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洗出3000毫升「牛奶」 原是患上「肺泡蛋白沉積症」

2021-01-08 華聲在線

呼吸衰竭送醫,女子肺部洗出3000毫升「牛奶」

原是患上「肺泡蛋白沉積症」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8日訊(通訊員 周蓉榮 肖蘭 記者 李傳新)45歲的楊女士近日出現嚴重的呼吸衰竭、生命垂危,經湖南省人民醫院呼吸重症醫學科(RICU)搶救後,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原來,楊女士患上「肺泡蛋白沉積症」,醫生從她肺裡洗出了3000多毫升牛奶狀液體。

楊女士是沅陵人,她丈夫介紹,從2007年開始,楊女士就有點喘不過氣,「她那個時候胖,有150斤左右,爬樓上坡都有點喘,我們就認為她是胖,缺乏運動,並沒有重視這個問題。」2018年,楊女士氣促心慌,食慾大大降低,突然暴瘦30斤。夫妻倆這才覺得不對勁,趕緊到當地醫院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楊女士病情快速惡化,出現了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症狀,在當地輾轉了幾家醫院後,被送入湖南省人民醫院呼吸重症醫學科。李建民主任診斷楊女士患了「肺泡蛋白沉積症」,肺功能損傷非常嚴重,只能通過氣管插管後,保障呼吸支持的前提下,進行「床旁支氣管鏡下灌洗」等對症支持治療,清除肺泡內大量磷脂蛋白樣物質,使肺泡恢復通氣氧合功能,改善機體缺氧。經過5000ml灌洗液的不斷灌入,楊女士肺裡總共3000ml的渾濁牛奶樣液體流出,術後楊女士生命體徵平穩,2月18日轉入普通病房。

李建民介紹:肺泡蛋白沉積症是一種病因不明、以肺泡內大量磷脂蛋白樣物質異常沉積為特徵的罕見病。全球預計發病率約為 0.2/100 萬。「肺泡負責呼吸供氧,一旦被這些沉積物所堵塞,就會導致氣促、呼吸不暢。嚴重時會導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他提醒,近期天氣變化大,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特別是病毒細菌真菌結核等特殊病原體感染,如有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做肺部CT、心電圖等檢查。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張笑]

