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的炮神到底有多神?臨時改裝炮彈,一頓炸垮日軍陣地

2021-01-11 騰訊網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一恆獨步,無授權禁轉!

炮兵在抗戰之初,對於八路軍來說是一個非常稀缺的兵種,不僅僅是火炮不多,能夠把大炮操弄的非常嫻熟的人就更少。

[開國少將趙章成]

正是炮少,懂得操作使用火炮的人屈指可數,為此,八路軍非常重視對炮兵這一特殊兵種的培養。

全面抗戰後,利用僅有的幾門迫擊炮在戰場屢建奇功的趙章成,被八路軍總部由前線抽調回延安,擔任抗大教員,重點培養炮兵人才。

侵華日軍怎能讓八路軍在和平、安寧的環境下培養趕走侵略者的人才呢。

日軍自侵略中國的那一天起,就從未放棄過侵吞中國的狂妄的野心。

作為培養全新軍種的趙章成,在繁忙的教學之餘。還擔負著帶領學員奔赴戰場,讓戰士們通過在戰場上的拼殺,真正發揮出炮兵的作用。

日軍侵犯山西全境後,依然沒有停下繼續侵略中國的腳步。1940年6月,日軍總結了前幾次未能攻入陝西的教訓,從出兵數千人就輕率上陣,認為中國軍隊實力過弱,無法抵擋住日軍的打擊。意想不到的是,日軍數次進犯,每次都被中國軍隊打敗。

接二連三的失敗,這才讓驕狂的日軍逐漸清醒過來,再次糾集1萬多人,務必突破陝甘寧防線,由延安再攻入西安。

然後揮師南下,突破秦嶺進入四川的辦法,攻入中國核心部位,企圖全面動搖全國人民誓死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堅強意志。

日軍本著這一戰略意圖,積極開始了準備對陝甘寧邊區發起更大規模的進攻。

深深了解黃河水文特徵的日軍,乘黃河汛期尚未來到,派出先頭部隊侵佔了沁州火車站。

日軍侵佔沁州火車站,隨即設立崗哨,修建工事,把這裡作為前進基地,囤積大量物資,為的是一旦日軍發動總攻,這裡可以隨時為日軍提供戰爭中所需要的一切。

得知日軍這次出動了1萬多人的部隊再次發動對陝甘寧邊區的掃蕩,負責保衛陝甘寧邊區安全的部隊積極備戰,堅決不讓日軍渡過黃河。

向日偽軍炮擊

負責保衛陝甘寧邊區的部隊得知日軍已經佔領了沁州火車站,知道如果日軍站穩了這個火車站,就會源源不斷的運來各種物資,把這裡作為前進基地,為隨後而來的日軍能夠更大規模的發動對陝甘寧邊區的掃蕩,做到充裕的物資保證。

擔任進攻沁州火車站的部隊,在派出人員偵察時,發現日軍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備的防禦體系,如果部隊發起進攻,肯定會有較大的傷亡。

這時,有人提議請神炮手趙章成出馬,都知道他把迫擊炮擺弄的爐火純青,只要他一來,消滅日軍的火力點肯定是手到擒來。

已經擔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炮兵主任的趙章成,接到要他再上戰場的命令,毫不遲疑的馬上帶上他的學生奔赴戰場。在他看來,書本知識學的再多,也要和戰場相結合,這樣才能讓炮兵學員們成長的更快,實踐才能出真知。

趙章成和炮兵學員們,風風火火的趕到陣地,只和擔任進攻部隊的領導簡單寒暄過後,就悄悄的向陣地而去。

多年操作火炮養成的經驗,他根本不需要藉助望遠鏡,就能通過目測,大致判斷出他呆的地方,同日軍佔據的沁州火車站的大概距離是多少。

趙章成經過一番察看,逐漸心裡有了底。從他所處的位置距離沁州火車站至少有1公裡,1公裡對於威力巨大的火炮來說,根本不是個事情,只要調整好方位一聲令下,朝日軍陣地轟擊就行。

