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吃、不能賣!禁野令下竹鼠養殖戶的無助:積蓄一夜全無,我們該...

2021-01-08 騰訊網

4月20日,據《北青深一度》報導,57歲的竹鼠養殖大戶楊玲說"我幹竹鼠養殖這行20多年,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生意也讓下一代接手了。現在大家好像都覺得我做錯了,還成了罪人。"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禁野令"。並指出只有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才能適用畜牧法管理,不受此"禁野令"限制。

"禁野令"下發1個多月後,農業農村部於4月8日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在13種特種畜禽名單中沒有竹鼠。這場風暴襲來,有可能讓這些養殖戶一夜破產,雪上加霜。用養殖戶的話說:"辛苦拼打四五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實際上,如今中國的竹鼠養殖產業已經頗具規模。比如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甚至還被譽為"中國竹鼠之鄉"。廣西畜牧研究所高級畜牧師劉克俊和竹鼠打了半輩子交道,竹鼠未被列入目錄,出乎他的意料"竹鼠有30多年的養殖經驗了,怎麼能說禁就禁?"

一月底,廣西柳州市的養殖戶周益翅就收到了禁售竹鼠的消息。周益翅因患小兒麻痺症雙腿殘疾,只能靠雙手走路。2013年,通過央視"致富經"節目了解到竹鼠養殖後,拿出全部積蓄購入50隻竹鼠種苗開始"創業",8年過去,他養殖竹鼠的數量已經達到600隻。去年9月,周益翅決定繼續擴大規模,將養殖竹鼠攢下的10萬餘元存款全部拿出,又借款10萬元,建起了一個450平米的養殖場,可新養殖場還沒來得及投入使用,禁售通知就到了。停止交易之後,不僅收入來源被切斷,存欄的竹鼠反而成了周益翅的"負擔"。

按照飼養竹鼠的標準,周益翅的600隻竹鼠一個月的開銷近3000元。由於存款基本用於養殖場擴建,周益翅自3月中旬開始,已沒錢給竹鼠投餵精料,僅投餵從山上砍來的竹子。只投餵竹子三天後,周益翅發現了十幾隻竹鼠的屍體。然而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一個星期左右,死亡竹鼠的數量超過了400隻。這次養殖竹鼠,周益翅不僅壓上了自己所有的積蓄,還背負10萬元貸款,而存欄的竹鼠卻一天天不斷死去。3月末,周益翅把400多隻死亡的竹鼠清理出來,在廠房附近挖坑填埋。"這麼多錢投入進去了,難道說不讓做就不讓做了?"他懷著一絲渺茫的希望。

賀州市昭平縣大龍村的養殖戶也因"禁野令"陷入兩難。大龍村從2017年年底開始發展竹鼠這一特色扶貧產業。目前,村裡有24戶竹鼠養殖戶。按原計劃,今年春節後可以售賣第一批200對種鼠。扶貧第一書記吳華海計算過,若還能允許繼續養殖竹鼠,村集體經濟今年的純利潤能達到30萬元,而按現在的形勢,投入的100多萬元資金似乎打了水漂。

從春節到現在,竹鼠養殖公司老闆張文明一直呆在自己的養殖場裡,每天看著這些投入了成本和精力養殖的竹鼠沒法賣出去,他欲哭無淚。他表示自己2009年從廣西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就投身於竹鼠等特種養殖業,經過十年的發展,公司旗下的三個養殖場每年的產值達到500萬元,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的特種養殖星創天地。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冉景丞說,"動物每天都要吃東西,沒有產出,每天餵進去的就是白花花的銀子。"在調研過程中,冉景丞見過太多"我們該怎麼辦"的無助眼神。據冉景丞粗略估算,自2月份以來,全省野生動物養殖產業損失大約近4億元,110萬隻存欄野生動物等待審判,3萬多人或面臨失業、返貧甚至致貧的巨大威脅。

