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徵軍血戰松山 三噸炸藥炸飛山頭(圖)

2020-11-24 手機鳳凰網

滇緬公路在怒江西岸的盤山旅途中,有一座海拔2260米的西岸最高峰松山,遙控怒江及兩岸滇緬路。1944年5月遠徵軍強渡怒江後,左翼第11集團軍立刻強攻日軍重兵把守的松山。在這方圓不足1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戰鬥極盡血腥慘烈……

董啟超 90歲 遠徵軍炮兵部隊裝彈手

一米多深的戰壕

董啟超是河北冀縣人,儘管如今已90高齡、且在滇西龍陵住了近60年,可一開口還是河北腔,也是此次採訪惟一聽得懂普通話的老兵。老人經歷坎坷而豐富,不久前我們在惠通橋尋訪時,他就是當年炸橋的目擊者;讓人驚嘆的是,他竟還是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以及松山大戰的參與者!

1937年7月,22歲的董啟超在天津學織布,突然就被強行拉了兵,拉兵的人理由充足:「盧溝橋事變聽說了沒有?國難當頭,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就地從軍抗日!」董啟超被分到了國民黨航空委員會第一運輸大隊,到了南京修飛機場。12月的一天日軍破城,董啟超在下關冒死乘船逃脫,身後碼頭是呼天不應叫地不靈的數萬難民……剛逃到江西,南京大屠殺的確切消息便傳來,董啟超和同伴們心如刀絞!

部隊輾轉到了雲南中緬邊境的芒市,為滇緬公路搬運物資。1942年5月日軍又從緬甸殺過來了,董啟超逃命到惠通橋畔再次大難不死(詳見本報有關惠通橋報導)。在昆明,正逢遠徵軍直屬炮兵師第10團招兵,招兵軍官嫌已27歲的董年紀大了不想要,董啟超一急脫掉上衣亮出一身結實肌肉,聲淚俱下:「長官,我當過7年搬運兵,有的是力氣,也懂雲南擺夷話,就想為南京死難同胞報仇!」軍官感動了,破例收了這個年齡足以當連長的兵,安排他在2營4連當裝彈手。

訓練近兩年就遇上了滇西大反攻,炮10團隆隆起程往怒江開拔。該團一共裝備18門100毫米德國野戰炮,全以車輛牽引,一路前進聲勢浩大。董啟超坐在駕駛室裡豪情萬丈:當步兵一槍才打死一個鬼子,當炮兵一炮就能轟掉幾十個,過癮!部隊在怒江東岸纏頭山布下陣地,董啟超每天光著膀子、舉著50公斤重的炮彈跑上跑下苦練,臨戰前他的裝填速度超過了每分鐘8發,成了全團的「標兵」!

1944年6月2日松山總攻開始,董啟超的部隊率先開火,猛轟對岸直線距離僅6公裡左右的松山。一個連3門炮,連長舉個小紅旗站在土坡上,不時猛揮小旗大喊:「8發急促,放!6發間歇,放!」董啟超十分明白,「急促」就是要他瘋了一樣裝填炮彈,「間歇」就是歇一會兒再打下一發,讓觀測員辨認效果修正彈道……50公斤的大炮彈在他手上像沒事兒一樣,流水般送進炮膛;有時候送得過快,上一發的彈殼「叮噹」滾出來貼到他身上,「撲哧」一下就燙掉一層皮!

瘋狂炮擊持續了近3個月,炮擊剛開始時,對岸日軍還常常打炮還擊,進入7月份後就再沒炮彈飛過江來。董啟超沒望遠鏡,只能憑肉眼遙望茫茫雨霧中的松山——山頂終日煙霧騰騰,不時看到步兵交火的火光閃爍。董啟超和弟兄們心裡急啊:每天少說要轟兩萬發炮彈上去,3個月就有百萬發炮彈炸在山頂鬼子兵頭上,他們怎麼還沒死絕?

董啟超並不知道,日軍佔領滇西後在松山下的功夫最大——松山最高峰子高地築有2個特大地堡、若干子碉堡,相互之間以交通壕連接,坦克、重炮均能自由出入;松山其餘陣地如大埡口、臘勐、滾龍坡等地還有10餘個堡壘群,均為永久性工事,由日軍第56師團113聯隊近千人駐守。連日炮擊將日軍表面陣地基本摧毀,可堅固地堡並無多大損傷。整個6月,遠徵軍第71軍28師從大埡口等處艱難登山攻擊,遭日軍明暗火力網交叉射殺,傷亡1600餘人仍無進展。7月,第8軍、第6軍緊急增援,其中就有高有旺、黃執中兩位老兵。

高有旺就是龍陵人,儘管直到1944年初大反攻前夕才參軍,但一下子就遇上了打松山這樣的空前惡戰。記得那幾天雨下得很大,高有旺穿著草鞋、扛著「中正式」跟著老兵們爬山,爬到大埡口附近已是周身泥濘,頭上也早已是一片火海彈雨。高有旺臉色慘白有些緊張,班長好像是重慶巴縣人,連踢了他兩腳,口裡罵:「龜兒子等哈兒跟倒我,不準亂跑!」

