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專家為4歲男童成功摘除腦中鵝蛋大小腫瘤

2020-12-04 上海新聞網

4歲的誠誠在上海得救。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30日電 (記者 陳靜)4歲的小誠誠顱內長了一個鵝蛋大小的腫瘤。記者30日獲悉,他在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經過5個小時的手術,成功獲救。

  誠誠因為頭疼在江蘇當地就診,醫生發現他顱內長有一個巨大的腫瘤。孩子年齡小、腫瘤巨大,手術風險極高。父母帶著他求助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外科門診。

  檢查發現,誠誠腦中腫瘤直徑約10cm,大腦後動脈及大腦內靜脈均受壓移位。「患兒年齡小、腫瘤巨大、血供豐富,術中要特別注意保護神經功能,同時要防止失血性休克。」該院神經外科主任李昊接受採訪時表示。

  手術過程十分驚險。據悉,當打開硬膜暴露腫瘤的那一刻,巨大的腫瘤、堅硬的質地超出了手術團隊的想像。因為無法分塊切除,所以醫生只能慢慢分離腫瘤的周邊,爭取完整切除。當分離到腫瘤的基底部時,突然大出血,小誠誠的血壓急劇下降,生命危在旦夕。在專家團隊的通力合作、鎮定處理下,孩子的腫瘤被全切,止血徹底。

  病理報告顯示,誠誠罹患的是腦膜瘤。這種腫瘤在兒童中少見。目前,小誠誠術後恢復良好,沒有明顯神經系統損傷體徵。

  當日,記者從上海市兒童醫院獲悉,一名9歲女童青青一年前出現肢體抖動,還出現了幻覺,青青的家人因此以為她「中了邪」。該院神經內科主任陳育才告訴記者,孩子罹患自身免疫性腦炎。這是一種人體自身抗體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神經功能和精神障礙的疾病。在專家的悉心救治下,青青肢體抖動的狀況消失,晚上失眠的情況也大為好轉,同時也沒有再出現幻覺。陳育才說,由於自身免疫性腦炎有復發的可能,因此仍需要定期隨訪和用藥,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上海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近三年接收自發免疫性腦炎患兒300餘人次,其中最小的只有2歲。他們當中有的較為嚴重送來時已經是昏迷狀態,有的四處求醫卻沒有最終診斷,因此該院神經內科主任陸燕芬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出現突然性格改變,語言障礙,不自主動作,運動障礙或有行為異常等情況,應嘗試至神經內科就診,由專業醫師判斷明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腦炎的可能性。(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王丹沁  