相關焦點

  • 竹鼠禁賣也禁食,養殖戶能不能自己食用或者送給親戚朋友?
    竹鼠禁賣也禁食,養殖戶沒法外銷現在竹鼠是禁賣也禁食,雖說人工養殖的竹鼠看起來不是野生動物了,應該不被保護才對。但是為了防疫如今人工養殖也不被允許了。反正養殖戶的竹鼠是沒法外銷了,廣東是主要的竹鼠消費市場,如今被一紙禁令搞得沒人敢進貨,這種情況下可苦了養殖戶。長期以來廣西就是廣東省主要的農產品供應商,不僅供應大量的蔬菜水果,還供應大量的雞鴨以及野生動物。
  • 最嚴禁食令發布,竹鼠養殖戶:養不得,吃不得,放不得,殺不得
    今年對於野生動物養殖戶來說是不幸的一年,因為一場疫情讓大家都非常關注野生動物,如今一紙禁令讓很多野生動物都不能夠再養了。竹鼠就屬于禁養的行列之中,不少養殖戶就說以前靠此致富,今年卻因它返貧了。竹鼠現狀:養不得,吃不得,放不得,殺不得現在一紙禁令下,竹鼠的銷路基本上就是斷了,不能夠買也不能夠賣。就有養殖戶表示現在竹鼠就是養不得,吃不得,放不得,殺不得、1、養不得以前竹鼠大家搶著養殖,因為誰養誰發財。不過現在竹鼠是沒法養殖了,因為已經禁止養殖禁止銷售了。
  • 「禁野令」下濟南螞蚱養殖戶「慌了神」,能不能吃盼有說法
    然而,今年2月全國「禁野令」出臺後,螞蚱養殖戶們集體「慌了神」,今後還能不能售賣和食用螞蚱,目前仍沒有得到明確的說法。如今,大棚內新一茬的螞蚱即將出棚,數千萬隻螞蚱正面臨「賣不了、放不得」的窘境。眼下,新一茬的螞蚱即將出棚,收購形勢卻急轉直下,愁壞了章丘眾多養殖戶。「一萬四千多斤螞蚱還有五六天就要出棚,往年批發商早就訂完了,今年幾乎都沒訂出去。」陳善亮說,春季後因為野生動物禁食令,大家都不知道螞蚱到底還能不能吃,很多飯店都不敢賣了,加工廠也都沒復工,導致今年市場行情很不好,即使敢收購的批發商也把價格壓到每斤六七元,連養殖成本都不夠。
  • 竹鼠養殖戶現狀如何?養殖戶:已經將竹鼠餓死,如今積極轉型
    今年對於養殖戶來說是不太友好的一年,尤其是養殖野生動物的人,今年損失挺嚴重的。自從疫情出現之後大家對於野生動物就不太友好,都堅決抵制食用野生動物,而竹鼠就是目前養殖效益高規模也比較大的一類,後面被加入禁食的目錄,基本上處於無法銷售的境地了。
  • 「禁野令」下的竹鼠養殖:存欄千萬隻,檢疫標準30餘年未建立
    業內專家推測,「檢疫標準」的缺失可能是竹鼠不能進入目錄的原因之一。周益翅在投餵竹鼠,他因小兒麻痺導致雙腿殘疾,只能坐在地上工作一紙突然下發的禁售通知新冠疫情爆發後,由於不能排除病毒來自野生動物,竹鼠等野生動物養殖戶在一月底陸續收到禁售通知。1月24日,廣西柳州市的養殖戶周益翅也收到了禁止售賣竹鼠的消息。
  • 「禁野令」下的竹鼠養殖:禁售通知突然下發 農戶投入百萬打了水漂
    「禁野令」下發1個多月後,農業農村部於4月8日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在13種特種畜禽名單中沒有竹鼠。 多位竹鼠養殖從業者介紹,由於尚未制定出關於竹鼠的檢疫標準,竹鼠在出售、運輸過程中檢疫環節長期處於缺位狀態。業內專家推測,「檢疫標準」的缺失可能是竹鼠不能進入目錄的原因之一。
  • 探訪野生動物養殖場:因為隔離,一個「養蛙聯盟」1700噸存欄蛙不能賣
    「養殖的青蛙今後還能吃嗎?以後,青蛙究竟還能不能養殖?」最近,四川的蛙類養殖戶王仕全很困惑,他時刻關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目前,全國各地飼養繁育野生動物場所被封控隔離,養殖戶們一邊期待疫情儘快過去,一邊又很擔憂:「現在被封控隔離的動物不能銷售,如果以後不能養殖了又該怎麼辦?」
  • 竹鼠禁養了!瀘州合江養殖戶改行當羊老闆
    羅軍此前竹鼠基地裡的竹鼠。竹鼠每天吃玉米粉和麥麩混合的飼料,還有一小截竹子。周夢穎攝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瀘州觀察 周夢穎7月21日上午,瀘州市合江縣白沙鎮趙村村民趙強在田地裡搬玉米,準備餵養家裡的雞鴨,打算今後再養些羊或種植百香果。
  • 禁養竹鼠的損失,不能讓養殖戶自己扛
    根據該意見稿顯示,該目錄包括豬、兔、雞、鴨等18種傳統畜禽和梅花鹿、羊駝等13種特種畜禽。但竹鼠不在其列。這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產業群與從業農民。此前,作為具有重要的科研、經濟和社會價值的動物(簡稱「三有動物」)的竹鼠,的確是被允許養殖的。廣西、湖南、貴州、雲南等地的政府也把其作為扶貧項目加以扶持。
  • 小時調查│養的竹鼠和藍孔雀,如今成了燙手山芋……「禁野令」後...
    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發下公告,疫情期間嚴禁交易野生動物。一個月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和浙江省人大常委會相繼發布「禁野令」,擬全面禁止食用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也包括人工繁育、飼養的野生動物。4月8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目錄》)公布,竹鼠和藍孔雀均未列入13種允許養殖的特種畜禽。
