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大數據:近十年食品不良事件分析報告

2020-11-30 DataFocus

目的:輔助政府機關針對性決策,減少關於食品、膳食補充劑和化妝品的不良事件發生的方案。摘要 :本報告使用DataFocus系統,數據來源於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收集的2004年到2017年的關於食品、膳食補充劑和化妝品的不良事件和產品投訴報告的信息,案例主要從年份、產品類別方向分析不良事件總體發生頻率的變化趨勢,找到不良事件發生較多的三類產品,並對其中數據明顯異常的兩類產品進行進一步分析,從引發事件後果方面分析不良事件的影響程度,以及從當事人畫像中分析如何通過從特定人群角度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分析結果可幫助政府機關進一步準確的定位食品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源頭,快速地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頻率。最終分析可得,不良事件發生頻率從2010年開始大幅上增,主要分布在保健藥品、化妝品和堅果等日常食品類型上,對其中分布較多的保健藥物和化妝品進行分析,發現當事人多為女性,引發緊急就醫後果並伴有死亡殘疾等症狀,社會影響惡劣。關鍵詞:食品,藥物,當事人畫像

一、案例背景

發生頻率,用以分析事件發生的總量變化和事件密度。

當事人畫像,用以分析當事人身份特徵,便於定位事件多發人群的特徵,減少事件發生的潛在可能性。

二、案例問題

美國食品類產品安全投訴事件逐年遞增,引發社會各界關注與不滿,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收錄了自2004年以來的關於食品、膳食補充劑和化妝品的不良事件和產品投訴報告記錄共90786條,錄入到CFSAN不良事件報告系統(CAERS)資料庫,用以建立各產品的公信制度,以及尋找食品安全不良事件發生的根源和解決方法。

三、案例分析

進入DataFocus系統,從數據管理頁面中導入數據源「食品膳食補充劑和化妝品的不良事件記錄」,並在數據看板頁面創建新的數據看板,命名為「關於食品、膳食補充劑和化妝品的不良事件狀況分析」。

1.每年發生的不良事件數量變化

使用添加公式對「記錄ID」進行計數並命名為「事件記錄數」添加到搜索框,添加「首次錄入時間」數據列並按年計算。

由圖可得,不良事件記錄數從2010年開始大幅上增,尤其是2014到2016年的增幅達到峰值。

2.不良事件記錄數關於產品種類的分布

添加「種類」數據列,用餅圖類型圖表進行展示。

由圖可見,保健藥品、化妝品和堅果等日常食品類型上發生的不良事件居多,其中保健藥物佔據了53.4%的比重,化妝品佔據12.9%。

3.保健藥物和化妝品、堅果近十年的不良事件記錄數變化

將種類限定為保健藥物和化妝品、堅果,添加「首次錄入時間」數據列並按年計數、限定日期大於等於01/01/2017。

我們可以看出,堅果近十年的事件記錄數沒有太大變化,而保健藥物和化妝品的記錄數有較大波動,並與總事件記錄數變化趨勢相近,我們可以認為,近年不良記錄數的變化與保健藥物及化妝品有很大關係,接下來對這兩類產品進行進一步分析。

4.保健藥物和化妝品引發的不良事件後果類型與數量

添加「事件後果」列,並用公式計算對「事件後果」進行計數命名為「事件後果記錄數」添加到搜索框,按事件後果記錄數降序排列。

選取數據較明顯的區段分析,可以看出化妝品引發當事人引發當事人去醫院就醫治療皮膚類疾病的情況最多,而保健藥物多引發當事人緊急就醫伴隨程度不同的疾病如腸胃不適、休克、殘疾、死亡等,後果嚴重。

5.保健藥物和化妝品引發布朗事件中當事人的性別分布

將種類限定為保健藥物和化妝品,添加「性別」列,並用公式計算對「性別」進行計數命名為「人數_性別」。

我們看到女性當事人明顯多於男性當事人,可以初步認定保健藥物和化妝品的受眾多為女性用戶,針對女性用戶這一特徵,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減少事件的發生頻率。

6.保健藥物和化妝品引發不良事件中當事人的年齡分布

將種類限定為保健藥物和化妝品,添加「當事人年齡」列,並用公式計算對「當事人年齡」進行計數命名為「人數_年齡」。

我們看到購買保健品引發不良事件的當事人在30歲以上的人群中較為集中,尤其在70歲以上人群分布最多,可以得到年齡越大的用戶越有可能去購買保健藥物;而年齡在30至60歲之間的人購買化妝品引發不良事件較多,針對這一特徵,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減少事件的發生頻率。

將6個結果圖導入「關於食品、膳食補充劑和化妝品的不良事件狀況分析」的數據看板。排版如下:

