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的時代更要大膽設想:地球工程實驗將試運行,可改善全球氣候

2020-12-04 環球科學大觀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聯合國氣候狀況最新報告指出,過去的四年是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熱的四年,而且地球將繼續變暖。毫無疑問,未來極端天氣事件將會發生得更加頻繁,許多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同時人類的健康、糧食安全、基礎設施和經濟生產力都將受到影響。殘酷的現實向人類發起挑戰,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能做些什麼?

絕望的時代需要大膽的科學設想。早在幾十年前科學家們就曾提出的「太陽能地球工程」再次回歸人們的視野。「太陽能地球工程」的理念很簡單,通過向上層大氣中引入反射陽光的小分子顆粒來冷卻地球,其靈感來源便是超級火山爆發後的臨時氣候變化特徵。火山爆發將大量的二氧化硫排入平流層,二氧化硫小分子反射太陽光後導致短期內地球氣候降溫。

雖然太陽能地球工程的理念是正確的,但一部分科學家認為,該計劃的實施過程可能引發不可預料的後果,例如分子進一步降解臭氧層怎麼辦?局部區域陽光屏蔽太過嚴重怎麼辦?如果臭氧層消失,那麼地球生命離終結不遠。

其實早在2014年,螺旋槳驅動的平流層控制擾動實驗(SCoPEx)就被用來作為太陽能地球工程概念模型的例證,但太陽能地球工程至今尚未進行正式實驗。

最近,哈佛大學大氣化學家詹姆斯·安德森(James Anderson)和弗蘭克·凱奇(Frank Keutsch)以及實驗物理學家大衛·基思(David Keith)將新的創意引入SCoPEx系統,採用一個帶有粒子分配器和一套化學、溫度和光傳感器的推進氣球來操控大氣成分。研究人員預計最新的「太陽能地球工程項目」(SCoPEx)將在2019年上半年首次試運行。

最初的測試涉及兩個可操縱的氣球,每個氣球將在美國西南部20公裡上空噴灑約100克碳酸鈣,然後氣球飛入碳酸鈣團霧的中心,傳感器就可以監測碳酸鈣分子在環境中的行為。目前,實驗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研究人員正在調試各種儀器和氣球。科學家表示,如果實驗結果能夠達到如模型所展示的效果,一個中等大小的氣球投放0.5微米的碳酸鈣晶體就可以改善全球各地的氣候。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也明白開啟該項計劃可能對整個地球造成後果的嚴重性,因此科學家們正在組建一個獨立的諮詢委員會,並在ScoPEx項目上馬之前審查這項計劃。諮詢委員會遴選小組成員、科學家聯盟首席氣候科學家Peter Frumhoff 表示,「正確完成任務遠比快速完成任務更重要!」

