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近十年食品安全事故超七成人為

2020-11-30 鳳凰網

核心提示:11月27號,江南大學與中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報告2015,以及2005至2014年食安事件的分析報告。這一個報告顯示,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間,全國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數量達到了227386起,平均全國每天發生62.3起,處於高發期。

鳳凰衛視12月3日《總編輯時間》,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中國人的心頭大患。

11月27號,江南大學與中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報告2015,以及2005至2014年食安事件的分析報告。這一個報告顯示,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間,全國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數量達到了227386起,平均全國每天發生62.3起,處於高發期。那麼2001年達到了歷史峰值,高達38513起。報告顯示,食品安全問題75.5%是由人為的因素所導致的。超過60%發生在生產、加工環節,包括不規範的使用添加劑,非法添加違禁物,造假,使用過期原料,無證、無照生產經營等等,而肉類和蔬菜類則是最多發的領域。

報告稱中國食品安全事件並非一種原因促成的,食品加工企業多數都是小、散、低為主,工業基數大,產業鏈長,再加上誠信和道德缺失,處罰措施不到位,市場上的不良現象放任不管,引發商家紛紛仿效,變本加厲。可以預見,公眾對於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持續低迷,可能是未來一個時期,常態化的特徵。

看到這樣的一種結論,難道這也是一種常態化嗎,就是心頭大患,人民對於自己吃的東西感到不安全,有不確定感,有不安全感,如果這也是一種新常態的話,那麼這顯然是,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包括這個企業,必須要重視的一個問題。胡錦濤曾經說過,人以食為天,而食以安為先。如何把這個先做好,特別是這個,我想你光是要在這個問題深,恐怕不能完全以市場來導向,也不能寄希望於企業,或者是生產經營者們這個良心,而是還是要從國家這個法律,處罰的這樣這樣一個角度,來考慮。

我還看到另外一個報導說最近對於中國內地11個奶粉製品的檢查,說他們多次的檢查其實都沒有過關,雖然可能還沒有到這個發生這個三氯氰胺那樣的一種狀況,但是為什麼還有很多的內地到香港,還有到外國去買奶粉,還是可以看得出來,就是中國內地包括這個奶粉生產在內的這個食品安全問題,仍然是一個心頭大患。看來如何化除這個心頭大患,應該是政府的一個著力點。

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關注鳳凰衛視官方微信平臺,更多精彩盡在鳳凰私享會! 

點擊關注@鳳凰私享會,更多實時猛料全部掌握

《總編輯時間》鳳凰資訊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呂寧思 何亮亮 杜平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22:00—22:30

