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溪流驚現疑似「活化石」南方波魚,成群出現!

2020-11-24 騰訊網

10月6日下午,有市民在清溪鐵場村遊玩時,拍到了成群結隊的小魚兒在溪流中徜徉,看體型和有著"活化石"之稱的南方波魚類似。在此,希望市民們對小魚兒多加保護。

在清澈的溪流中,一群小魚兒忽而石頭直接自由穿梭,忽而時停下來覓食,時聚時散,當有人靠近時,也會一鬨而散,不見了蹤影。這種小魚體型較小,很難捕捉,但和有著"活化石"之稱的南方波魚極其類似。

據了解,2009年,東莞市水產研究所魚類資源調查工作組在這裡首次發現了被稱為"活化石"的南方波魚。南方波魚是一種古老的魚類,出現於老第三紀,距今六千五百萬年至距今兩千三百萬年,比最早的人類--南方古猿還要早數千萬年。這也是有歷史記載以來,東莞水域第一次發現南方波魚。業內人士提醒大家,雖然南方波魚沒有列入保護動物名單,但是,該魚類畢竟屬於稀有魚類。

研究發現

2009年8月17日,據中新社東莞電:廣東東莞市水產研究所魚類資源調查工作組首次發現了被稱為「活化石」的南方波魚,發現南方波魚的地點是清溪鎮鐵場村的一條小河中。據東莞市水產研究所的黃所長介紹,南方波魚是一種古老的魚類,出現於老第三紀(距今六千五百萬年至距今兩千三百萬年),比最早的人類——南方古猿還要早數千萬年。另據了解,這也是有歷史記載以來,東莞水域第一次發現南方波魚。

東莞市水產研究所的黃所長表示:「這次發現南方波魚的過程很偶然,我們魚類資源調查工作組近期在對捕獲回來的魚類進行分類研究時,發現一條小魚特徵很符合南方波魚分類特點,但是因為只捕獲到一條,所以並不敢肯定。第二次我們就進行有目的捕獲,抓到了十幾條,周圍水域也發現還有相同的魚群。拿回研究所後經過仔細鑑別,終於確定就是南方波魚。」

新聞群

清溪、東莞新聞微信群,突發事件,投訴報料,生活資訊,一手掌握!加小編微信,進群!突發事件早知道!

