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天!32公裡寬的巖石會接近地球嗎?科學家:幾千年內無可能

2021-01-08 仰望星際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小行星科學家們已經揭示了,在理論上,一塊對行星構成威脅的太空巖石可能讓科學家們在二十年後措手不及,一顆直徑32公裡的巨型小行星可能在飛向地球的過程中未被發現,當被問及一顆末日小行星是否會在短短20年內讓地球上的天文學家們大吃一驚時,地球科學作家科裡·鮑威爾給出了「有條件的」肯定回答,但「兇手」不可能來自小行星帶。

然而,天文學家已經非常詳細地繪製出了每顆小行星的軌道,在未來幾千年的任何時候,都不可能有那麼大的物體撞擊地球,更不會在未來幾百萬年內發生這種情況。但是,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讓這樣一顆「末日小行星」意外地與地球會合,如果它是一顆巨大的彗星,或者是柯伊伯帶的天體以極橢圓的軌道向我們飛來,它幾乎是直接朝太陽落下的,所以很難被探測到。

我們可能直到它在天王星和海王星軌道之間的某個地方才會發現它,事實上,距離那麼遠的物體需要20年才能到達我們這裡。幸運的是,32公裡寬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情況極為罕見,即使在宇宙範圍內也是如此。在過去的20億年裡,沒有任何記錄顯示我們的星球與如此規模的太空巖石發生過碰撞。因此,這種情況在可預見的未來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麼,32公裡寬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有什麼後果呢?一個直徑32公裡的小行星大約是白堊紀末期撞擊地球的太空巖石直徑的兩到三倍。更複雜的是,考慮到小行星向太陽的陡峭路徑,它也將以很高的速度移動。因此,這樣一顆小行星所攜帶的能量是毀滅恐龍的小行星撞擊能量的100倍,這意味著這將是真正意義上的滅絕事件。

鮑威爾先生是《發現》雜誌網站的前編輯,他透露了難以想像的災難,比如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的所有表面都將被點燃,將會有巨大的地震和海嘯,隨之而來的是撞擊帶周圍的大規模火山活動,臭氧層會被破壞,海洋會變酸,太陽會被遮住,可能是幾十年。所有的地面基礎設施都將被摧毀,大多數複雜的物種最終肯定會滅絕。

人類將如何保護自己不受這樣一顆小行星的攻擊呢?最有可能成功的方法是在小行星附近引爆多個核彈頭,使其表面部分蒸發,並改變其軌道。如果美國宇航局、俄羅斯宇航局、歐洲航天局和中國航天局立即開始合作,我們可以想像,一套協調的發射可能在大約2年後起飛,並在大約10年後攔截小行星。與許多憤世嫉俗者不同,我認為這種國際合作將會發生,當威脅來臨時,所有的其它問題都將成為次要問題。

