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公裡每秒!一個太空巖石靠近地球被大氣層彈出去

2020-10-03 猩猩科學頻道

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地球外太空中存在大量的小碎片,如隕石、流星體等,據科學家的估算,每年大約有1.7萬顆隕石會墜落到地球,平均下來每天大約46顆隕石墜地。當然,這些隕石等小碎片很難被發現,墜地的時間、地點也不是固定的,所以我們沒法精準預測隕石什麼時候掉下來。不過,這些隕石、流星體的尺寸很小,當它們進入地球濃密的大氣層時,就會燃燒起來,變成一道道絢麗的流星,最後直接燒毀,一般不會墜到地面,所以不需要擔心這些隕石對我們的威脅。當然,隕石等小碎片這麼多,它們的飛行軌跡千差萬別,有一些隕石可能會在地球大氣層中燒毀,有一些可能會被地球彈出去,這是什麼情況呢?

據2020年9月29日的科學報導,在當地時間2020年9月22日,有一顆小小的太空巖石靠近了地球大氣層,但是並沒有墜落,而是被彈回了外太空。當時這一顆流星體出現在歐洲地區,德國、荷蘭等地區都可以看到,當它在距離地面大約91公裡的高空中飛過時,也被攝像頭拍攝到了畫面。加拿大安大略大學西部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後Dennis Vida表示,這顆小碎片來自木星軌道,從距離來看,這顆小隕石飛行了很漫長的時間才到達我們地球附近。

和我們之前看到的流星不同,這一顆小碎片為什麼沒有變成流星,而是被彈出去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它的速度非常快,達到34.1公裡每秒,比我們地球逃逸速度11.2公裡的3倍還快,比地球第三宇宙速度16.7公裡每秒的2倍還快。這麼快的速度,也意味著地球的引力是沒法捕獲它的。

除了它的飛行速度很快以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並不是徑直撞向我們地球,應該是以切線的方式切入我們地球大氣層,最後在高速撞向大氣層高層時,被大氣層彈了出去。所以,這一顆小碎片能夠「逃命」,它的運氣還是比較好的。

我們一般看到的小碎片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基本上都會變成流星、火球,被彈出去的小碎片還是比較少見的,科學家估計,每年大約只有幾次這樣的情況出現。由於這些小碎片沒有變成火球、流星,再加上它們出現的次數很少,所以我們可能有時候都還沒察覺到它們的存在,它們就已經消失了。當然,雖然少見,我們也曾經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此前我們就分享過一個類似的話題,在澳大利亞地區的天空中也出現了一個火球,當時這個火球在天空中飛行了大約90秒鐘,飛行距離接近1300公裡,最後也被彈出去,離開了地球。從飛行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它的飛行速度大約達到14.44公裡每秒,比地球逃逸速度11.2公裡每秒還快,所以地球引力最後也沒法捕獲它。