相關焦點

  • 上海七旬阿叔眼眶內長腫瘤 上海普瑞眼科醫院專家20分鐘手術成功摘除
    來自上海奉賢區的王阿叔在上海普瑞眼科醫院成功手術,摘除了右側眼眶內血管瘤,避免了失明風險。
  • 66天女嬰換上4歲男童心臟 刷新亞洲最小年齡和最低體重換心紀錄
    66天女嬰換上4歲男童心臟 刷新亞洲最小年齡和最低體重換心紀錄 2019-09-21 09:53:24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佚名女嬰患先天性心臟病2019年4月3日,睿睿出生,體重6斤8兩,出生後常有吃奶吃力、大口喘氣現象。5月7日,在孩子滿月後,林女士帶著女兒睿睿來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睿睿被診斷為先天性心肌緻密化不全,全心擴大先天性心臟病。
  • 95歲娭毑「發福」20年 腫瘤被「傾囊」摘除後瘦了四分之一
    手術十分成功,95歲患者和80歲專家互相點讚。紅網時刻7月9日訊(通訊員 梁輝 郭超)九旬老人腹部隆起20年,以為是年紀大了「發福」,原來是肚子裡長了個巨大的囊腫。由於老人高齡、全身情況差,手術麻醉風險極高。湖南省人民醫院多學科團隊迎難而上,「傾囊」摘除腫瘤,讓老人轉危為安。
  • 核心區動刀,醫生成功摘除核桃大的松果體區腦瘤
    浙江在線-寧波頻道9月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波 通訊員 鄭瑜)家住鄞州區的57歲陳老伯半年前突然出現莫名其妙的頭疼,每次發作,疼痛都從他的頭腦中向外輻射,嚴重時腦袋有「爆裂」的感覺。
  • 重達60公斤 一女性摘除有記載以來最大卵巢腫瘤
    西媒稱,美國康乃狄克州的一個外科醫療團隊從一名38歲女性的卵巢內取出一個重達60公斤的腫瘤,這是有記載以來摘除過的最大卵巢腫瘤。據埃菲社5月6日報導,報導稱,這位不願透露真實姓名的女患者是從去年年底開始感到異樣的。當時她的腹部突然迅速增重,每周體重都會增加4公斤左右。她憂心忡忡地約見了婦科醫生,結果醫生通過CT掃描發現她的卵巢內有一個腫瘤。
  • 湖南象面人摘除手術成功 曾長巨瘤重達23公斤
    三湘都市報2月28日訊「黃春才的第二次手術成功了!」今天上午,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宣布湖南象面人的二次手術取得成功。    英國BBC電視臺、菲律賓電視臺、《越南時報》、美聯社、路透社等十幾家境內外媒體記者向全球報導了這一好消息。
  • 25歲小夥胸部腫瘤大如籃球 右肺「消失」原因令人震驚
    面對這樣的「惡霸」,胸外科主任方文濤帶領縱隔亞專科團隊迎難而上,成功摘除了患者胸腔內的這一「龐然大物」,挽救了一位年輕小夥的生命。小郭患上的是「混合型生殖細胞腫瘤」,這是縱隔腫瘤的一種。他在老家醫院接受了4次化療,但腫瘤並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長越大了。正如他的CT所見,上小夥子的右側肺已被擠壓得所剩無幾,左肺和心臟也承受著腫瘤的巨大壓迫。老家醫院的醫生表示束手無策,手術難度和風險實在太大了。懷著最後一線希望,小郭一家來到上海市胸科醫院求助。
  • 淄博漢子為5歲男童捐獻造血幹細胞
    文/圖 記者 任靈芝 通訊員 張軍 「5歲的孩子,本來應該無憂無慮,他卻遭受了那麼多的痛苦……」16日下午,39歲的張濤採集完造血幹細胞後接受採訪時說。記者了解到,張濤是淄博第6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實現者,他的大愛之舉,將為遠方的5歲男童帶去生的希望。12月16日下午,採集完造血幹細胞以後,張濤和妻子合影。家住周村的張濤,是一名個體戶。多年來,他一直堅持無償獻血,2017年7月份,他在獻血時登記為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並採集了血樣。
  • 射殺大猩猩救下4歲男童 美網友為啥替猩猩鳴不平
    當地時間5月28日,和媽媽一起參觀動物園的一名4歲男孩,突然爬過動物園的護欄,掉進大猩猩圍欄區,並被一頭剛剛過了17歲生日、重約182公斤的大猩猩哈拉比抓住。為了防止男童受到傷害,動物園開槍射殺了大猩猩。  這一情形被網友記錄下來,並引發了激烈的爭議。當時的情形下,射殺大猩猩哈拉比有必要嗎?究竟誰該為大猩猩哈拉比的死負責呢?不負責任的孩子父母,還是動物園的過度反應?
  • 英4歲男童智商154,獲門薩俱樂部邀請為會員
    英國赫特福德郡一名4歲男童能寫出英語、希臘語和阿拉伯語字母表,經一項專業智力測試測得智商達到154,獲得門薩俱樂部邀請,成為這一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成員。艾薩克·米勒與父母住在切森特。英國《鏡報》26日報導,他今年4月24日收到門薩邀請函。
  • 天津4歲男童去世後捐獻角膜 男童父親:「想記住他眼睛裡的星光」
    【 #天津4歲男童去世後捐獻角膜# 男童父親
  • 上海骨腫瘤專家率先成功切除巨大脊索瘤 為患者植入3D列印複合假體