相關焦點

  • NASA預警:4月29日,一顆4公裡寬的巖石將造訪地球
    還記得小行星阿波菲斯嗎?NASA預測這顆直徑350米的太空巖石可能會在2029年和2036年穿過地球附近的「引力鎖孔」,從而對地球構成威脅,但在這之前還有一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追蹤器已經證實,一顆體積更大的太空巖石正朝地球飛來,它將於今年4月靠近我們的星球,那麼它會撞上我們嗎?
  • 一顆200米寬的巖石將掠過地球,NASA:2023年再次造訪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追蹤器發現,一顆比自由女神像高兩倍的小行星正以每小時6.5萬公裡的速度快速接近地球,那麼我們對這顆小行星了解多少呢?1月18日(星期六)下午,這顆巨大的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軌道,準備進行一次「近距離接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小行星追蹤者預計,這塊巖石將於格林威治時間下午2點29分(北京時間22點29分)左右出現。
  • NASA預警:4月29日一顆4公裡寬的巖石將造訪地球,遠超阿波菲斯
    還記得小行星阿波菲斯嗎?NASA預測這顆直徑350米的太空巖石可能會在2029年和2036年穿過地球附近的「引力鎖孔」,從而對地球構成威脅,但在這之前還有一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追蹤器已經證實,一顆體積更大的太空巖石正朝地球飛來,它將於今年4月靠近我們的星球,那麼它會撞上我們嗎?
  • 10公裡寬的巖石將引發100米高的海嘯,NASA已模擬出來
    提起小行星撞擊,我們很容易想起6500萬年前的那顆直徑10公裡的太空巖石,但是未來我們還會遇到這樣的事件嗎?NASA推測,未來發生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可能與傳說中滅絕恐龍的那起事件完全相同,它將向美國海岸發出100米高的海嘯波,就像一個「毀滅球」,這是一場巨大災難的一部分,一位古生物學家還把這場災難描述為「名副其實的天啟」。
  • 汽車大小行星掠過地球,距地2950公裡,科學家6小時後才發現
    小行星撞地球,可以說是地球生命面臨的最大潛在威脅,因此一直備受天文學家的關注。不過也會存在一些「漏網之魚」。據《每日郵報》報導,一顆體積相當於一輛SUV汽車的小行星,於16日在距離地球約2950公裡外掠過,也是有史以來最接近地球而沒有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值得一提的是,天文學家是在它掠過地球後6個小時才發現它,算是有驚無險。
  • 汽車大的小行星掠過地球,距離僅2950公裡,科學家6小時後才發現
    小行星撞地球,可以說是地球生命面臨的最大潛在威脅,因此一直備受天文學家的關注。不過也會存在一些「漏網之魚」。據《每日郵報》報導,一顆體積相當於一輛SUV汽車的小行星,於16日在距離地球約2950公裡外掠過,也是有史以來最接近地球而沒有撞上地球的小行星。
  • 阿波菲斯會在2029年撞擊地球嗎?科學家:不會
    小行星撞擊地球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因為處在小行星的包圍,一旦太陽系內部引力發生變化,近地小行星的軌跡也會相應發生變化。然而,如果把小行星撞擊與宗教聯繫在一起,事情就充滿了神話色彩。
  • 小行星飛越地球:太空巖石的路徑改變 地球的重力起到關鍵作用
    破紀錄的小行星2020 QG不會忘記它與地球的衝突。8月16日清晨,與汽車大小相同的2020 QG在印度洋上空升空了2950公裡,這是一顆直到最近沒有撞到我們星球的小行星才經過的最接近的飛越。小行星飛越地球:太空巖石的路徑改變 地球的重力起到關鍵作用2020年8月16日小行星2020 QG
  • 火星上發生55公裡寬的大面積滑坡
    對火星上一次大面積滑坡的詳細三維圖像進行了分析,該滑坡覆蓋了55公裡寬的區域,以了解大約4億年前這些異常大而長的山脊和溝壑是如何形成。在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的這項發現首次表明,火星山體滑坡上的獨特結構可能是以高達每小時360公裡的高速流動形成,這是由於底層是不穩定的碎石層,這些山體來自幾公裡高的山脈。
  • 時速10.8萬公裡!阿波菲斯會在2029年到來嗎?NASA:擦肩而過
    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行星殺手」小行星,一組NASA研究人員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將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潛在災難降至最低,它正以每小時10.8萬公裡的速度接近地球,這塊巨大的巖石被稱為阿波菲斯99942,它將於2029年4月13日飛過地球,那麼它會撞擊我們嗎?
  • 專家擔心直徑370米的小行星會在2068年撞擊地球
    科學家警告說,一顆比碎片更大的小行星可能在2068年撞擊地球,威脅我們所知的生命。 一塊370米寬的太空巖石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擔憂,因為他們無法絕對肯定地排除撞擊的可能性。這顆被稱為99942阿波菲斯的小行星——或暫時命名為2004 MN4——讓科學家們感到不安。
