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繼老人今年已經92歲,記者見到他時,楊老正躺在金華中心醫院急診住院部的病床上,三個女兒陪在身邊細心照料。
旁人眼中的這位和藹老者,曾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遠徵軍的一名中尉連長,從慘烈的松山戰役中撿回一條命,而這場松山戰役,正是紅極一時的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南天門戰役的原型。
武義小夥隨軍遠徵西南
1923年,楊金繼出生在武義縣城下街頭生薑巷。
1938年,正是進入全面抗戰的第二個年頭,金嚴師管區的一個排長是龍遊人,來武義招兵時找到楊金繼。
15歲的楊金繼跟著這名排長從武義來到金華,母親得知後一路追到金華給兒子送行。當母子倆在婺江邊話別時,日軍的飛機轟炸了金華城,母子倆臥倒在婺江邊的草叢中,望著日軍的飛機在金華的上空盤旋,楊金繼心裡堅定了要抗日的念頭。
到金華後過了一段時間,剛好國民黨各軍事院校在金嚴師管區司令部八詠樓聯合招生,楊金繼參考並被成功錄取。隨後,楊金繼坐火車來到了湖南湘潭的步兵學校。
1938年10月,武漢會戰爆發,步兵學校不得不遷到廣西全州,後來又搬到桂林。1939年,步兵學校遷到廣西永福,在這裡,楊金繼畢業了。
此後,楊金繼參加了襄宜會戰等多場戰役。1942年,楊金繼所在的部隊被列入中國遠徵軍序列,在越南與法國殖民軍、日軍對峙。
松山戰役中右腿被子彈打穿
令楊金繼印象最深的戰役,非1944年那場發生在雲南西部龍陵縣的松山戰役莫屬。
松山戰役是抗日戰爭滇西緬北戰役中的一部分,中國遠徵軍於1944年6月4日進攻位於龍陵縣臘勐鄉的松山,歷時95天,本次戰役勝利地將戰線外推,打破了滇西戰役僵局,同時,拉開了中國大反攻序幕。
楊金繼隨部隊參加松山戰役時,已升任中尉副連長。而在這場戰役中,連長王富國不幸中彈身亡,楊金繼又被臨時任命為代理連長。
楊金繼上任代理連長後,日軍新一輪反撲又開始了。楊金繼邊在戰壕裡指揮,邊向日軍投擲手榴彈。經過一小時的苦戰,日軍的進攻被壓制了下去。而在混戰中,楊金繼的右腿被子彈射穿,血流不止。
「我令你接替我的位置,任命你為代理連長,一定要把陣地守住。」在戰場上經過簡單包紮後,楊金繼對60炮排排長、一個同樣姓楊只有18歲的小夥子說。
受了傷的楊金繼被士兵抬下陣地後,送到了團部。「大腿受傷有什麼關係,把他抬回陣地去!」由於戰事激烈,團長趙發畢見到楊金繼後,仍然要求他繼續參加戰鬥。身邊的士兵說楊連長大腿貫穿,估計連站都站不住了,趙團長只好作罷,讓人將楊金繼送上彈藥車,拉到保山野戰醫院接受治療。
原本177人的連隊打到只剩下17人
在醫院休養了一段時間,楊金繼一瘸一拐地再次來到前線,此時日軍已經開始潰逃。
楊金繼和遠徵軍戰士乘勝追擊,一路打到龍陵,再到芒市,日軍56師團司令部一路南撤,一直跑到南坎。
在從芒市搭乘飛虎隊的飛機返回昆明時,楊金繼對著眼前的士兵們說,「七連的戰士站起來,讓我數一下!」。看到原本177人的連隊,撤離戰場時只剩下17人,這個被子彈打穿大腿都挺過來了的硬漢,眼淚奪眶而出。
1945年8月,楊金繼隨部隊奉命去攻打桂林,開始了戰略反攻。不過還沒等楊金繼他們抵達桂林,日本就宣布投降了。隨後楊金繼隨部隊乘坐美國的運輸艦在青島登岸,他此後也留在了青島,並成了家。
1949年,楊金繼攜帶家屬回到金華,做過小生意,在糖菸酒公司、商業銀行也工作過,直到1980年退休。
現在,92歲的楊金繼有4個女兒、5個外孫和1個外孫女、1個曾孫,可謂是真正的「四世同堂」。
「八年抗戰的最後勝利,是由多少個像我父親一樣的戰士們將生死置之度外才換來的,現在的我們一定要珍愛和平。」離開醫院時,楊金繼老人的三女兒楊素娟望著病床上的父親,含著熱淚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