(還可點擊公眾號左下角,進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深海驚現罕見"活化石"腔棘魚 曾是恐龍時代生物
    原標題:深海驚現罕見"活化石"腔棘魚 曾是恐龍時代生物 腔棘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之一,被看作是一種活化石。曾經被認為在6500萬年前滅絕,但1938年被人再次發現蹤影,腔棘魚便被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遼寧海域驚現成群大型海獸
    突然間,成群的大型海獸浮出海面,它們黑脊如鐵,魚貫而行。「1頭,2頭……有5頭之多,恐怕是一大家子!」罕見而又壯觀的一幕,震撼了釣魚愛好者鄭先生。他連忙掏出手機,拍攝了現場視頻。海洋生物專家看過視頻後,認為這群大型海獸的部分特徵接近於虎鯨。
  • 大連海域出現成群大型海獸
    大型海獸成群現身老偏島海域"這麼多『大傢伙』出現在大連海域,實在是太罕見了!" 8 月 15 日清晨,釣魚愛好者鄭先生和朋友從星海灣乘船出海,到老偏島海域釣魚。7 時許,他突然聽到船老大的喊聲,"快看,那是什麼?
  • [視頻]日本海岸驚現「活化石」——深海褶鰓鯊
    [視頻]日本海岸驚現「活化石」——深海褶鰓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4日 17:20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15點新聞):日本靜岡縣沼津市附近海域24日出現一條十分罕見的鯊魚,這種鯊魚學名叫深海褶腮鯊,一般在600米下深海活動,根據對其化石的研究,這種鯊魚在五千萬年前就存在,被稱為「活化石」。
  • 它被譽為活化石,叫魚又不是魚,野生的禁止垂釣,釣魚人你見過嗎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也是孕育著各種各樣的生物,但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原來的生活空間遭到了損壞,以至於不少生物的整體數量都出現了減少的情況。而我們垂釣者最為關心的釣魚資源,同樣也隨著環境的變化出現了減少的情況,以至於不少的魚兒也成為了瀕危魚種。
  • 曲靖這個地方驚現大量水生物,疑似「桃花水母」
    富源縣國有十八連山林場驚現大量水生物,疑似「桃花水母」  近日,在富源縣國有十八連山林場景觀池內驚現大量不明水生物,疑似「桃花水母」,目前,該林場正積極聯繫權威專家進行相關科學論證。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作為生物進化過程形成的一個物種,其地位絲毫不遜於大熊貓。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  桃花水母對水環境的要求極高,要求生活水域潔淨呈微酸性,因此這次在富源縣國有十八連山林場的意外發現,說明周邊的水質環境是比較好的。
  • 城區驚現成群「千足蟲」
    肇慶專家建議如被爬過,用大量肥皂和清水清洗本報肇慶訊 (記者於敢勇 通訊員楊永新攝影報導)近日,肇慶城區橋西社區一帶的住宅、工地和空地出現了一種紅色的「千足蟲」 ,它們或單獨或成群,並且越來越多。肇慶市市長郭鋒聞訊立即批示滅蟲。有關部門聞訊後立即採取多項措施滅蟲,現在千足蟲的數量已經明顯減少。
  • 晶瑩透明如桃花漂浮 溧陽村民家池塘驚現「地球活化石」桃花水母
    這兩天,常州溧陽一戶村民家的池塘裡,突然出現了不少這樣的「水中精靈」,有人說它們是「桃花水母」。 【溧陽村民家池塘驚現「地球活化石?」丁先生平時養一些魚、種一些水生植物。在9月20日晚上的時候,丁先生偶然發現這個池子裡有一些可愛的生物出現。」
  • 茂名驚現疑似遠古長吻鱷化石 無法確切考證種類
    茂名驚現疑似遠古長吻鱷化石 無法確切考證種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8日 04:59 來源:     中新社茂名二月七日電 (梁盛 孫廣宇)廣東茂名一市民家中驚現距今約四千萬年的疑似遠古長吻鱷化石,其中鱗片和骨骼的完整性令人嘖嘖稱奇
  • 活化石「桃花水母」現桂城 擬制定保護措施(組圖)
    (記者 程銘 攝)  南海桂城鹿璟村小區荷塘內驚現「活化石」!昨日,記者見到的這種狀如桃花、晶瑩透亮的生物,被專家初步認定為有數億年生存歷史的「桃花水母」。市農業部門正作進一步研究以制定保護措施。  「活化石」被誤為「白色汙染」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鹿璟村小區會所,發現「桃花水母」的荷塘面積近20平方米,深約1米,荷葉田田,池水清澈見底。  在保安指引下,守候近半小時記者看到一隻「桃花水母」,直徑約2釐米,晶瑩透亮,一張一縮,浮蕩水中。小區一阿姨說,原來塘裡有很多水母,可能早晚溫差加大一天比一天少了。
  • 華安小山村驚現神秘「四腳魚」 經確認是中國「火龍」東方蠑螈
    ­  據華安新聞網報導,「四腳魚」一般是群眾對兩棲動物的一種叫法,但是您真的見過長著四條腿的魚嗎?近日在湖林鄉吉土村就發現一群神秘的「四腳魚」,經確認這是有中國「火龍」之稱的東方蠑螈,現在就請跟隨記者的鏡頭去一睹中國「火龍」的風採。
  • 酉陽釣魚人,武陵山腹地發現成群「奇魚」,似為罕見裂腹魚
