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巨眼」到底是誰的傑作

2021-01-16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撒哈拉「巨眼」到底是誰的傑作

在人跡罕至的撒哈拉大沙漠西南部存在一種奇特的地貌,因其像沙漠裡「長」著一隻神秘的「巨眸」,故得名「撒哈拉之眼」。這個沙漠地形結構也被譽為全球十大最壯觀的地質奇蹟之一,與著名的墨西哥巨人水晶洞、土庫曼斯坦的地獄之門、菲律賓巧克力山等齊名。

對於神秘的事物,人們總是抱以無限的想像力。有人說撒哈拉之眼是亞特蘭蒂斯的遺址,也有人說這或許是個蟲洞,還有人說它只是左眼,還有一隻右眼……事實上,地質學相關學者已經對這種奇特的地貌進行了初步的科學研究,那麼撒哈拉之眼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結構?學界對其成因又有哪些推測呢?

巨型同心圓環 宛若璀璨眼眸

公開資料顯示,撒哈拉之眼位於茅利塔尼亞中西部,地處欽圭提高原上的陶德利盆地之中,具體位置為北緯21度07分、西經11度23分。它由一圈圈巨大的同心圓構成,直徑大約40公裡。在這個同心圓「眼珠」周圍,山巖構造正好形成了狹長的「丹鳳眼」形狀,長達340公裡。這隻「丹鳳眼」之巨,在太空中都清晰可見——記者在谷歌地圖中查找到了撒哈拉之眼的衛星圖像。

撒哈拉之眼的同心圓內圈十分平坦,四周是一些低矮的山丘,東南部便是漫天的黃沙。「事實上,撒哈拉之眼顯現的是一圈圈向內凹陷的『坑』,坑底較為平坦。」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旅遊地學專家陳安澤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不知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撒哈拉之眼壯闊、奇特,但由於它太大了,如果人處於撒哈拉之眼的中心,視距所限反而不易發現這個奇特的地質景觀。當真是『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陳安澤看來,這也從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何如此鬼斧神工的自然饋贈其形成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億年前,卻直到近代才被人們關注到。

據相關媒體報導,上世紀60年代,美蘇正值冷戰,美國為了在太空爭霸中取得優勢,開展了「雙子座4號」太空飛行計劃,旨在實現太空人的出艙行動並進行繞地低軌飛行。就在太空飛船繞地球「轉圈兒」的時候,一位太空人無意間的一瞥,竟與大漠中正望向太空的這隻「眼眸」對視,剎那間,一眼萬年。從此,撒哈拉之眼便正式走進了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之中。

「只有在足夠的高度之上,才能看到撒哈拉之眼,辨認出類似眼睛的形狀。因此從衛星、太空飛船上拍攝的圖片中才可以觀察到它的全貌,在一般高度上很難看出來。」陳安澤說。

究竟如何形成 依舊眾說紛紜

撒哈拉之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這是很多人都想提的一個問題,地球科學相關領域的學者更是對此痴迷不已。陳安澤指出:「既然撒哈拉之眼的實質是個凹地,那麼就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看看地質學中哪些情形會形成『坑』?實際上,隕石衝擊、火山口塌陷等都有可能形成坑狀的地質結構。」

隕石撞擊造就?

眾所周知,月球斑駁的表面布滿了隕石撞擊所形成的隕石坑,地球上也存在約150個可以辨認出來的大型隕石坑,因此一些學者猜測,撒哈拉之眼的「造物神」是天外隕石,其環狀特徵是隕石撞擊所形成的同心圓狀凹地。甚至有學者猜測,在該構造地下大約10公裡的深處可能發現衝擊變質礦物,即隕石與地面撞擊所帶來的高溫高壓會令地球上原本的土壤、巖石等出現氣化、熔融、熱分解、機械變形、相變等現象,成為特有結構的隕擊礦物。

「一般認為,柯石英是衝擊變質的標誌礦物,這是一種二氧化矽的高壓多形體。」陳安澤告訴記者,柯石英的形成需要獨特的物理條件——極高的壓力,而隕石的超速衝擊恰恰就能滿足柯石英誕生的苛刻條件。

「但是學界並沒有在撒哈拉之眼周圍發現柯石英的存在。也就是說,目前該地還沒有高溫和撞擊的可信地質證據。」在陳安澤看來,就現階段勘測到的數據和資料,撒哈拉之眼的成因假說之一隕石撞擊尚不成立。

火山口塌陷形成?

在地球40多億年的生命歷程中有無數次地殼變化,遂有學者猜測,這裡會不會曾是一個破火山口呢?

