日,雅芳宣布與LG生活健康貿易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菲詩小鋪達成最終收購協議。菲詩小鋪將收購雅芳在中國廣州的美妝個護生產製造單位全部股份,交易金額預計將達到4400萬美元。
  • 獨家丨專訪雅芳全球CEO:「研發紅利」時代的雅芳,將從「大品牌小...
    2018 年 2 月,Jan Zijderveld於動蕩中「臨危受命」,成為雅芳集團自1999年以來的首位男性全球CEO。Jan曾任職聯合利華 30 餘年,並在 2011 年成為歐洲區域總裁,全面負責價值140 億歐元的業務運營。Jan上任不久後,雅芳交付了一個EPS超預期的四季度業績報表。
  • 雅芳新活美白兩款新品突破上市
    現在,你不用再糾結了——雅芳兩款新品:新活美白淡斑緊緻精華、新活美白緊顏淨瑕霜即將全新上市,同時滿足兩種需求,突破單項護膚瓶頸!  Avon雅芳科學家研究發現,女性在30歲之後,肌膚內部的細胞功能開始減弱,肌膚開始顯現皺紋、鬆弛、下垂等問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機體的新陳代謝 功能也會不斷下降,加之外界環境的刺激和傷害,年齡斑、色斑等會不斷浮現,使面部看上去更加晦暗老化。
  • 十年5次換帥 誰能救雅芳
    不過,有媒體報導稱,雅芳中國區新任掌門人為黃永鴻,其精通新零售,與雅芳轉型全渠道新零售的發展戰略不謀而合。公開資料顯示,黃永鴻在亞洲的跨國消費品公司擁有超過20年的管理經驗,包括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的線上和線下渠道。曾在露華濃、歐萊雅、伯特小蜜蜂和強生公司擔任過高階領導職務。同時,還曾擔任百加得馬丁尼亞太有限公司的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 八一八你不知道的AVON雅芳,其實是世界最大首飾製造商
    並且,雅芳是中國第一個拿到直銷牌照的公司,鼎盛時期有三十五萬直銷從業者,營業額達10億人民幣,全國有超過一萬個門店。圖書推銷開啟的化妝品帝國雅芳由David H McConnell始創於1886年,最早是個賣書刊的夫妻店。
  • 雅芳中國銷售大跌30% 銷售體系變革難改頹勢
    劉瓊  由於中國門店數量下降,美國知名的化妝品直銷公司雅芳(AVON)日前發布的2014年二季度財報顯示,其中國區銷售額銳減30%。  而雅芳全球的業績狀況也不妙,其發布的2014年二季度財報顯示,該財季公司營收下降13%至22億美元,而其淨利潤錄得40%的跌幅,從去年同期的3190萬美元,或每股收益0.07美元,下跌至1900萬美元,或每股收益0.04美元。
  • 曾經輝煌的安利、雅芳、如新們,如今過得怎麼樣?
    ▍「全球直銷百強」有22家來自中國2018年5月,美國直銷雜誌《直銷新聞》《Direct Selling News》公布了2018年度「DSN年度全球直銷100強榜單」(DSN Global 100 ),全球100強直銷企業總收入達852億美元,99家企業營收超過1億美元,其中有24家公司的營收達到或超過了
  • 與安利的年銷售額相差約38億元,雅芳是到「隕落」的時候了嗎?
    在無限極虛假宣傳事件曝光後,外國直銷公司的新聞也引來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據新媒體報導,一家老牌直銷公司淪落至賣工廠。這家老牌公司就是雅芳,據消息稱,其在母國市場也陷入了節節敗退的局面。其實,雅芳擁有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它在1990年進入中國市場,是第一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直銷公司。
  • 直銷「歸零」、官宣「合併」後,雅芳如何定製中國市場新路?
    圖說:雅芳全球首席美容官James Thompson 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今年一年,老牌外資企業雅芳經歷了直銷「歸零」、
  • 爹地寶貝上半年淨利潤增長1326.69%;伊利總市值超2500億;猿輔導或...
    (紙尿褲關注) 樂高集團:上半年營收157億丹麥克朗,同比增長7%,零售額增長了14% 樂高集團公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上半年財務報告。與2019年同期相比,收入增長了7%,達到157億丹麥克朗。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零售額增長了14%,品牌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也有所增加。
  • 雅芳前CEO鍾彬嫻:成功女性典範,是她讓雅芳重「芳」
    而古爾德當時手上負責著雅芳的香水業務,以此為契機,婚後的第二年,鍾彬嫻被雅芳聘為兼職高級顧問,走上了自己事業的攀頂之路。雅芳的產品不走高端路線,這意味著更加廣闊的市場;雅芳的大量女性高層,也意味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對鍾彬嫻而言,確實沒有比雅芳更適合她創立自己事業的地方了。
  • 雅芳亞太總裁威廉姆• 拉恩亮相CBE,稱2018全面加碼中國市場
    AVON亞太區總裁威廉姆 • 拉恩(右)與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總經理張旭明(左)亮相CBE美博會雅芳展位「中國代表著全球最大的發展機遇之一,對AVON來說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市場。」事實上,由於化妝品專營店渠道、流通市場對於小黑裙系列的喜愛,這一系列成為中國消費者最為熟悉的雅芳產品。「『消費者在哪裡,雅芳就在那裡』是AVON在中國市場的核心理念。
  • 愛茉莉太平洋集團上半年淨利大跌30.6% 美妝板塊下滑加劇
    日前,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及公司分別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集團銷售額同比下滑0.2%,至3.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86億元),營業利潤同比下降29.7%至3153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8.32億元),淨利潤同比大跌30.6%至237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3.82億元)。
  • 雅芳為它請來了鄧倫代言
    by_品觀君   1886年,一位來自紐約鄉村的年輕人——大衛·麥肯尼在挨家挨戶推銷圖書時注意到,女性顧客更願意收到他的免費禮物——「小圓點香水」,因此麥肯尼在他的地下室裡開設商店,並創立了加州香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