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出土一破罐子,刻倆符號成稀世國寶,專家:虞夏傳說是真的!

2020-12-06 歷史國學智慧

夏朝以前是什麼朝代?夏朝真的是中國的第一個朝代嗎?

根據古籍記載,夏朝改變了當時原始部落的制度,開闢了此後維持千年的世襲制。但目前關於夏朝的記錄還是太少,想探究夏朝的歷史還很困難。

夏朝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也是世人廣為認可的第一個朝代。雖然至今為止關於它的記載仍然不多,無法徹底佐證它的存在,但是這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懷疑 ,人們還是認為夏朝是真實存在的一個朝代。

有一些專家認為,夏朝並不是中華歷史上最早的朝代,在夏朝之前竟然還存在一個王朝,它延續世間一千餘年。

《韓非子.顯學》中都有關於這個朝代的記載:

「虞夏二千餘歲。」

據歷史典籍記載,夏朝有五百年的歷史,那麼這樣算來,虞朝的歷史延續了一千五百餘年,是中華歷史上存在最為久遠的王朝了,這個發現可謂是顛覆認知,讓人們對中華歷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山西出土一破罐子,上刻倆符號成稀世國寶:夏朝之前果然還存在一王朝

隨著現如今考古的深層發掘,越來越多的真相呈現在世人的面前,而這些結果也再一次印證了華夏文化是那麼的輝煌。

1975年開始,考古學家發掘了陶寺遺址,所謂陶寺遺址指的就是中國黃河中遊地區以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為主的遺址,遺址面積達到了280萬平方米,是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遺址中規模最大的。

專家們在這裡挖掘了多個貴族的墓穴,發現了刻有龍紋的彩盤和種種精美的陶器。但讓人意外的卻不是這些,而是一個不起眼的破罐子。

這個破罐子是在垃圾堆裡面被發現的,看上去似乎就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但是考古學家卻在它的身上發現了天大秘密。在這個破爛的罐子正面鼓腹部發現了兩個特殊的符號,兩個符號是用硃砂寫上去的,而字體與甲骨文、金文非常吻合,最終專家確定這個字就是「文」,這個破罐子因為這兩個符號成為了稀世珍寶,並且得名「朱書扁壺」

為何發現的這個符號會讓這個破罐子的價值陡然上升了,原來之後有人推測出這個陶壺很可能與堯帝有關係,因為據傳說他的統治範圍就在山西襄汾縣一帶,而陶寺遺址正好處於中心,很可能是當時的都城。

關於堯舜的歷史,似乎被大多數人都認為是虛假的,是祖先虛構的神話故事,但是隨著考古的發現,卻再一次證實了,關於堯舜的神話並不一定是虛構的。

朱書扁壺雖然殘破,但卻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象徵,象徵著中華古文明的光榮和驕傲。就像是一個時間的坐標,記錄著中華五千年文明。

堯舜真的存在嗎?真相到底是什麼?由於年代太久遠,我們無法得到確切的考證。

但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史書一定具有參考價值,尤其是《史記》,是經得住歷史考驗的百科全書式的鴻篇巨著。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起黃帝軒轅氏,下迄漢武帝太初四年,近3000年的歷史。

含歷代帝王的興衰和重大歷史事件,並記載各種典章制度的演變,以及天文曆法等。

《史記》規模宏大,體質完備,涉及政治、哲學、政治、經濟、文學、天文、地理、醫學佔卜等各個方面,幾乎囊括了當時人類思想活動的全部內容,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鴻篇巨著。

魯迅先生也感嘆說: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這套《史記》組織了全國百名大學教授進行了重新整理。所有內容儘可能保持原版原貌,與原文進行對比通讀,從內容、版本上力爭做到精準、科學。

中國古典國學藏書,非《史記》莫屬。

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全4冊史記,僅需79元,合計每本只要不到20元,一杯咖啡的價錢就可以獲得傳世經典,使您終身受益。

