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攀爬野長城 跳崖撿背包被困山中

2020-11-21 網易新聞

(原標題:跳崖撿背包 博士生被困箭扣)


救援隊定位被困學生的具體位置。 趙培鋒/供圖

經13小時徹夜搜救 倆同學脫險

日前,兩名博士生在攀爬位於懷柔區的箭扣長城時,一人不慎將書包掉落懸崖,而後又貿然下崖撿包,結果因腿部受傷無法返回崖上,另一名學生報警求助。昨天,北京晨報記者從北京市應急志願者服務總隊獲悉,懷柔消防隊和紅星、神舟華泰、綠舟救援隊經過13小時的徹夜搜尋,最終將兩名學生救起,所幸二人身體無大礙。

吃著晚飯跑出來救援

昨天,親自參與救援的市應急志願者總隊隊長趙培鋒向記者講述,10月2日下午5點左右,一名女子報警稱她和一名男同學被困在箭扣長城。「值班的志願者接到電話後,立刻通知民間救援隊,有的隊員晚飯才吃了一半就跑了出來。」

趙培鋒介紹,三支民間救援隊伍和懷柔消防隊共出動23人,大約於下午5點半到達箭扣長城山腳下。「我們先在山腳下設立技術支持點,由隊員調取當地地圖,以便指引搜救隊員的方向。」隨後,消防隊中隊長加了被困人的微信,通過微信的位置共享,來確定前往目標。

山中起大霧路邊是斷崖

趙培鋒清楚地記得,當晚山中霧氣特別大,強光手電筒也無法穿過迷霧,「霧最大的地段,同行的隊員都看不清彼此的面部。」不但如此,當天傍晚箭扣長城處還下起了小雨,使本就崎嶇險峻的道路變得十分泥濘。「箭扣長城很多路段坡度達到70度左右,十分陡峭,路邊就是斷崖,給救援增添了很大難度。」

由於被困學生描述不清楚所在具體位置,經過了3個小時後,救援人員在其中一個上坡「撲了空」。此後,隊員們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又再次重新搜尋。「大家邊喊邊找,大概過了6個多小時,由懷柔消防隊員首先發現了兩名學生。」趙培鋒稱,找到兩人時,對方被困在「鷹飛倒仰」山崖附近。

學生貿然跳崖撿包被困

經過13個小時的救援,10月3日早上7點,兩名學生順利獲救,男學生的身體有部分擦傷,總體來說,二人身體無大礙。趙培鋒事後了解到,二人為醫科大博士生,在網上看到箭扣長城的風景,於是便為「欣賞美景」,匆匆上山攀爬遊玩。

在行走過程中,男同學的書包不慎掉下山崖,而他卻貿然跳崖撿包。「據男孩說,懸崖大約有十五米,幸好下面都是枯葉,要是石頭的話,後果不敢想。」結果男學生被困在懸崖中間,上不去也下不來,只能原地停留。而另一名女學生在崖頂沒有辦法,只得報警求助。

志願者:慎爬野長城

趙培鋒告訴記者,「鷹飛倒仰」是旅遊出事機率最大的地方。「我們救援過不止一兩次。」他提醒戶外愛好者,要慎重選擇一些未開發的長城進行攀爬。「首先法律規定不能隨意攀爬 野長城 ,最重要的是為了咱們自己的人身安全。」同時,他建議參與徒步、健身登山等戶外運動時,要做好充分準備。在戶外遭遇危險時,要觀察自身和周圍環境,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科學地求救與自救。