相關焦點

  • 離地球181億公裡!太空飛船已遠離太陽系,以每秒15公裡飛向宇宙
    距離地球181億公裡!這艘太空飛船已經遠離太陽系,以每秒15公裡飛向宇宙在寂靜的宇宙空間中,一眼望不到頭的黑暗空間裡,閃爍著無數繁星,有一艘人造宇宙飛船在這樣一個寂靜的世界中閃爍,面向銀河系的中心及其背後的太陽系。
  • 1月中旬小行星將靠近地球,800萬公裡上空飛過,地外天體能防禦?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太空之中,可以說存在大量的小行星或者太空巖石,並且它們很多都是圍繞地球旋轉或者飛躍而過,當然我們也可以將它們簡稱為「太空垃圾」,然而近些年來,人類對太空監測的力度不斷加大,所以發現小行星或者太空巖石非常的多,但是偶爾也會出現
  • 每秒8.4公裡!9月10日,又有一顆「石頭」逼近地球,NASA拉響警報
    在我看來,這個數字是相對保守的,因為在過去的一個月中,科學家在月球上發現了6000多個隕石坑。最近,小行星已經出現在星團中。 9月6日,直徑160米的太空巖石通過地球後,直徑僅36米的小行星層出不窮。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預計將於9月14日再發射一顆。
  • 又一顆太空巖石接近地球,NASA:可在線直播觀看
    NASA跟蹤的一顆小行星以每小時3.6萬公裡的速度飛向地球,在它今天到達地球之前拍攝了這顆太空巖石。這顆被命名為2019UG11的小行星將於11月1日(周五)晚上靠近地球,義大利虛擬望遠鏡項目的天文學家吉安盧卡·馬西表示,這顆小行星將與我們的星球「親密接觸」。
  • NASA預警:4月29日,一顆4公裡寬的巖石將造訪地球
    NASA預測這顆直徑350米的太空巖石可能會在2029年和2036年穿過地球附近的「引力鎖孔」,從而對地球構成威脅,但在這之前還有一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追蹤器已經證實,一顆體積更大的太空巖石正朝地球飛來,它將於今年4月靠近我們的星球,那麼它會撞上我們嗎?
  • NASA預警:4月29日一顆4公裡寬的巖石將造訪地球,遠超阿波菲斯
    NASA預測這顆直徑350米的太空巖石可能會在2029年和2036年穿過地球附近的「引力鎖孔」,從而對地球構成威脅,但在這之前還有一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追蹤器已經證實,一顆體積更大的太空巖石正朝地球飛來,它將於今年4月靠近我們的星球,那麼它會撞上我們嗎?
  • 已飛行12億公裡!每秒33.57公裡,特斯拉跑車重回地球軌道
    導讀:已飛行12億公裡!速度每秒33.57公裡,特斯拉跑車重回地球軌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已飛行12億公裡!速度每秒33.57公裡,特斯拉跑車重回地球軌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又一顆巖石正靠近地球,NASA:中午開始直播
    NASA天文學家證實,一顆小行星正以每小時3.8萬公裡的速度在太空中高速飛行,今天它將從距離月球一半的地方逼近地球,這顆小行星預計將在10月29日星期二下午「非常接近」。天文學家吉安盧卡·馬西使用虛擬望遠鏡拍攝了太空巖石飛向地球的照片。
  • 日本攜帶「龍宮」巖石樣本的太空艙已返回地球
    據外媒報導,一艘載有小行星「龍宮(Ryugu)」大量巖石的日本太空艙已經返回地球,具體地說,是在南澳大利亞的Woomera附近。據BBC報導,相機捕捉到太空艙在跳傘降落地面前穿越天空的畫面。隨後在UTC 12月5日19時47分在向負責追蹤工作的一架直升機傳輸信標信號後被發現。
  • 直徑1.9米!NASA預警:2020年,一顆小型巖石將掠過地球
    據美國宇航局的小行星追蹤器透露,一顆小行星在太空中高速飛行,有可能在2020年11月以每小時34279公裡的速度接近地球。這顆高速運行的小行星正以一種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發生三次碰撞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NASA估計,小行星撞擊的最早時間是在2020年11月2日,這個被稱為小行星2018VP1的巖石天體是一個阿波羅型近地天體。
  • 將以每秒5公裡從地球和月球之間穿過,有點近?
    在科學中,宇宙的小行星非常的多,但是對於地球的影響暫時是沒有的,美國宇航局雖然經常發布小行星的預告,甚至是警告小行星靠近地球,但是結果都是低概率的從地球邊緣而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小行星往我們地球邊緣而過。
  • 地球在靠近黑洞?距超大質量黑洞比以前近2000光年,每秒快7公裡
