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氯化鉀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lar lavage,BAL)是診斷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檢查手段,高效、高質的獲取BAL,有助於診斷支氣管肺癌、間質性肺疾病(ILD)、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統疾病。該如何正確的獲取BAL呢?
BAL檢查的適應證
(1)肺部感染,特別是免疫受損的患者肺部機會性感染的病原體診斷。
(2)肺部不明原因陰影、疑似肺部感染或需與其他疾病相鑑別。
操作步驟
1. 術前準備
術前明確患者的適應症以及是否存在禁忌症,做好患者一般情況的檢查,明確患者纖支鏡治療過程以及BAL獲取過程中的耐受性,並且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
《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氣管肺泡灌洗病原體檢測中國專家共識(2017版)》(以下簡稱「共識」)推薦,可開展靜脈複合麻醉的醫院,應儘量在靜脈複合麻醉下進行,並且術中應進行常規心電監護及脈搏血氧飽和度的檢測。
臨床進行肺泡灌洗時,較多使用氣管局部麻醉,以減輕生理鹽水導致患者嗆咳不適感,從而影響灌洗液的獲取,目前國內指南建議在需要進行灌洗的肺段中注入2%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美國的AST指南對此尚未提及。
2. 灌洗部位的選擇
肺部瀰漫性肺部疾病,如瀰漫肺部炎症,間質性肺病等通常選用右肺中葉的(B4、B5段)或者左肺舌段。原因在於:這兩部位灌洗操作便利,並且可回收到的BAL比較多,與下葉比較可增加20%。
對於已經確定可以耐受並且將要進行BAL的疑似ILD的患者,建議根據在手術前進行的HRCT,選擇BAL目標部位,而不是選擇傳統的BAL部位(即右中葉或舌)。
肺部局限性病變,如肺部腫物等,目前建議通過HRCT確定獲取BAL的位置。
3. 灌洗液的選擇
國內外指南對於選擇25℃(室溫)或37℃(體溫)滅菌生理鹽水尚無統一觀點。由於技術問題,目前使用37℃滅菌生理鹽水進行肺泡灌洗操作比較複雜,而且對於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但在《纖維支氣管鏡診斷治療學.第二版》中有這方面的內容,將獲取的兩種灌洗液進行對比,對患者血氣分析以及肺功能檢測。除短暫導致患者PaO2下降外,37℃對肺功能沒有明顯影響。但目前臨床上還是比較常用室溫無菌生理鹽水進行肺泡灌洗。
4. 灌注量的選擇
目前對於灌注量的選擇也是比較有爭議性的,尚沒有統一的標準。但灌洗液的總灌注量應控制在100-300mL,而且為了避免患者不耐受,每次注入後都需計算回收量,當注入量大於回抽量100mL以上,應停止對該區域繼續灌洗。
在灌注過程中,支氣管鏡放置在所選支氣管肺段內的楔形位置。通過支氣管鏡滴注生理鹽水(在室溫下),並分成三至五個等分試樣。在滴注每個等分試樣後,都需回抽灌注液,再行下一次等份灌注。
5. 每次灌入的次數以及每次注射量
暫時無研究發現完成BAL最適合的次數,(如總量為120mL時,6次每次20mL與2次每次60mL,檢查結果無差異),但推薦灌注≥2次。分等份灌注可讓前一次灌注液體充分到達肺泡位置。若只灌注一次,會出現灌注液體沒有充分到達肺泡,就可能被回吸出來。
6. 回收液量
(1)進行BAL細胞學分析時,BAL標本至少需要5mL,最佳量為10-20mL;
(2)遠端肺泡灌洗最佳標本量:總回收混合量≥30%總灌注量
(3)回收量<30%總灌注量時,細胞分類不準,當回收<10%總量時,更為明顯。
通常大氣道發生病變時,肺泡灌洗前可能會遇到大氣道內的痰液,將其吸去的清洗液是否能當作肺泡灌洗液的回收液呢?美國AST指南建議:在肺泡灌洗過程中所有的灌洗液均能混合一起進行檢測處理(包括第一次灌洗液以及灌洗氣道痰液的灌洗液),而國內指南提出,將第一管回收液單獨處理,其餘回收液可混合處理。
肺泡灌洗液檢測時,至少需要5mL才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沒有影響,實際操作中,當有時送檢灌洗液不足5mL時,檢驗科護士可能加入無菌生理鹽水至送檢液到達5ml或者5ml以上,這種稀釋肺泡灌洗液的行為是錯誤的。
7.保存方式
在室溫條件下取出肺泡灌洗液取後,必需在4小時內送檢。如不能及時送檢,可放置於4℃冰箱保存約24小時。如需長期保存可保存於-20℃。
根據不同檢驗目的,標本的轉運條件以及保存時間也不盡相同。共識建議,如表1所示:
表1 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病原體送檢要求及檢測方法
參考文獻:
[1]Meyer KC, Raghu G, An offici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cellular analysis in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2 May 1;185(9):1004-14.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氣管肺泡灌洗病原體檢測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17,40(8):578-583.
[3] 劉長庭.纖維支氣管鏡診斷治療學(第二版)[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