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把直銷引入中國!「化妝之王」低價賣身,曾有35萬雅芳小姐

2020-12-05 朱邦凌

文/朱邦凌

3月29日,《北京青年報》報導,雅芳在被傳了近兩年的「賣身」消息後,終於有了實錘。雅芳相關負責人證實了此前的收購傳聞,其已經與英國平價護膚品牌The Body Shop母公司Natura&Co進行了初步討論。實際上,雅芳近年來屢屢陷入被收購的傳聞中。去年,已有國外媒體捕捉到雙方洽談的風聲,但Natura&Co在當時對此消息進行了否認。在2012年,香水巨頭Coty Inc.科蒂集團也曾試圖收購雅芳,彼時應允以100億美元作為收購金額,但被雅芳拒絕,理由是收購價格太低。

7年前,香水巨頭打算100億美元收購雅芳,如今雅芳會以什麼價碼被收購?在媒體的報導中,還沒有傳出確切的收購價格,可能雙方還沒有談攏具體價格。但從雅芳目前的業績和股價來看,收購價格估計不會太高,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如何她都不值2012年的百億美元了。2011年雅芳營收111億美元,到了2018年卻縮水至55.71億美元。雅芳股價也已從2011年的超過27美元跌至2018年的1.3美元,最低時市值不足6億美元。截止3月30日,雅芳的股價在大幅反彈後也只有2.94美元,總股本4.42億,總市值只有13億美元。而在2008年,其股價復權後最高曾達40.83美元,如今不及十分之一。

雅芳曾經是全球最大的化妝品直銷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最早把直銷模式帶到中國,曾經擁有35萬美麗的雅芳小姐。靠著這35萬雅芳小姐走街串戶的直銷,年收入達到10億,甚至很多人直到現在也不知道雅芳是一家美國品牌,還誤認為是國產的。這家有著輝煌歷史的全球直銷巨頭,如何走到低價賣身這一步的?它在賣身以後,還能依靠直銷繼續在國內恢復往日輝煌嗎?問題的關鍵是,直銷模式以後在國內將是未知數。

1、八年來營收從111億美元幾近腰斬到55.7億美元,2018全年淨虧損1940萬美元

近幾年,雅芳的業績表現不容樂觀。2月14日,雅芳發布最新財報,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公司總收入同比下跌10.7%至14.017億美元,連續四個季度低於市場預期。合計前三季度財報,2018年全年雅芳實現營業收入55.7億美元。

雅芳的營收正呈逐年下滑趨勢。數據顯示,2011年為近八年來雅芳營收歷史最高點,達111億美元。此後,雅芳營收逐年疲軟,2017年其營收僅剩下57.16億美元,幾近腰斬;到了2018年,其更是創下近八年來的營收最低位,與前年同期相比下滑2.6%。由於第三季度發布開放雅芳新策略,導致集團重組開支達1.131億美元,單季度淨虧損7750萬美元,全年淨虧損1940萬美元。數據顯示,2018年雅芳中國區營業收入延續雙位數的高速增長。

2、年初,4400萬美元出售廣州工廠 ,「輕資產模式」能否拯救雅芳

1月8日,雅芳宣布與LG家庭保健有限公司下屬的菲詩小鋪達成最終收購協議,根據這一協議菲詩小鋪將收購雅芳美容製造公司在中國廣州的製造業公司。此項交易目前仍有待監管部門審批,預計於2019年2月完成。據雅芳方面披露,此項交易的淨收入預計將達到4400萬美元。

此番出售的工廠是雅芳在中國內地的唯一工廠,這也並不是雅芳首次出售共工廠。早在2015年7月,雅芳把旗下的英國天然護膚品牌Liz Earle1.4億英鎊賣給了英國沃爾格林博茲聯合公司(WalgreensBoots Alliance)。2018年7月,雅芳出售了美國最後一家工廠,此前已關閉美國兩家工廠,而隨著中國內地唯一一家工廠的出售,雅芳在中國市場也徹底進入「輕資產模式」。

