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1月27號,江南大學與中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報告2015,以及2005至2014年食安事件的分析報告。這一個報告顯示,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間,全國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數量達到了227386起,平均全國每天發生62.3起,處於高發期。
鳳凰衛視12月3日《總編輯時間》,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中國人的心頭大患。
11月27號,江南大學與中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報告2015,以及2005至2014年食安事件的分析報告。這一個報告顯示,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間,全國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數量達到了227386起,平均全國每天發生62.3起,處於高發期。那麼2001年達到了歷史峰值,高達38513起。報告顯示,食品安全問題75.5%是由人為的因素所導致的。超過60%發生在生產、加工環節,包括不規範的使用添加劑,非法添加違禁物,造假,使用過期原料,無證、無照生產經營等等,而肉類和蔬菜類則是最多發的領域。
報告稱中國食品安全事件並非一種原因促成的,食品加工企業多數都是小、散、低為主,工業基數大,產業鏈長,再加上誠信和道德缺失,處罰措施不到位,市場上的不良現象放任不管,引發商家紛紛仿效,變本加厲。可以預見,公眾對於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持續低迷,可能是未來一個時期,常態化的特徵。
看到這樣的一種結論,難道這也是一種常態化嗎,就是心頭大患,人民對於自己吃的東西感到不安全,有不確定感,有不安全感,如果這也是一種新常態的話,那麼這顯然是,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包括這個企業,必須要重視的一個問題。胡錦濤曾經說過,人以食為天,而食以安為先。如何把這個先做好,特別是這個,我想你光是要在這個問題深,恐怕不能完全以市場來導向,也不能寄希望於企業,或者是生產經營者們這個良心,而是還是要從國家這個法律,處罰的這樣這樣一個角度,來考慮。
我還看到另外一個報導說最近對於中國內地11個奶粉製品的檢查,說他們多次的檢查其實都沒有過關,雖然可能還沒有到這個發生這個三氯氰胺那樣的一種狀況,但是為什麼還有很多的內地到香港,還有到外國去買奶粉,還是可以看得出來,就是中國內地包括這個奶粉生產在內的這個食品安全問題,仍然是一個心頭大患。看來如何化除這個心頭大患,應該是政府的一個著力點。
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關注鳳凰衛視官方微信平臺,更多精彩盡在鳳凰私享會!
點擊關注@鳳凰私享會,更多實時猛料全部掌握
《總編輯時間》鳳凰資訊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呂寧思 何亮亮 杜平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22:00—22:30
重播時間:周二至周六 03: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