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的時候,火炮被大家稱作是「戰爭之神」,還被譽為「戰場鐵錘」,是戰場上提供火力的主要武器之一。要說火炮的話,蘇聯的炮兵在二戰的時候可謂是名揚天下。最具名氣的就是奧得河戰役。參加這次戰役時,共有40000多門火炮在戰鬥中被使用,僅僅第一波攻擊,就讓德軍的陣地遭受了45萬發炮彈的轟炸,如此大的數量,現在想想也是非常驚人的。
德蘇在那個時候的實力都是世界上最強的,擁有最新型的武器,作戰能力強,武器的科技水平同樣是世界頂尖的,德國為對付蘇聯堅固的防禦,發明了新的大炮,每次使用的時候都要一千多人協助操作,令蘇聯畏懼的,綽號是「世界第一大炮」的這門火炮,是不是真的那麼厲害呢?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德國在二戰時期使用的重炮,古斯塔夫巨炮又被叫做多拉巨炮,它的總重量達到了1350噸,比26輛虎式重型坦克加起來還要重,炮管總長32米,比十層樓還要高,火炮口徑足足有800毫米,光是一發炮彈就可以達到5噸的重量,最遠射程可以射擊38公裡以外的目標。古斯塔夫巨炮的出品商是克虜伯兵工廠,它的炮管非常長,足以讓一個班的士兵坐在上面,並且炮彈的大小比一個德國士兵的體型還要大。古斯塔夫火炮完全滿足了德軍對重型火炮的要求。但是這門火炮最快的時候一小時也只能發射三發火炮,射擊完一發火炮之後基本要等待19-45分鐘,並且火炮的身管只能支撐其進行100發炮彈的發射,在古斯塔夫火炮的炮彈之下,7米厚的鋼筋混凝土也會被擊穿,而要操縱這門巨大的火炮,更是需要1420人同時工作,可以說,古斯塔夫是一門非常複雜的火炮了。
德國有一門相當巨大的火炮——古斯塔夫巨炮,它的誕生,將希特勒的野心完完全全的暴露在了陽光之下,1933年德國迎來了希特勒執政的年代,在其上臺期間,直接撕毀了《凡爾賽和約》,開始了自己對內發展經濟、擴充軍備的預備生涯。對於希特勒的這些舉措,可以說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過英法兩國並不想玩火自焚,因此就選擇了綏靖政策予以防備,而法國則是修築了馬奇諾防線,防止德國越過德法邊境突然襲擊。
法國的舉動不可謂不大,而德國自然也是心裡有數,但是希特勒完全沒有把馬奇諾防線放在眼中,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前中期,德國的克虜伯公司接到了德國陸軍司令部的政令,要求該公司設計出具備擊毀馬奇諾工事要塞能力的重炮,這門重炮要是能夠做到在敵人無法企及的距離上一炮能打穿7米厚的混凝土或1米厚的鋼板是最好不過的。於是該公司日夜兼程,研製出了一種履帶式重炮——卡爾臼炮,然而德軍依舊不滿足這種重炮的殺傷力,便開始了另一種當之無愧的超級武器的研究,這個武器就是古斯塔夫巨炮。
在戰場上就是時刻等待生命的逝去,二戰,是近代史上波及範圍最廣、破壞性最強的一次戰爭。自1939年9月,直至1945年9月結束。波及到的國家共有61個,約80%以上的自然人口在這場戰爭中承受戰亂的痛苦。二戰也是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幾乎每一場軍事行動都是傾盡全力,軍事生產在當時也得到了突發猛進的提升,兵力損失及物資損失都非常嚴重,歐洲及亞洲兩個大洲幾乎都一直處在二戰的戰亂中。
戰爭的開展就必然會導致人類無法正常生存,生活上的衣食住行都不能得到保障,數不盡的士兵在戰場上犧牲,世界各地都在流淌著人類的鮮血,戰爭意味著人類將面臨廝殺不斷的災難事件。如今,二戰已經成為永久的歷史,於中國而言,很多中國人對於戰爭都很陌生,但戰爭從未消失在當今時代,我們很幸運地降生在這個極力提倡和平且國力強大的中國,也不用擔心國家會輕易發生戰爭,而二戰這段戰爭歷史也應該就此成為歷史經驗,讓世人都不再力圖發生戰爭以影響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