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話古 明代的宣府與萬全都司

2021-01-11 文史夾縫漫步

遍查明代直隸二京(京師、南京)和十三布政使司下屬的

140個府中,並沒有"宣化府"的編制。"宣府"只是明代宣化城的名稱,是萬全都司的治所。

明代擴建後的宣化城示意圖(周長24裡

萬全都司,全稱為"萬全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司是明代的省級軍事單位,負責掌管一個地區的軍政。其長官稱"都指揮使",為正二品官員,要比行政單位的布政使司(即行省)的長官布政使,品級略高些。宣化這裡之所以未設行政上的布政使司,而設略高級別的軍事單位都指揮使司,是因為明代中後期的北方是以長城為界,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頻繁入侵的。而宣化正是處於長城中段,距京師又近的重要鎮守位置,也號稱鎮守長城九個邊鎮的極為重要的一個邊鎮一一"宣府邊「。

明代宣府邊(宣鎮)的疆域

萬全都司是於"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分直隸及山西等處衛所添設",直隸於朝廷後軍都督府,主要下轄15個衛(每衛5600人),即:宣府左、右、前衛,萬全左、右衛,懷安衛,開平衛,延慶左、右衛,永寧衛,龍門衛,保安衛,保安右衛,蔚州衛,懷來衛等。基本相當於今之赤城、宣化、萬全、懷安、陽原、蔚縣、涿鹿、懷來、延慶和

張家口橋東、橋西、茶坊、下花園區的範圍。這一代是明朝邊防的重要鎮守區域。

到了明代中期,隨著北方部族的頻繁入侵,朝廷開始派遣級別更高,掛"鎮朔將軍印"的常設總兵來宣鎮守。原萬全都司的最髙長官都指揮使,也成了總兵麾下的"遊擊將軍"。從此,都司、衛、所的建制便名存實亡了,逐漸被鎮、路、參、守的總制所取代。"萬全都司「的名稱也被"宣府鎮「或"宣鎮"所代替。其治所宣府也多被稱為"鎮城"了。

