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養令下貧困村豪豬養殖場:營業執照被強制吊銷,補償標準讓養殖戶...

2020-12-05 騰訊網

一個多月來,小李往返於各級部門之間,就是想爭取多一些的賠償。好消息是,市上已經制定了大概的賠償方案;壞消息是,這個標準讓小李心涼了半截。70元/斤的補償標準,有點低,而人工、租金、飼料等成本則統統不予考慮,小李不同意這個賠償方案。

文/樹先生

1

小李的豪豬養殖場是縣裡重點產業扶貧幫扶點之一。

兩年前,縣裡注資一百餘萬元,用於養殖場擴大規模,所獲收益由這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委會分發至每名村民手中。

豪豬全身都是寶,豪豬肉可以賣到90元/斤的高價,它的刺和內臟更是藥材市場的搶手貨。

更為關鍵的是,豪豬生長周期短,正常情況下八個月左右可以長到13公斤左右。豪豬日常管理成本較低,而一個成年豪豬就可以賣到3000元左右,利潤相當可觀。

可以說,豪豬已經成為很多地方產業扶貧主攻點之一,小小的豪豬幫助無數貧困村實現了產業脫貧。如小李的豪豬養殖場,在2018、2019年給村民分紅高達九千餘元/人,收益率遠遠高於其它產業扶貧項目。

2

2020年4月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國家畜禽遺傳資料目錄》徵求意見稿,豪豬並未收錄在目錄內。也就是說,如果徵求意見稿沒有大的改動,豪豬將和竹鼠的命運一樣,被列入禁止養殖和禁止買賣行列。

而有關禁養豪豬的傳言,更早則在地方傳開了。

2019年底,小李的養殖場需要與村委會續籤合同。在農業局領導的「要求」下,雙方續籤事宜一直處於擱淺狀態。

起初小李和村幹部都不擔心,因為縣裡剛剛給養殖場追加了五十餘萬扶貧款,用於升級設備。再加上出色的效益,讓小李對自己的養殖場充滿信心。村幹部也認為問題不大,村民的收益是真金白金的,況且「總不至於剛剛砸進去的幾十萬就不要了吧」。

3

然而,政策的轉變就是這麼快而堅決。

2020年3月份,小李養殖場營業執照被強制吊銷,理由是「禁止養殖豪豬」。

緊接著,縣農業局很快介入,對豪豬進行無公害消殺。由於疫情的原因,小李的養殖場還被查封了。

小李清楚記得,幾年前在看到農業頻道介紹豪豬養殖的時候,他心存疑慮,怕國家不讓養殖野生動物。在查閱相關法律文件後,小李知道了1988年頒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規定「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而在2000年頒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豪豬位列其中。

所以,小李認定豪豬養殖不光是個可以做的事業,還是個很有前景的事業。

小李還遠不算吃螃蟹的人,根據界面新聞一篇報導顯示,在2014年全國已有野生動物養殖場1.6萬家,這是個年產值高達200餘億元龐大產業。

屆時,小李所在山村苦於找不到合適的產業扶貧項目,剛開始上級幫扶單位和縣裡開會研討產業幫扶的時候,專家很多建議在結合客觀條件後大多被否決了。但豪豬養殖對地形、技術等要求不高,並且收益相當可觀,於是縣裡將豪豬養殖列為產業扶貧主導產業。

這與小李不謀而合,很快,雙方就以「公私聯營」的形式將豪豬養殖場搞得有聲有色了。

4

既然國家已經明文規定,豪豬說什麼也養不下去了。

令小李焦慮的是,由於國家是4月份才公布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料目錄》,明確禁養豪豬,但這僅是徵求意見稿,也沒有具體補償措施。他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補償措施還需要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制定。

一個多月來,小李往返於各級部門之間,就是想爭取多一些的賠償。

好消息是,市上已經制定了大概的賠償方案;壞消息是,這個標準讓小李心涼了半截。

70元/斤的補償標準,有點低,而人工、租金、飼料等成本則統統不予考慮,小李不同意這個賠償方案。

而村委會也因為豪豬養殖場頭疼不已。

按照規定,前前後後投入小李豪豬養殖場的錢均是扶貧專用款項,資金的使用有極為嚴格的審批及審查程序。

這部分資金由上級幫扶單位撥付到縣裡,縣裡再撥付給村裡,嚴格來說,這部分資金即屬於村裡用於產業扶貧的集體資產。

上級幫扶幹部多次找到村幹部和幫扶幹部,要求儘快拿出結果(並不一定是要求獲得收益),用於即將到來的上級審查。但因為賠償糾紛,作為養殖場主體的小李遲遲未在賠償協議中簽字,這個「結果」只能懸而未決。