本文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杜磊_NN7086

相關焦點

  • 「野長城」真的野嗎?
    長城已經歷經千年歲月風霜洗禮,已經殘缺不全的身軀卻依然屹立在中國大地上,他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我們能做的是去關懷、愛護和保護他,可就是這麼一處重要的文化遺產除了經受自然風霜雨雪,地震雷擊等因素的破壞外,還要遭受無理的人為踩踏。曾幾何時,「野長城」這個名字出現在很多戶外愛好者的字典裡,一個「野」字不禁令人疑惑,究竟是野外,還是野生的意思呢?
  • 攀爬《紐約時報》大樓的美國人被困5樓外牆,被紐約警方當場逮捕
    10月15日, 周四晚上,紐約警方逮捕了一名美國男子,此前有人看到他攀爬爬曼哈頓《紐約時報》大樓的外牆。在街道上拍攝的監控視頻顯示,這位攀爬者在《紐約時報》大樓的一個角落向上爬了幾層樓。
  • 攀爬纖維突觸通過突觸耦合快速且短暫地抑制鄰近的浦肯野細胞
    攀爬纖維突觸通過突觸耦合快速且短暫地抑制鄰近的浦肯野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13:28:54 美國哈佛醫學院Wade G.
  • 我在野長城上班:日行兩萬步,路遇狍子和野雞
    每周五天,她背上雙肩包,戴上鴨舌帽,手持垃圾袋和長柄夾子,上長城走一遍。她是延慶區去年正式招聘的首批長城保護員之一。延慶是北京擁有長城的六區中,長城牆體最長的一個區,大部分都是無人看守的「野長城」。去年起,劉紅巖這批長城保護員集結,劃分責任區,把這條「龍脊」管了起來。80後的劉紅巖在長城腳下土生土長。她聽著長城故事長大,如今保護長城,「就像保護家一樣」。
  • 看到大石頭判斷出被困位置 北極星救援隊在東坪山救出兩名被困者
    看到被困者發來的照片,北極星救援隊憑藉被困者腳下的大石頭、周邊的風景,立即判斷出被困位置。前天晚上,這場位於東坪山的救援十分迅速,接到警方指令一個多小時後,兩名被困者就被安全帶下山。  11日18時40分,北極星救援隊接到110報警服務臺指令:一男一女兩名群眾,在東坪山一處山谷迷路被困。當時,北極星救援隊正在體育中心開展訓練,八名隊員隨即組成搜救小組,立即趕赴東坪山。
  • 野魚白撿?西安荒郊蘆葦蕩結冰,冰下大量野魚被困,敲開即可撿
    ,於是把冰都敲碎了……」西安的網友(@天涯共此時)在社交網絡發布了這一幕歡快地「破冰撿魚」畫面——這看起來幾乎乾涸的蘆葦蕩下,會有魚嗎?其實,站在附近就可以看到,冰層之下確實有不少野魚被困,有的還能在狹窄的空間裡遊動,而一些鯽魚、小鯉魚則已經處於「半凍僵」狀態,敲開冰層就能隨手撿起……深水處還有「巨物」蘆葦蕩中間的部分尚有半米多積水,幾位老鄉也是抬來抽水機——令他們驚喜的是,抽乾後也是從裡面捉起幾條好幾斤的鰱魚、鯉魚,這在這種蘆葦蕩裡,也算是「巨物」了……
  • 二十斤的鯉魚、十幾斤的翹嘴魚「隨便撿」!石樑河關閘,魚困淺灘
    然而在橫貫安徽、江蘇兩省的石樑河閘口,到處都是一二十斤的大鯉魚、翹嘴魚、淺淺的積水裡四處亂竄,隨手可「撿」……網友:華子拍攝在橫貫安徽、江蘇兩省的石樑河閘口,因為大閘關閉,成群大魚被困淺灘,有網友拍下這一幕罕見的「撿魚盛宴」……大壩關閘,成群大魚被困淺水石樑河為洪新河下遊左岸較大的一條支流,流經安徽、江蘇兩省,而因為前一陣子的強降雨天氣
  • 俗語: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有何講究?
    俗語: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有何講究?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農村人講究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農村的人,或者是去山裡遊玩的人,可能都會有在山中看到動物屍體的情況。這要是擱在古代貧窮人家,簡直是餡餅掉進嘴裡了,白白到手的美味。然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山中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呢?這其中是有怎樣的講究呢?我們在上面有提到過,以前的年代,有很多獵人靠上山打獵維持生計。這句俗語中「山上不撿肉」中的「肉」指的就是動物的屍體。
  • 海量背包完美解析
    海量背包完美解析 2021-01-01 12:57  80後獨家傳奇
  • DNF: 背包整理強迫症是什麼樣子的?
    DNF當中裝備從低級到高級,材料從低級到高級,還是各式各樣的活動材料、任務材料,總之林林總總得有幾百上千種材料,有強迫症的玩家看著背包裡亂七八糟的一大堆東西,就會感覺難受,想要把它分類別的整理起來,不需要的都賣掉。
  • 山西野長城踩點,荒野中400年的明代箭樓與梵蒂岡的教堂共歷風雨