    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名為人馬座A*(Sagittarius A*),質量約為太陽的410萬倍,約每11分鐘自轉一圈。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1985年公布的數據,地球距離人馬座A*黑洞約27700光年。
  • 新太空威脅來了,超大小天體迎面駛來,速度每秒15.19公裡
    在地球之外空曠太空,每一天有多個小天體靠近地球,根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檢測數據顯示,2月4日有6個小天體接近了地球,2月5日有4個小天體接近了地球,2月6日有2個小天體,2月7日有1個小天體,2月8日有2個小天體。雖然其中最大直徑只有77米,但至少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地球並非絕對安全,從外太空而來的威脅時刻存在。
  • 地球在靠近黑洞?距超大質量黑洞比以前要近2000光年,每秒快了7公裡!
    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名為人馬座A*(Sagittarius A*),質量約為太陽的410萬倍,約每11分鐘自轉一圈。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1985年公布的數據,地球距離人馬座A*黑洞約27700光年。
  • 1957年美國一個鐵井蓋,以69公裡每秒速度飛向太空,至今下落不明
    1957年8月美國新墨西哥州進行一次地下核爆試驗,在一個深160米,直徑1.2米的地下深井放置核爆裝置通過查看現場設置的多臺高速攝像機,只有一幀的畫面記錄下飛行中模糊不清的井蓋,經過計算井蓋的的飛行速度超過了69公裡每秒
  • 2月15日,一顆巨型巖石將掠過地球,時速5.7萬公裡
    我們的地球處在數萬顆小行星的包圍之中,引力的變化足以讓它們飛向地球。美國宇航局近日證實,一顆直徑近1公裡、飛行速度超過57240公裡/小時的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與這顆小行星的近距離接觸預計將在下個月的2020年2月15日展開,在接近過程中,小行星將以每秒15.19公裡或35567英裡/小時(57240公裡/小時)的速度接近地球。由於它們的軌道經常與地球的軌道交叉,過去曾發生過與近地天體的碰撞,我們應該對未來近地天體接近地球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 先驅者11來到太陽系邊緣,離地球150億公裡,以每秒11公裡在飛
    儘管科學家通過地面望遠鏡或太空望遠鏡進行過多次觀測,但只有近距離探索才能真正知道這裡到底有什麼。於是美國宇航局在1972年向外太空發射了人類首個星際探測器。先驅者11是人類發射的第二個星際探測器,重259公斤,算是個小型探測器,已經飛行了46年,比1977年發射旅行者1號和2號還要早四年發射,但飛行距離讓人失望,因為旅行者1號已來到220億公裡外,旅行者2號也距離地球約180億公裡,而先驅者11現在與地球僅相隔150億公裡,在太陽系邊緣。
  • 科學有道(普)有道:阿波菲斯——引發恐慌的太空巖石
    6500萬年前,一塊直徑幾百米的太空隕石加速了恐龍的滅亡。這種情況可能會再次發生,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即將到來的撞擊物。每天都要進行搜索,尋找那些可能太靠近地球軌道的物體。在阿波菲斯被發現後,人們進行了很多深入的計算,因為根據軌道動力學,這一小塊太空巖石很有可能在地球未來的軌道上正對著地球。沒人能確定阿波菲斯是否會撞擊地球,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它會通過地球附近的一個引力鎖眼,使其軌道發生偏轉,使其在2036年與地球相撞。這是一個可怕的前景,於是人們開始非常近距離地觀察阿波菲斯的軌道並繪製圖表。
  • 小隕石以高達每秒16944米的速度撞擊月球!
    觀看月全食的觀察者看到了一個罕見現象,一顆隕石撞擊月球表面時,短暫的閃光。西班牙天文學家現在認為,這塊太空巖石以每小時6.1萬公裡(約每秒16944米)的速度與月球相撞,形成了一個直徑10至15米的隕石坑。Huelva大學的Jose Maria Madiedo教授和安達盧西亞天體物理研究所的Jose L. Ortiz博士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 9月25日,兩顆巨型巖石將掠過地球,直徑達100米左右
    我們知道,已知的最大的小行星撞擊發生在6500萬年前,當時一顆直徑10公裡的太空巖石結束了恐龍數億年的統治,此類現象沒有再次發生,但地球軌道並不太平,近地天體中心證實,美國宇航局正在追蹤兩顆直徑100米左右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