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野長城踩點,荒野中400年的明代箭樓與梵蒂岡的教堂共歷風雨

2020-12-06 旺財的連環畫

人說山西好風光,但是作為旅遊目的地、山西並不出名,五臺山、平遙古城、雲岡石窟、太行山,其他還有什麼好像就說不上來了,之前只去過晉祠和壺口,壺口瀑布還是在陝西這邊看的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的陶寺遺址被認為是帝堯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國」,山西更是邊關要塞,歷朝歷代都有君王在山西境內修築長城

山西以人文歷史景點為主,年輕時候是不太有興趣、也感受不到歲月的滄桑、歷史的厚重的

最近卻被晉北的野長城吸引了注意力,未經修繕卻保存完整的明代長城,蜿蜒在恆山之陰的雁門雙關四口十八隘,以及晉北最北左雲縣的摩天嶺長城

晉北一般是指大同、朔州、忻州三座城市及下轄縣,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之間被橫亙東西的恆山山脈隔開,雁門關是扼守二者之間的重要關隘

雁門關號稱「雙關四口十八隘」,雙關是指東、西陘關,合稱雁門關,四口是指南口(代縣南口村)、廣武口(新、舊廣武村)、太和嶺口、白草口

歷史上這裡是中原與北方遊牧民族角力的前沿,曾經的塞外

田野盡頭就是雁門關所在的恆山山脈,如果不來,真的無法想像這個號稱塞外的地方,竟然跟中原大地一樣沃野千裡

說好的關山萬裡、醉臥沙場呢?雄渾、磅礴、豪放、悲壯在哪裡?

想想有點傻,肥沃的土地、肥美的草場才是遊牧民族必爭之地,誰沒事為漫漫黃沙玩命?可能是遮雲蔽日馬踏黃土旌旗獵獵的古戰場的電影看多了

明朝時,北部邊疆經常受到韃靼襲擾,於是朝廷在東陘關處新建雁門關,重修、加固十八關隘,修建長城連接各關隘,現在散落在晉北的野長城多是明代所建

這一段位於山陰縣的廣武明長城,雖然漸漸被歲月侵蝕、慢慢被野草淹沒,但依舊氣勢雄渾,據說是當年修復八達嶺的重要依據

自然坍塌剝落的城磚,從裡到外剖析著長城的建造結構,就像是一本打開在山野中的長城教科書

還記得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嗎?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雁門若失,則忻定、太原無險可守,三晉不保,又可南下進取中原。雁門關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發生在雁門關的大小戰事達上千次