    >山西以人文歷史景點為主,年輕時候是不太有興趣、也感受不到歲月的滄桑、歷史的厚重的最近卻被晉北的野長城吸引了注意力,未經修繕卻保存完整的明代長城,蜿蜒在恆山之陰的雁門雙關四口十八隘,以及晉北最北左雲縣的摩天嶺長城晉北一般是指大同、朔州、忻州三座城市及下轄縣,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之間被橫亙東西的恆山山脈隔開,雁門關是扼守二者之間的重要關隘
  • 邊境之旅背包東西怎麼不疊加_背包東西沒疊加怎麼辦
    邊境之旅中許多玩家表示自己背包裡的東西並沒有疊加,這是怎麼回事?邊境之旅背包沒有疊加啊!那麼接下來愛推遊戲網 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邊境之旅背包沒有疊加的原因吧!邊境之旅背包東西怎麼不能疊加:1、因為你的背包不是軍用背包,能夠疊加物品的背包最低等級就是軍用背包,所以努力升級吧,多獲取圖紙,然後製作軍用背包以上的裝備。
  • 提升長城保護的整體水平——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解讀《長城保護...
    為提升長城保護的整體水平,我國近日發布《長城保護總體規劃》,闡釋長城價值和長城精神內涵,明確長城保護總體原則和目標以及一系列工作要求。對長城保護的難點痛點,規劃開出了怎樣的「藥方」?未來如何落實?針對這些問題,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
  • 大衛·科波菲爾與北京的長城情緣
    其實對北京來說,大衛絕不是初來乍到的新朋友,早在1985年,他就與北京結下深厚情緣,通過穿越長城拉近了與我們的距離。就這樣,在1985年4月初他率領一支規模龐大的拍攝隊伍,從美國飛抵北京,先後在長城、琉璃廠、天壇、日壇、長城飯店等地勘察拍攝點。為最終完成名為《長城幻影》的拍攝計劃,中美雙方的導演、攝製工作人員與大衛開始了緊張而默契的工作。  說到和大衛的這次合作,據當年在中央電視臺文藝部做導演的金成先生介紹,大衛的藍圖其實早在1984年春天就已經畫好了。
  • 自然侵蝕歷史變遷多段坍塌 長城保護任重道遠
    自然侵蝕和歷史變遷,使多數點段的長城坍塌、損毀——    長城保護任重道遠    光明日報記者李韻    12月1日,《長城保護條例》實施滿十周年。11月30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中國長城保護報告》(以下簡稱《保護報告》),這是第一次以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的名義,發布專項文物資源的保護管理狀況。
  • 饞哭無數遊客的「極限蕩繩」落幕,明年別忘再聚「跳崖」的江湖!
    果不其然,記者經詢問發現,這是一位從杭州前來奧陶紀「跳崖」的「江南佳人」。她叫朱麗,「我平時就很喜歡挑戰自我,玩過潛水、滑雪、蹦極、過山車等項目,都覺得不夠過癮。當得知夢幻奧陶紀竟然還有「極限蕩繩」這麼刺激的活動後,專程趕來重慶打卡項目,只為一跳吉尼斯。」朱麗說到。誰能想到,這麼溫柔的小姐姐,也藏著一顆渴望瘋狂的心!
  • 黑導帶人走非旅遊線路 16人被困北京雲蒙山(圖)
    昨天,因雨被困京郊雲蒙山的遊人獲救後到山莊休息。當天上午7點,15名遊客從懷柔後山鋪村出發,在當地一名「導遊」(右一)帶領下,從已關閉3年的雲蒙山自然風景區入口上山。在快爬至頂峰時,突遇大雨,被困山上。
  • 《熊出沒》經常會出現「跳崖」的情節,有的活了下來,有的卻死了
    熊大做了很多嘗試以後,都沒有辦法離開熊孩子的魔爪,飛飛就讓竹林守護神打噴嚏,於是就出現了神級保護大竹筍,對於熊孩子來說,這些可是美味佳餚,熊大和飛飛得以離開,在原始時代裡,出現了兩次跳崖的情況,《熊出沒》經常會出現「跳崖」的情節,有的活了下來,有的卻死了。
  • 野鴨子誤入江中地籠 志願者及時解救放歸
    為了貪吃網具裡面的魚蝦,一隻野鴨子冒險鑽入捕魚者放置在水裡的「地籠」,結果被困籠中遊不出來,在頭伏天32℃的高溫下很有可能困死其中,多虧野保志願者巡護及時發現並清除捕具,將這隻「貪嘴鴨」成功解救。  7月16日13時30分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哈爾濱志願者團隊的志願者們正在呼蘭河段開展「禁漁期」巡護踏查,發現河灘上有一個半裸露的「地籠」,裡面好像有一隻野鴨子被困其中,一動不動。於是,大家趕緊設法下水,接近這個捕魚者設置的非法捕具,並將露出水面的地籠從水中拽上岸。當時,網具裡面的野鴨子已經有些「打蔫兒」了。  這隻鴨子為啥要鑽這個地籠裡呢?
  • 甘肅:駕駛交通工具跨越長城 最高可處50萬元罰款
    審議《甘肅省長城保護條例(草案)》 駕駛交通工具跨越長城 最高可處50萬元罰款原標題:審議《甘肅省長城保護條例(草案)》駕駛交通工具跨越長城 最高可處50萬元罰款中國甘肅網3月28日訊據蘭州晨報報導(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梁峽林)3月27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分組審議《甘肅省長城保護條例(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