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神話或者影視劇中,想必讀者們都看過「九尾狐」,那麼這種「神奇」的動物是真實存在的嗎?它是不是真的長了九條尾巴呢?如果您也有這樣的疑問,小編今天就來給您揭秘,看看這九尾狐是如何生尾之謎。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編先給您說件國寶級別的酒具。1962年秋天,陝西玉縣大川村,小麥也迎來了大豐收,村裡的孩子們,在放學後也都去田間地頭撿麥穗。可是老張家12歲的小子撿了不少麥穗,而且都抱不下了。他就準備找個地方將麥穗藏起來,等明天再來取,可他剛跑到距離麥田不遠的溝邊,卻被眼前的景象嚇到了!

因為頭一天晚上下了暴雨,所以這深溝「塌方了」,裂開了個大口子,溝底裂開的泥土裡,竟然有幾個銅罐子,他覺得銅可以賣錢,於是跑回家,招呼大人,就拿了三個回家。

第二天,村民們一傳十,十傳百,這深溝裡有「寶貝」消息就不脛而走。一時間,很多村民也帶著鐵鍬來「挖寶」……村支書覺得此事蹊蹺,就阻止了村民們繼續挖,並將情況立即上報給了縣裡的文物局,讓他們趕緊安排專家過來看看。
當天下午,文物局的考古專家,就坐車趕到了村裡,經過一番勘察,再結合村民們的描述,確定這是一處古代窖藏,但在之後的發掘中,專家們卻在溝底一無所獲,因為這裡早就被村民挖了個底朝天。文物局的專家在村支書的帶領下,開始挨家挨戶的尋找丟失的窖藏文物,幸好村民們十分配合,包括老張家小子最先發現的那三件銅罐子,也都交給了文物局。

經過一番深入的研究,專家們發現這批窖藏的青銅器文物都是酒具,其中張家小子發現那件酒樽最為精美,不僅鑄有牛、馬羊等動物圖案,而且還有銘文,銘文為:「中陵胡傅銅溫酒樽,重廿四斤,河平三年造」,故此,它被命名為「胡傅溫酒樽」。而銘文中的「河平」,是漢成帝劉驁的年號,因此「河平三年」也就元前26年,所以這些都是漢朝時期的文物。另外,在這些動物圖案中,專家們又有了一個讓人震驚的發現!

專家們在酒器上看到了一隻狐狸,它還長有奇怪的尾巴。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九尾狐」嗎?九尾狐在《山海經》中,有這樣的記載:「青山之丘,有怪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專家們很詫異,經過仔細的研究,發現這確實是狐狸,但是它的九條尾巴,卻和我們想像的很不一樣。因為它並非是長了九條尾巴,而是在一條尾巴下面,有九條下垂的「小尾巴」,就像是流蘇一樣,這難道就是九尾狐真實的模樣嗎?
其實,小編覺得這是可信的。因為狐狸本身就存在,這是毋容置疑的,那麼「九尾狐」這種狐狸,也就應該是存在的。但這裡面卻有個很大的誤解,那就是人們都以為是九尾狐的屁股後面,長了九條獨立的尾巴,而且影視劇中也是這樣拍的,可這卻是錯誤的,因為史料中從來沒說是「九條獨立的尾巴」,所以真實的情況,就應該是這件酒樽上的狐狸一樣,而這種「狐生九尾」的現象背後,又該如何理解呢?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也許是狐狸的尾巴上,因為受傷,或者是疾病,發生了一種基因突變,這就導致了狐狸尾巴上的毛「瘋長」,以至於一條主尾巴上,出現了九條下垂的狐狸毛「假」尾巴,遠遠地看上去,就好像一隻狐狸,長著九條長長的小尾巴似的。除此之外,也許還有其他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狐狸是不會長出九條獨立尾巴的。
如今,這件「胡傅溫酒樽」已經成為山西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它還是國寶級的文物,此器不僅幫我們破解了九尾狐的謎團,還反應出古人的一種自然觀,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而這也是我們現代人需要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