  • 日本科學家:地球正在接近一個超大黑洞
    近日,來自日本國家天文臺的科學家稱,地球正在接近一個超大的黑洞,那就是我們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天體,並且,靠近速度比之前人們認為的還要快上7公裡每秒。不僅如此,經過更精細的測量,地球和人馬座A*的距離27700光年並不準確,而應當是25800光年,比先前認為的要近上2000多光年。日本科學家通過分析VLBI射電項目近20年的觀測數據,重繪空間三維速度圖,認為地球正以220公裡每秒朝著銀河中心的黑洞行進,先前認為是227公裡每秒。
  • 若地球和土星相撞,誰會勝出?又會發生什麼情景?
    前提是你得找到120700公裡寬,而且一樣深的水庫。但是讓這顆行星這麼容易辨識的是它美麗的環,灰色、褐色和米色。這些由灰塵巖石和冰組成的。有些像沙粒一樣小,其他的則像摩天大樓一樣大。我所說的行星是土星,而地球現在正以驚人的速度朝它飛去。
  • 小行星阿波菲斯:引發恐慌的太空巖石
    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它曾多次與來自太空的入侵者擦肩而過。一次巨大的撞擊導致了月球的形成。許多其他物體也撞擊了我們的世界,造成了廣泛的破壞。只要問問恐龍就知道了,6500萬年前,一塊幾百米寬的太空巖石加速了恐龍的滅亡。這種情況可能會再次發生,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可能的影響因素。在夜間,人們會搜索那些離地球軌道太近的物體,如果它們撞上地球,可能會造成問題。
  • 「2020 VT4」太空隕石被發現 有史以來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
    「新發現的小行星A10sHcN昨天接近地球,在南太平洋上空幾百英裡處經過。」天文學家託尼·鄧恩在推特上寫道,他經營著「軌道模擬器」網站。「這次相遇縮短了它的軌道,確保了它會更頻繁地接近地球。」據專家介紹,一顆小行星直徑至少要達到82英尺(25米)才能對地球表面造成局部破壞,直徑要達到0.6-1.2英裡(1-2千米)才能對全球造成影響。
  • 32億年前,地球可能是一個「水世界」表面被海洋覆蓋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早期的地球——我們星球上一些最早的生命形式的家園,可能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水世界這項研究發表在3月2日的《自然地球科學》上,它利用水熱化學的一個有趣角度,提出在32億年前,地球表面可能被海洋覆蓋。它甚至看起來有點像凱文·科斯特納那部科幻電影《水世界》中描繪的那種後末日、無陸地的未來。這一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Boswell Wing說,該小組的發現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單細胞生物是如何以及在哪裡首次出現在地球上的。
  • 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距離地球僅386公裡相當於國際空間站
    「新發現的小行星A10sHcN昨天接近地球,在南太平洋上空幾百英裡處經過。」天文學家託尼·鄧恩在推特上寫道,他經營著「軌道模擬器」網站。「這次相遇縮短了它的軌道,確保了它會更頻繁地接近地球。」據專家介紹,一顆小行星直徑至少要達到82英尺(25米)才能對地球表面造成局部破壞,直徑要達到0.6-1.2英裡(1-2千米)才能對全球造成影響。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4年飛32億公裡,將登陸「龍宮」小行星取樣
    據6月27 日的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在2014年發射了由宇航研究開發機構開發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在經過了大約4年的時間,這個探測器已經靠近了距離地球2億8000萬公裡的名叫「龍宮」的小行星,目前這個探測器距離「龍宮」的表面大約20公裡。
  • 距地面2.8萬公裡,一顆巖石從澳大利亞上方掠過,有人拍到照片
    雖說是「造訪」,但在很多情況下,它們離地球的最近距離都很遠,比地月平均距離38.4萬公裡還要遠得多,9月24日造訪的小巖石2020SC4與地球最近距離為576萬公裡。,也不會給地球生命帶來太大損失,如果將2020 SW看成5米寬,相比之下,其寬度是2013年著名車里雅賓斯克流星25%,裡雅賓斯克流星在烏拉爾山脈以東大氣層爆炸時 俄羅斯六個城市窗戶被被震碎,而
  • 34.1公裡每秒!一個太空巖石靠近地球被大氣層彈出去
    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地球外太空中存在大量的小碎片,如隕石、流星體等,據科學家的估算,每年大約有1.7萬顆隕石會墜落到地球,平均下來每天大約46顆隕石墜地。當然,這些隕石等小碎片很難被發現,墜地的時間、地點也不是固定的,所以我們沒法精準預測隕石什麼時候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