3、最早把直銷引入中國,國內第一家拿直銷牌照的企業

雅芳創建於1886年,由「雅芳之父」大衛·麥可尼從一瓶隨書附送的小香水中受到啟發,公司起初名稱叫做「加州香芬公司」。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雅芳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美容化妝品公司之一。

雅芳於1990年進入中國。作為當時全球最大的直銷企業,雅芳來到中國後依舊沿用直銷的模式,它還是國內首家獲得「直銷」牌照的企業。90年代,國內的高端化妝品匱乏。憑藉著「雅芳小姐」專業的形象和推銷能力,雅芳很快就打響了品牌知名度,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雅芳小姐」也成為受女性羨慕的對象。憑藉直銷模式,雅芳迅速在中國打開市場。1997年,雅芳中國的直銷人員一度達到35萬,雅芳中國的營業收入已經超過了10億人民幣。但隨著消費的轉型,其直銷人員也在逐漸減少,企業直銷人員登記網站的數據顯示,雅芳目前直銷人數僅剩706人。門店不斷消失的同時,雅芳多次被傳將退出中國。

4、雅芳若在中國市場重啟直銷業務,也是一次新的考驗

自2016年雅芳中國掌門人張旭明上任以來,雅芳確定了「消費者在哪裡,雅芳就在那裡」的思路。此後雅芳中國區直銷業務基本為零,這在雅芳全球市場也是特例。而在2016之前雅芳一直走的都是平價+直銷的路線,目前收購的Nature&Co公司也是採取的直銷形式。

隨著2018雅芳新任主帥上任,開啟了加碼電商、推新品等一系列轉型舉措。2018年雅芳新任全球CEO Jan Zijderveld曾表示,雅芳「正躺在手術臺上」。對於中國市場,Jan Zijderveld表示,未來雅芳將投放更多資源到中國市場。「目前中國市場在雅芳全球業務中佔比不高,未來5-10年,我們預計中國的銷售佔比至少將達到10%-20%」

分析人士認為,雅芳若在中國市場重啟直銷業務,不僅需要面對的政策變更所帶來的影響,同時,雅芳的直銷業務已不適用於數位化時代的中國市場,未來若要重啟,對雅芳而言也是一次新的考驗,直銷模式在國內如今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相關焦點