    中新網上海9月2日電 (陳靜王根華)復發難治性脊索瘤是國際醫學界挑戰性臨床難題。記者2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率先成功為頸胸椎巨大惡性脊索瘤患者手術,並安裝了自主研發的8椎節跨度3D列印複合假體。他們在進展期脊索瘤靶向藥物臨床治療研究中亦取得了重大進展。
  • 10歲女孩查出巨大腫瘤 只能切除卵巢 這種病好發於青少年 家長平時...
    每日商報訊 今年10歲的小唐,身高150cm,體重近80斤。在眾人眼中,她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熱愛運動,遊泳、舞蹈、打球都不在話下,尤其喜歡舞蹈,幾乎每天都要上舞蹈課。從外表看,小唐比同齡的孩子稍微「圓潤」些,嬰兒肥明顯,看起來憨憨的。
  • 病人小腦藏2個"炸彈" 被醫生成功摘除
    zaichu   本報訊(記者 檀傳才 通訊員 張基隆)一名小腦血管畸形成蜘蛛狀,血管深處還長著2個動脈瘤的患者,經鄞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成功施行開顱摘除手術,不日即可康復出院。這種因難度和風險極大被稱作神經外科頂峰手術的開顱手術,在我市尚屬首次開展。   7月19日,39歲的陳某因持續頭痛來到鄞州人民醫院檢查。
  • 5歲兒童患侵襲性眶骨腫瘤,齊魯醫院專家跨學科合作為患者摘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 通訊員 李珊珊 王文斐 近日,齊魯醫院完成了一臺特殊的跨學科合作眼眶腫瘤摘除術,手術由眼科李建橋主任醫師及骨腫瘤科李振峰主任醫師合作完成。患者是一位5歲的兒童,因「發現右眼眶硬結3月」入院,CT檢查顯示眼眶骨內腫瘤伴骨質破壞。患兒在眼科就診後,李建橋教授考慮這是一例較少見的具有侵襲性的眶骨腫瘤,便第一時間聯繫了具有豐富骨腫瘤治療經驗的李振峰教授,一起為患兒制定了詳細的術前檢查及手術方案。
  • 4歲男童危在旦夕,單親媽媽想賣房卻遭泥石流衝毀,前夫聯繫不上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但對於4歲的譚鑫來說,爸爸從他出生到現在都沒看過一眼,只剩他和媽媽相依為命。如果不是突然患上重病,這個4歲男童或許能平平安安的長大,雖然缺少爸爸的陪伴,他也能夠頑強生長。
  • 顱內島葉腫瘤如小孩拳頭方丹東團隊5小時成功摘除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房琳閭斌通訊員湯劍燕牛鵬磊文圖    直徑6釐米,小孩拳頭大腫瘤侵佔顱內    半年前,56歲的王師傅經歷了一場生死劫難。經仔細檢查,發現顱內左側島葉有一個直徑達6釐米的巨大腫瘤。    當即,王師傅被安排入住三門峽市中心醫院腦病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經過腦立體定向活檢,最終確定腫瘤性質為:星形細胞瘤。    「星形細胞瘤屬於腦膠質瘤的一種,屬惡性腫瘤,首選手術切除。」主任方丹東說。    方丹東介紹,腫瘤直徑達6釐米,尺寸近似小孩拳頭,呈侵蝕性生長,無包膜,邊界不清。
  • 13歲男童睪丸腫瘤重達4斤 「羞於啟齒」遲就醫
    胯下拖著4斤多的東西走路,是什麼感覺?13歲的男孩不好意思說,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父母居然一直沒發現異樣。浙大附屬兒院泌尿腫瘤科徐珊主任說,他從醫30多年來,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睪丸腫瘤,像個即將爆掉的小皮球,足有4斤多。
  • 國內首例脈絡膜黑色素瘤重離子治療成功
    7月22日,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孔琳教授團隊聯手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錢江教授團隊,成功開展國內首例脈絡膜黑色素瘤的「無創」重離子治療,順利為患者進行了第一次針對腫瘤病灶的「立體定向爆破」。陳先生在進一步查閱資料後得知,質子重離子治療可以在控制腫瘤的同時保留眼球,且該技術已在上海臨床應用六年多,於是他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尋求質子重離子治療。經過頭頸及中樞神經腫瘤科專家門診和院級多學科綜合討論,陳先生適用質子重離子治療。
  • 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成功開展脈絡膜黑色素瘤重離子治療
    近日,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孔琳教授團隊聯手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錢江教授團隊,成功開展國內首例脈絡膜黑色素瘤的「無創」重離子治療,順利為患者進行第一次針對腫瘤病灶的「立體定向爆破」。這也是國內首例利用重離子治療開展脈絡膜黑色素瘤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