但地質學理論認為,火山一般出現在地殼開裂處或者板塊俯衝地帶,而撒哈拉之眼所處的地質環境並不符合上述條件。

「該地確實有地下巖漿活動,但這並不意味著肯定存在火山。」陳安澤介紹,巖漿衝破地殼噴出地面時才會形成火山。巖漿在地下侵入地殼的淺層、深層可分別固化冷凝形成淺成巖和深成巖;巖漿噴出地面之後,再經冷卻可形成火山巖。因此,分析撒哈拉之眼處的巖石類別,有助於了解巖漿究竟是否曾噴出地面形成火山。

「有學者採樣分析,在撒哈拉之眼外圈的環狀結構處發現了輝長巖等深成巖,但在撒哈拉之眼周圍並未找到火山巖。這是對火山假說的不利證據。」陳安澤表示,還有學者推測,原本該處存在火山,但後來逐漸被侵蝕掉了,這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沒有火山巖的蹤影。「目前還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證實這種推測正確或者錯誤,因此該假說尚在存疑之中。」

穹隆構造巖溶侵蝕產物?

「還有一種推測:撒哈拉之眼是穹隆構造經巖溶、侵蝕的產物。目前學界中較多學者支持這種假說,我也是其中之一。」陳安澤告訴記者,大約十幾億年前,此處還是一片汪洋大海。隨著時間軸以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上億年的速度推進,從大陸搬運到海中的砂石及可溶物質一層層逐漸沉積下來,形成了砂巖、頁巖、石灰巖、白雲巖等沉積巖。約一億年前,在地殼運動中,巖漿活動導致局部地層上升、形成了向上拱起的穹隆構造,巖石便裸露地表。

記者了解到,穹隆在地質學上是一種特殊形態的褶皺,中間隆起,四周下垂。平面上地層呈近同心圓狀分布,核部出露較老的地層,向外依次變新。由於沉積時間不同,巖石的種類也不同。

「穹隆形成時由於力的作用留下了細小的裂縫,成為薄弱地帶。在後續的風化作用下更易剝蝕,日積月累最終形成了撒哈拉之眼中心處的凹地。」陳安澤表示,「除了風化侵蝕,巖溶很可能也對凹地構造的形成做了貢獻。由於該地區在深部有石灰巖、白雲巖等可溶性巖石,巖漿等作用下的熱巖溶和雨水等作用下的冷巖溶現象均有可能導致這些石灰巖、白雲巖等可溶性巖石溶解形成巖溶塌陷,從而出現這處巨形凹地。」

那麼這種假說又該如何解釋奇特的同心圓構造?有學者認為,由於構成巖層的巖石種類、軟硬、顏色各有不同,大自然中風化、侵蝕的作用存在差異,最終形成了這種高低起伏和色調各異的同心圓地貌。