    近日,有酉陽(地處武陵山腹地)的一位網友稱,他在幽深險峻的武陵山中垂釣時,從一條「地下河流出的溪流」中,釣起許多罕見「奇魚」來……武陵山腹地釣魚,發現罕見「無鱗魚」「這個(溪流)裡全是這個魚,多得很,很容易釣……一下午吧釣了幾十條,用蚯蚓釣到,都是這個魚」
  • 廣東從化水庫發現桃花水母 堪稱「活化石」(圖)
    廣州市從化三百洞森林景區水庫近日發現了珍貴「活化石」桃花水母!這是繼2006年9月中旬花都區芙蓉嶂白沙田水庫、上月中旬花都磨刀坑水庫之後,廣州地區第三次發現桃花水母的蹤跡。昨天,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昆蟲學系教授童曉立根據本報記者提取的標本鑑定確認,9月1日開始在三百洞水庫飄忽的降落傘狀透明水生動物正是「水中貓熊」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 龍魚原產地竟然還私藏這麼多「寶藏魚」,你見過幾種?
    ,這就是它們的棲息地環境異形波魚Trigonostigma heteromorpha,這種魚棲息於森林溪流,成群遊動,屬肉食性,以蠕蟲、甲殼動物與昆蟲為食。異形波魚的棲息地環境▽看著上述的描述我相信大部分不知道這裡說到的「異形波魚」具體是什麼品種。
  • 疑似「五爪金龍」驚現詔安紅星鄉
    信息來源 | 福建南大門官網 本站編輯 | 輝哥小編微信 | 13906968004據南大門網友爆料,6月27日詔安縣紅星鄉圓林村的村民捕獲了一隻重約8斤、麟甲呈金黃色、疑似為何它會出現在福建詔安紅星鄉,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據說,去年夏天詔安縣湖內村長田自然村也出現過一隻疑似巨蜥的動物,想不到今年又在紅星鄉出現。
  • 新化大熊山景區驚現生存一億年「植物活化石」龍蝦花
    (大熊山景區驚現生存一億年「植物活化石」龍蝦花 陳楊劍/攝)(大熊山金黃色的龍蝦花,黃如琥珀 陳楊劍/攝)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方曉雲)10月7日至8日,筆者從新化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獲悉,在海拔1500多米地段的原始次森林邊緣工作人員發現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的龍蝦花。
  • 廣西右江水邊出現成群大魚,緊貼岸邊靠岸遊動,為何無人捕撈?
    近日在廣西右江,水邊出現成群大魚,很多人圍觀拍照卻沒有人撈,為什麼?清道夫原產於南美洲,通過水族養殖用它清理魚缸內的垃圾進入國內,但是它在我國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壞魚」。雖然清道夫是熱帶魚類,但是由於養殖場逃逸和養殖愛好者人為放生,它們在南方一些地區生根發芽,短時間在水域內已經泛濫。
  • 廣州白雲湖現大型不明魚類,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
    管理處提醒遊客切勿在水邊遊玩金羊網訊 記者何偉傑報導:白雲湖驚現大型「不明魚類」。記者2月12日從白雲湖方面獲悉,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中,發現一條體長約2米的大型魚類浮現水面。巨魚形狀奇特,由於只微微露出一小部分頭,而且片刻又沉入水裡,「身份」難以確認,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
  • 全球最「脆弱」的魚,離開水就開始腐爛,被稱為魚類的「活化石」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講一種魚,它們的由來那可是以億年來為單位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怕是要成精,很多人說它是魚類的「活化石」。它是全球最「脆弱」的魚,離開水就開始腐爛,這種魚叫做柳根魚,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沒聽過也不要緊,今天小編就讓大家了解了解。柳根魚在現在很多水裡面也能見得到,還會有一些人捕撈它們帶回家去吃,據說味道還特別的好吃,小編是沒機會吃到過。
  • 「活化石」文昌魚 臺灣金門繁殖成功(圖)
    原標題:「活化石」文昌魚 臺灣金門繁殖成功(圖) 文昌魚  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生物演化研究的重要物種之一的文昌魚在臺灣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在室內繁殖成功並保存。文昌魚外觀形態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並沒有明顯變化,因此有「活化石」之稱。  金門公園管理處在2010年5月曾委託學者調查研究金門沿岸文昌魚生態,在金門西側與南側海域的料羅灣、金烈水道與小金門周遭海域規劃34個測站採集文昌魚,只在3個底質為中等佳到尚佳的粗砂環境測站中,有文昌魚捕獲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