您可以點擊下方商品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文物史上最珍貴的玉杯,出土時甚至無法直立,卻因此成為驚豔國寶
    中國考古史上很多著名的國寶擁有濃厚的傳奇意味,因為它們很多都是在城建、農耕或者開山等作業中無意被發現的,比如小解今天介紹的這件稀世奇珍,就是在挖地基的時候驚豔問世的。1983年,廣東省某公寓樓在開挖地基時,發現一塊平整的大石板下隱藏著一座地下建築,有經驗的工人便立即報告了文物部門。
  • 一鋤頭挖出3000年窖藏,出土103件青銅器,專家鑑定後驚喜若狂
    這年頭出土的窖藏文物確實還是蠻多的,雖然古代窖藏比不上什麼古墓,但是文物的數量可能不少並不比古墓中發現的少哦,比如大名鼎鼎的何家村窖藏、彭州窖藏、陝西楊家村窖藏等等,這些窖藏中都曾發現震撼國內的考古發現。
  • 古墓出土4大逆天文物,一件像遠古手機,圖3確定不是穿越?
    第一種:三星堆太陽輪在全世界各大文明古國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神話傳說,在大部分中文明古國都會相信有大陽神。當然,在中國的上古傳說裡也是相信有太陽神的。 除了中原文明的「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有關太陽的神話傳說之外,還有在古蜀國時也有相關類似的傳說。
  • 考古專家有一「神尿」,意外尿出史前國寶,卻被永久禁止出境展覽
    文/玉濁清考古專家有一「神尿」,意外尿出了史前國寶,卻被永久禁止出境展覽在歷史的長河中遺留下了很多的歷史文化古蹟,同時這也是歷史留下來的痕跡,想必在眾多文化遺址當中,大家對紅山牛和梁遺址都不會陌生,而在挖掘的過程當中發現了很多價值連城的文物,考古專家對此也十分的重視!
  • 殷墟中曾出土「怪」獸頭骨,因一個傳說,它竟從華夏大地上消失了
    1928年,河南安陽的殷墟開始被正式發掘,出土了不少的甲骨和青銅器,可是在這些國寶問世的同時,還出土了一個詭異的頭骨,專家們竟都不知道它是哪種野獸的,可是隨著謎底揭開,不僅考古專家愣住了,一件國寶級的青銅器也被迫改名,這個詭異的頭骨到底是什麼「怪獸」呢?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尋寶:497字銘文令毛公鼎成國寶
    現存銘文最長的青銅器毛公鼎、三希之首的《快雪時晴帖》、範寬的《溪山行旅圖》……它們,整整60年的相隔,成了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為了揭開塵封已久的那段歷史,紀錄片《故宮》總導演周兵和他的團隊再次打造了《臺北故宮》,本報也回訪當年的當事人和相關學者,還原出這些國寶的故事。
  • 濱州市出土文物蟬冠菩薩像亮相國家博物館
    佛像近照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9月17日訊(記者 張爽 通訊員 宋可 溫明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9月17日「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是首次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成就進行全景式展覽,展覽匯集了來自13個省市、18家文博單位的600餘件回歸文物參展,濱州市博興縣出土的蟬冠菩薩像亮相國家博物館
  • 這些國寶都曾遺落在民間……
    後來被博物館的專家在廢品站發現並回購回來,這才挽救了這件對中國意義非凡的國寶! 六、西周班簋 收藏在首都博物館的這座西周時期的班簋,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並且上面還有198字的銘文,是研究歷史的重要實物,絕對的國寶。
  • 最古老遺址出土的女神像,專家懷疑是女媧,修復後成為國寶
    所以,專家普遍認為,紅山文化的發現證明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並非只有黃河流域這一處源頭,而是由眾多文化共同匯集而成,才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紅山文化的特點是陶器、細石器和玉器都非常發達。陶器之上大多有了橫「之」字形紋和直線紋,意味著當時先民獨特的審美情趣。細石器做工精緻,小巧玲瓏,代表著當時先進的生產力水平。玉器種類繁多,顯然已經孕育著中華文明的玉文化。
  • 稀世珍品——獨角鯨牙
    稀世珍品——獨角鯨牙獨角鯨,生活在地球極寒海域——北冰洋,外形極其獨特,身長約為6米,雄性鯨頭部伸出長牙(雌性沒長牙),通常會被誤認為是角,是傳說中獨角獸的化身。西方傳說中,獨角鯨牙具有神奇的驅魔與解毒的魔力,一直深受皇家貴族的喜愛,其價格曾經10倍於黃金。
  • 大川村出土一件漢代酒器,它們不僅是國寶,還破解了九尾狐之謎
