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的鼎盛時期,美國製造了許多的領先時代的飛機,用來監控蘇聯和其它國家,例如,比如大名鼎鼎的U-2以及速度之王SR-71黑鳥。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機的目的都是突破他國的防空,因此創造了速度、飛行高度的紀錄,直到今天仍然被認為是技術奇蹟。
但有一個更為超前的項目一直不為人知,代號為Aquiline,目前沒有較好的譯名,這裡直譯為阿奎琳項目。這是冷戰中最不尋常的、最複雜的間諜計劃之一。該項目設想了一支由12架鳥形無人機的機隊,使用核能提供動力,可以保持長達一個月的高空飛行。
中情局最近解密並公布了與阿奎琳項目有關的文件,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文件中將該計劃的任務描述為:"發展、實現和保持在非公開地區進行秘密偵察的作戰能力」。無人機由麥道公司承包設計,與該公司其它為人熟知的戰鬥機大相逕庭。
阿奎琳是一架小型無人機,儘管在當時技術的限制下,它被設計得儘可能接近鳥的尺寸——1.5米長,2.3米寬,起飛重量為37千克。一個無聲的3.5馬力的發動機提供動力,設計速度為47至80節,續航時間為50小時,能飛行約2000公裡。阿奎林的最高飛行高度為6100米。
核能賦予阿奎琳更大的航程。中情局提議在飛行無人機上安裝核能推進系統,該系統能將提高無人機的續航時間至嚇人的30天。
阿奎琳可以同時攜帶攝影設備和智能儀器。它可以拍攝敏感地點的照片,而飛行高度比U-2低得多,並可以嗅探無線電,雷達和其他設備的電子信號,供以後分析。
與載人飛機不同,阿奎琳可以飛近目標,拍攝高解析度照片並記錄更強的電磁信號。無人機還可以秘密地在目標地點附近放置監視裝備。
關於隱身性能,中情局將阿奎琳描述為「一種小型的鳥類式秘密飛行器,具有足夠小的聲學、可見光和雷達橫截面,允許它在自然物理信號環境中工作。敏感地點的雷達和人類哨兵會誤認為阿奎琳是一隻鳥,不會注意它。」
然後,無人機會將數據傳送到在附近遊蕩的U-2R偵察機上,確保無人機無需攜帶巨大的數據存儲設備,因為當時數據存儲裝備很大且繁瑣。
無人機的具體參數由51區負責制定,文件列出了詳細的人員需求,以及詳細的維護計劃。該計劃曾經是最高機密,計劃在第一次試飛前兩年才開始招募人員。
目前不清楚為什麼阿奎琳計劃被取消了。極有可能是實現難度過高,隱身、數據傳輸和推進問題被限制在極小的體積之內,這些問題在60年代恐怕根本無法解決。
而且無人機的機動性能太低,一旦被敵方發現很輕鬆就能擊落甚至截獲,現在看來,不過是飛機愛好者和科技迷心中的一個遺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