黑雲壓城,甲光向日,角聲滿天,半卷紅旗,霜重鼓寒,1000多年前,雄渾、磅礴、豪放、悲壯,就在這裡

只不過,所有的壯烈都抵不過歲月漫長,時間的長河悄悄衝刷了一切,唯有殘舊的城牆尚在,每一塊城磚都記得當年明月

雁門關以北,還有一段野長城在左雲縣,左雲縣位於山西省最北部,毛烏素沙漠的南邊緣

海拔2060米的崇山峻岭上,蜿蜒起伏的摩天嶺長城綿延10公裡

在摩天嶺長城寧魯段,寧魯堡村北面,有一處形制最大、功能最全、保存完好的空心箭樓,叫作鎮寧樓

寧魯堡原名寧虜堡,靖虜五堡之一,明朝時將侵略長城以南地區的蒙古大軍稱為「虜」

長城因季節河無法修築通過,於是在寧魯口附近的河道兩岸修築了東西兩座箭樓(敵樓),以便用箭封殺從河谷入侵之敵

敵樓:城牆上禦敵的城樓,也叫譙樓,供各段守衛部隊指揮、瞭望、傳令、放置器械物資及守城巡邏軍士遮風避雨休息

兩座箭樓,現在只有東岸的磚包箭樓鎮寧樓仍保存完整,鎮寧樓也是居庸關以西保存最完整的空心箭樓

鎮寧樓高17米,條石砌基、青磚砌牆,樓南有門可供出入,門額上嵌有石匾,陰刻楷書「鎮寧」二字

鎮寧樓上下兩層,上層東西南北共13個箭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嚴密防範來犯之敵

箭樓下的寧魯口關城,是明代邊關商貨交易的馬市,不打仗的時候,城裡城外的百姓互通有無有買有賣,熙熙攘攘自由往來

一旦戰火燃起,就是血流成河、生靈塗炭了,有關明代大同七十二堡的戰事記錄眾多,其中三條尤為慘烈: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11月,蒙古首領俺答伏兵襲擊左衛五堡,左衛指揮顧相率兵出擊被圍,大同總兵周尚文馳援,兩軍殊死激戰,明軍多名高級將領陣亡,相持月餘,俺答才退走

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3月,清軍圍攻助馬堡,戰事激烈,鰲拜率軍增援,助馬參將李向堯戰死,全家遇難,次日中午堡破,清軍殺助馬營軍籍戶百餘家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大同、豐鎮、左雲的日偽軍隊集中600餘兵力,夜襲國民黨抗日政府駐地,見院就進,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血洗助馬堡

這是一片浸染過鮮血的土地,這是一道血肉築起的城牆

而在這歷經滄桑、時斷時續的中國古長城腳下,在這片沙漠邊緣的塞外山野,竟有一座在梵蒂岡建檔備案的哥德式教堂

不知道在梵蒂岡建檔的中國教堂有幾座?據說不多。在這個名不見經傳、遠離城市的左雲縣八臺子村,曾有過一座頗具規模的八臺子聖母堂

梵蒂岡為這座遙遠東方偏遠村莊的教堂建檔,定每年的8月2日為朝聖之日

這,算不算緣深?

其實只能算遺蹟,教堂現存的只有一個鐘樓,孤零零地佇立在荒野中

清光緒二年(1876年),天主教傳入左雲,山西北教區駐大同的德國傳教士來到八臺子村,建聖母堂,附屬房屋70間,規模宏大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之亂,義和團殺死外國傳教士、燒毀教堂

1901年《辛丑條約》後重建,抗日戰爭和文革中再次被毀

有人說,這一片枯藤老樹昏鴉的荒野有什麼可看的?有人說,正是這滄桑殘缺的美更撩人心弦

鐘樓空靈、纖細,頂層拱形的門洞兩兩相對,陽光透過窗口將穹頂照亮,宛如上帝之光

孤獨的塔樓矗立在荒涼的山坡上,與殘破的長城為伴,中國的長城與歐洲的教堂相距百米,代表東西方文化的建築在八臺子村含情脈脈地對視了百年

塞北的雷雨,轟然而下,仿佛那年的馬蹄聲,漢逐匈奴、唐御突厥、宋抗契丹、明擊瓦剌,戰國的李牧,漢代的衛青、霍去病、李廣,唐朝的薛仁貴,宋朝的楊家將,都曾在這裡戍邊守土

雨過天晴,曾經的金戈鐵馬已經遠去,長城內外安居樂業

遍地的明磚訴說著歲月滄桑,誰曾在這裡日夜堅守,誰曾在家中苦苦相候,誰跟誰終於重逢,誰和誰從此再不曾相見

總覺得北地的壯美更適合在一個雪天去,北風呼嘯,大雪紛飛,或許可以感受將軍角弓、都護鐵衣的寒徹,觸摸轅門暮雪、風掣紅旗的浩瀚

晉北的明長城講述了幾百年的滄桑,或許還可以再去找找五千年的文明,從堯舜禹開始,炎帝陵在晉城,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在夏縣,甚至,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的上古神話傳說也發生在山西,最想去看的是介子推寧死不出山的,綿山

