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鼠禁養了!瀘州合江養殖戶改行當羊老闆
羅軍此前竹鼠基地裡的竹鼠。竹鼠每天吃玉米粉和麥麩混合的飼料,還有一小截竹子。周夢穎攝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瀘州觀察 周夢穎7月21日上午,瀘州市合江縣白沙鎮趙村村民趙強在田地裡搬玉米,準備餵養家裡的雞鴨,打算今後再養些羊或種植百香果。
-
「禁野令」下的竹鼠養殖:存欄千萬隻,檢疫標準30餘年未建立
停止交易之後,不僅收入來源被切斷,存欄的竹鼠反而成了周益翅的「負擔」。按照飼養竹鼠的標準,周益翅應該每天給竹鼠投餵兩次飼料,飼料由八成粗料和兩成精料組成,粗料一般是竹子,細料由玉米粉、米糠、麥麩等混合而成。按照一隻竹鼠每日一毛五的飼料成本來算,600隻竹鼠一個月的開銷近3000元。由於存款基本用於養殖場擴建,周益翅自3月中旬開始,已沒錢給竹鼠投餵精料,僅投餵從山上砍來的竹子。
-
禁養竹鼠的損失,不能讓養殖戶自己扛
但竹鼠不在其列。這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產業群與從業農民。此前,作為具有重要的科研、經濟和社會價值的動物(簡稱「三有動物」)的竹鼠,的確是被允許養殖的。廣西、湖南、貴州、雲南等地的政府也把其作為扶貧項目加以扶持。2014年,原農業部等七部門發布的一份特色產業增收工作實施方案中,竹鼠就被列為滇西邊境片區可因地制宜發展的特種養殖。
-
小時調查│養的竹鼠和藍孔雀,如今成了燙手山芋……「禁野令」後...
這幾年,王長青把主要精力投在了種植羊肚菌上,竹鼠的日常管護都交由老伴打理。王長青沒有答話,算是圖個耳根清淨。他把身後的捲簾門拉高半米,轉頭鑽了進去。養殖場房是新修的,前後花了近20萬元。頭兩年,王長青的竹鼠養在家裡,每次一有大動靜,都能「嚇」死不少生性膽小的竹鼠。打那之後他才下定決定,新蓋了這間養殖場。
-
「禁野令」下的竹鼠養殖:禁售通知突然下發 農戶投入百萬打了水漂
,竹鼠等野生動物養殖戶在一月底陸續收到禁售通知。 按照飼養竹鼠的標準,周益翅應該每天給竹鼠投餵兩次飼料,飼料由八成粗料和兩成精料組成,粗料一般是竹子,細料由玉米粉、米糠、麥麩等混合而成。按照一隻竹鼠每日一毛五的飼料成本來算,600隻竹鼠一個月的開銷近3000元。由於存款基本用於養殖場擴建,周益翅自3月中旬開始,已沒錢給竹鼠投餵精料,僅投餵從山上砍來的竹子。
-
廣東近億隻人工養殖鷓鴣被當做「野味」賣不出
作為全國最大的特養動物消費市場,廣東的這一舉措加劇了特養戶的擔心。我國特種經濟動物養殖業體量較大,涉及一千多萬從業人員及數千億元的產值。其中有不少是貧困戶或者幾年甚至幾十年以此為生的專業戶。在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和推進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上,需要考慮到這一問題,哪些人工繁育種類可以允許被食用或非食利用?如果必須被禁止人工養殖,那麼該如何減輕對這類特養戶的影響?
-
竹鼠禁賣也禁食,養殖戶能不能自己食用或者送給親戚朋友?
最近由於疫情的影響,野生動物被推到風口浪尖處,為了防控疫情現在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不僅禁賣了,上個月又出臺規定禁食了。像竹鼠就屬于禁食的行列,對於養殖戶來說無疑是一個災難。竹鼠禁賣也禁食,養殖戶沒法外銷現在竹鼠是禁賣也禁食,雖說人工養殖的竹鼠看起來不是野生動物了,應該不被保護才對。但是為了防疫如今人工養殖也不被允許了。反正養殖戶的竹鼠是沒法外銷了,廣東是主要的竹鼠消費市場,如今被一紙禁令搞得沒人敢進貨,這種情況下可苦了養殖戶。長期以來廣西就是廣東省主要的農產品供應商,不僅供應大量的蔬菜水果,還供應大量的雞鴨以及野生動物。
-
禁養令下貧困村豪豬養殖場:營業執照被強制吊銷,補償標準讓養殖戶...
也就是說,如果徵求意見稿沒有大的改動,豪豬將和竹鼠的命運一樣,被列入禁止養殖和禁止買賣行列。 而有關禁養豪豬的傳言,更早則在地方傳開了。 2019年底,小李的養殖場需要與村委會續籤合同。在農業局領導的「要求」下,雙方續籤事宜一直處於擱淺狀態。
-
45種野生動物禁養,會不會有人盜獵?