    它是不是真的長了九條尾巴呢?如果您也有這樣的疑問,小編今天就來給您揭秘,看看這九尾狐是如何生尾之謎。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揭秘之前,小編先給您說件國寶級別的酒具。1962年秋天,陝西玉縣大川村,小麥也迎來了大豐收,村裡的孩子們,在放學後也都去田間地頭撿麥穗。可是老張家12歲的小子撿了不少麥穗,而且都抱不下了。他就準備找個地方將麥穗藏起來,等明天再來取,可他剛跑到距離麥田不遠的溝邊,卻被眼前的景象嚇到了!
  • 百件私藏國寶北京免費展出 唯一完整虎簋首展(圖)
    本報記者 鞏崢 通訊員 曹蕾  與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大盂鼎出自一人之手的爵中之王—盂爵,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提供了重要依據的西周方座虎簋,罕見的越王劍、吳王劍,皇家藏品宋代哥窯長頸瓶……近百件私人收藏、未曾公開展示的稀世珍寶
  • 1983年廣東發現古墓,出土無法直立的玉杯,專家:古人真夠豪放
    1983年廣東發現古墓,出土一無法直立的玉杯,專家:古人真夠豪放1983年廣東省某公寓樓正在開挖地基,有工人挖開一座平整的大石板,竟然發現了下面隱藏著的地下建築。南越王墓出土後,被譽為「中國近代五大考古發現之一」,為此在墓上特地建立了南越王墓博物館,出土的大量文物皆放置其中,在這座博物館中最讓人驚嘆的寶物不是那些金銀珠寶和兩方印璽,而是出土時這件無法直立的玉杯——玉角杯。
  • 鳥尊出土後成為山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可修復後的鳥尾卻爭議不斷
    根據這幾條線索專家們經過分析,一致認為這座神秘墓地就是「晉侯墓地」。晉侯在這裡建立了晉國,故此,山西才被稱為晉地,而這件青銅鳥尊,不正是「晉」地山西名稱來源的最好見證嗎?青銅鳥尊被出土,驚動了整個考古界,但大家還未來得及高興,一個更難的考驗卻擺在了眼前,因為鳥尊的出土位置靠近「盜口」,所以鳥尊的象鼻尾,被盜墓賊弄斷了,中間的一段已經迭失,如何修復,這讓專家們愁得只撓頭,找一塊青銅,然後將斷掉的象鼻尾焊接上去,這十分容易,可是殘存的鳥尊的象鼻尾巴究竟是向裡卷還是向外卷呢?這才是困擾專家的難題。
  • 2021《國博日曆》:每天陪你認識一件稀世珍寶
    從考古文物到歷代傳世精品,從古籍文獻到當代藝術,從皇家珍藏到民俗器具…… 國家博物館並沒有僅僅讓這些稀世國寶困於館內 《國博日曆》就是一個例子,將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濃縮成一冊,每一天都能認識一件稀世珍寶。
  • 農民淘沙發現珍貴遺址,出土大量珍寶,專家卻不敢繼續挖了
    自1934年開始,中國許許多多的考古學專家相繼趕來,對三星堆遺址進行發掘、研究。不過,一直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考古工作者才終於對三星堆遺蹟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在這次發掘當中,僅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已經出土了大量極其珍貴的文物。
  • 這件文物出土後,證實史前文明或許存在
    在很多傳說中,都有關於史前文明,但史前文明真的存在嗎?其實這在世界上還是一個謎題。在我國的考古中,也有不少關於上古的遺址,其中最著名的就屬三星堆遺址了,這個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稀世國寶級文物,不過在世人看來這個遺址還是個千古謎團。
  • 河南工人取土挖出青銅器,20塊賣給廢品站,追回後價值20億成國寶
    河南工人取土挖出青銅器,20塊賣給廢品站,追回後價值20億成國寶我們都知道,很多著名的國寶級別文物,都是在無意之間出土的,這些文物都在某種意義上像是一串失落的項鍊,能給我們熟知的歷史增添很多新的東西,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愛記載的民族,在古代保存文獻當中,留下文字記載最多的三種語言,分別是漢語
  • 匈奴墓出土「金怪獸」,和《山海經》中的異獸一致,傳說是真的?
    陝西是文物愛好者和專家的天堂,在陝西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都堪稱是國寶級文物,所具備的歷史價值遠遠超過了其他文物的價值。就比如專家在一座匈奴墓中出土的「金怪獸」一樣,不僅歷史價值高,而且還和《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一致。這隻金怪獸的出現讓我們不得不懷疑,難道《山海經》中記載的是真的?
  • 雙角龍化石的出土說明,龍也許真的存在
    中華神龍龍,中華民族的圖騰神獸,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傳說中的龍可以呼風喚雨,吞雲吐霧,常在大江大河中隱匿。但現代很多人都不相信龍是一種真實的生物,而是古人拼湊各種動物的特徵而成的一種圖騰崇拜,事實真的如此麼?隨著最近一具龍化石的出土,事情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