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研製出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銅文教授和吳亮教授團隊在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進展,他們採用原位生長思路,研製出一種具有優異穩定性和水解離產酸鹼能力的高性能雙極膜。該成果於1月4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雙極膜是一種新型離子交換膜,由陰陽膜層和中間水解離層組成,被認為是零排放技術的關鍵材料,在清潔生產、廢物利用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但由於國外技術封鎖和價格壟斷,國內雙極膜產品處於批量試製階段,大規模產業化仍面臨兩大難題:一是陰陽膜層由於膨脹係數不同,使用過程中容易分層;一是雙極膜多採用小分子或者過渡金屬離子,作為中間層催化劑,使用過程中催化劑易洩露失效。

    針對第一個難題,研究團隊開發了聚苯醚基材的陰陽膜層,解決了兩層材料膨脹係數不同的問題。針對第二個難題,研究團隊先後製備出系列由親水性高分子、明膠、超支化高分子、凹凸棒土等固載過渡金屬離子的中間催化層結構。但這些嘗試用於規模製備時,雙極膜的水解離壓降偏高,催化層穩定性不能滿足工業長期應用的需求。為進一步提升雙極膜水解離效率和中間層穩定性,研究團隊採用原位生長思路,通過調控苯胺分子在陰陽膜層界面處原位錨定、聚合生長並包裹鹼式氧化鐵顆粒,構建穩定水解離中間層製備雙極膜。

    測試結果表明,該雙極膜具有極低的水解離啟動電壓,表現出優異的穩定性和水解離產酸鹼能力。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雙極膜材料及流延+催化層噴塗一次性成型製備技術,目前已建成中試生產線,規模化生產線正在建設中。(通訊員 桂運安 記者 汪喬)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研製出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
    中新網合肥1月5日電(記者 吳蘭)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研究團隊研製出一種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目前在產業化方面已建成中試生產線。相關研究成果於1月4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上。據介紹,徐銅文教授和吳亮教授團隊在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這一突破進展,採用了原位生長思路,研製出一種具有優異穩定性和水解離產酸鹼能力的高性能雙極膜。雙極膜被認為是零排放技術的關鍵材料,在清潔生產、廢物利用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但由於國外技術封鎖和價格壟斷,國內雙極膜產品處於批量試製階段,大規模產業化仍面臨兩大難題。
  • 「中國科學報」研製出高性能穩定性雙極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徐銅文和吳亮團隊在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進展,他們採用原位生長思路,研製出一種具有優異穩定性和水解離產酸鹼能力的高性能雙極膜。該成果1月4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 我科學家制出可規模化生產的高性能雙極膜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桂運安)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徐銅文教授和吳亮教授團隊在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進展,他們採用原位生長思路,研製出一種具有優異穩定性和水解離產酸鹼能力的高性能雙極膜。該成果於1月4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制出可規模化生產的高性能雙極膜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桂運安)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徐銅文教授和吳亮教授團隊在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進展,他們採用原位生長思路,研製出一種具有優異穩定性和水解離產酸鹼能力的高性能雙極膜。該成果於1月4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 中科大研製出高性能導電水凝膠纖維
    記者9月6日從中科大獲悉,該校馬明明課題組受蜘蛛絲的有序結構和紡絲方法的啟發,研製出一種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彈性可拉伸導電水凝膠纖維,可用於開發基於紡織材料的可拉伸電子器件。該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著名期刊《自然·通訊》上。  彈性可拉伸導電纖維,是製備可拉伸電子器件的關鍵材料。
  • 我國學者研製出高性能低成本的電解「水制氫」催化劑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團隊和高敏銳教授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三元納米片電催化劑,展現出工業級的優異電解水制氫潛能。國際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日前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近年來,國際學界在全水解電極催化劑的設計製備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但是,尋找能在中性水電解質中同時展現高活性、高穩定性的非貴金屬電催化劑仍是一大挑戰。
  • 鋅空氣電池新突破 高性能且低成本催化劑研製成功
    如今,科研人員研製出高性能和低成本催化劑,將打破這一瓶頸,使鋅空氣電池具有優異的充電性能,擴大其應用範圍。鋅空氣電池新突破據澎湃新聞12月1日消息,上述研究於當地時間8月14日發表在國際學術雜誌《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科研人員來自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
  • 中國科大成功製備仿蜘蛛絲結構的高性能導電水凝膠纖維
