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虜伯大炮是如何進入中國的

2021-01-15 前進者A1

在中國近現代史書上,「克虜伯大炮」的字樣是經常見到的,其名聲相當於今天的「網紅」,從鎮壓太平天國、甲午黃海大戰、八國聯軍侵華,到民國軍閥混戰、抗日戰爭等諸多重大歷史時刻,總是少不了「克虜伯大炮」的身影。那麼,克虜伯大炮究竟是如何進入中國的呢?

最初的克虜伯鑄鋼廠

歷史上的克虜伯公司是德國最著名的重工業組織之一,其發展壯大也是經過了好幾代人的努力。1811年,弗裡德裡希.克虜伯(1787——1828)在埃森創辦了克虜伯鑄鋼廠,這是克虜伯家族企業興起的肇始。1826年弗裡德裡希去世後,其子阿爾弗雷德(1812-1887)得到了這家企業的繼承權,在其卓越的經營下,這家公司獲得了飛速發展,經營領域逐漸擴大到鐵路和火車車輪的製造上,並率先將貝色麻煉鋼法和平路煉鋼法引入歐洲,利用先進的冶金和化學技術創造出了性能優越的「罐鋼」,解決了鑄鋼易碎裂的問題。人類已經悄悄進入鋼鐵時代。鋼製後膛炮可稱為當時整個世界最先進的武器。並從19世紀中期後,開始利用優質鋼鐵製造槍炮。克虜伯公司製造的全鋼後裝炮,射程是青銅前膛炮的兩倍,在準確性、炮彈重量、散布率和射速等方面都遠遠優於後者。克虜伯公司開始在軍火製造行業展露實力。

克虜伯家族合影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西方的「堅船利炮」使中國有識之士深感國家落後,不得不對西方的「奇技淫巧」重新評價,提出了「師夷技長以制夷」的思想。但由於政治和經濟的制約,直到19世紀60年代初期,清朝軍隊所使用的武器,仍是冷兵器和舊式火器。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才提出了軍事變革。接下來的太平天國起義,更使清政府不得不直接依靠西方提供的洋槍洋炮抗擊太平軍的洶湧進攻,改進軍隊裝備才真正引起了清朝政府的重視,掀起了洋務運動。

中德通商是從1861年開始的,當年9月《中德通商條約》籤訂後,德國勢力開始進入中國,一批德國洋行在中國通商口岸相繼建立,開始了中德直接貿易。

進入19世紀後,世界火炮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前裝炮、後裝架退炮、後裝管退炮。19世紀中期以前,世界風行的主要是前裝炮,即炮彈從炮口裝入。19世紀60年代後,則出現了後裝架退炮、後裝管退炮,這期間世界著名的軍火公司,主要是英國的阿姆斯特朗公司、普魯士的克虜伯公司等,其中克虜伯全鋼後裝大炮因其製造材料先進、工藝精良,質量最好,1859年普魯士軍隊一次訂購了300門,這一舉動刺激了克虜伯公司的發展。1864年克虜伯公司又製造出後裝線膛全鋼克虜伯層成炮和裝箍炮,成為19世紀70年代最先進的全鋼後裝炮。此後,克虜伯公司又先後開發出了後裝架退炮和後裝管退炮,火炮製造始終處於世界前列。

普法戰爭中使用過的90mm克虜伯大炮

1870年至1971年爆發的普法戰爭,奠定了普魯士在歐洲的強國地位,也為普魯士建立統一的德國鋪平了道路。在此戰中,克虜伯大炮顯示了優良性能,為普魯士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據史料記載,在色當戰役中,普魯士第一軍使用120門克虜伯大炮,集中轟擊法國人的陣地,不僅壓制了法軍炮兵,而且將法軍步兵阻擋在2000米之外。因此當時有人稱「1870年的普法之戰,是克虜伯大炮的勝利」。克虜伯公司被稱為「帝國軍工廠」。通過普法戰爭,克虜伯大炮和鋼材在全世界贏得了訂單。

克虜伯火炮生產車間
為來訪者演示克虜伯大炮射擊性能

普法戰爭自然引起了清政府的關注,洋務派官員對普法戰爭後的德國產生了普遍的好感,其中李鴻章對德國軍隊在普法戰爭中的表現讚不絕口,曾言:「該國近年來發奮為雄,軍政修明,船械精利,與英俄各邦並峙。」並將其列為淮軍訓練學習的楷模,並著手採購德國軍火。