附: 清代宣化府疆域示意圖

相關焦點

  • 「明代三絕」指的薊鎮城牆、宣府校場、大同婆娘是什麼意思
    明代是中國歷史上修築長城規模最大的朝代,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八達嶺長城、金山嶺長城、司馬臺長城等都是明代長城的遺址。明代之前朝代修築的長城多數為夯土結構,歷經歲月的洗禮早已不復存在,僅存的也不過是些殘垣斷壁。
  • 崇禎年間,宣府開局鑄造銅錢,利潤率高達百分之二十
    「宣府餉司鑄銅錢,利潤率大致有百分之二十。朝廷上下對此都很滿意。然而,最初宣府民間流通比較缺錢,隨著大量的制錢到了市面,漸漸就引發了通脹,制錢貶值。漸漸就開不下去了。這也符合明朝官員的金融知識。 值得注意的是:餉司開局鑄錢的收益是算作軍餉,還是買馬修邊?
  • 海豐往事猶在,無棣古城重生
    偶然聽聞無棣新建古城,打開地圖搜索,原來近在咫尺,於是擇機前往,瀏覽古城美景,感受古城魅力。此乃迎恩門,即古城南大門。無棣古城以旅遊承載文化,以文化促進旅遊,遵循存古、復古、建古三個原則,突出古水綠的特點。已經建成開放的有吳式芬故居、馮安邦故居等。進門左轉即是吳式芬故居。
  • 藏在青州古城裡的——木青茗苑
    青州古城可不單單是那段偶園街,歷史上,青州古城經歷「三遷四築」有過五座城池。甚至當過山東唯一的一個國都(拋開春秋戰國時的諸侯國都),南燕國慕容德在公元400年於青州廣固城稱帝。不錯,就是姑蘇慕容復口口聲聲要光復的「大燕」。
  • 龐貝古城驚現2000年前「快餐店」,古羅馬人也吃麥當勞?
    熟悉歷史的朋友,一定不會對「龐貝古城」感到陌生。 作為僅次於古羅馬城的第二大城,龐貝古城毀於維蘇威火山的突然爆發。 話不多說,讓我們來一睹2000年前的快餐店的風採。
  • 從變革軍隊、創建神機營,到改善國防,聊聊火銃對明代的軍事影響
    火銃的大量使用,對明代前期軍事諸方面的變革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中軍隊編制裝備結構的變革尤為明顯,它使明軍從不定量使用火銃的狀況,發展為按各地衛所駐軍編制總額的一定比例裝備火銃,並且朝廷還創建了專門使用火銃的神機營,這些都是火銃對明代前期的影響。火銃的大量使用和發展還直接影響了明代的國防設施建設與發展。
  • 平遙古城「文物密度」罕見 全國重點保護單位19處
    從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管委會了解到,平遙古城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省級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1處,經普查具有一定文物價值但尚未公布保護單位者為數更多。它們穿越中國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多個歷史時期,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如此眾多的文物分布在一個縣域之內,這在中國也是不多見的。」古建文物專家柴澤俊說。
  • 明代衛所的轄區屬性及其管理權
    嘉靖《清苑縣誌》(影印天一閣藏本)關於大寧都司與府縣的關係記載。湖南新田駱氏錦衣衛家族宗譜。山東蓬萊解宋營古城遺址(明百戶所)。用有沒有實土和「實土性」來分析明代衛所的「政區」屬性,是對「實土」概念的誤解(傅祥林:《「實土衛所」含義探析》,《丙申輿地新論——2016年中國歷史地理學術研討會文集》,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400—405頁)。確實,早在20世紀30年代,譚其驤在《釋明代都司衛所制度》中就提出:「置衛所以統轄軍伍,設都司以掌一方兵政,其初本與地方區劃不相關。
  • 山西有平遙古城,山東也有古城是5A景區,那就是青州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是國家5A級旅遊勝地,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建於周宣王時代,明洪武擴張了三年,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 平遙是晚清時期中國的金融中心,在這座曾經繁華的古城中,到處都能感受到晉商文化的氣息,山西有平遙古城,山東也有古城是5A景區,那就是青州古城。
  • 千島湖底有座千年古城,城牆牌坊完好無損,號稱中國的亞特蘭蒂斯
    隨著來這裡旅遊、度假的人越來越多,千島湖水下有座千年古城的消息也被越來越多人知道。雖然水下的古城有逾千年的文化歷史,但是它從地面到長眠湖底,也就短短60年。1959年9月21日,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製設備的大型水力發電站開始蓄水,淳安和遂安兩座千年古城,連同49個鄉鎮、1377個村莊一道沉入水底。隨之沉入的有鄉鎮的萬畝良田,數千間民房。
  • 中國版龐貝古城——撫仙湖水下古城