相關焦點

  • 血戰松山:滇西抗日中最慘烈的戰役真相
    松山戰役,又名十戰松山。它是日本軍國主義眼中的「玉碎之戰」,更是中國遠徵軍以血肉之軀奪取勝利的代名詞。此戰,中國遠徵軍全殲駐守松山的日本侵略者,打通了滇緬公路,使抗日戰爭由此進入反攻階段。但這次勝利是以極其慘烈的代價換來的。
  • 每一個犧牲都有價值:「顯微鏡」下的松山血戰
    編者按:松山戰役(1944.4.14~1944.11.3)是抗日戰爭戰略反攻階段中國軍隊與日軍在滇西進行的一次具有轉折意義的較量。中國遠徵軍10次攻打松山,最終全殲死守松山的日軍。 2009年8月,《軍營文化天地》雜誌副主編餘戈出版了反映松山戰役的著作《1944:松山戰役筆記》。
  • 中國遠徵軍滇西大戰紀實
    在遮天蔽日的原始叢林裡和士兵們最親密的就是它們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戰爭是這些馬馱出來的    8月2日,遠徵軍第36師開始向西南城牆攻擊,將城牆炸開一缺口突入城內,8月5日,美軍飛機集中轟炸四周城牆,炸開13處缺口。8月14日,美軍飛機猛轟東門日軍守備隊本部,日軍148聯隊長藏重康美大佐被炸死,由太田正人大尉代行其指揮。經反覆爭奪西南角日軍全部殲滅。
  • 92歲老兵憶松山戰役:血戰之後全連只剩下17人
    楊金繼老人今年已經92歲,記者見到他時,楊老正躺在金華中心醫院急診住院部的病床上,三個女兒陪在身邊細心照料。  旁人眼中的這位和藹老者,曾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遠徵軍的一名中尉連長,從慘烈的松山戰役中撿回一條命,而這場松山戰役,正是紅極一時的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南天門戰役的原型。
  • 「21噸TNT炸藥當量」是一個什麼概念?
    當炸藥爆炸,化學反應放熱的同時,炸藥分子分解出的可燃元素碳、氫被迅速氧化,還會產生大量的氣體,1公斤TNT炸藥爆炸,在2800℃時產生的氣體為7800升,為原先炸藥容積的12500倍。而這大量的氣體在高溫下會急速膨脹,形成十萬倍於大氣壓力的高壓氣團向四周高速傳播,這意味著炸藥爆炸之後產生的,是一個灼熱的、壓力巨大的、急速擴張的氣團。
  • 河南輝縣環保局長曾背炸藥炸汙染水泥窯(圖)
    「背著炸藥炸出來的  又兩個月過去了,11月的一天,輝縣環保局局長老吳帶著炸藥來到輝縣鳳凰山的一家水泥廠,根據工作安排,他們將炸掉第一座水泥立窯。「這些企業主身價都在千萬以上,你炸他的窯就相當於敲他的金飯碗,他不跟你急才怪!」儘管早有準備,但老吳還是被人從廠裡趕了出來,車子則被扣在了廠裡。為了避免出意外,老吳將炸藥背在自己身上,然後打電話向唐豔青匯報。   天降大雪,將山路徹底封死!
  • 滇緬之戰簡介,說一說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鐵血遠徵
    中國遠徵軍是根據一九四一年成立的中英軍事民盟而組織的。當一九四○年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之後,六月四日英法軍在敦克爾克棄甲丟盔大潰敗之後,英倫三島岌岌可危,英國希圖借中國人民長期抗戰的偉大力量,支援它在遠東殖民地特別是緬(緬甸)、印(印度)、馬(馬來亞)方面的軍事,挽救遠東大後方的危機。
  • 曉曙的緬北奇遇:轉兒追蹤中國遠徵軍
    1942年5月,中國遠徵軍回國的道路已被日軍切斷,指揮官杜聿明命令銷毀全部機械化輜重,率部闖入了被當地人稱為「絕地」的野人山。2006年4月4日正午時分,曉曙站在騰衝和順鄉滇緬館抗戰館的展牌前,一段黑色粗重的文字電閃雷鳴般擊中了她:七十年前,日軍打響了盧溝橋第一槍。無數青年學生投筆從戎參加遠徵軍,其中就有不少女學生。
  • 一場戰爭的兩種紀念:松山就像戰爭迷宮(組圖)
    電視劇的原型,便是1944年發生在這裡的松山戰役。   當年5月,為了打通中國抗日戰爭的生命線——滇緬公路,中日兩國軍隊在這座面積18平方公裡的大山裡廝殺了近百天。中國遠徵軍以傷亡7763人的代價,全殲據守的1300名日軍。這次勝利還有另一個非比尋常的意義,這是抗日戰爭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收復失地。   電視劇喚醒了人們對這塊舊日戰場的記憶。
  • 中國遠徵軍老兵鐵血往事——《遠徵之魂》
