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造太陽」又有新進展!

2021-02-08 參考消息

英媒稱,在全世界競相尋找化石燃料替代品之際,中國已經完成了一個用於實驗性核聚變的反應堆的建設,這又被稱為「人造太陽」。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27日報導,中國官方媒體宣布,成都一個研究中心開發的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目前建設順利,預計2020年投入運行。

▲「中國環流器二號M」主機真空室(紅星新聞 劉海韻/視覺中國)

報導稱,核聚變技術——通過聚合而不是分裂原子來產生能量,其原理與太陽類似——一直是實現永無止境的清潔能源供應的希望。但是,科學家迄今為止尚未完全實現從核聚變到高效能源的轉變,他們一直無法創造出產生能量比使用能量更多的系統。

報導稱,中國等幾個國家以及一些私營企業都在致力於核聚變現實利用的項目。

清華大學的一位物理學專家對《南華早報》談到核聚變技術時說:「不能保證所有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但如果我們不去做,問題肯定得不到解決。」

報導稱,中國與歐盟、美國、印度、日本、韓國和俄羅斯一道參與了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項目,並表示將為該項目提供這一新技術。

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項目耗資155億英鎊(約合1409億元人民幣),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國際科研項目,它的重點是位於法國南部的一個核聚變反應堆,該反應堆已經在小規模生產能量。

▲資料圖片:2018年,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場地鳥瞰圖。(維基百科)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道爾頓核研究所核能技術客座教授胡安·馬修斯說:「核聚變是人們共同為之努力的能量之一。」

報導稱,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項目計劃於2025年投入運行。該項目和其他一些聚變試驗,包括「中國環流器二號M」,使用的是一種甜甜圈形狀的託卡馬克裝置——這是由蘇聯人在上世紀60年代首創的。

英國原子能管理局負責人伊恩·查普曼說:「所有人都認識到核聚變的巨大潛力。如果能夠以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方式實現這一點,那麼對未來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每個人都很熱衷,這並不令人意外。」

▲「中國環流器二號M」主機線圈,從底部向上仰視。(紅星新聞 劉海韻/視覺中國)