    」的牆基顯影,但是由於湖水太深,始終沒有發現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古城的存在。 直到2005年12月,撫仙湖「水下古城」全貌展露無遺。這座在此靜靜地沉睡了上千年的「水下古城」比著名的龐貝古城還大近一倍,而如此大型的水下古城的發現,在中國尚屬首例。
  • 隆裡去過這麼多古城,墨綠色的植物將城門點綴得古樸而寧靜,絕美
    由最初的鎮遠古城遊,到後來的烏鎮、西塘、南潯、青巖、鳳凰、大理、麗江……直到去年,來到隆裡,走了這麼多古城,除了南潯,隆裡是第二個讓我想要住下去的。隆裡,位於黔東南錦屏縣西南邊緣,始建於明洪武十九年,是明代重要的軍事要塞,在全國聲望不大,因此往來不多,也不商業化,生活氣息濃厚。
  • 鳳凰古城300多年古貌猶存,這裡,究竟藏著多少久遠的歷史秘密
    對鳳凰古城的印象源於作家沈從文對她的描寫,對鳳凰古城的嚮往也源於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僅僅聽到這個名字,就足以讓人為之傾倒;鳳凰城,一處心生神秘,古老而且讓人流連忘返的古城。鳳凰,因為沈從文大師的《邊城》,因為那沱江邊上的吊腳樓,還有那瀟湘煙雨中獨具魅力的風土人情,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它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還享有「北平遙,南鳳凰」的美譽。鳳凰古城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300多年古貌猶存,城內青石板街道遍布,江邊木結構的吊腳樓最為壯觀。
  • 密雲水庫下有座「亞特蘭蒂斯」 古城石匣至今泛舟依稀可見
    當地居民在此基礎上演繹出了諸多傳說與故事:古城西門外有一座太平庵,相傳在某年的一天清晨,有人發現廟前的空地上露出一塊半寸高的石片,長約六尺,寬約四尺,呈長方形,並且有稜有角,形狀如匣,故名此地為「石匣」。古城歷史文脈源遠流長,與密雲縣城、古北口齊名,自古有「密、石、古」三鎮之說。按民國《密雲縣誌》記載,石匣城一帶原為要陽古城所在。
  • 寶墩古城:中國第四大史前古城
    確認外城牆存在後,考古學者們興奮地沿著外城牆走了一圈又一圈,測量確認這是當時中國第三大史前古城遺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學者,寶墩古城遺址發掘現場負責人何錕宇推測這兩期城牆的關係時說:內外城牆曾同時使用過,但是總的來說,外城牆的修築時間略晚於內城牆的修築時間。也就是說,寶墩古城裡生活的古蜀先民是先修建了內城牆,再修建了外城牆。
  • 文淵獅城傳承千年古城文化 掀起非遺文化新浪潮
    年歷史的古城;2011年,一組精美的水下千年古城照片刊登在《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央視連續5天直播水下古城探秘,帶人們穿越千年前的古城。2017年4月8日,來自國家文化部非遺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浙江省非遺保護協會、杭州市文廣新局、淳安縣政府、杭州新天地集團相關領導和絲綿麻文化傳承人齊聚千島湖文淵獅城旅遊度假區,經過為期2天的現場考察,會議研討,文化體驗等系列活動,中國絲綿麻紡織研究中心正式掛牌落地。
  • 在雲南有一個神秘的高原湖,湖底有古城,傳說可能是古滇國的國都
    瀘沽湖、洱海和滇池是雲南最著名的湖泊,而最神秘的高原湖泊則是撫仙湖,據說這裡的湖底是一個古城遺址,漂浮著數不清的屍體,據專家推測,可能是古滇國都城,也可能是漢唐時期突然消失的古俞元縣城。耿衛,從小在撫仙湖長大,是一位專業的潛水員,在水下發現了一些古老的建築遺址,讓他想起了當地一個神秘的傳說,撫仙湖底沉著一座古城。之後耿衛又多次潛入湖底,拍攝了大量照片,刊登在雲南《春城晚報》上,引起人們種種猜測,其中有水下建築是祭臺,有碼頭,有古城,眾說紛紜,還引起了央視和考古隊的注意。
  • 戶外實錄,愛好者深潛撫仙湖底,探秘古滇國古城遺址,看到什麼?
    其實,撫仙湖最吸引人之處,在於有個叫做司馬遷的偉人在《史記》當中,記錄下古滇國的神秘故事之後,隨著近年來考古,真實的金質「滇王之印」的出土,我們才知道了這世間真有古滇國,一段真實歷史的再現。的確,大多數人為它而來,有人說是湖水之下有一個2萬年前神秘的古城;有人說是為了直接可以飲用乾淨得不能再乾淨的湖水;有人說是湖邊帽天山上聚集著五億多年前的生物化石;有人說是為了看一看千年不腐的水中林立的沉屍……湖水青、湖水藍,湖水允許讓喜歡的人們描繪心中美好的圖畫;湖水深、湖水大,湖水容納了太多久遠歷代相傳的神秘故事。
  • 【乾鍋燉大鴨】送湯蒸鍋1套+大鴨一隻◆中原樂山大佛+中原鳳凰古城特惠一日遊
    ,城內街巷格局和建築風貌保存完整,古城牆、文治閣、縣衙、文廟、子貢祠、世襲翰林府等文物古蹟比比皆是,因厚重的文化底蘊廣受遊客追捧.濬縣是河南省唯一的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因水而徙,因運(大運河)而興的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