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招股書速讀之科前生物:年賺近4億,豬瘟影響幾何?

2020-11-29 麵包財經

在已經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的公司中,主營獸用疫苗(豬用疫苗為主)研發、生產的科前生物是比較值得關注的一家。

今年春節之後的行情中,養豬板塊是領漲的急先鋒。但由於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主營獸用疫苗的一些上市公司營收和利潤遭遇重創,股價走勢也不理想。

根據招股書的描述,由於公司2017-2018年的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3.09億和3.52億,結合同行的平均市盈率,預計市值將不低於10億。因此,公司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一)款的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翻查資料可以發現,主營為獸用疫苗的上市公司並不少見,A股就有包括中牧股份(600195.SH)、生物股份(600201.SH)以及瑞普生物(300119.SZ)等相關企業。

與這些企業相比,科前生物有什麼異同點,未來又面臨著哪些機遇與挑戰?

豬用疫苗市場份額領先

科前生物主營為獸用生物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豬用疫苗和禽用疫苗。根據公司招股書的披露,其在2017年國內非國家強制免疫獸用生物製品市場銷售收入排名第二,在非國家強制免疫豬用生物製品市場銷售收入排名第一。

股權結構上,以公司董事長陳煥春為核心的管理層合計持有公司發行前73.10%的股份,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此外,華中農大通過華農資產公司也持有公司21.67%的股權。

目前,公司可生產47個獸用生物製品類產品,尤其在豬偽狂犬病疫苗、豬乙型腦炎疫苗、豬細小病毒病疫苗等領域處於行業領先位置。

根據招股書的披露,公司前五大客戶分別為溫氏股份、鄭州市惠濟區鑫苑獸藥經營部、牧原股份、正邦科技以及揚翔股份,2018年的銷售佔比為26.23%。

本次上市,公司計劃發行不超過1.2億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動物生物製品產業化建設項目、車間技改項目、研發中心建設以及營銷與技術服務網絡建設項目等。

2018年利潤近4億,淨利率超過50%

全球來看,科前生物所處的獸藥市場總體規模並不小。根據國際動保聯盟披露的數據(不含中國),2017年國外獸藥市場銷售額為320億美元,自2009年以來的複合增速為7.02%。在獸藥的具體構成中,公司所處的獸用生物製品佔比約為30%,接近100億美元。

反觀國內市場,受益於養殖集中度提升、動物疫病防控意識增強等因素的拉動,增速相對更快。2017年,國內獸用生物製品的銷售額為133.64億,2013年以來的複合增速達到了9.10%。

在這133.64億銷售中,豬用生物製品達到了52.64億,佔比39.39%。其次為禽類和牛、羊類,分別銷售44.68億、32.90億,佔比33.43%和24.62%。

競爭格局上,截至2017年底,國內共有94家獸用生物製品生產企業。其中,2017年前十家的銷售額為75.20億,佔全行業的56.27%,集中度相對較高。

回到科前生物,從近三年的業績表現來看,公司營收從2016年3.9億上升到了2018年的7.35億,同期的歸母淨利潤則從1.86億上升到了3.89億,複合增速分別為37.28%和44.62%。

除了營收、利潤的較高速增長,公司的利潤率也很高。其中,近三年的毛利率穩中有升,淨利率更是從2016年47.69%上升到了2018年的52.89%。

從營收的具體構成來看,豬用疫苗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近三年的佔比始終超過了90%。

研發費用佔比偏低

既然科前生物申請了科創板上市,我們來看一看公司的研發情況如何。

如下圖所示,公司2017年的研發費用相比2016年大幅增加,營收佔比也從5.52%上升到了8.44%。但是,進入2018年以來,研發費用有所回落,從2017年的0.53億減少到了0.48億。

對比A股上市且已披露2018年年報的動物疫苗企業來看,科前生物2018年的研發費用金額和營收佔比都處於相對靠後的位置。

生豬、能繁母豬存欄下降或致短期利潤承壓

去年8月以來,受豬周期及非洲豬瘟的影響,生豬和能繁母豬的存欄量持續下降。根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披露的數據,2019年3月份生豬存欄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8%,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2.3%,同比下降21.01%,同比降幅達到近10年來的最大值。

由於疫苗的使用和生豬、能繁母豬的存欄密切相關。因此,存欄量的減少將很大可能會對以豬用疫苗為主的企業造成較大程度的業績擾動。

比如,A股上市公司生物股份(600201.SH)的很大一部分營收同樣來自於豬用口蹄疫苗的銷售。在其日前披露的2019年一季報中,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了40.06%和46.46%,創下近些年的最差表現。