文章編輯 | 湯立斌

微信編輯 | 閃崢

微信審核 | 楊斯涵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造太陽」又有新進展:即將投入運行,世界將被改變!
    中國「人造太陽」又有新進展:即將投入運行,世界將被改變!09-27 12:44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中國
  • 人造太陽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本公眾號提起」人造太陽「不由地哼起了一首歌:」天上有個太陽,水中有個月亮,我不知道
  • 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中國核聚變能開發新突破
    中核集團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12月4日14時,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中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基礎。
  • 中國「人造太陽」又有新進展 英媒:2020年或投入運行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英媒稱,在全世界競相尋找化石燃料替代品之際,中國已經完成了一個用於實驗性核聚變的反應堆的建設,這又被稱為「人造太陽」。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27日報導,中國官方媒體宣布,成都一個研究中心開發的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目前建設順利,預計2020年投入運行。報導稱,核聚變技術——通過聚合而不是分裂原子來產生能量,其原理與太陽類似——一直是實現永無止境的清潔能源供應的希望。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取得重要進展
    新華網合肥7月10日電(記者 蔡敏)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10日表示,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順利結束2012年度物理實驗。在4個多月的本輪實驗期間,科學家們創造了兩項託克馬克運行的世界紀錄。
  • 中國人造太陽實現重大突破!問題來了,中國有幾個人造太陽?
    我有一個~ 美麗的願望~ 長大以後能——前幾天,一則跟中國「人造太陽」有關的消息又刷爆了朋友圈,根據央視新聞報導,我國大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實現 1 億攝氏度運行近 10 秒。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開始放電
    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劉永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當天的放電儀式上,人們沸騰了。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張克儉說,今天,我國自主研製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建成運行,這是我國核聚變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 走近「人造太陽」|有太陽,為什麼還要人造「太陽」?
    「EAST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磁體、非圓截面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它擁有類似太陽的運行機制,因此又有『人造太陽』之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說。有太陽,為什麼還要造「人造太陽」?科研人員介紹,因為煤、石油、天然氣未來有枯竭的危險,還存在一定的環境汙染。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受到全球矚目,「人造太陽」為何如此重要
    2019年12月份,俄羅斯、美國等各國媒體都相繼報導: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取得重大突破,有望2020年投入使用。為何中國的「人造太陽」備受矚目?氫彈的威力那麼有沒有效能高、可再生又非常清潔的能源呢?有,就在天上!沒錯,你一定猜到了,就是太陽!太陽是通過核聚變放出大量的能量,即氫與氫核聚變成氦,並放出伽馬射線和中微子。
  • 新一代「人造太陽」是什麼?
    2020年12月4日14時,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聚變能研發再邁出一步。▲ 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 ▲ 「人造太陽」是什麼?
  • 江西省「人造太陽」首次成功放電|人造太陽將意味著什麼?
    最近,人造太陽取得新進展,人造太陽1億度新成果引關注。那麼人造太陽1億度有什麼意義呢?人造太陽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 1月12日,在南昌大學江西省聚變能與信息控制重點實驗室,由江西省科研人員自主設計、製造及運行的「人造太陽」裝置——我國首個可實現壓縮融合啟動等離子體電流的球形託卡馬克裝置(NCST)正式投入運行並實現首次成功放電,填補了江西省在磁約束聚變基礎實驗研究領域的空白。
  • 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強國一代有我在 【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太陽能帶來光與熱,是因為它內部時刻都在進行熱核聚變反應,如果人類可以掌控這種反應,就意味著世世代代將擁有無限的、清潔的能源。
  • 有太陽,為什麼還要人造「太陽」?
    萬物生長靠太陽。有沒有可能在地球上造出一個「人造太陽」,它能給人類帶來什麼?
  • 新一代「人造太陽」開始放電
    中國蘭州網12月9日消息 劉永是被這樣一道電光「擊中」的:漆黑的內壁開始明亮起來,在攝像機鏡頭下泛著藍光,一道白光突然出現,間歇又是一道。隨後,電光交織、頻繁閃爍。「真美!」他的手掌心倏地張開,因為激動,掌心還殘留汗漬。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劉永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僑報網綜合訊】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4日對外透露,北京時間當天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中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外媒:是中國核電研究的重大突破
    國際在線專稿: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實現首次放電,多家外媒表示,這是中國核電研究的重大突破。法國BFMTV電視臺網站報導截圖5日,法國BFMTV電視臺網站報導稱,中國最先進的核聚變實驗裝置HL-2M實現首次放電,是中國研究生產清潔能源的重要一步。
  • 「人造太陽」在成都正式建成!
    在成都西南角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核聚變由氘、氚離子聚合成氦,聚合中損失的質量轉化為超強能量,這和太陽發光發熱原理相同,所以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又被稱為『人造太陽』。」
  • 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袁嵐峰為你解讀原理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高手的一個起手式,對低手來說就是遙不可及的任務…… 最近,在中國量子計算機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
  • 韓國人造太陽獲新突破!1億溫度下運行了20秒!此記錄已超越中國
    韓國人造太陽新突破!近年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備受全球各界矚目。人們用一個非常形象的詞語來形容這項偉大的工程——人造太陽!人造太陽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包含中國在內,許多國家都在研究人造太陽。早在今年4月份,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人造太陽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1億度的溫度下將人造太陽維持了10秒之久!創造了世界紀錄!
  •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新「人造太陽」研製成功!美媒:領先美國!
    這些年中國的科技發展有目共睹,不僅僅是各種大型製造業,還有諸如半導體、軟體、計算機行業,都在以突飛猛進的速度發展。在如今這個多變的時代,唯獨有自己掌握絕對的產業優勢,才能夠掌握全面的話語權。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許多人沒有聽說過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