參考文獻:First sun-dimming experiment will test a way to cool Earth, Nature, 2018, 563, 613-615, doi: 10.1038/d41586-018-07533-4.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為地球降溫大膽設想:在平流層抹「防曬霜」
    英國科學家日前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他們認為可通過向平流層噴灑足夠的二氧化鈦來反射太陽光,從而達到為地球降溫的目的,這麼做能夠有效抵消因全球變暖而導致的各種不利氣候因素。圖為電子顯微鏡下的二氧化鈦。當前,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所共同面臨的一個難題,為了解決這一不好的發展趨勢,科學家們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和應對措施。為此,英國科學家日前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他們認為可通過向平流層噴灑足夠的二氧化鈦來反射太陽光,從而達到為地球降溫的目的,這麼做能夠有效抵消因全球變暖而導致的各種不利氣候因素。
  • 地球工程:削弱太陽輻射,減緩全球變暖
    圖片來源:REUTERS@CARLOS GUTIERREZ為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中國和美國計劃聯手推出一項大膽的方案:通過向平流層注入硫酸鹽氣溶膠(sulfate aerosols),從而降低太陽對地球的日照影響。這個方案就好比火山爆發時產生的火山灰雲團,削弱了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
  • 科學家大膽設想消除溫室效應:冷卻地球
    這些的科學家之所以主張給地球降溫,是因為:關於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陷入了困境;很多發展中國家在加快經濟發展速度;歐美國家拒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拒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一個冰期在5萬年內不會出現。  科學家因此做出了種種大膽設想,很多想法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 地球工程對全球陸地氣候格局影響及其差異特徵
    氣候變暖所帶來的危機要求2030年全球的碳排放必須減少一半,才能避免數億人口面臨更嚴重的乾旱、洪澇、食物短缺、極端氣候和貧困 。面對這一緊迫形勢,地球工程在IPCC評估報告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氣候中越來越成為討論的焦點 。
  • 一個大膽的設想,為阻止溫室效應,給地球戴上約26萬km²的墨鏡
    現在的全球變暖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所以氣象活動專家不斷的發出警告,希望人們能夠進一步的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能夠行動起來有效的遏制這種變暖的現象,否則地球會變得越來越糟糕,最終我們將迎來生態的末日。在聯合國的氣候大會上,各國的氣候學家不斷的提出關於拯救預防氣候災難的問題,而且為了能夠實施,科學家提出了各種地球工程手段
  • 一個大膽的設想,為阻止溫室效應,給地球戴上約26萬km的墨鏡
    現在的全球變暖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所以氣象活動專家不斷的發出警告,希望人們能夠進一步的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能夠行動起來有效的遏制這種變暖的現象,否則地球會變得越來越糟糕,最終我們將迎來生態的末日。為了能夠防止這種災難的發生,現在氣象學家也是提出了很多應對氣候變化來解決的一些方案,其中有一些方案可以說是讓人感覺非常的奇葩,甚至是不可思議,比如說給地球配上一副超大的墨鏡,就像是我們人平時戴墨鏡來遮擋太陽光一般,這樣的想法是否可行呢?
  • 加科學家提出應對氣候變化新設想
    地球防變暖 兩招可制勝 加科學家提出應對氣候變化新設想 2010-09-09 08:12:53
  • 地球工程 應對全球變暖最後的猛藥
    在此基礎上,克魯岑引入了「人類世」的概念,即地球環境越來越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一個新的地質時期,並據此提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在大氣平流層注入氣溶膠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設想,由此開啟了進入21世紀以來地球工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大爭論。  「地球工程」的熱議與21世紀全球氣候變暖的嚴峻挑戰分不開。
  • 應對全球變暖 科學家要給地球撐起「太陽傘」
    但相關專家認為,當地的乾旱現象與地球氣候變化息息相關,要徹底消滅「零日」危機,還需要從整個地球的氣候系統入手。「乾旱、洪澇災害,是地球系統氣候變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地球氣候變化歷史上都是存在的。」高超超告訴記者,2006年前後,兩位美國科學家開展過一項地球工程項目研究,提出在距離地面大約20公裡的平流層處高度部署材料,有望將人類活動增加的輻射熱量減少一半。此次開普敦大學科學家發布的研究成果,是在考察過這個工程後,認為可以利用該工程項目模型,將一種特定類型的粒子釋放到大氣中阻擋陽光,一旦成功的話,有望將「零日」危機發生的機率降低90%。
  • 《流浪地球》中的氣候與地球的最終伊甸園
    《流浪地球》長達2500年持續100代的人類,將會遭遇什麼樣的氣候?難道要永遠住在地下城裡麼?有沒有改變氣候的辦法?地球表面能否依然是人類的家園?2039年剎車時代開始,大型工程建設將使全球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能源消耗比2030年增加1000%-2000%,到2039年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從440ppm增加到550-600ppm。