重播時間:周二至周六 03:00——04:00

相關焦點

  • 民生大數據:近十年食品不良事件分析報告
    摘要 :本報告使用DataFocus系統,數據來源於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收集的2004年到2017年的關於食品、膳食補充劑和化妝品的不良事件和產品投訴報告的信息,案例主要從年份、產品類別方向分析不良事件總體發生頻率的變化趨勢,找到不良事件發生較多的三類產品,並對其中數據明顯異常的兩類產品進行進一步分析,從引發事件後果方面分析不良事件的影響程度,以及從當事人畫像中分析如何通過從特定人群角度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 近十年全國食品安全事件22萬起 其中75%系人為
    新華網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金小茜)日前在京發布的《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5)》認為,2014年我國食品安全態勢總體穩定、逐步向好,但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仍待提升。《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5)》由江南大學江蘇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和中國食品安全輿情研究中心聯合發布,同時還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2015)》《2014年中國食品安全狀況報告》等研究報告。
  • 上海93家企業入選食品安全「紅名單」,連續十年無相關事故
    上海93家企業入選食品安全「紅名單」,連續十年無相關事故 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2016-06-13 19:51 來源:
  • 重慶稱公務員失職致食品安全事故可判十年
    【財新網】(綜合媒體報導)近日,重慶市檢察院下發《重慶市檢察機關開展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行動工作意見》。  據《重慶晚報》報導,重慶檢察院副檢察長雷萬亞5月11日特別表示,按照5月1日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對新增的食品監管瀆職罪的懲罰為: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導致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
    4.2 事故評估 食品安全事故評估是為核定食品安全事故級別及確定應採取的措施而進行的評估。如為疑似重大以上級別食品安全事故的,有關監管部門應當及時核實相關信息,並向省市場監管局提供核實後的信息和資料,由省市場監管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食品安全事故評估。較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由市、縣兩級按照分級響應規定開展事故評估。
  • 中國食品安全的尷尬與現實:十年成疾「三宗罪」
    截至11月27日,全國累計報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個別問題奶粉導致泌尿系統出現異常的患兒29萬餘人。「不明不白」指的是食品標籤不規範,如標籤無生產日期,標註生產地與實際不符等。這樣的食品問題更是屢見不鮮。食品問題十年成疾如今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在改革開放初期是很難想像的。
  • 玩忽職守導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玩忽職守導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處有期徒刑或拘役 據新華社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20日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單獨列明了食品安全監管瀆職犯罪,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罰條件,強化了刑法對食品安全這一重大民生問題的保護。
  • 《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9)》提出我國食品安全面臨五類風險挑戰
    □ 本報記者 鄭建玲近日,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在京發布了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系列發展報告《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研究發現,現階段食品安全面臨5類風險挑戰,分別是微生物汙染、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農獸藥殘留不符合標準和重金屬汙染,分別佔不合格樣品總量的29.6%、25.0%、16.8%、15.4%、7.6%。
  • 消費者食品安全信心報告:僅三成受訪者感到滿意
    近七成受訪者對食品沒有安全感2010~2011消費者食品安全信心報告調查顯示,只有三成多人對食品安全狀況感到滿意,九成多人認為中國食品安全存在問題,近七成人對食品安全現狀感到「沒有安全感」,其中膨化及油炸食品是最不放心的食品種類,而吃到病死牲畜肉則是最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
  • 密雲實現食品安全監管全覆蓋 十年未發生重大事故
    千龍網訊(通訊員孫明舜 孫柳溪)「嚴把生產原料關口,不使用不合格原料;絕不濫用使用食品添加劑……」在近日召開的2016密雲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大會上,私營企業主密雲區食品藥品安全企業聯盟常務副會長李新宇代表6300多名食品生產從業者表達了心聲。截至目前, 密雲區初步實現了食品安全監管全覆蓋,連續10年沒有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說明書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六)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七)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第七十一條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應當立即予以處置,防止事故擴大。事故發生單位和接收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應當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日常監督管理中發現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關食品安全事故的舉報,應當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標誌、說明書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六)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七)與食品安全有關的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第八十八條 對依照本法規定實施的檢驗結論有異議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可以自收到檢驗結論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向實施抽樣檢驗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上一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復檢申請,由受理復檢申請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公布的復檢機構名錄中隨機確定復檢機構進行復檢。復檢機構出具的復檢結論為最終檢驗結論。復檢機構與初檢機構不得為同一機構。
  • 劉兆彬:食育是食品安全良法善治的基石
    2009年,我國出臺了《食品安全法》及實施條例,從法律制度層面構建了食品安全防火牆。十年來,全社會和政府都把食品安全問題作為頭等重要的大事,從生產、流通、餐飲、農業、進出口等各個環節進行有效治理,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表現在食品安全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數量減少,食品質量提升等方面。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長期積累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 食品這十年:從「好吃嗎」到「安全嗎」
    即便十年後我依然對麻辣燙等「垃圾」食品情有獨鍾,但今天我們對食物的要求和想像卻比十年前複雜許多:打開新聞,三聚氰胺、地溝油、塑化劑……各種食物、添加劑「有毒」、「致癌」的說法每天都在刺激著大眾的神經。(記者潘波)食品標準除了嚴格還要合理十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與之相關的,食品行業相關的標準也制定得越來越細緻、規範。事實上,我國的食品製造和安全領域並非無規可依,而且我們的標準並不低於國際標準,有些甚至還高於國際標準。
  •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儀器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得到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食品安全檢測在食品的生產、流通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截至**年底,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機構共有3503家,其中隸屬於衛生、質監、食品藥品、糧食、檢驗檢疫、農業、商貿等部門的食品安全檢測機構分別為1626家、1050家、216家、212家、188家、62家、12家;此外,民營食品安全檢測機構數量達到116家,佔機構總數的3.3%,佔比相對較小。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全文
    (四)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籤、標誌、說明書的要求;(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六)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七)與食品安全有關的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八)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年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市場規模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對食品安全檢測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現狀、食品安全檢測市場動態、食品安全檢測重點企業經營狀況、食品安全檢測相關政策以及食品安全檢測產業鏈影響等。
  • 20多處違規釀成特別重大航空事故,44人遇難的伊春空難十年祭
    ,最終發布空難調查報告,認定空難為責任事故。一起事故的認定和處理不應是最終找到一位責任人而告終,這是非常可悲的安全文化。在3U8633擋風玻璃破裂事件中,如果沒有英雄機長劉傳建高超的個人技術與穩定的心態,其在電子設備完全失靈的狀況下能將飛機安全返航,不得不說算作是一個奇蹟。十年的安全記錄很可能就在當時就此止步。
  • 提高食品檢測實驗室能力水平,保障中國食品安全
    培訓班將在食品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要點、食品檢驗各環節的風險識別和防控措施、食品檢驗機構誠信管理要求、食品安全檢驗新技術、食品中重金屬檢測關鍵點等內容展開系統性培訓。希望本次參加培訓的學員能夠從課程中獲得所需知識點,為中國食品檢測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 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近十年來第二批
    7月15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包含玉米、大豆各一種。這是近十年來第二批獲得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批准清單顯示,此次獲批玉米品種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轉epsps和pat基因耐除草劑玉米DBN9858,生產應用區域為北方玉米區。大豆品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申報的轉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劑大豆中黃6106,生產應用區域為黃淮海夏大豆區。兩者安全證書有效期均為2020年6月11日至202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