無論怎樣,損失已成既定事實,對於小李,對於村裡,均是如此。

相關焦點

  • 「調查」豪豬養殖業被判「死緩」之後
    這意味著,豪豬產業進入「死緩」。直到今天,大部分地方仍未出臺補償政策,更多的養殖戶仍在繼續飼養著豪豬,他們也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升級的封控隔離禁養豪豬早有風聲。不過,多位養殖戶告訴界面新聞,若加上無證的養殖戶飼養的豪豬,統計數據會更大。賴妙靈還記得,封控升級以後,一位市領導曾過去他的養殖場調研,賴妙靈問他「今後還能不能繼續養豪豬」,領導沒有回答他,而是問他「人工飼養的豪豬放在山上能不能存活?」對於這個問題,賴妙靈也不知道答案。
  • 「禁野令」下 江西果子狸之鄉掙扎中求變
    ,並要求積極引導竹鼠、果子狸、豪豬、狍等有關養殖戶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活動。8個月前,有著「中國果子狸養殖之鄉」稱號的江西萬安,就因「禁野令」處於尷尬兩難境地,禁養、放生、賠償、轉型……八個月過去了,有人轉型做普通家禽養殖,有人還在為重新創業發愁。曾經養狸「貧困戶能掙這麼多錢不容易」10月的清晨6點,天剛蒙蒙亮。
  • 禁野令下的蛙類養殖戶:牛蛙價格減半賣,20萬斤田雞或無害化處理
    自此決定施行以來,很多相關養殖戶都是膽戰心驚,曾一度懷疑還能不能繼續飼養和銷售。3月4日,農業農村部發文通知明確了,中華鱉,烏龜,甲魚、牛蛙等可以繼續食用。根據最新規定,虎紋蛙(俗稱「田雞」)依然不能食用。3月5日,記者探訪了福建南平兩家蛇類養殖戶處了解到,他們目前已陷入困境,囤積6000條蛇已進入繁殖期但他們卻不敢繁殖!
  • 又禁!贛州拆除牛蛙養殖場48個,整治面積560餘畝,蛙農該怎麼辦?
    禁養風波未平又起,蛙農該怎麼辦?文/圖 水產前沿 陳曉慶 整理近年來牛蛙養殖與環境資源、食品安全的問題一直備受政府的關注,全國各地對於牛蛙養殖的監管力度也大大增強,相繼出臺了相應的管理政策。大部分區域全面禁養牛蛙,並要求養殖戶在規定的時間內關閉牛蛙養殖場,其他縣市區則是對本地區牛蛙養殖戶進行整改,整改後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就可以繼續養殖。
  • 蠍子養殖戶的春天到底還有多遠?
    這個決定也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的野生動物「禁食令」。「禁食令」的出臺讓越來越多的人形成了保護野生動物的共識,也讓不少動物養殖行業面臨重新洗牌。而人工養殖的蠍子除了明確規定禁止食用外,作為中藥的全蠍是否也在禁止範圍內呢?對於養殖戶而言他們又該何去何從?
  • 青海海東多家養殖場遭「一刀切」式關停 拆除是否合規?
    2017年,為保護作為黃河上遊的湟水,兩岸400米內都被劃定為「禁養區」,按照法規要求,禁養區內的養殖企業需要關停或搬遷,而致使養殖者遭受經濟損失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補償。  2017年中央環保督查組進駐青海,發現處在「禁養區」的養殖場有的汙染嚴重,要求對問題進行整改。2017年8月海東市先是下發文件,要求各區縣進行整改或拆除養殖場並給予補償。
  • [致富經]要強的媳婦進山養豪豬(20150623)
    養殖戶:「對。」  看到鄒江玲養豪豬賺了錢,從2013年開始,黔江及周邊地區的很多農戶,找到鄒江玲買豪豬,鄒江玲成立了豪豬養殖合作社,她來指導技術,帶領農民一起養殖。  鄒江玲以前的養殖場,因為距離黔江城區太近,為保護水源,被划進了禁養區,2014年底需要再次搬遷,杉嶺鄉政府的領導主動找到她,希望她把新養殖場建到杉嶺鄉,帶動當地的農民致富
  • 「禁野令」下濟南螞蚱養殖戶「慌了神」,能不能吃盼有說法
    在濟南章丘多個村莊,不少農戶把養螞蚱當成一門「致富經」,一年忙碌五六個月,收入能有二三十萬元。然而,今年2月全國「禁野令」出臺後,螞蚱養殖戶們集體「慌了神」,今後還能不能售賣和食用螞蚱,目前仍沒有得到明確的說法。如今,大棚內新一茬的螞蚱即將出棚,數千萬隻螞蚱正面臨「賣不了、放不得」的窘境。
  • 「禁野令」下的竹鼠養殖:存欄千萬隻,檢疫標準30餘年未建立
    未來,只有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才能適用畜牧法管理,不受此「禁野令」限制。「禁野令」下發1個多月後,農業農村部於4月8日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在13種特種畜禽名單中沒有竹鼠。多位竹鼠養殖從業者介紹,由於尚未制定出關於竹鼠的檢疫標準,竹鼠在出售、運輸過程中檢疫環節長期處於缺位狀態。
  • 養一隻豪豬年賺兩千元(圖)
    中國江西網宜春訊況勇、鄧龍華、記者陳國菊攝影報導:日前,萬載縣白良鎮坑口村種養殖場,養殖戶王小清正在給豪豬餵食玉米。近年來,該鎮返鄉創業青年林龍平、王小清依託本地資源優勢,發展適合自己的特色養殖,闖出一條「帶刺」的致富新路。
  • 想要豪豬養得好,這幾點很重要,老養殖戶告訴你怎麼養!
    這貨比農戶養的家豬要小的多了,想想家豬動不動就是好幾百斤。全身都是黑色的後頸有長而粗的毛髮,大部分的身上披滿了鎧甲當有動物想吃它的話要先問問它全身的刺同不同意了。不過這都擋不住我們中國的吃貨。如今的養殖戶不在局限養殖傳統的家禽,有很多的養殖戶開始打起了豪豬的算盤。雖然這貨比較難養,可我們勤奮聰明啊。