  • 「小小氣溶膠」還能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影響顯著增強並不斷積累,其中以CO2為代表的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變暖問題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危機。然而,除了溫室氣體,人類活動排放的眾多汙染物中,有一個身形嬌小的成員,雖然肉眼難以捕捉,但它對地球的氣候和環境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它就是氣溶膠。
  • 把陽光反射回太空,能阻止全球變暖?科學家:反而會加劇氣候混亂
    當一座活火山爆發時,它將細小的火山灰噴射到大氣中,在那裡粒子可以作為一種雲層逗留,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並暫時冷卻地球。最近,一些科學家正在探討類似效果的計劃,例如通過飛機、氣球甚至飛艇向平流層發射反射性氣溶膠,以阻擋太陽的熱量以抵消全球變暖。但難以避免的是,這種規模巨大的地球工程計劃,可能對氣候產生其他長期影響。
  • 受火山爆發後冷卻效應啟發 應對全球變暖 科學家要給地球撐起...
    但相關專家認為,當地的乾旱現象與地球氣候變化息息相關,要徹底消滅「零日」危機,還需要從整個地球的氣候系統入手。「乾旱、洪澇災害,是地球系統氣候變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地球氣候變化歷史上都是存在的。」高超超告訴記者,2006年前後,兩位美國科學家開展過一項地球工程項目研究,提出在距離地面大約20公裡的平流層處高度部署材料,有望將人類活動增加的輻射熱量減少一半。此次開普敦大學科學家發布的研究成果,是在考察過這個工程後,認為可以利用該工程項目模型,將一種特定類型的粒子釋放到大氣中阻擋陽光,一旦成功的話,有望將「零日」危機發生的機率降低90%。
  • 人造光合作用實驗成功!一旦量產,地球氣候惡化進程將有望逆轉
    眾所周知,如今的地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氣候挑戰,二氧化碳濃度突破了人類記錄和考古發現的新高。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不斷上升,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變暖也越來越嚴重。全球變暖會帶來一系列更壞的影響,永久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而且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很可能進一步加劇溫室效應。為了拯救地球生物,科學家們強烈建議世界各國做出自己的貢獻,緩解氣候的惡化。
  • 人類世、地球工程與地球政治學
    為了免於災難性的後果,如何引導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將是我們在人類世最重要的任務。人類在人類世所面臨的最大危險就是氣候變化。IPCC的五次報告已經確認了全球氣候變化的存在,人類活動和全球變暖之間的因果關聯,以及氣候變化會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產生不利影響。這些權威性的結論意味著,人類必須馬上採取行動,遏制自身活動造成的全球變暖。
  • 「小小氣溶膠」還能影響全球氣候變化?丨大氣悟理
    於是科研人員大膽設想,希望在大氣平流層做一些改變來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他們希望證明在平流層注入氣溶膠可將一部分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從而遏制全球變暖。他們認為這一做法與大型火山爆發產生的全球降溫效應有異曲同工之處,例如1815年爆發的坦博拉火山造成了全球性的氣候異常,次年夏天出現罕見低溫,歐洲、北美洲及亞洲都受災嚴重,1816年也被稱為「無夏之年」。
  • 給地球撐把「太陽傘」對抗全球變暖可行嗎?
    但相關專家認為,當地的乾旱現象與地球氣候變化息息相關,要徹底消滅「零日」危機,還需要從整個地球的氣候系統入手。「乾旱、洪澇災害,是地球系統氣候變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地球氣候變化歷史上都是存在的。」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高超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100多年,人類活動加劇了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現象愈演愈烈,地球表面的蒸發量增加,整個地球系統原有的水循環被改變,目前大氣系統裡的水熱資源更豐富,但這些水可能會集中在某段時間降落在某個區域。相應的,其他地區或該地區的其他時段降水會大幅減少,乾旱發生的頻率和強度也就隨之上升。
  • 應對全球變暖,科學家要用碳酸鈣給地球撐起「太陽傘」?
    據《環境研究快報》雜誌11月18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開普敦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開展一項新的研究,他們試圖通過向地球大氣中噴射反射粒子,阻止一定比例的陽光到達地表,以解除地球因持續氣候變化而面臨的乾旱危機。
  • 給地球撐把「太陽傘」對抗全球變暖?可行嗎?
    但相關專家認為,當地的乾旱現象與地球氣候變化息息相關,要徹底消滅「零日」危機,還需要從整個地球的氣候系統入手。「乾旱、洪澇災害,是地球系統氣候變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地球氣候變化歷史上都是存在的。」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高超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100多年,人類活動加劇了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現象愈演愈烈,地球表面的蒸發量增加,整個地球系統原有的水循環被改變,目前大氣系統裡的水熱資源更豐富,但這些水可能會集中在某段時間降落在某個區域。相應的,其他地區或該地區的其他時段降水會大幅減少,乾旱發生的頻率和強度也就隨之上升。
  • 素食文化:素食更能改善人的健康和增加人在地球上的生存機會
    大多數人對氣候變化話題「非常關注」。絕大多數人認為,當前全球變暖最主要的誘因是「人類生產生活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固然很多,然而,人類的活動應負上最大責任卻是不爭的事實,人類大量飼養牲畜藉以滿足饕客的胃口更是難辭其咎。聯合國糧農組織早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