    根據中英兩國籤定的共同防禦滇緬公路的軍事協定,為援助在緬甸作戰的盟軍英國軍隊,保障滇緬路暢通無阻,外援物資能順利地到達中國的大後方,國民政府決定派遣一支遠徵部隊入緬作戰。作戰失利後,中國遠徵軍一部退入英屬印度。在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的指導下,在蘭伽訓練營受訓並進行整編,並於1943年8月改編為中國駐印軍,利用美援物資配備全副美式裝備,戰鬥力大為提高。
  • 烈性炸藥自製鞭炮 被炸得屍骨無存
    大洋網訊因嫌大型廠家生產的鞭炮「聲音太小、威力不大」,貴州沿河自治縣後坪鄉一農民竟突發奇想,買來烈性炸藥自製鞭炮,準備在過年時好好熱鬧一番。哪知鞭炮未製成,反被炸了個屍骨無存,其妻子同時受害,兩小孩也受輕傷。  貴州都市報報導,1月14日夜9時許,沿河縣後坪鄉雙坪村刷帚背組忽然傳出轟的一聲巨響。
  • 中日松山戰役紀實:「東方馬其諾」的覆滅(圖)
    日美軍記者拍攝)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上,有三次日本軍隊被全殲的戰役,它們分別發生在滇西的松山、騰衝和緬北的密支那。其中1944年的松山戰役,直到今天知道的人仍不多。在那場戰役中,國民黨軍隊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面對中華民族共同的敵人——日本侵略者,都曾為捍衛自己的祖國浴血奮戰、流血犧牲,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熱血男兒。軍隊作家餘戈用4年時間,親赴松山踏訪尋覓,以嚴謹的歷史態度和日記體形式,記述了60多年前那場在最無名的地方發生的最慘烈的戰鬥。
  • 二戰史上海拔最高的戰鬥,松山戰役因它而打響,卻很少人提及
    遠徵軍第三十九師直到5月21日,才進至一個叫紅木樹的山口,可是很快就在日軍的反撲下,丟失了陣地,不過,部隊在打掃陣地時,找到了一份日軍的作戰命令,上面寫明了中國軍隊方面的兵力部署,進攻序列,也就是說,日軍能夠在高黎貢山把中國軍隊打的如此之慘,完全是因為他們事先已經知道中國軍隊將要進攻的消息,而且,駐守高黎貢山的日軍也是在戰鬥剛剛開始之前,突然增兵,守軍不再是戰前的兩千人,而是四千多人,全是日軍第五十六師團的精銳
  • 媒體解析21噸TNT炸藥的爆炸是什麼威力
    TNT當量,又稱爆炸當量,用於估算爆炸釋放的能量,質量單位通常以千克或噸來計量,而核武器的威力衡量通常用「萬噸」。1噸TNT釋放能量相等於4.2千兆焦耳。3噸TNT的威力有多大?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從波形記錄結果估計,天津港瑞海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發生的第一次爆炸威力相當於3噸TNT。
  • 它是化肥還是炸藥,為何不禁用?
    據黎巴嫩安全部門負責人阿巴斯·易卜拉欣(Abbas Ibrahim)表示在港口倉庫中儲存了大量易燃易爆的化學物質,黎總理已經確認,發生爆炸的是2700噸硝酸銨,據稱是維修焊接的火花引燃了炸藥,最終發生大爆炸!
  • 炸藥是怎麼來的 看看真正炸藥的發展歷程
    順帶說一句,大清江南局1890年代曾有記載進口了3噸苦味酸,但大清並不會炸藥鈍化技術,買來了純的苦味酸不能用,一碰就炸,放著也要炸,於是眾人挖了個大坑統統埋到地下存著了事。有人看著可惜,上摺子稟皇上,稱買個機器就可裝填,但光緒帝把摺子留中不發了,呵,這批苦味酸也不知發芽了沒有,庚子國變時大清國可沒少讓「列低炮」的毒煙嚇尿。
  • 90歲老兵憶抗戰:當翻譯指引美機轟炸日軍(圖)
    資料照片【老兵檔案】徐定華90歲,1940年橫跨半個中國來到重慶抗戰大後方,1943年報名加入中國遠徵軍成為一名翻譯,參加了滇西緬北戰役。見到90歲的徐定華,他正端坐在家裡的沙發。徐老眼睛明亮,但卻看不見東西。他的妻子華人珠說,老人左右眼視力在二三十年前開始退化,如今只能看到光點。腿腳也變得不靈便,走路需要人攙扶。
  • 答澎友 | 相當於21噸TNT炸藥的爆炸,是什麼威力?
    答澎友 | 相當於21噸TNT炸藥的爆炸,是什麼威力?TNT當量,又稱爆炸當量,用於估算爆炸釋放的能量,質量單位通常以千克或噸來計量,而核武器的威力衡量通常用「萬噸」。1噸TNT釋放能量相等於4.2千兆焦耳。3噸TNT的威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