  • 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雅芳 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雅芳這個在10年前市值176億美元,曾以「世界第一直銷公司」名頭引以為傲,年銷售不低於1000多億人民幣的行業領導者最終還是湮滅於歷史的長流,曾經在化妝品市場一枝獨秀的化妝品巨頭現在也很無奈,只得賣身保命。近年來,雅芳的業務已然舉步維艱,其在今年1月被迫裁員2300人。該公司的股價也已大幅下跌,根據最新的收盤價計算,其市值約為15.5億美元。
  • 專訪雅芳全球CEO:不走直銷「回頭路」 雅芳正在「減脂增肌」
    這是一家名副其實的美國「百年老店」,1886年,雅芳的前身加州香氛公司在美國誕生,此後雅芳逐步成為全球化妝品行業巨頭,1977年,雅芳憑藉著13.56億美元的收入,位列全球化妝品公司首位。在中國,雅芳曾經也有著輝煌的歷史,如今備受爭議的「直銷」模式就是雅芳帶到中國的,為國內首家取得直銷牌照的企業,而「雅芳小姐」一度成為中國女性羨慕的對象。
  • 雅芳沉寂近10年,它打算如何復出?
    記者 | 張欽編輯 | 牙韓翔1曾以直銷業務躍入中國消費者視線的雅芳,如今進入中國市場30年。面對當下的中國市場環境,它似乎顯得有些吃力。雅芳在華只要稍有收縮動作,「雅芳退出中國」的傳聞便紛至杳來。2018年2月,雅芳迎來了現任CEO Jan Zijderveld,為中國市場制定了「電商+美容專賣店+化妝品專營店和商超」的全渠道策略。
  • 八一八你不知道的AVON雅芳,其實是世界最大首飾製造商
    雖然聽起來有點土氣,但雅芳確實是個國外牌子,還是一個一度比安利更強大的直銷企業,在全盛時期全球有六百萬個直銷從業者。並且,雅芳是中國第一個拿到直銷牌照的公司,鼎盛時期有三十五萬直銷從業者,營業額達10億人民幣,全國有超過一萬個門店。
  • 商務部公布最新直銷登記名單:雅芳直銷產品銳減
    同時,河北華林酸鹼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則有5家分支機構,37個服務網點,這兩類信息未變化,而直銷產品由1類8種歸零,此前的1名在冊直銷培訓員也被註銷。「產品是企業生存的核心因素之一,企業直銷產品和直銷培訓員歸零,意味著兩家企業已經沒有產品可對外銷售,也意味著兩家企業已經名存實亡。」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道。
  • 曾經輝煌的安利、雅芳、如新們,如今過得怎麼樣?
    2017~2018年,商務部收緊口袋,兩年只發了3張直銷牌照,2018年更是只發了1張。直銷牌照獲批有兩個高峰期,2006~2007年有21家企業拿到直銷牌照,以外資為主。2015~2016年是第二個高峰,以衛康、東阿阿膠、康美來、康爾等內資企業為主,一共35家。
  • 直銷「歸零」、官宣「合併」後,雅芳如何定製中國市場新路?
    圖說:雅芳全球首席美容官James Thompson 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今年一年,老牌外資企業雅芳經歷了直銷「歸零」、
  • 雅芳:中國區直銷業務已歸為零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就此前北京商報記者對於雅芳去「直銷化」、發展全渠道的相關報導,1月21日,雅芳相關負責人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目前,雅芳在中國區直銷業務已歸為零。不過,在全球業務上,雅芳仍採取直銷模式。
  • 雅芳中國銷售大跌30% 銷售體系變革難改頹勢
    一位直銷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的業績狀況說明,2012年『臨危受命』的雅芳中國新任總經理林展宏推行的『再造雅芳』全零售轉型計劃未能扭轉雅芳中國頹勢。」  雅芳中國的相關人士此前告訴記者,其「正處於轉型期, 目前的核心業務是零售。現階段,直銷雖與零售並存,但其團隊及產品品類等都完全區分並互為補充。
  • Natura收購雅芳(AVP.US):化妝品直銷巨頭的聯合「自救」?
    直銷巨頭雙雙沒落而收購方Natura則是巴西的第一大護膚品牌,創立於1969年,這個傍依著亞馬遜雨林而生的品牌,麾下有Chronos、Natura Ekos、Mamāe e Bebê、Natura Unica等本土品牌外,還有文藝女青年們摯愛的澳洲Aesop和The body shop。
  • 獨家丨專訪雅芳全球CEO:「研發紅利」時代的雅芳,將從「大品牌小...
    在截止2017年12月底的第四季度,雅芳實現了91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78億元)的純利,由虧轉盈。2018年10月22日,《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在雅芳中國總部專訪了Jan,他說:「中國的變化不僅關乎自身,也對全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提到雅芳,很多人都會露出笑容」1990年,雅芳以直銷方式來到中國,它在中國女性護膚啟蒙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無疑是舉足輕重的。