  • 竹鼠禁止食用,對養殖戶影響有多大?養殖戶:因它返貧
    近幾年竹鼠養殖很火熱,一斤上百塊錢,一隻竹鼠就能夠賣幾百塊錢,一戶家庭養殖幾十對竹鼠,年收入就可以達到幾萬塊錢。正是由於養殖效率高,很多農村都推動竹鼠扶貧,不少地方更是直接送一些給貧困戶,指導他們養殖,一旦養大後銷售,貧困戶就基本達到脫貧的標準了,可以說很多農民都是靠養殖竹鼠脫貧了。
  • 養了又不能賣 九江野生動物養殖戶遭遇尷尬境地
    養殖戶養殖的雁鴨(上)和梅花鹿目前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九江報業融媒記者洪永林文/攝核心提示受疫情影響,我市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上市、交易,在相關政策細則未出臺之前,無論是持有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還是馴養繁殖許可證的養殖戶,都面臨進退兩難的尷尬——不能賣到市場上去,又不能讓它們活活餓死,到底該怎麼辦?
  • 禁野令下的蛙類養殖戶:牛蛙價格減半賣,20萬斤田雞或無害化處理
    自疫情發生後,非法撲殺和食用野生動物事件再次進入我們的視線。2月24日,全國禁食野生動物決定通過,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自此決定施行以來,很多相關養殖戶都是膽戰心驚,曾一度懷疑還能不能繼續飼養和銷售。3月4日,農業農村部發文通知明確了,中華鱉,烏龜,甲魚、牛蛙等可以繼續食用。
  • 等待出路的養殖戶們
    華農兄弟或許沒有想過,自己花式烹飪的竹鼠有一天會成為「燙手山芋」。如今,他們再也沒有更新過有關竹鼠的視頻,而是畫風巨變,開始直播挖竹筍、採蘑菇。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發布(以下簡稱「《決定》」),被稱為史上最嚴「禁野令」。
  • 賀州竹鼠養殖業何去何從?最新消息來了!
    市民鄧先生:「我在八步區蓮塘鎮蓮塘村開了家養殖場,專門飼養了500多隻竹鼠,由於疫情期間不能售賣,導致竹鼠滯銷沒有收入,生活已無經濟來源,不清楚現在是否還能養殖和售賣竹鼠?如果不能養殖,是否會有補償?市民鄧先生飼養的竹鼠「現在還處於疫情期間,自己養殖的這些動物該怎麼辦,難道我們養殖戶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竹鼠這樣死去嗎?」
  • 1800萬隻竹鼠被判死緩:10萬養殖戶的生計和20億元生意
    這位記者對他講,新冠肺炎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攜帶傳播的。謝富傑是個竹鼠養殖大戶,那幾天,他的養殖場存欄的最後一批商品鼠剛剛賣光,買完年貨的他回家寫了副春聯,「鼠年養鼠鼠富農,農民務農農興旺」,貼到了自家竹鼠養殖場的大門上。   第二天,林業局的人卻上了門,通知他竹鼠不能賣不能吃,除了工人,任何人不得進出養殖場。
  • 最嚴禁令下 請放過這些野味!麻雀雖小不能捕 「燻拉絲」野生不要吃
    這一防疫阻擊戰裡的「最嚴禁令」,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圖說:摘除「四害之首」頭銜的麻雀現在與申城市民和睦共處 新民晚報記者 種楠/攝養殖牛蛙還能吃嗎牛蛙衝進微博熱搜前五,是因為一份「網傳」的野生動物銷售名單。就在這份名單出現的幾天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明令禁止餐飲單位、農貿市場、超市等以任何形式進行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 國家頒布了「禁野令」有些養殖的也不能吃,注意有這些
    學校不能開學,施工現場不能動工,個體工商戶無法開業。 很多個體工商戶也因這一疫情況影響紛紛倒閉。過去以吃家禽的生活,不知何時開始追求野性味道了。 民間一直流傳著貧窮吃肉,有錢吃蝦的說法。 很多人開始喜歡野性味道,產生了捕捉自然和野性味道的人。 在不少地方的偏僻蔬菜市場,經常能看到賣野生動物的人。
  • 「禁野令」下 江西果子狸之鄉掙扎中求變
    「今年擴了規模,按計劃可以賣40多隻,減去日常消耗,純利潤3萬元左右,對我們貧困戶來說,能靠自己掙到這麼多錢,很不容易了。」唐九壽說到這有些激動,他望了眼如今被鴨、兔佔據的場舍,低下了頭。「禁野令」下養殖戶從心存僥倖到及時止損所有計劃都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戛然而止。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竹鼠、麂子、麻雀、娃娃魚都不能吃了!
    對確需退出、在四川有自然分布或歷史分布的,經評估後優先放歸自然;對不能放歸自然的,積極協調收容救護機構收容;對採取上述措施不能處置的,採取無害化處理,相關技術標準參照國家林草局《妥善處置在養野生動物技術指南》執行。收容、無害化處置經費由縣(市、區)財政承擔。四川將對退出的人工繁育場所給予適當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