對於豬用疫苗公司的中短期走勢,市場有著截然不同的聲音。悲觀者認為豬瘟的影響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波及疫苗需求,中短期業績壓力難以消除;樂觀者認為,隨著生豬存欄量下降,補欄需求強烈,由此可能會帶動豬用疫苗需求觸底反彈,讓行業龍頭公司受益。

作為同樣以豬用疫苗銷售為主的企業,科前生物是否也會在中短期面臨較大的業績增長壓力?(CJT)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零營收,數億虧損,澤璟生物入場科創板的背後
    11月4日,澤璟生物的申請狀態變更為「提交註冊」。招股書顯示,澤璟生物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0.03萬元、0元、131.12萬元和0元,淨利潤分別為-1.28億元、-1.46億元、-4.40億元和-3.41億元。也就是說,澤璟生物目前營收幾乎為零,利潤方面已累計虧損超10億元。與巨額虧損相悖,澤璟生物在科創板申請上市時估值已突破90億元。
  • 京東數科「不完美招股書」,「數字科技第一股」的危與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新博弈9月11日,上交所科創板披露了京東數科的招股書。京東數科的招股書,初看可以說是完美的,近三年的營收、複合增長率、毛利率、客戶數量等各維度的數據都較為優異,但細看,這份招股書也暴露了京東數科的不完美,那便是這家一直努力「去金融化」的公司,依然未完全擺脫對金融的依賴。
  • 科創板企業透析|神州細胞:連虧三年,罕見選第五套上市標準
    尚未盈利,今年一季度虧了1.25億據招股書介紹,神州細胞是一家創新型生物製藥研發和產業化開發公司,專注於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遺傳病等多個治療和預防領域的生物藥產品研發和產業化。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期間,公司營業收入持續縮水,虧損額則逐年擴大。
  • 禾邁股份擬登陸科創板 中車時代電氣擬募資近80億
    2020年上半年,益豐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55億元,淨利潤為3622.89萬元。瑞博生物於12月29日披露招股書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12月29日,蘇州瑞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博生物)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受理,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
  • 醫藥投向標|新版化藥、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出臺;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
    ;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發行價55.50元/股;長風藥業半年內再獲3.6億元F輪融資。》》IPO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發行價55.50元/股君實生物6月30日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公司確定發行價格為55.50元/股,發行後總市值483.56億元,發行價格對應市值/研發費用為51.11倍。君實生物於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並累計募資16.18億元。
  • 從科創板「最貴新股」到「破發第一股」:有港股價格參照,昊海生科...
    來源:市值風雲作者 | 加二流程編輯 | 小白前言10月30日,昊海生科(688366.SH)以89.23元的發行價登陸科創板,作為首家「H+科創板」生物藥企,頭頂「科創板最貴新股」的光環。可上市剛過6個交易日,11月6日,昊海生科跌破了發行價,隨即成為科創板「破發第一股」。
  • 國金證券:以納斯達克為鑑,前瞻科創板之醫藥布局
    要聞 國金證券:以納斯達克為鑑,前瞻科創板之醫藥布局 2019年3月4日 08:41:41 國金證券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國金證券研究所」,作者
  • IPO觀察 柔宇科技持續虧損衝刺科創板,中車時代電氣擬募資近80億
    2020年上半年,益豐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55億元,淨利潤為3622.89萬元。瑞博生物於12月29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12月29日,蘇州瑞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博生物)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受理,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瑞博生物擬發行不超過4100萬股,計劃募集資金16.00億元,將用於藥物研發項目、補充運營資本。
  • ...回款寥寥,「氫能第一股」億華通轉戰科創板機會有多大?丨IPO稜鏡
    來源:投資時報近年來,億華通業績有所增長,且擁有強大的合作方陣容,不過該公司仍存在營收季節性波動顯著、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負,且應收帳款高企的問題《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隨著科創板的推出,各大公司轉戰科創板熱情高漲,新三板也逐步成為科創板的重要「生源地」。