「以上皆為學界的不同看法,目前撒哈拉之眼的真正成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更何況定性分析成因遠遠不能滿足地質學家的『好奇心』,定量分析才是今後上下求索的目標。」陳安澤表示,撒哈拉之眼詳細的形成機制以及凹地形成之時原本的物質大規模遷移到何處等等,也都是未來待解的謎題。 (實習記者 於紫月)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未解之謎:撒哈拉之眼到底是外星人的傑作,還是通往地獄的大門?
    撒哈拉大沙漠,翻譯成漢語,就是死亡地帶。從古到今,尤其是人類科學並不是很發達的時代,撒哈拉從來都是和死亡直接掛鈎的存在。人一旦失去了食物和水,等待他的必然是死亡,而撒哈拉沙漠最缺少的就是這兩樣東西。後來人類的科技文明逐步發達,衛星拍照也成為了現實,本來以為地球再也沒有什麼秘密可以瞞過人類但是在撒哈拉沙漠正中央的位置的一個大發現驚呆了處於科學文明時期的人類。他們把這個發現命名為撒哈拉之眼!所謂的撒哈拉之眼,其實就是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央,有一個直徑達到了48公裡,海拔起伏約莫在400米左右的圓形查理特結構地貌。當然了,學名大家不熟悉,直接看圖就明白什麼是查理特結構了。
  • 地球上有隻「巨眼」?美國飛船第一次發現,或和失落文明有關!
    美國飛船發現一隻「巨眼」,正緊緊盯著太空,輪廓清晰可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家深有感觸。
  • 直徑高達48公裡,這隻凝視太空的神秘「巨眼」,究竟從何而來?
    這隻凝視著太空的神秘「巨眼」,隨後被人們稱為「撒哈拉之眼公裡,整隻「眼睛」的長度更是有340公裡左右,由於它的形狀非常奇特,在太空中又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因此「撒哈拉之眼」有時候還會被太空人作為視覺地標。
  • 「撒哈拉之眼」有多神奇?為何有人說,它就是消失的亞特蘭蒂斯?
    從上個世紀開始,人類便開始著手研究這些未解之謎,他們發現其實在地球上還有許多的謎團等待著人類解開,就像撒哈拉之眼,或許就與亞特蘭蒂斯有關。撒哈拉之眼在1965年的時候,美國曾經發射了雙子星飛船,當時有兩位太空人在太空中飛行了4天之多。一開始整個飛行過程都是十分順利的,但是當宇宙飛船經過了非洲上空時,他們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撒哈拉沙漠中竟然冒出了一隻巨眼正盯著宇宙。
  • 美國飛船在太空遨遊,太空人發現地球上有隻「巨眼」,正盯著太空
    其鬼斧神工只有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的,所以美國太空人發現的這隻「巨眼」存在似乎也並不奇怪。太空人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奇異的現象,撒哈拉沙漠西南有一個圓形的奇怪東西,它就像是一隻大眼睛,正緊緊的盯著太空。太空人的心中不免咯噔一下,急忙確定這隻「巨眼」更準確的位置,並拍下了照片。初步觀察發現,它在太空上看也十分的清晰,是一個巨大的同心圓。直徑大約在48公裡,可以說,只要在太空上一看,通過它便能十分準確的找到撒哈拉沙漠了。
  • 「撒哈拉之眼」把太空人嚇壞了,解密過程中,與亞特蘭蒂斯有聯繫
    這巨大的「眼睛」就是「撒哈拉之眼」,美國太空人遨遊太空,卻意外發現了地球上的一隻「巨眼」。這個事情一經上報,就引起了美國當局的高度重視。在衛星拍攝的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撒哈拉之眼」共分為3層,形成3個同心圓,中心一圈就像是瞳孔,還有類似眼瞼和眼睫毛的部分,看上去相當奇異而壯觀。
  • 地面一隻「巨眼」死死瞪著太空,衛星地圖測量,直徑23.5公裡!
    但就是在全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太空人發現了一隻「巨眼」死死瞪著太空。20世紀60年代,美國太空人執行任務的時候,在非洲西南上空,看到了讓他們非常驚奇的一幕:在撒哈拉沙漠中有一個同心圓狀的東西,像一隻瞪大的眼睛一樣死死地盯著太空。
  • 美國飛船遨遊太空,太空人發現地球有個「巨眼」,望向太空
    太空人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奇異的現象,撒哈拉沙漠西南有一個圓形的奇怪東西,它就像是一隻大眼睛,正緊緊的盯著太空。為了搞清楚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地面也是立即就派出了人員進行實地考察,在探索中,總算是搞清楚了這隻「巨眼
  • 撒哈拉之眼究竟是隕石撞擊,還是火山形成?等了億萬年至今無解!
    春哥今天就來聊聊上帝之眼——撒哈拉環形地貌。撒哈拉環形地貌,自從被一名飛行員偶然發現以來就一直是人類未解的謎題,無論是地質學家還是天文學家都對其各執己見。那麼,撒哈拉環形地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撒哈拉環形地貌,位於茅利塔尼亞,有著奇特的同心圓地貌,自空中俯瞰,宛若一隻藍色的巨眼,據說是一位飛行員偶然發現的,因為在地面上是發現不了的這些巨型結構的。撒哈拉之眼,又被稱為理察構造,它位於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西南部茅利塔尼亞中西部的環形構造,離瓦加杜古首都不遠,地處欽圭提高原上的陶德利盆地之中。