1871年,李鴻章向克虜伯公司開出了一張328門各種口徑克虜伯大炮的訂單。第一批114門克虜伯大炮運到中國後,李鴻章將它們裝備了淮軍19個炮營,這是中國第一支近代炮兵部隊。此後克虜伯大炮成為了清朝洋務派官員購買火炮時的首先品。

李鴻章訪問克虜伯鑄鋼廠(中坐者)

在組建北洋水師時,李鴻章也看重德國製造的艦船,即便是採購英國製造的軍艦,也指定必須安裝克虜伯公司製造的火炮。

在劉公島的北洋海軍「濟遠」克虜伯艦炮
至今保存在廈門胡裡山炮臺的克虜伯大炮

數據顯示,從1877年到1896年,清朝累計向德國克虜伯公司購買了約2000門克虜伯大炮。克虜伯公司也成了中國軍隊主要軍火供應商,直到20世紀30年代末抗戰爆發。(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德國克虜伯與中國近代化》等。

相關焦點

  • 1420人同時操作,一枚炮彈5噸重,這門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
    德蘇在那個時候的實力都是世界上最強的,擁有最新型的武器,作戰能力強,武器的科技水平同樣是世界頂尖的,德國為對付蘇聯堅固的防禦,發明了新的大炮,每次使用的時候都要一千多人協助操作,令蘇聯畏懼的,綽號是「世界第一大炮」的這門火炮,是不是真的那麼厲害呢?
  • 價格相當於100架轟炸機,射程超過125公裡,這到底是什麼超級大炮?
    再結合對德國戰俘的審訊,終於清楚,原來是德國人新造的超遠程大炮有在興風作浪。這就是巴黎大炮的來歷。 從3月23日到8月9日的的140天時間裡,巴黎大炮共向巴黎進行了44次炮擊,其中183發落到了市區,120發落到了郊區,造成人員亡256人,傷600餘人。那麼,巴黎大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火炮呢? 今天看來,巴黎大炮已無秘密可言。
  • 孫中山先生還有個有趣的外號「孫大炮」,它是如何流傳起來的?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特別重視名字的國家,名字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名,一層是字。以近代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為例,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叫孫文,他的字叫載之,號逸仙。也就是說,稱呼孫中山為孫文、孫載之、孫逸仙都可以。但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稱呼他為孫中山呢?
  • 科學家建造「殭屍真菌大炮」來測試孢子如何傳播
    由於很難控制「野生」真菌的實驗並檢查孢子如何被彈射,因此該團隊決定建造自己的模仿真實事物的「殭屍真菌大炮」。事實是,真菌以每秒約10米(或每小時22英裡)的速度發射孢子。「殭屍真菌大炮」的結構在周二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界面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中進行了詳細介紹,揭示了幽靈般的「殭屍真菌大炮」的某些內部構造。
  • 地球大炮(劉慈欣科幻系列)
    科學家沈華北身患絕症,即將進入冬眠狀態,直至能夠治癒的醫療技術出現才解除冬眠。他在與兒子沈淵告別的時候,半開玩笑地提出了一個地心隧道設想,即從中國的北部挖一個洞,穿過地心後從南極大陸出來,這樣可以極大方便地提高至南極的運輸效率。七十四年後,沈華北從冬眠的狀態甦醒過來,驚奇地發現自己所設想的地心隧道已經由他兒子沈淵實現了。
  • 「雷射大炮」有什麼絕技?劇透來了!
    炫酷只是外表解決輸電線路行業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才是雷射大炮的本質也是研發團隊的初心一群來自中國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的輸電線路一線工人,長年累月要登上聳入雲霄的電塔,進行高空檢修清障。這群輸電線路工,通過研發「雷射大炮」解決了實際工作中的難題。
  • 「雷射大炮」有什麼絕技?劇透來了!