  • 雅芳以4400萬美元把廣州工廠賣給了菲詩小鋪
    記者 | 楊秋月在競爭激烈的亞洲美妝市場上,雅芳決定不再單打獨鬥。1月8日,雅芳宣布與LG生活健康貿易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菲詩小鋪達成最終收購協議。菲詩小鋪將收購雅芳在中國廣州的美妝個護生產製造單位全部股份,交易金額預計將達到4400萬美元。
  • 與安利的年銷售額相差約38億元,雅芳是到「隕落」的時候了嗎?
    在無限極虛假宣傳事件曝光後,外國直銷公司的新聞也引來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據新媒體報導,一家老牌直銷公司淪落至賣工廠。這家老牌公司就是雅芳,據消息稱,其在母國市場也陷入了節節敗退的局面。其實,雅芳擁有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它在1990年進入中國市場,是第一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直銷公司。
  • 雅芳首次為中國市場開發新產品,主要在化妝品專營店銷售
    雅芳小鮮籽護膚系列。圖片來源:雅芳中國這也是雅芳首次專為中國市場開發新系列產品。它符合雅芳宣稱的「中國優先」戰略,雅芳全球CEO Jan Zijderveld曾表示,中國市場是雅芳實現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雅芳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總經理張旭明表示,小鮮籽系列將與雅芳新活系列、小黑裙系列一起構成雅芳中國目前的三大品牌。
  • 十年5次換帥 誰能救雅芳
    不過,有媒體報導稱,雅芳中國區新任掌門人為黃永鴻,其精通新零售,與雅芳轉型全渠道新零售的發展戰略不謀而合。公開資料顯示,黃永鴻在亞洲的跨國消費品公司擁有超過20年的管理經驗,包括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的線上和線下渠道。曾在露華濃、歐萊雅、伯特小蜜蜂和強生公司擔任過高階領導職務。同時,還曾擔任百加得馬丁尼亞太有限公司的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 上半年收入187億,雅芳母公司超韓國最大化妝品公司
    其中,今年新收購的雅芳收入下跌了11.9%,在旗下四大品牌中表現最差。 值得一提的是,Natura &Co在收購雅芳時曾直言將創建全球第四大純化妝品集團。半年過去,是誇下海口還是有真材實料?
  • 10大最受關注的直銷企業女掌門人
    奇蹟出現在她上任的第二天——雅芳的股票陡然上漲了23%。  今年4月,雅芳獲得「直銷試點」,鍾彬嫻掩飾不住心中的興奮:「對雅芳來說,今天是具有歷史性的裡程碑的日子。」  上榜理由:鍾彬嫻無疑是一名極具個人魅力的商界女性,她在任何場合都是風採照人、光芒四射。自1999年出任雅芳總裁以來,鍾彬嫻連續六年被評為「全美50位最有影響力的商界女性」,近兩年來,更是穩步在第三位。
  • 2020年度全球直銷50強公司排行榜|福維克|婕斯|natura|直銷|直銷...
    美國著名直銷雜誌《直銷新聞》《Direct Selling News》公布2020年度「DSN年度全球直銷100強榜單」(DSN Global 100 ),這是為全球頂尖收益的直銷公司設置的專屬排名。安利、康寶萊和雅芳名列營收前三名。排名基於各公司2019年的營收,上榜的前50家公司年營收都超過了1億美元。《直銷新聞》自2010年起每年公布一份排行榜。
  • 雅芳前CEO鍾彬嫻:成功女性典範,是她讓雅芳重「芳」
    這個普通又不普通的家庭雖然選擇了移民,但骨子裡極富傳統中國的文化底蘊,他們給女兒取了一個中國氣質濃厚的名字——鍾彬嫻,就是希望她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在兩歲時,鍾彬嫻的父親得到麻省理工的教職,他們全家於是遷居美國。
  • 雅芳亞太總裁威廉姆• 拉恩亮相CBE,稱2018全面加碼中國市場
    5月22日的第23屆中國美容博覽會(上海CBE)上,雅芳亞太區總裁威廉姆• 拉恩、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總經理張旭明帶著品牌旗下最經典的產品系列——小黑裙系列亮相,試圖展示品牌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拉恩表示,「中國市場的變化非常之快,因此,AVON內部確立了『中國優先』策略,全力支持雅芳中國的本土化發展,尤其是針對中國市場定製的全渠道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