仔細看了一下名單:竹鼠、山斑鳩、草兔、王錦蛇、狍子、白腹巨鼠這幾個野味菜單上出現率比較高、並且捕獵極為容易的動物在名單之上,所以禁養是一定會衍生出盜獵的,因為在已經有養殖的情況下,這些品種的盜獵都沒有停止過。
-
禁食陸生野生動物,漢壽這名養殖戶放飛兩萬多隻斑嘴鴨、鴻雁等
近日,常德漢壽縣對縣域內在養存欄的3萬餘只斑嘴鴨、鴻雁和白骨頂,採取就近和符合生態環保的原則,在沅、澧水流域、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息風湖國家溼地公園和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對其放歸自然。至此,漢壽縣已全面完成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轉型退出工作。
-
禁養令來了,年底前45種野生動物停養!農民不要養,附禁養名單
隨著野生動物保護規定實施,養殖戶開始嘗試人工養殖野生動物,比如竹鼠和野豬等動物。野生動物人工養殖在我國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時期,相關的程序基本能符合相關要求,流入市場的動物符合食用要求。因此,這些動物的養殖給當地經濟帶來了推動作用,幫助當地百姓脫貧致富。如果能一直養殖,農民經濟收入會有大幅度提高,但理想和現實差距很大。
-
竹鼠養殖戶現狀如何?養殖戶:已經將竹鼠餓死,如今積極轉型
自從疫情出現之後大家對於野生動物就不太友好,都堅決抵制食用野生動物,而竹鼠就是目前養殖效益高規模也比較大的一類,後面被加入禁食的目錄,基本上處於無法銷售的境地了。竹鼠賣不得吃不得,養殖戶只能停止餵食竹鼠養殖在南方很受歡迎,尤其是廣西地處山區,竹子也比較多,有著天然的飼料優勢。而且隨著竹鼠受眾越來越多,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據說不少人養殖幾十對竹鼠就比務農要強很多。
-
最嚴禁食令發布,竹鼠養殖戶:養不得,吃不得,放不得,殺不得
今年對於野生動物養殖戶來說是不幸的一年,因為一場疫情讓大家都非常關注野生動物,如今一紙禁令讓很多野生動物都不能夠再養了。竹鼠就屬于禁養的行列之中,不少養殖戶就說以前靠此致富,今年卻因它返貧了。竹鼠現狀:養不得,吃不得,放不得,殺不得現在一紙禁令下,竹鼠的銷路基本上就是斷了,不能夠買也不能夠賣。就有養殖戶表示現在竹鼠就是養不得,吃不得,放不得,殺不得、1、養不得以前竹鼠大家搶著養殖,因為誰養誰發財。不過現在竹鼠是沒法養殖了,因為已經禁止養殖禁止銷售了。
-
一年消滅萬隻害蟲,曾是熱門養殖,今年遭禁養,農民卻拍手叫好
現在去農村野外走一走,幾乎聽不到蛙鳴了。 因為虎紋蛙瀕危,在2000年之後被列入了我國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捕捉,只要捕捉20隻以上就違法。但是虎紋蛙在市場上依然受追捧,不得已,虎紋蛙成為了特種養殖蛙類。
-
近千隻竹鼠,埋了!
養殖戶晏春明養竹鼠三年了,疫情期間有800多隻被滯留封存在養殖場,經現場清點已繁殖增加到916隻,全部被深埋處理。工作人員介紹,深坑撒石灰填埋的方式,可降低對生態的影響。圖/雲上鹹寧經工作人員現場清點,晏春明養殖場內竹鼠數量為916隻,1695公斤。
-
竹鼠養殖乾貨:了解竹鼠養殖過程中的七個問題,助你養出健康竹鼠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竹鼠的飼養管理以及在養殖竹鼠的過程中應當要注意的幾個問題。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從事竹鼠的養殖工作,但是很多人都失敗了,因為在養殖竹鼠的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養殖戶注意的而他們沒有注意到,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七個提升養殖竹鼠效果的關鍵技術措施。
-
上千萬特養戶如何尋找出路?行業...
作為全國最大的特養動物消費市場,廣東的這一舉措加劇了特養戶的擔心。 我國特種經濟動物養殖業體量較大,涉及一千多萬從業人員及數千億元的產值。其中有不少是貧困戶或者幾年甚至幾十年以此為生的專業戶。在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和推進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上,需要考慮到這一問題,哪些人工繁育種類可以允許被食用或非食利用?如果必須被禁止人工養殖,那麼該如何減輕對這類特養戶的影響?又該怎樣引導他們轉型呢?
-
竹鼠遭禁後,廣西人開始養「蟲子」!桂平人你敢吃嗎?
自今年5月8日起,明確人工飼養竹鼠不列入農業農村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後,作為全國原竹鼠養殖規模最大的省區,廣西各地的養殖戶紛紛摸索,轉產轉型。如今半年多時間,一個相較竹鼠養殖更為短、平、快的項目——竹蟲養殖迅速走紅,遍布廣西各地,目前每天還在呈現裂變式發展,「繁殖」速度之快令人驚嘆。
-
不只吃竹子 黔東南小竹鼠要「加餐」吃大米飯
這樣的低溫竹鼠不愛動彈,為了讓竹鼠正常進食,羅金武每天都要從山上割鮮草,加上玉米和米飯調拌好的精飼料,一起餵給300隻竹鼠。2020年是羅金武返鄉創業的第5個年頭,他告訴新京報記者:「2016年開始,從十幾對養起,中間還因為餵養不合適,死了100多隻,雖然現在還沒掙到什麼錢,只要正常飼養,今年收回成本應該沒有問題。」貴州加勇村養的竹鼠。
-
「禁野令」下 江西果子狸之鄉掙扎中求變
、果子狸、刺蝟、中華蟾蜍在內的64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明確了分類管理範圍,並要求積極引導竹鼠、果子狸、豪豬、狍等有關養殖戶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活動。8個月前,有著「中國果子狸養殖之鄉」稱號的江西萬安,就因「禁野令」處於尷尬兩難境地,禁養、放生、賠償、轉型……八個月過去了,有人轉型做普通家禽養殖,有人還在為重新創業發愁。曾經養狸「貧困戶能掙這麼多錢不容易」10月的清晨6點,天剛蒙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