四、結論

最終分析可得,不良事件發生頻率從2010年開始大幅上增,主要分布在保健藥品、化妝品和堅果等日常食品類型上。對其中分布較多的保健藥物和化妝品進行分析,在事件後果角度來看,多引發緊急就醫後果,保健藥物類產品還伴有死亡殘疾等症狀,社會影響惡劣。當事人畫像顯示產品用戶多為女性。購買保健品引發不良事件的當事人在30歲以上的人群中較為集中,尤其在70歲以上人群分布最多,可以得到年齡越大的用戶越有可能去購買保健藥物;而年齡在30至60歲之間的人購買化妝品引發不良事件較多。

五、對策建議

加強對保健藥物和化妝品類產品的監督和管理,並增強女性用戶對該類產品的購買警惕性,鼓勵女性以及年齡在30歲以上的人群在購買保健藥物和化妝品前,詳細了解相關產品的成分作用等情況,減少引發安全事故的潛在可能性。

除非註明,否則均為DataFocus企業大數據分析系統,讓數據分析像搜索一樣簡單原創文章,轉載必須以連結形式標明本文連結。

相關焦點

  • 報告:中國近十年食品安全事故超七成人為
    核心提示:11月27號,江南大學與中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報告2015,以及2005至2014年食安事件的分析報告。
  • 《中國休閒食品分析報告》
    點評   受益於消費升級,休閒食品行業規模不斷擴大,行業中誕生了像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好想你等知名品牌。我們跟蹤的線上數據顯示18年春節期間休閒食品的表現優於17年「雙十一」、「雙十二」。
  • 近十年全國食品安全事件22萬起 其中75%系人為
    新華網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金小茜)日前在京發布的《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5)》認為,2014年我國食品安全態勢總體穩定、逐步向好,但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仍待提升。《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5)》由江南大學江蘇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和中國食品安全輿情研究中心聯合發布,同時還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2015)》《2014年中國食品安全狀況報告》等研究報告。
  • 「萬絡致死事件」拷問中國藥品不良反應機制
    但是,因為默沙東公司沒有公開提供「萬絡」在中國使用量的數據,因此無從得知該藥在國內的具體使用信息。     拷問藥品不良反應機制     雖然,巨額賠償對默沙東公司來說可能是致命的,但在整個「萬絡」事件中,無論是默沙東還是美國相關機構,其做法都值得國內借鑑。
  • 欣弗事件:不良反應還是不良事件?
    目前不管是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人士,仍將此事暫時稱為藥品不良反應,但隨著事態的發展,此事是否會上升為藥品不良事件,仍有待觀察。  其實,藥品不良反應和藥品不良事件是有區別的。藥品使用中出現的問題應當分為藥品不良反應(AdverseDrugReaction,ADR)和藥品不良事件(AdverseDrugEvent,ADE),這兩者是有一定區別的。
  • 2021-2027年中國食品安全大數據市場調查研究及行業前景分析報告
    《2021-2027年中國食品安全大數據市場調查研究及行業前景分析報告》對食品安全大數據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發展現狀、食品安全大數據市場動態、食品安全大數據重點企業經營狀況、食品安全大數據相關政策以及食品安全大數據產業鏈影響等。
  • 2019數據分析報告範文 數據分析報告範文怎麼寫
    數據分析報告範文怎麼寫? 如果將公安大數據中的關聯分析、碰撞比對、數據建模看作是以求得答案為目的的選擇、填空和問答題,那麼數據分析報告更像是論述題。 與上述實戰應用相比,數據分析報告更注重分析過程,以得出更加科學的研究結論。
  • 2015.01:民生指數研究比較分析與科學設計(趙彥雲等)
    也有民生指數包括了部分主觀指標,如全國人大財經委民生指數的主觀指標體系選取了生活滿意度指數、教育滿意度、社會治安滿意度和生態環境滿意度等初級指標;上海民生問題調查報告考察居民對10大類、51項具體民生問題的關注程度,篩選出關注率最高的前
  •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氟喹諾酮類藥品風險顯著
    通過日監測、周匯總、季度分析等方法加強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據的分析評價,深入挖掘藥品風險信號,對含睪酮藥品、含非那西丁藥品、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複方大青葉片、複方胺基酸注射液(18AA)及同類製劑、仙靈骨葆口服製劑等42個(類)品種進行了安全性評價,並採取了相應的風險管理和溝通措施。
  • 民生銀行大數據體系架構設計與演進
    在大數據體系化規劃下,以服務用戶為目標,以解決問題為抓手逐步推動大數據技術落地。民生銀行大數據整體規劃如下圖:  目前每天採集的數據超過千萬條,累積的行為數據已經達到數十億條,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了報表統計和分析,已得到五類的統計報表數據,包括應用中用戶的新增數目、活躍數目、累計數目及用戶的設備分布、地域分布、作業系統、留存情況、用戶瀏覽時長統計、點擊事件統計及應用的錯誤統計等,目前進一步的在推動行為數據對營銷和風控的實時數據補充。