    受蜘蛛絲的有序結構和紡絲方法的啟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馬明明課題組通過凝膠紡絲的方法,實現了調控導電水凝膠中高分子鏈的排列和取向、製備出高性能導電水凝膠纖維的目標:在室溫下由聚丙烯酸鈉(PAAS)溶液直接紡絲得到水凝膠纖維,通過塗覆聚丙烯酸甲酯(PMA)防水層,形成具有核-殼結構的PMA-PAAS水凝膠纖維(MAPAH纖維)。
  • 中國科大研製出輕質高強韌納米纖維素仿生結構材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楊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磊 王海涵)材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物質基礎。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對工程結構材料性能的提升不斷提出新的需求,研製全面超越工程塑料、陶瓷和金屬材料等傳統結構材料的新型輕質高強材料,對相關領域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中國科大研製出新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中國科大研製出新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2018-12-04 15:38:00來源:央廣網
  • 中國科大研製一種可替代塑料的仿生可持續結構材料
    【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ID:USTCIF),全球最活躍的科大校友組織,實時發布科大要聞與校友資訊】以下新聞來源於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科研部塑料製品給現代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正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大多數塑料來自於石油產品,由於其極端的穩定性,廢棄後在環境中長時間也難以降解,最終造成持續性的環境汙染問題。
  • 中國科大團隊研製出一種新型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中新網合肥1月11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曾傑教授團隊與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鮑駿教授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該催化劑為超立方體框架結構,在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反應中表現出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為今後相關電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
  • 中國科大研製出一種仿生木材 多項性能優於天然木材
    中新社合肥12月15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一種仿生木材,其極限抗壓強度、抗壓硬度、抗衝擊性、阻燃性等多項性能均優於天然木材。據了解,這一通過深入解析生物質微觀結構而構築成無需任何粘合劑的一種高性能人造木材的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ScienceReview)上。
  • 科大資訊 | 近期科研成果速覽
    目錄1、中國科大在「神威?太湖之光」上首次實現千萬核心並行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2、中國科大研製一種可持續生物合成仿生多層級太陽能蒸汽發生器3、中國科大找到量子磁力儀測量磁場矢量的最終理論精度極限4、誰如何「順」走了我的白金?
  • 中國科大俞書宏院士團隊研製出有望替代塑料的仿生新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運用仿生結構設計理念,發展出一種被稱為「定向變形組裝」的新材料製造方法,將纖維素納米纖維和二氧化鈦包覆的雲母片複合,製備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可持續結構材料。
  • ...中國科大研製出輕質高強韌納米纖維素仿生結構材料,有望替代...
    據《全省新聞聯播》5月25日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近日在新型納米纖維素高性能仿生結構材料研製中獲重要進展,成功研製了一類天然納米纖維素高性能結構材料,具有輕質、高強韌等優異的綜合性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
  • 中國科大研製出「神奇」水泥
    通訊員 楊凡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磊 王海涵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徐鑫教授課題組採用一種簡單的方法,製備出具有自清潔、超疏水、高氣孔率,隔熱和隔音性能皆佳的輕質混凝土。多年來,中國科大徐鑫和陳初升教授課題組合作進行多孔陶瓷的表面疏水改性研究,並將其用於膜蒸餾海水淡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基於最近在乳液法成型技術和有機前驅體陶瓷上的研究成果,徐鑫課題組在製備混凝土時加入了油相、乳化劑和少量的聚二甲基矽氧烷,製備均勻疏水修飾的3D輕質混凝土塊體。
  • 有望替代塑料 中科大科學家研製出仿生新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運用仿生結構設計理念,發展出一種被稱為「定向變形組裝」的新材料製造方法,將纖維素納米纖維和二氧化鈦包覆的雲母片複合,製備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可持續結構材料。
  • 清華大學成功研製出高性能碳納米管導線
    近日,在北京市科委納米科技專項支持下,清華大學成功研製出高性能碳納米管導線,並開展了腦起搏器電極、碳納米管導線原型直流電機應用研究。  清華大學韋進全團隊採用控制工藝參數方法,將碳納米管導線金屬性比例提高到1/2,實現高品質碳納米管薄膜和長絲的快速、連生長,製備出電導率與銅導線處於同一量級的高性能碳納米管導線,且該導線力學強度比銅高3-4倍。
  • 【中國科學報】上海矽酸鹽所研製出世界最大尺寸鍺酸鉍晶體
    5英寸直徑BGO晶體是超高靈敏輻射探測裝置的關鍵高能射線探測材料之一,其成功研製必將進一步鞏固上海矽酸鹽所在BGO晶體研究、開發與量產方面的既有全球領先優勢,可滿足國內外應用端對大尺寸、高質量和高性能BGO閃爍晶體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