  • 禁野令下竹鼠養殖戶的無助:積蓄一夜全無,我們該...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禁野令"。並指出只有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才能適用畜牧法管理,不受此"禁野令"限制。 "禁野令"下發1個多月後,農業農村部於4月8日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在13種特種畜禽名單中沒有竹鼠。這場風暴襲來,有可能讓這些養殖戶一夜破產,雪上加霜。用養殖戶的話說:"辛苦拼打四五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實際上,如今中國的竹鼠養殖產業已經頗具規模。
  • 小時調查│養的竹鼠和藍孔雀,如今成了燙手山芋……「禁野令」後...
    疫情改寫了很多人的命運,其中也包括野生動物養殖戶。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發下公告,疫情期間嚴禁交易野生動物。一個月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和浙江省人大常委會相繼發布「禁野令」,擬全面禁止食用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也包括人工繁育、飼養的野生動物。
  • 養殖戶們請注意!2020年這十種情況不予批准養殖,不看可要後悔了
    二、非正常手段養殖對於利用藥物促進牲畜快速生長的非正常養殖情況,一旦查出,馬上強制拆除。三、養殖場離水源保護區太近農村養殖場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因此為避免水源保護區被汙染,因此建立養殖場時需遠離這些地區,一旦發現也會和前面的幾種情況一樣強制清除。
  • 養殖戶注意啦!賀州這個縣發布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實施方案
    適當補償原則。依法對養殖場(戶)合法養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按養殖成本和設施予以適當補償。分級承擔原則。依法對養殖場(戶)合法養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按養殖成本和設施予以適當補償。由自治區確定統一補償範圍、補償標準和補償時間節點進行補償的,補償資金由自治區、市、縣分級承擔。
  • 竹鼠禁養了!瀘州合江養殖戶改行當羊老闆
    周夢穎攝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瀘州觀察 周夢穎7月21日上午,瀘州市合江縣白沙鎮趙村村民趙強在田地裡搬玉米,準備餵養家裡的雞鴨,打算今後再養些羊或種植百香果。這是他告別竹鼠養殖生涯的第一個月。趙強此前的竹鼠養殖基地 。趙強提供在合江縣榕山鎮回洞橋村,合江盛源竹鼠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羅軍更早行動起來。
  • 清退禁養不斷,連檢察院也出動了!
    清退禁養不斷,連檢察院也出動了!牛蛙養殖既擾亂了鄉村的寧靜,也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群眾反映強烈,整治刻不容緩,為此,綜合執法人員多次來到尖峰鄉對廣昌縣奕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牛蛙養殖場的外排廢水進行了現場取樣和檢測,同時張貼了《廣昌縣人民政府關於嚴禁養殖牛蛙的通告》,並向牛蛙養殖場業主下達了整改通知書,並依法對該養殖戶給予了罰款6萬元的行政處罰,並籤訂了退養協議,責令其在2019年6月30日前全面關停退養。
  • 年底前竹鼠、豪豬等45種野生動物將停止養殖
    中國環境報記者 張黎 國家林草局近日發布《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相關單位積極引導包括竹鼠、果子狸、豪豬、狍等有關養殖戶於2020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活動。
  • 關注野生動物產業轉產轉型 健全補償制度明確補償標準
    竇樹華委員建議有關部門要儘快明確野生動物禁止與允許養殖的具體規定舉措,加大補償的速度和力度,指導地方做好養殖戶轉產轉型,維護好合法合規開展經營養殖場戶的利益。  「在補償兌現當中可能會有些矛盾,需要國務院有關部門及時調研指導,維護好群眾利益。全國的補償標準應大體統一,允許有個過渡期,具體由地方來實施,這樣能更好地維護群眾利益。」
  • 「禁野令」下的竹鼠養殖:禁售通知突然下發 農戶投入百萬打了水漂
    未來,只有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才能適用畜牧法管理,不受此「禁野令」限制。 「禁野令」下發1個多月後,農業農村部於4月8日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在13種特種畜禽名單中沒有竹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