  • 速途研究院:2017年第一季度休閒食品電商分析報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第一季度休閒食品電商分析報告 近年來,休閒食品正逐漸以方便快捷、營養、低卡路裡的新形象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獲得不同年齡層次消費者的追捧。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消費者在線消費達到7500億美元,並將在今後幾年中持續保持增長的態勢。隨著人們網絡購物消費習慣的養成,在網上購買休閒食品也成為一種大眾消費的潮流。
  • 2020年廣東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分析與報告撰寫培訓班在東莞舉辦
    為持續提高全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分析與報告撰寫能力,加強監測數據的轉化利用,2020年11月25-27日,省疾控中心在東莞市舉辦2020年廣東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分析與報告撰寫培訓班,來自全省21個地級市疾控中心的業務骨幹共約70人參加。
  • 食品安全事件十年:部分地方將問題產業當特色
    「毒膠囊」事件是中國近十年來繼「大頭娃娃」、「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後最為嚴重的一次食品、藥品安全事件。民間通俗地將這起醜聞概括為「從皮鞋到膠囊」,眼下,圍繞這件事引發的調查、追責與反思仍在持續發酵。
  • 塞拉利尼實驗報告對於歐洲停止轉基因做人類食品,起了多大作用?
    2012年塞拉利尼實驗報告的發表相當於一場8級地震,惹惱了歐洲絕大多數生命科學家,他們聯合起來猛烈攻擊塞拉利尼,不讓這個報告壞了他們發大財的好事。他們在表面上贏了(促成撤稿事件發生),在事實上卻輸了。因為2016年俄羅斯和德國走合法道路,禁絕轉基因做食物的合法性。歐洲全境事實上禁止了轉基因直接做人類食品。
  • 數據分析報告怎麼寫?做數據分析報告不可不知的6大原則!
    數據分析報告怎麼寫!!!不要急,今天JINGdigital為大家帶來做數據分析報告不可不知的六大原則,掌握了這些原則,相信你可以做出一份有價值的分析報告。製作數據分析報告的前提:明確分析目的如果漫無目的地去做數據分析,那麼結論很可能是非常分散且比較淺顯的。
  • 美國mRNA新冠疫苗初步報告:可誘導免疫反應 大概率有不良反應
    超過一半的參與者發生的自發性不良事件,包括疲勞,發冷,頭痛,肌痛和注射部位的疼痛。二次疫苗接種後,全身不良事件更為普遍,尤其是最高劑量的接種,250μg劑量組中的3名參與者(21%)報告了一種或多種嚴重不良事件。結論mRNA-1273疫苗可在所有參與者中誘導抗SARS-CoV-2免疫反應,未發現限制試驗的安全性的問題。這些發現支持該疫苗的進一步開發。
  •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發布
    》,對重點關注的150餘個藥品不良反應事件聚集性信號及時進行處置,做到早發現、早應對、早調查、早處置,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夯實上市許可持有人藥品安全主體責任,對上市許可持有人開展監測、報告、分析和評價提出具體要求。
  • 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實例與系統分析
    大數據一般以PB為單位計量,並包含結構化、半結構化、無結構化的數據,大數據給數據的採集、運輸、加密、存儲、分析和可視化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與傳統數據相比,大數據包含5個V特性:Volume(數據規模巨大)、Variety(數據類型繁多)、Velocity(數據產生的數據非常快)、Veracity(分析結果取決於數據準確性)、Value(大數據一般包含非常重要的價值)。
  • 中國食品安全的尷尬與現實:十年成疾「三宗罪」
    而「亂添亂加」是今年令人最為頭疼的食品安全問題,指的是超量使用添加劑或使用被禁用的添加劑。一些企業甚至還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的有害物質,如蘇丹紅等。最惡劣的「亂添亂加」事件當屬三鹿奶粉,該事件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08年十大國際新聞之一,其引發的中國乳製品業大地震至今風波未平。
  • 我市農貿市場食品監督快檢工作分析報告出爐
    該工程既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一項改革創新項目工程。經過緊張籌備,2017年7月12日,「包頭市農貿市場食品監督快檢全覆蓋」工程正式啟動,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張院忠,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江濤等領導參加啟動儀式,並共同為「食品監督快檢實驗室」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