趙章成帶領的炮兵,包括他這次參加戰鬥使用的,只是威力有限,尤其是射程僅僅只有幾百米的迫擊炮。

射程近,威力也不夠大,如果不切實際的盲目開炮,雖然,炮聲很好聽,只能讓日軍受到驚嚇,無法起到消滅日軍的作用。

如果帶領炮兵們掩蔽向前前進到一定的距離之內,雖然能夠有效增加迫擊炮的射程。不用說趙章成和炮兵們的危險係數也增大了,距離近,每一發迫擊炮炮彈出膛後,都有相應間隔的時間。不必諱言,日軍的戰鬥力也是非常強悍的,他們會緊緊抓住炮彈裝填的空隙,派出狙擊手,進入到掩蔽位置,迅速摧毀迫擊炮陣地,讓炮兵學員無謂的犧牲,這樣做肯定得不償失。

趙章成當然懂得,戰鬥中最好的辦法,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沒有這個原則,相互拼實力,這樣肯定划不來。

怎樣才能讓迫擊炮發揮作用,把躲在陣地後面的日軍炸上天,減少部隊衝鋒戰士們的傷亡。

真的是急中生智,趙章成大膽進行改進,在迫擊炮的炮彈上做文章,指揮參戰的炮兵學員們,給迫擊炮的導火管附加多個藥包實施強裝藥,進行超遠程集中射擊。

學員們,包括在他身邊準備進攻的戰士們都半信半疑,這樣做炮彈能不能打出去,會不會發生炸膛。

趙章成看出了官兵們的疑慮,他親自做起了示範,仔細瞄準好沁州火車站方位後,他要同志們都離開。

正在訓練的八路軍炮兵

同志們在他連聲催促下,都離開了一段距離趴在地上。只見趙章成沉著的把一枚經過改裝後的炮彈填入迫擊炮炮膛。

轟,炮彈帶著尖利的聲音直接朝目標轟去。成功了,炮彈準確的落在日軍陣地上。

戰士們見此馬上來到各自的炮位前,把一枚枚經過改裝後的炮彈裝進炮管,向日軍陣地打過去。

守在陣地上的日軍,被炮彈炸得七零八落,無法想像八路軍怎麼會有這樣的迫擊炮。

在趙章成的指揮下,炮兵學員們越打越順手,很快摧毀了日軍沁州火車站的所有設施,特別是把日軍的鐵軌炸成了麻花狀,日軍大驚失色,到處尋找掩體。

就在趙章成帶領炮兵大顯神威之際,早已等了很久的戰士們,在衝鋒號的指引下,向殘留在沁州火車站的日軍發起了衝鋒。

沒被炸死和打死的日軍,苦於火力不足,被迫撤退,在他們想來,如果不能跑的夠快,轉眼,就會被趙章成指揮的炮兵炸得滾回老家。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炮神趙章成:每逢開炮必拜佛,三發三中救紅軍,林彪:簡直是藝術
    而這還不是最麻煩的,因為趙章成手上的炮彈,僅僅只有5發。5發一打完,就將面臨有炮無彈的窘境。可以說,趙章成的每一發炮彈,都關係著紅軍的生死存亡。趙章成首先開了一炮,炮彈划過了一道曲線,在國民黨軍身後爆炸,一個人都沒炸死。楊得志一看,有些著急:「老趙啊,炮彈不多,這麼打可不行。」
  • 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戰憶:太行山上 日軍「名將之花」凋謝處
    只是市中心公園內的王二小雕塑提醒著人們,70多年前,在這片土地上,曾經有過一段讓人刻骨銘心的艱難歲月。太行山上,曾發生了無數的抗日故事;而僅僅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內的淶源縣,就曾經發生過雁宿崖黃土嶺戰役、八路軍擊斃日軍中將阿部規秀、白求恩救治八路軍傷員等事件。不久前,北京青年報記者再次來到淶源縣,尋找曾經的抗日傳奇。
  • 殺傷200美軍,一發摧毀坦克,日軍擲彈筒發射方式被神劇扭曲了
    美軍的60毫米迫擊炮的重量達到19公斤,僅炮組就需要3人,對編制的佔用比大得多,支援靈活性也更低。第二,價格低廉結構簡單。89式的生產對時間和材料都很低,很多工廠都能迅速量產,成本只相當於三支三八式步槍,是97式輕迫擊炮的三十分之一。第三,相對於其體量而言89式的威力和射程很可觀。
  • 血戰雞籠山,日軍是如何夜襲作戰的?排長:日軍夜襲有三個特點
    天漸漸亮後,日軍第6師團一個聯隊在陸空聯合、步炮協同下,對雞籠山沿線陣地進行狂轟濫炸,企圖徹底破壞守軍防禦工事,為進攻長沙掃平通道。從早上到黃昏,雞籠山守軍一直被淹沒在日軍的炮火硝煙之中,全排未離陣地一步,副班長趙琪右眼球被炸裂,班長何樹清耳朵被震聾,士兵被炸死炸傷40餘名,血肉橫飛,其狀之烈,其情之慘,實不忍睹。據班長何樹清統計,日軍在一天之中向雞籠山陣地發射了萬餘發炮彈。