相關焦點

  • 女子洗肺水白如牛奶 肺泡蛋白沉積症是啥
    2月8日上午9:00,37歲的宋女士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洗肺」,洗出一大瓶「牛奶」液……醫生告訴記者2月8日上午9:00,37歲的宋女士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洗肺」,洗出一大瓶「牛奶」液。  醫生告訴記者:肺泡蛋白沉積症,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肺部疾病,至今為止,國外報導的患病率為百萬分之三點七。
  • 肺泡蛋白沉積症的影像識別,一文搞定!│以影識病
    肺泡蛋白沉積症(PAP)是一種罕見的瀰漫性肺部疾病,其特徵是PAS染色陽性的磷脂蛋白在肺泡腔內大量聚集,可分為3種類型:原發性,繼發性和先天性。 圖1 肺泡蛋白沉著症患者的胸片:顯示雙側氣腔高密度影,無積液或縱隔增寬的跡象。
  • 肺部炎症性陰影診斷中應注意的問題
    多次痰找抗酸桿菌陰性時,應當積極進行支氣管鏡檢查,刷片、肺泡灌洗和組織活檢可提高陽性率。 1.1.5 少見病原體肺感染 奴卡菌感染多發生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與結核和真菌感染相似。影像表現病灶多位於上肺,空洞多見。病原學診斷:奴卡菌為革蘭陽性需氧菌,具有抗酸性,用沙堡培養基較容易獲得陽性結果。
  • 專家共識 | 發熱伴肺部陰影鑑別診斷
    除應進行詳細的病史採集、體格檢查外,外周血白細胞、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可能對區分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肺部病變的診斷有一定幫助。β-內醯胺類抗感染藥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GM檢測假陽性的常見原因,其他可引起假陽性結果的還包括使用環孢素、用平衡鹽液作為支氣管肺泡灌洗收集液、多發性骨髓瘤等。
  • 新冠病毒會導致肺部嚴重纖維化嗎?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302醫院)王福生院士團隊,近期於《柳葉刀·呼吸醫學》期刊上發表了首份新冠肺炎逝者病理報告,這項病理分析不是來自完整的屍檢,而是通過對一位新冠肺炎逝者進行微創病理檢查獲得的。團隊人員對患者的肺、肝和心臟進行了組織樣本檢測。
  • 一男子吸電子菸入院治療 肺部被查出大量"毛玻璃"
    今年5月,白晶接診了一例肺泡蛋白沉積症病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回答這個問題。&nbsp&nbsp&nbsp&nbsp據白晶介紹,患者是一名快遞小哥,有十多年吸菸史,為了健康迫切想戒菸。今年3月,他聽了朋友的建議後,開始使用電子菸。大概兩周後,出現咳嗽、黃痰、胸悶及心悸等症狀,輾轉多家醫院尋求治療。
  • 肺泡灌洗液的獲取,一文搞懂│臨床必備
    《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氣管肺泡灌洗病原體檢測中國專家共識(2017版)》(以下簡稱「共識」)推薦,可開展靜脈複合麻醉的醫院,應儘量在靜脈複合麻醉下進行,並且術中應進行常規心電監護及脈搏血氧飽和度的檢測。 臨床進行肺泡灌洗時,較多使用氣管局部麻醉,以減輕生理鹽水導致患者嗆咳不適感,從而影響灌洗液的獲取,目前國內指南建議在需要進行灌洗的肺段中注入2%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美國的AST指南對此尚未提及。 2.
  • Science:肺泡神經內分泌細胞調節局部免疫反應機制
    2016年1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靜息狀態下,人體肺部每分鐘進出的空氣大約有5-8升,其中含有大量的過敏原物質。這些信號能夠被肺部表面的細胞識別並傳遞引發一系列生理反應,包括肺部血壓,免疫反應,呼吸節律等方面,然而其中的機制並不清楚。
  • 新型冠狀病毒劫持2型肺泡上皮細胞,研發藥物和疫苗有希望
    (南方周末報系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新研究發現,引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2019-nCoV針對肺泡上皮細胞下手,與這類細胞上的ACE2受體結合,入侵肺部細胞。男性表達ACE2的2型肺泡上皮細胞比例比女性更高,亞裔男性比其他人種表達ACE2的2型肺泡上皮細胞佔比更高。
  • 一個最新研究的結果是,每天喝幾杯牛奶,患一種癌的機率會上升80%
    最新研究表明,女性每天只要喝上一杯奶,患乳腺癌的機率就會大幅度上升。一個最新研究,由「美國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委託完成,發現喝牛奶的女性,與喝豆漿的女性相比,患乳腺癌的風險會上升高達80%。
  • 了解間質性肺炎相關知識,能更好呵護肺部健康,避免肺部受損!
    間質性肺炎的病理表現為瀰漫性肺實質、肺泡炎和間質纖維化成基本改變,如照射在 X線胸片上仍有瀰漫性陰影,臨床上仍有限制性通氣障礙,瀰漫性療效下降,甚至出現低氧血症,這些不同類型的疾病組成臨床病理實體。中性粒細胞在肺泡結構中的存在時間很短,因而不會造成間質結締組織的進行性和永久性損傷,從而使特發性肺泡灌洗液和肺泡灌洗液中分離的巨噬細胞在肺實質中形成,在Ⅰ期,肺實質損傷分別為無RPMI-1640培養基中培養,而在肺實質病灶中,肺實質上的纖維結合蛋白的生成速度分別為
  • 深圳一女子患上罕見「鸚鵡熱」
    原來,她患上了罕見的「鸚鵡熱」,好在醫生準確判斷,及時救治才逐漸穩定。今年37歲的李女士本想趁著空閒到法國開啟一段浪漫之旅,沒想到旅途期間出現發熱、咳嗽、流涕、腹瀉等症狀,在國外就醫吃藥後不見緩解,還越來越嚴重。8日晚上,她回到深圳,立即由120救護車送到了中大八院。急診接診後發現患者呼吸衰竭,肺部CT檢查更不容樂觀。
  • 如何看寶寶是否對牛奶蛋白過敏?過敏原測試並不是金標準!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很多寶寶喝配方奶會出現各種各種的過敏症狀,然後去醫院,醫生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建議喝特殊配方奶。這時候很多家長懵圈了,腦袋裡各種問號「怎麼辦、怎麼做、會不會營養不良、會不會影響智力和身體發育…」丨科普:什麼是牛奶蛋白過敏?
  • Cell:世界上首次實時揭示肺泡巨噬細胞與細菌之間的戰鬥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如何捕捉肺部免疫細胞的「活」圖像。他們是世界上首次找到一種方法來實時記錄免疫系統如何與影響小鼠肺部肺泡的細菌進行戰鬥。這一發現為人們提供了關於免疫系統的清潔工---所謂的肺泡巨噬細胞---的新見解。肺泡巨噬細胞曾經被認為是靜止不動的,如今他們觀察到它們在發揮作用,在肺泡空間上、之間和周圍移動,以便尋找細菌和病毒。
  • 檢查出肺部陰影、肺結節,生活上應該注意什麼?
    其實肺結節跟肺腫塊,從定義上看可看出,腫塊就是一個大結節;從影像學上看,就是胸片上的一個高密度陰影,大小不一樣而叫法不一樣而已:肺結節:肺內邊緣清晰的直徑或長徑<3釐米的類圓形高密度陰影。肺腫塊:指>3釐米且邊緣清楚的結節。
  • 寶寶牛奶蛋白過敏如何應對?規範使用低敏配方奶粉很重要
    眾所周知,食物過敏是過敏性疾病中最大的分支之一,而對於嬰幼兒來說,牛奶蛋白則是最常見的過敏原,而且其危害不容忽視。如何讓這部分寶寶健康成長,也是專家們不斷研究的課題。在上周舉行的第四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上,就有專家針對該話題進行探討,並與大家分享了嬰幼兒低敏配方奶粉的臨床規範使用,下面請看知食君現場給大家帶回來的乾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