  • 議市廳丨首家選第五套上市標準的澤璟製藥闖關科創板!3年營收僅151...
    招股書顯示澤璟製藥是一家新藥研發企業,專注於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等治療領域,此次科創板上市擬募資23.84億,其中14.59億用於新藥研發,4.25億用於新藥研發生產中心建設,5億用於營運及發展儲備資金。
  • 0營收+巨額虧損 澤璟製藥靠什麼過會科創板
    用第五套標準闖關科創板的生物藥企:虧損連連,有的估值上百億根據上交所披露的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發行人申請在科創板上市時,市值及財務指標只需符合5套標準中的1套標準,其中第五套標準對營業收入或淨利潤沒有相應要求,而是要求滿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等條件。
  • ...藥品上市被拒、非法購買假藥……澤生科技闖關科創板,勝算幾何?
    較之仿製藥,原研藥需要耗費更多的資金和時間,為了募集資金,從2017年開始澤生科技就啟動了它的上市之路,前後經歷港股上市、新三板掛牌等多次融資,2019年4月,澤生科技向上交所提出科創板上市申請。回首澤生科技的IPO闖關路,確實也是路途曲折,讓人看著都有點心累。
  • 大地熊改2年數據衝科創板 採購依賴淨利500萬元關聯方
    其實,大地熊早在2017年5月22日就向證監會報送了招股書,擬衝關創業板。但卻在獲得證監會反饋、進行預披露更新後於2018年2月底終止首次IPO衝關。大地熊衝關創業板的保薦機構是華安證券,擬募資額為2.54億元。改道科創板後保薦機構變更為華泰聯合證券,擬募資額調增近億元至3.52億元。
  • 孚能科技、神州細胞過會科創板,招股書均稱業績受到疫情衝擊
    科創板上市委審議會議的召開進度近日有了明顯提速。3月31日,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兩家企業的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通過上市委審議。至此,2020年內累計已有11家科創板申報企業順利過會。
  • 微芯生物:「天真」科學家與遲到18年的「納斯達克」|科創板一周年
    在科創板開板一周年之際,微芯生物的發展又如何?「我們的手腳一直是被束縛的,未登陸科創板之前,會控制研發投入。」魯先平告訴創業邦。魯先平回憶,早在2014年,上海證券交易所重點研究設立戰略新興板,考慮與創業板錯位發展。當時,上海的戰略新興板淡化盈利要求,主要關注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到了2015年,上交所開始跟微芯生物溝通。
  • 又一家 神州細胞以第五套標準叩門科創板
    神州細胞以第五套標準叩門科創板 ⊙林淙 ○編輯 全澤源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又一家與傳統主板申報企業「面目迥異」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憑藉第五套上市標準的「準考證」,站在了科創板的賽道上。上交所9月16日晚披露,神州細胞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公司本次擬發行不超過6800萬股,擬募集資金19.82億元,投向產品臨床研究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 科創板又見實質進展!首批受理企業3家審核狀態有變化,從已受理到已...
    繼受理企業進入常態化之後,科創板又有新動向。3月30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板塊顯示,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的狀態從「已受理」變更為「已問詢」。
  • 奇點學堂|科創板VS港股「打新」,誰能更「賺」一籌?
    恰好A股市場正在積極推進科創板,有報導表示相關的上市制度一定程度上是向香港借鑑,包括從核准制改為註冊制,能夠讓滿足條件的上市機構都能夠利用上市進行融資。但在港股上市的股票就一定賺錢嗎?這裡並沒有一定的關聯性。股票價格的波動短線在於供求關係,中長線回歸公司本身的素質,儘管香港在過去10來年中多次獲得了全球新股集資規模第一的榮耀,但投資者是否都在新股賺了錢?結果來看剛好相反。
  • 科創板改革「加速度」
    4月29日,隨著光雲科技的上市,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達到一百家。距離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僅過去9個月,在這裡誕生了14隻百元股、2家千億市值公司,總市值在A股中佔比超2%,科創板已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新生力量。科創板的改革經驗也正在向市場其他板塊推廣。4月27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啟動,在註冊制制度安排方面,創業板基本以科創板為參照。
  • 23%股本解禁首日仍暴漲6倍創科創板最高!抗疫概念帶飛N東方,公司卻...
    上市首日暴漲近6倍,創下科創板最高記錄,是什麼引爆了新股N東方(688298.SH)股價?2月5日晚,東方生物緊急發布了風險提示公告。抗疫概念引爆4-7倍市值?2月5日,新股N東方(688298.SH)首日登陸科創板,盤中兩度臨停。至收盤全日成交額達18.78億元,股價報145.98元/股,漲幅高達586.96%,超越安集科技(688019)(400.16%)創下科創板新高。公司股票市值站上175.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