相關焦點

  • 天津的長城,到底幾公裡?
    年中國國家文物局 發布《中國長城保護報告》根據認定結論 我國各時代長城資源分布於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 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15個省
  •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關城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關城內建有遊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關帝廟、牌樓、戲臺。關城外面建有嘉峪關長城博物館,也屬於關城景區範圍內,裡面有長城各類關隘資料,資料內容詳實,不少文物還是北京調撥的,不可錯過。
  • 「野長城」真的野嗎?
    長城已經歷經千年歲月風霜洗禮,已經殘缺不全的身軀卻依然屹立在中國大地上,他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我們能做的是去關懷、愛護和保護他,可就是這麼一處重要的文化遺產除了經受自然風霜雨雪,地震雷擊等因素的破壞外,還要遭受無理的人為踩踏。曾幾何時,「野長城」這個名字出現在很多戶外愛好者的字典裡,一個「野」字不禁令人疑惑,究竟是野外,還是野生的意思呢?
  • 歐洲10大最著名的教堂,有3個來自義大利,你知道幾個?
    1、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梵蒂岡: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佔地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建成於文藝復興時期。這個教堂是天主教會中非常神聖的一座教堂,經常會在教堂內舉行很多儀式,教堂內還有很多文藝復興時期的文物。2、米蘭大教堂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是義大利最著名的教堂,曾經為拿破崙舉行過加冕儀式,教堂是典型的哥德式風格,非常華麗。3、佛羅倫斯大教堂 義大利:佛羅倫斯大教堂被詩人徐志摩稱為「翡冷翠」,是文藝復興時期建造的,歷經多年風雨,卻仍然美麗,而且教堂至今還是免費開放的。
  • 傲嬌小國梵蒂岡,國土面積不如中國公園大,聖彼得大教堂聞名世界
    梵蒂岡是傲嬌的小國,國土面積不如中國的公園大,聖彼得大教堂聞名於世。伴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到國外旅遊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潮流。伴隨著交通運輸網絡日新月異的發展,出國旅遊已成為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存在這樣一個國家,它面積很小,儘管位於義大利首都的中心,但是該國還是一個獨立的小國。
  • 提升長城保護的整體水平——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解讀《長城保護...
    (小標題)過度修復甚至新建、假造長城:原址保護、原狀保護是總體策略歷經多則2000多年、少則400餘年的自然或人為作用,我國各時代長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殘損,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拆城磚建房、利用長城修路、建窯等情況。規劃據此提出將原址保護、原狀保護作為當前長城保護的總體策略,強調保養維護、局部搶險、嚴控修復的工作方針。
  • 400年前的地圖中上海什麼樣?「全球地圖中的上海」展揭幕
    原標題:400年前的地圖中上海什麼樣  ①明王泮1594年版《天下輿地圖》,能看出「上海縣」「松江府」「華亭縣」「崇明縣」字樣。  地圖反映了特定空間的變遷,比如1643年中國人繪製的《皇明分野輿圖古今人物事跡》中,為了強調吳淞江水道的情形,上海縣、松江府等被繪製成坐落在一座島上;而繪製於19世紀的《江海全圖》中,上海、浦東、南匯、奉賢、松江、青浦、寶山和崇明等都已得到詳細標註。
  • 世界最小主權國家——梵蒂岡
    梵蒂岡(Vatican City State )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就是說三個梵蒂岡沒有大連星海廣場大。在籍人口約1300多。梵蒂岡位於義大利羅馬城中,是天主教最高權力機構教廷所在地,教皇亦是國家元首即政教合一。
  • 世界上最小面積的國家——梵蒂岡
