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到教師隊伍中來
米蘇(霞山)
其實,名校畢業的高學歷人才到中學去任教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像人大附中、南開中學這樣的全國知名中學,早就把招聘高學歷老師當作一種「常態」。前些年,同樣是全國知名的上海中學,更是在招聘公告中明確指出,就是要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學歷,優秀本科生也只能是「酌情考慮」。所以,如果說這次深圳中學的教師招聘相比起上述這些學校有什麼特別的話,大概只能是「特別多」:別的學校頂多招十來個,深圳中學一次就招了35個。
一口氣就招了35個碩士、博士畢業的教師,深圳中學的「大手筆」令筆者嘆服。但另一方面,這件事背後所隱藏的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則令筆者十分擔憂。一口氣就能招來35個高學歷的教師,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深圳中學本就是一間全國知名的「名牌」中學,「名牌」學校招來「大牌」老師,不也合情合理?但如果看著深圳中學的這番「大手筆」,就認為中學裡高學歷教師「遍地開花」,那也未免太過想當然。早幾年,有教育機構專門做了一番調查:各省中學教師中研究生學歷所佔比例的排名上,佔比最高的是北京、上海、天津,初中教師分別是12.2%、7.3%、6.1%;高中教師分別是19.2%、12.7%、11.8%。而高中教師中研究生學歷佔比最低的貴州和新疆分別只有2.3%和2.0%,初中教師中研究生學歷佔比最低的海南和貴州只有0.4%和0.3%。就湛江而言,除了一些傳統公辦名校和待遇優厚的民辦中學外,其他學校的高學歷教師佔比其實並不算高。
只有讓更多優質教育資源下沉到基層教育、下沉到落後村莊,我們的基礎教育才能迎來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引領孩子走向美好未來
鍾娜(霞山)
筆者看到關於這群「豪華」教師隊伍的新聞時,想起一件事來。上周,有位定居廣州的小學同學向大家集贊,因為她兒子準備去參加一個編程比賽。此時,她兒子才讀小學四年級。老同們紛紛點讚後,慨嘆:「為什麼優秀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細問之下,得知「優秀」都是有原因的。這個同學兒子的學校去年聘請了一位碩士「編程高手」為學校教師,每周給學生增設兩節編程課,並對有興趣有天賦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一年多來教出了不少小小編程高手。一幫老同們先是紛紛驚嘆,「現在碩士生都去教小學生了!」繼而羨慕地說,「什麼時候我們這裡的學校才能有如此高水平的老師?」
在傳統觀念裡,本科師範生擔任中小學老師是足夠勝任的了,碩士、博士就應該去教大學生,去搞學科研究之類的,如果讓碩士、博士來擔任,就是大材小用了。但實際上,在人才濟濟的今天,碩士、博士乃至清華、北大等名校的碩士畢業生、博士畢業生到中學教書,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發達城市重點中學每年都有很多名校碩士、博士去當老師,甚至在不少小學也有。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國人的學歷水平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博士生每年的畢業人數也是近百萬了。正是在如此背景下,一位博士去教小學或中學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另一方面,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高學歷人才對職業的選擇有了轉變。他們都有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理想,有的人就是愛好教育事業,有的人則愛好學術研究。如果社會一味強求愛教書的人去搞科研本就不科學、不理性。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如果這份職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更高更好的社會價值,那他們為什麼不選擇呢?
所以,我們對此不必大驚小怪,要拋開思維定勢,欣然歡迎更多的碩士、博士成為我們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用他們的學識、見識、思維和視野引領孩子走向美好的未來。
在崗位上體現價值
吳典蔚(赤坎)
近日,深圳中學發布了2019年擬聘教師名單顯示,新聘的35名教師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其中20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1人畢業於哈佛大學。這無疑是一份豪華教師團大名單,一公布,在社會上便引起熱議。我認為,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並在崗位上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體現自身價值更重要。
高學歷人才有自主擇業的權利,選擇了走上中學教師崗位,把自己多年學習積累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體現自身價值。隨著碩士生、博士生的不斷增多,但相應高精尖科研崗位的配備沒那麼多,只有極少數的畢業生投身到科研工作中,選擇從事教育將成為更多高學歷人才的熱門選擇。學歷有高低之分,但崗位無貴賤之別,選擇中學教師,也意味著選擇了奉獻,耕耘三尺講臺,同樣可以做出屬於自己的偉大。
高學歷人才選擇了直面青少年基礎教育,就要從深奧學術論文中走出,走向基礎知識的一點一滴,在不斷求索過程中體現自身價值。象牙塔裡求學時間長,擁有更為廣闊的格局,更加前沿的眼光,以及更加豐富權威的學術資源,但存在對中學教育現狀底子不熟,路子不清,方法不多的問題。博士生當中學教師要沉下心來適應新角色,和學生打成一片,形成師生共同體,在教與學過程中形成良好互動、良性循環,這是從業道路上一座大山。
中學階段教育培養學生好學自主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學科創造力至關重要,然而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原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趙汝蘅曾率隊參加國際芭蕾舞比賽,賽後曾言,中國的舞者基本功紮實,舞姿嫻熟,但少了一點自娛的精神,舞臺上總感覺是別人讓他跳。我們一些中學生也不知道為誰而學,為什麼學,學有什麼用的詬病,博士生之所以能成為學科的佼佼者,和對學科知識有濃厚的興趣愛好密不可分,走上教師工作崗位後能有效改變「填鴨式」教育陳舊方式方法,走優質教育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