  • 八路軍彈藥打完時,一個地主跑過來大喊:我家裡還有十幾箱子彈!
    故事發生在1939年,此時的日軍已經喪心病狂,對我中華大地發起猛烈攻擊。日軍所到之地,多是斷壁殘垣。日軍突然襲擊我軍115師,由於敵我雙方的巨大差距,戰役打的比較慘烈。
  • 侵華日軍使用的四類化學毒劑,賀龍曾中毒負傷,至今我國仍有遺留
    日軍不僅在戰場上對軍人實施化學戰,並且還把化學戰的罪惡毒手伸向了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他們把中國當成了化學武器的試驗場,日軍在侵華戰爭中使用的化學毒劑大致可分14類,百餘種。主要有以下幾大類:一、糜爛性毒劑,包括芥子氣和魯易氏氣。這種毒氣對人體的傷害是造成皮膚和肺部嚴重潰爛。
  • 34000噸「七星戰艦」有多強?2枚原子彈炸不沉,又硬扛20發炮彈
    在長達40多年的戰列艦歷史發展演變中,湧現出了許多知名戰列艦,其中包括「日本大和級」、「美國的依阿華級」以及「德國的俾斯麥級」戰列艦,在世界戰列艦的發展史上都有他們極其重要的一頁。而號稱「七星戰艦」的內華達號戰列艦,一直都被稱為是標準戰列艦的始祖。
  • 日軍偽裝成八路軍,在過黃河時說一句話暴露,老大爺做法令人敬佩
    日軍偽裝成八路軍,在過黃河時說一句話暴露,大爺的做法令人敬佩。在我們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有太多太多讓我們敬佩的人物,我們中國人們為了趕走日本侵略者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大家通過觀看電視熒幕是否知道在黃河中有一位老大爺曾想和偽裝成八路軍的日軍同歸於盡,雖然未能殺死日軍,但是老大爺的所作所為是讓人非常敬佩的。這位老大爺便是憨頭的爹爹,他住在黃河邊上,是一位擺渡人。他的兒子為了打鬼子參加了八路軍,不過在戰爭中壯烈犧牲了,這讓老大爺對日本人更加痛恨。老大爺年老了,不能親自上戰場殺敵報仇,只好在黃河邊,幫忙需要過河的人,特別是八路軍。
  • 二戰時期,日軍自豪的擲彈筒到底有多厲害?老兵:遠比機槍可怕
    二戰時期,日軍的大多數士兵,會攜帶一種裝備,這種裝備的名字叫做擲彈筒。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憑藉著擲彈筒,給美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即便是實力強橫的美軍都吃了虧,可見擲彈筒的作用有多大了。實際上這種武器,也是日軍引以為傲的一件裝備,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二戰日軍所使用的擲彈筒到底有多厲害。
  • 沒有先進通訊工具,八路軍發明人電話、連天哨,還把敵人編成暗語
    兵貴神速,鬼子還沒有醒過味兒來,就成了八路軍的槍下鬼,21個鬼子全部被擊斃,八路軍僅僅用了兩分鐘,就拿下了戰鬥,繳獲敵人兩挺機槍、10多支步槍、一支手槍、一個擲彈筒和數百發子彈。到1941年,北平主力隊伍已經發展到2000多人,在240個村莊中,發展了2250名黨員,建立了民兵及工農青婦等群眾組織,從小塊遊擊區發展成大塊的平北根據地了。
  • 八路軍中,是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為抓俘虜他還專門學日語
    可見軍國主義教育對他們的洗腦有多嚴重,戰敗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恥辱,要剖腹自殺來謝罪。並且日本士兵絕不會讓自己成為俘虜,在戰敗的時候誓死不肯繳槍。這也給八路軍的抓捕俘虜帶來了難題,既然日本士兵如此蠻橫,那麼八路軍中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
  • 八路軍遭日軍圍攻,一位老地主跑來陣地稱:我家藏著十幾箱子彈