    梵蒂岡——先知之城梵蒂岡的意思是「先知之城」,公元4世紀,教皇在羅馬城西北紀念耶穌·門徒聖彼得殉教處建康斯坦丁大教堂,15、16世紀被改造成聖彼得大教堂,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盛大儀式的地方。天主教天主教,梵蒂岡居民,梵蒂岡是天主教徒近13億人口的精神中心,每年吸引數以百萬計的遊客前來參觀。
  •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 有一個超級大的廣場
    這兩組柱廊為梵蒂岡的裝飾性建築,共由284根圓住和88根方柱組合成四排,形成三個走廊。這些石柱宛如4人一列的隊伍排列在廣場兩邊。  凡遇周日教皇主持禮拜之時,廣場上總是人山人海,來自全球的天主教信徒定把它擠得水洩不通,只為親眼目睹教皇尊容。另外,教廷在每年的聖誕節期間,都會隆重地裝飾聖彼得廣場,擺上巨型聖誕樹和基督降生的場景雕塑,非常值得參觀者前來一探究竟。
  • 博士生攀爬野長城 跳崖撿背包被困山中
    趙培鋒/供圖經13小時徹夜搜救 倆同學脫險日前,兩名博士生在攀爬位於懷柔區的箭扣長城時,一人不慎將書包掉落懸崖,而後又貿然下崖撿包,結果因腿部受傷無法返回崖上,另一名學生報警求助。吃著晚飯跑出來救援昨天,親自參與救援的市應急志願者總隊隊長趙培鋒向記者講述,10月2日下午5點左右,一名女子報警稱她和一名男同學被困在箭扣長城。「值班的志願者接到電話後,立刻通知民間救援隊,有的隊員晚飯才吃了一半就跑了出來。」趙培鋒介紹,三支民間救援隊伍和懷柔消防隊共出動23人,大約於下午5點半到達箭扣長城山腳下。
  • 「明代三絕」指的薊鎮城牆、宣府校場、大同婆娘是什麼意思
    明代是中國歷史上修築長城規模最大的朝代,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八達嶺長城、金山嶺長城、司馬臺長城等都是明代長城的遺址。明代之前朝代修築的長城多數為夯土結構,歷經歲月的洗禮早已不復存在,僅存的也不過是些殘垣斷壁。
  • 世界十大最美教堂
    3.梵蒂岡聖彼得教堂 位於世界上最小的獨立國家梵蒂岡內。梵蒂岡是羅馬天主教皇的住所,面積僅44萬平方米,大約只有一個城市公園那麼大。
  • 美麗中國之「一片石的長城風雲」九門口長城
    其實不然,出了山海關15千米後,還有一段更為雄壯的綏中縣九門口長城,應該說,只有到了這裡,才算真正到了長城最終的盡頭。九門口長城位於綏中縣西南部,長約44千米,保存程度完好。九門口長城可以分為兩段,一段位於李家、永安、加碑巖三個鄉的西南界,全長31千米,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 屬明代萬裡長城的主幹線薊遼長城。另一段是明代萬裡長城的支線遼東長城,從錐子山向東南到金牛洞,全長13千米。
  • 山西、河北省交界處的固關長城
    太陽能路燈隨著公路在太行山中穿行,來到一段呈倒M形的爬山路段,行走其間,在不知不覺間將行人帶到了埡口處。舊關關隘古驛道是畿輔咽喉,通京御道,是古代秦晉通往燕趙的必經之路。固關長城下保留的古驛道城門下面的古驛道車轍痕跡
  •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被稱為是上帝的天堂,你對這裡了解多少
    他的周圍與義大利連接,被稱作「國家中的國家」, 梵蒂岡這個國家建立於公元的325年,梵蒂岡現在也是一個自己說了算的國家,梵蒂岡在整個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小(總面積0.44平方公裡)那裡的人口也是稀少的國家之一,他的全國總人口數量也只有1000萬左右。具體的告訴你梵蒂岡到底有多大吧,44萬平方米就等同於660畝地,等於4400個100平方的房子。
  • 古城話古 明代的宣府與萬全都司
    遍查明代直隸二京(京師、南京)和十三布政使司下屬的140個府中,並沒有"宣化府"的編制。"宣府"只是明代宣化城的名稱,是萬全都司的治所。明代擴建後的宣化城示意圖(周長24裡萬全都司,全稱為"萬全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司是明代的省級軍事單位,負責掌管一個地區的軍政。
  • 《荒野大鏢客2》野牛角護符怎麼樣 野牛角護符屬性效果攻略
    導 讀 荒野大鏢客2遊戲中的野牛角護符這個護符的屬性效果是怎麼樣的呢?
  • 南京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門 結構獨一無二 600年城磚竟完好如新!
    這個被形容為「門栓朝外插」的城門,指的就是位於中央門立交橋東南角的神策門,現名「和平門」,它也是南京明城牆十三座城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根據明史記載,神策門由宰相劉伯溫親自勘察籌劃建造,是南京十三座明代城門中,唯一設有左右兩個門洞的城門。平時只開一扇門,只有在軍情緊急時才打開另一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