    炫酷只是外表解決輸電線路行業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才是雷射大炮的本質也是研發團隊的初心一群來自中國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的輸電線路一線工人,長年累月要登上聳入雲霄的電塔,進行高空檢修清障。這群輸電線路工,通過研發「雷射大炮」解決了實際工作中的難題。
  • 甲午之戰中的大清炮隊,炮臺有最先進大炮,卻沒有一間乾淨廁所
    鹿角嘴炮臺最新款克虜伯重炮輕鬆佔領炮臺的日軍,發現炮臺裝備了德國克虜伯公司最先進的重炮。炮臺守軍的宿舍內,鍋碗瓢盆堆放的亂七八糟,沒有清理的食物發出惡臭。> 駐守炮臺的清軍營房尤其讓日軍驚奇的是,沿岸所有炮臺找不到一個廁所,清軍士兵是如何解決排洩問題的呢
  • 我的世界0.14紅石大炮 擴散式大炮製作
    我的世界手機版0.14中加入了紅石大炮,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種特殊的紅石大炮製作方法。 這種散髮式的紅石大炮,可以將多個TNT像散彈槍一樣發射出去。
  • 《lol》無限亂鬥彗星大炮怎麼用 無限亂鬥彗星大炮使用方法
    導 讀 lol無限亂鬥彗星大炮怎麼用?
  • 「雷射大炮」徹底火了!登上央視,還作為壓軸出場!
    經歷了暴雨、延誤,迎著初春的涼意我們終於到達了北京,正式見證雷射大炮走進央視。和雷射大炮團隊能夠登錄央視一樣激動的是,我終於要見到這個享譽局內外的職創作品了。關於錄製現場「讓我們有請來自南方電網的『炮兵特工隊』」,「雷射大炮」團隊登場亮相,第一至四代輸電線路雷射清障儀在舞臺右側排開,觀眾們的熱情瞬間被點燃,大家都好奇於它們是如何幫助電力工人解決飄掛物難題。節目組安排的兩個實驗讓現場觀眾近距離感受到了「雷射大炮」的威力。
  • 簡氏防務:衛星圖片顯示中國正測試33.5米長超級大炮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11月14日報導,最新的衛星圖片顯示,中國內蒙古包頭附近的一個基地中出現一門長達110英尺(33.5米)的疑似大炮的物體。目前世界上曾研製的最大火炮是加拿大人布爾博士幫助伊拉克研製的150英尺長的「巴比倫」大炮(口徑1000毫米)。
  • 腦洞大爆炸之劉慈欣《地球大炮》
    面對遙遠的距離,中國工程師沈淵在父親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並主導「南極庭院」工程:在漠河挖一條貫穿地球的隧道直接通往南極,方便快捷,無資源消耗和汙染。然而,這項巨大的工程先後遭遇兩次災難性事故,數千人殞命地心,後來南極很快就被人類毀掉了,隧道被封,損失慘重,引發了人們的憤恨與譴責。
  • 中國南方電網配備「雷射大炮」 做什麼用呢?
    這個「雷射大炮」並不是作為武器使用,而是工具。在網上走紅的這款「雷射大炮」來自中國南方電網,主要的使用用途是為了清理掛在高壓線上面的懸掛物,比方說風箏、塑膠袋等。「雷射大炮」克服了傳統處理方法存在的不足,它無需辦理工作票,無需設備停電和人員攀爬杆塔,可直接遠距離及時、快速、安全地清除導地線上異物,操作方便,省時省力。
  • 鴉片戰爭清軍的大炮和英軍大炮,差別有多大?自廢武功,焉能不敗
    為什麼一個泱泱大國被打得慘不忍睹,其主要原因就是雙方武器有代差,大炮差距太大。清朝軍隊使用的,都是些老掉牙的大炮,製作工藝落後,射程近,炮彈殺傷力小,精確度低。英法軍隊使用的火炮則是加農炮、榴彈炮、臼炮、卡龍炮和康格裡夫火箭炮;與同時期清軍火炮比,英軍火炮不但炮壁薄,重量輕,而且填充速度快,質量好,射程遠。
  • 順治說明朝如重用此人清軍必亡,紅夷大炮是如何埋葬大明帝國的
    此書的作者就是紅夷大炮的引進者,同時也是明朝著名科學家的徐光啟。徐光啟,祖籍蘇州,生於松江府。19歲考中秀才,31歲在廣州遊歷時加入了天主教,因此有機會接觸西方的數學、天文、武器製造等知識。42歲時,徐光啟考中進士,進入翰林院,後又調任禮部。徐光啟的仕途並不順利,期間幾起幾落。
  • 清朝的「山寨」紅衣大炮,為何能戰勝明朝的原裝進口大炮?
    1642年,清軍在遼西用山寨紅衣大炮擊敗明軍,史稱松錦之戰。此時,離清軍入關還有兩年。對此一役,曾指導過明朝鑄造火器的傳教士湯若望感嘆道:明軍雖然先有西洋大炮,可惜發展遲緩,清軍不但也有大炮,而且數量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