    引言作為地大物博的國家,從古時候起,就有許許多多的國家對我們虎視眈眈,想要掠奪我們的寶貴財富。說起近代史,可謂是一部血淚史。當然,有侵略就會有反抗,在華夏兒女抗爭期間,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他們雖然是平凡人,卻也堅定而又勇敢,為抗戰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一位無名英雄的生活,親眼看看華夏兒女的堅強與勇敢,體會先輩們的風採。說到地主,可能每個人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印象都是不好的。的確,就我們以往的了解來看,地主的確不是什麼好人。
  • 太行山與八路軍華北抗戰
    各村群眾在民兵保衛與掩護下,能夠有計劃地轉移,能夠在戰爭中堅持生產,而正規軍隊有了民兵配合則進一步擴大了戰鬥的群眾基礎。太行區民兵為太行抗日根據地創建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937年9月在八路軍創建太行根據地時,太行民兵率先參加了著名的神頭嶺、響堂鋪伏擊戰和粉碎日軍「九路圍攻」等戰役。
  • 中國遠徵軍血戰松山 三噸炸藥炸飛山頭(圖)
    滇緬公路在怒江西岸的盤山旅途中,有一座海拔2260米的西岸最高峰松山,遙控怒江及兩岸滇緬路。1944年5月遠徵軍強渡怒江後,左翼第11集團軍立刻強攻日軍重兵把守的松山。部隊在怒江東岸纏頭山布下陣地,董啟超每天光著膀子、舉著50公斤重的炮彈跑上跑下苦練,臨戰前他的裝填速度超過了每分鐘8發,成了全團的「標兵」!1944年6月2日松山總攻開始,董啟超的部隊率先開火,猛轟對岸直線距離僅6公裡左右的松山。一個連3門炮,連長舉個小紅旗站在土坡上,不時猛揮小旗大喊:「8發急促,放!6發間歇,放!」
  • 日軍花錢買糧為何還被罵搶劫,抗戰時中國軍隊夥食到底有多差
    蛋哥不是學化學的,不知道包子究竟能不能變成手雷,咱們今天就聊一下,中日雙方的夥食,中國軍隊到底能不能吃上包子。日軍研究軍用口糧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治維新,二戰時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學體系。每人每天供應精米660克,精麥210克,鮮肉210克,蔬菜600克,還有各種調料、糖、茶和香菸等。戰時主食由壓縮餅乾和罐頭替代,其他副食酌情增減。
  • 鏡頭下真實的八路軍:全身掛滿手榴彈的戰士,圖9女八路英姿颯爽!
    照片中可以看出八路軍戰士所使用的手榴彈造型很經典,這也是八路軍最常使用的規格,且多為自身工廠所造,具有手感好,方便攜帶,威力大的特點,是抗戰殺敵,保家衛國的利器。八路軍戰士簡樸隨和,艱苦耐勞,在最簡陋的條件下也能堅定決心,抗爭殺敵。照片中的兩位戰士一臉笑容,看起來很是平易近人,與那些滿臉兇狠的日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才是我們應該所愛戴的英雄啊!
  • 這位八路軍旅長壯烈殉國,對政委說:軍人不能死在床上
    範子俠在冀中一帶組織了抗日義勇軍,但他沒學過遊擊戰,全部是陣地戰,傷亡非常大。聶帥了解情況後,就派人過去教他們打遊擊戰,戰術提高非常快。聶帥決定爭取範子俠,範子俠也願意加入八路軍,但還是有些猶豫。
  • 抗戰罕見老照片:八路軍扛木製土炮,最後一張是鯊魚頭戰鬥機!
    抗戰罕見老照片:八路軍扛木製土炮,最後一張是鯊魚頭戰鬥機! 八路軍民兵扛木製土炮,木製土炮能轟塌牆。那時的士兵用血肉之軀抗擊著猖狂無比的強敵,讓人感到佩服。
  • 戰爭片裡八路軍能用大拇指測距離,是什麼原理?有這麼個數學公式
    抗戰神劇有很多生編亂造的東西,把戰爭片的名聲都搞壞了。比如手撕鬼子、褲襠藏雷、以及"我爺爺8歲的時候就被日本鬼子殘害"這些粗製濫造梗。在神劇裡,抗戰軍民總是英明神武,小鬼子都是蠢萌蠢萌的,讓人心生憐惜,直呼「小日本是怎麼熬過這八年的」?所以,人們一提抗戰神劇都連連搖頭,形成了固定認知,嚇得像躲避瘟疫一樣,這真叫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