  • 撒哈拉之眼藏著什麼秘密?是傳說的亞特蘭蒂斯,還是外星人傑作
    這裡不僅矗立著世界七大奇蹟之首——埃及金字塔,還隱藏著至今都還未被揭開的謎團——撒哈拉之眼。而關於這隻眼睛的秘密,還要從8000年前的撒哈拉講起。在那時,撒哈拉還是一片超過900萬平方公裡的廣闊平原,這裡曾經生活著眾多的部落和居民,擁有著一望無際的草原。
  • 撒哈拉中部的「沙漠之眼」,流出的黑色眼淚,數十年來不見停息
    筆者-小文說到「沙漠之眼」,人們經常會聯想到位於撒哈拉沙漠西南部茅利塔尼亞境內的「撒哈拉之眼」,這隻巨大的眼睛直徑超過了48公裡,大到就算在外太空都能看得見。「撒哈拉之眼」又被稱為「理查特結構」,這是一種特殊的地理面貌,關於這隻神秘的眼睛有著種種傳說,曾有不少人認為,撒哈拉之眼就是亞特蘭蒂斯的遺址,只是由於地質變遷被埋到了地底下。
  • 茅利塔尼亞位於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是西非國家之一
    茅利塔尼亞位於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是西非國家之一,全境有2/3的地區是沙漠,首都為努瓦克肖特,位於茅利塔尼亞西部,瀕臨大西洋。茅利塔尼亞的居民個個能歌善舞,熱情好客,他們一般以烤全羊作為最盛情的款待來歡迎貴賓。
  • 神秘的「撒哈拉之眼」
    你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非洲的撒哈拉。沒錯,這片橫貫非洲北部大陸的沙漠實在太大了。可你知道嗎,在這片渺無人煙的大荒漠裡,隱藏著許多人類未知的秘密,其中,被稱為撒哈拉「眼睛」的一處圓形地貌更是充滿了神秘和詭異的色彩。這處圓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它為什麼被稱為撒哈拉的「眼睛」呢?
  • 撒哈拉沙漠中的「丹鳳眼」是誰幹的?它經常和太空人對視
    在地球的另一端,存在與之相似但更令人驚奇的景觀——撒哈拉之眼,不同於人為修建的八卦城,撒哈拉之眼完全是自然的傑作。,它是位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西部、茅利塔尼亞境內的一個巨大同心圓地形。這個時候它並沒有被叫做「撒哈拉之眼」,因為沒有人看到過它的全貌,也就是缺乏上帝視角。人類第一次看到它的全貌什麼時候呢?是1965年。
  • 「撒哈拉之眼」到底是不是亞特蘭蒂斯城?
    撒哈拉之眼又被稱為「理查特結構」,位於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茅利塔尼亞境內,它的直徑達到48公裡,中心點距離大西洋海岸超過580公裡,由於這個結構巨大,在太空上清晰可見。,它像一隻睜得圓溜溜的眼睛,這就是撒哈拉之眼,緊緊地盯著太空!
  • 美國太空人在太空遨遊,意外發現地球上有隻「巨眼」,緊盯著太空
    返航後經過研究就發現這個眼睛處於是地球上非洲大陸的撒哈拉沙漠的西南部,當時的專家們進行實地勘測後發現這個眼睛是由三個同心圓組成的,整體的直徑達到了50多公裡,眼睛的總長將近有但是這個解釋也並不足以令人信服,特別是關於這個「眼珠」到底為什麼可以這麼的圓潤也沒有一個解釋,所以至今,這個地形的形成依舊是一個謎團。
  • 撒哈拉沙漠中有隻巨眼,太空中依然清晰可見,形狀完美,成因是迷
    而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就是世界上最大、最惡劣的無人區。著名女作家三毛在撒哈拉沙漠,與她的愛人荷西浪漫、極致的愛情故事大家都讀過,直教人覺得那是一片美麗動人的土地,孕育柔美愛情的溫床。其實不然,三毛也並不是在沙漠腹地離群索居,那樣早就活不下去了,撒哈拉沙漠其實是一片最粗糲的沙質荒漠。
  • 撒哈拉沙漠裡那些令人震驚的事情,有些連科學家們也感到匪夷所思
    我們的世界有很多難以解釋的地方和現象,撒哈拉也不例外,接下來我們看看這些神奇的地方。這個美麗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沙漠呼吸,第一眼看上去,這個螺旋狀的物體就十分不一般,所以有很多人曾覺得是不是外星人到這裡製造的。實際上這是由D.A.ST.Arteam耗時兩年,在撒哈拉沙漠上移動了將近八千立方米的沙子才完成的大地藝術作品。
  • 撒哈拉沙漠也能下雪?北極凍土卻融化,地球到底怎麼了?
    大自然與與人類本應和平共處,但是最近這些年它表現的十分怪異,讓人覺得越來越捉摸不透它,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撒哈拉沙漠在下雪,而北極凍土卻融化,我們的地球母親到底怎麼了?沙漠是出了名的乾旱,尤其是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幾乎全年都不下一滴水。而北極是出了名的寒冷,那裡冰川凍土廣布,全年氣溫都是在零下好幾十度。
  • 撒哈拉沙漠到底有多深?如果挖光沙子,底下是什麼?
    荒漠中的六成是沙漠,其中最大的是位於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其面積可達920萬平方公裡。從人造衛星地圖來看,撒哈拉沙漠整體呈現為黃色,與其南方被大量綠色植被覆蓋的中非形成鮮明對比。那麼,撒哈拉沙漠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它到底有多深?如果把那裡的沙子都挖光,剩下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