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WLS/Evi介導Wnt轉運和分泌的結構基礎

2021-01-21 網易

  Wnts是一個分泌性脂質修飾的糖蛋白家族,參與調控形態發生、細胞乾性和細胞命運決定。細胞分泌Wnt,通過局部作用達到附近的受體細胞,與多種細胞表面受體相互作用,包括人Frizzleds家族、Wnt共受體如LRP5/6和受體酪氨酸激酶ROR2。Wnt-受體互作可誘導不同的下遊信號反應,包括穩定β-catenin、調控基因表達、激活JNK和調控細胞極性等。

  Wnt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生物學特徵是單不飽和棕櫚油酸酯(PAM)與絲氨酸殘基共價連接,而該絲氨酸殘基基本上在所有Wnt中保守。這種O-醯化修飾使Wnt蛋白具有高度的疏水性,需依賴載體進行細胞內和細胞間運動。Wnt棕櫚酸醯化修飾是在內質網上被膜結合的O-乙醯基轉移酶(PORCN)所催化。醯化後,Wnt能夠與內質網上保守的膜轉運蛋白(稱為WLS、Evi和GPR177)結合【1】,用於跨細胞內轉運和分泌。WLS是整合型的膜蛋白,預測有8個跨膜螺旋,有一個延展的管腔環(這是Wnt結合所必需的),胞質C端有一個ER再循環序列。WLS預測與G蛋白偶聯受體同源,又被稱作GPR177。PORCN催化的乙醯化對於Wnts與WLS結合是必需的【2】,突變Wnt的棕櫚酸醯化位點、抑制PORCN和下調WLS表達都能抑制Wnt從ER的離開和分泌,從而影響Wnts的功能。從內質網到細胞質膜,Wnt-WLS複合物可能將Wnt轉移到細胞表面蛋白聚糖、可溶性轉運蛋白、細胞質或外泌體中。最終,Wnts被遞送到Frizzled(FZD)並激活下遊信號,該過程依賴於O-PAM修飾。WLS可從質膜再循環回內質網,進行下一輪Wnt轉運循環。那麼,一個新的棕櫚酸醯化的Wnt如何被PORCN轉送給WLS?Wnt、O-PAM和WLS如何組裝成轉運高效的複合物?Wnt如何從WLS轉移到各種轉運體和鄰近細胞的FZD?這些問題都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近日,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的David M. Virshup和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的Filippo ManciaCell雜誌上發表文章Structural Basis of WLS/Evi-Mediated Wnt Transport and Secretion,解析了棕櫚酸醯化的WNT8A-WLS的3.2Å冷凍電鏡結構。分析發現,WLS膜結構域與GPCRs有類似的結構同源性。Wnt髮夾(hairpin)結構插入WLS膜結構域的保守疏水腔中,兩個螺旋之間的棕櫚酸醯化修飾深入到磷脂雙層。而另一個Wnt髮夾上高度保守殘基的構象轉換有助於其轉移到鄰近細胞的受體上。

  

  研究人員選擇人源WNT8A和人源WLS進行探索,首先驗證棕櫚酸醯化依賴的WNT8A-WLS複合物的形成對於Wnt轉運到細胞表面是必需的。隨後解析了解析度為3.2Å的冷凍電鏡結構,並構建了一個模型,該模型包含WLS(共541個胺基酸)的胺基酸殘基4-496,以及WNT8A(共351個胺基酸)的胺基酸殘基30-337。模型缺乏WLS C端尾部(殘基497-541)和WNT8A的3個環(115-125、223-240和279-287),這些部分較為無序。WNT8A-WLS複合物結構顯示WLS具有兩個獨特的組分:一個是8個跨膜(TM)螺旋組成的完整的膜結構域,N和C末端位於細胞質側;另一個是位於TM1和TM2之間的球狀管腔結構域(WLS LD),這是Wnt結合所必需的。WLS LD是由8個反向平行的β片層組成的緊湊結構,組裝成一個β三明治。此外,WLS LD與參與脂滴形成的ER蛋白seipin具有結構同源性。

  複合物結構顯示,WNT8A的Asn103和Asn262具有N-連接的糖基化修飾。Asn262連接的聚糖非常靠近假定的LRP5/6結合位點;Asn103連接的聚糖非常靠近WLS的廣泛親水表面,或介導該區域兩種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突變Asn103則降低WNT8A的產生和信號活性,提示這個位點的聚糖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當WNT8A與WLS形成複合物時,其結構具有高度保守的核心:由五個螺旋構成,其中三個髮夾環從中延伸,兩個環——髮夾2和3組裝成β摺疊股,形成β摺疊。兩者之間的互作界面是非常廣的,包埋表面具有2403Å2,有助於兩者形成緊密結合。Wnt-FZD CRD結構中,Wnt髮夾1直接與髮夾2相互作用;而在WNT8A-WLS結構中,髮夾1和髮夾2被WLS LD的第一個β摺疊所分開。髮夾1延伸了兩個保守的色氨酸殘基——Trp127和Trp129,和WLS TM1和TM2頂部高度保守的殘基(Ser104、Phe107、Asn227和Gly229)進行接觸。髮夾2由兩個二硫鍵穩定,頂端攜帶PAM與絕對保守的Ser186結合。髮夾2深入WLS TM結構域,並與中心疏水腔形成多個接觸,這個中心疏水腔也由保守殘基構成。在WLS Gly305的幫助下,PAM依次穿過TM螺旋4和5之間的狹窄疏水通道。WNT8A Ser186的PAM酯鍵主要是通過WLS Asp301和WLS Arg357之間的離子相互作用進行配位。突變WNT8A髮夾1、髮夾2及WLS上相應結合位點均損傷Wnt信號,減少Wnt分泌。即WLS和Wnt髮夾1、2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於新合成的棕櫚酸醯化Wnts的分泌是非常重要的。Wnt的髮夾3從螺旋核心到WLS LD的上部形成一個拱形,深入到一個保守的疏水性口袋中。對比Wnt-FZD CRD和Wnt-WLS結構發現,髮夾3中Phe316和Trp318的取向不同,這些殘基的側鏈在這兩種結構之間發生明顯的變化,這表明當Wnt改變結合夥伴時,髮夾3或起到分子開關的作用。此外,突變WNT8A髮夾3中保守的WCC基序不影響Wnt的分泌,但損傷其信號激活;而且髮夾3被3個高度保守的二硫鍵所穩定,而這些二硫鍵的形成對於棕櫚酸醯化和WLS互作都不是必需的,而對WNT3A與FZD CRD的結合是必需的。即Wnt髮夾3對於Wnt與FZD CRD互作更重要。

  對比WNT8A-WLS和xWnt8-FZD的結構,發現Wnt的α螺旋核心基本沒有變化,但髮夾環明顯有移動。WNT8A的髮夾1和髮夾2被WLS LD分開,而Wnt-CRD中兩個髮夾緊密結合形成一個β摺疊。Wnt髮夾的這種靈活性可能有助於Wnt和多種蛋白結合,如WLS、FZD CRD、PORCN、ROR1等。WLS TM域中深埋著一個大洞,這個空間在頂部向管腔側開放,通過TM螺旋6和7之間的間隙向脂類雙層開放,這可能是棕櫚酸醯化的Wnt髮夾2進入和退出的潛在途徑。進一步分析發現,WLS與G蛋白偶聯受體具有結構同源性,或可作為靶點用於抑制Wnts蛋白的分泌。

  

  總的來說,研究解析了Wnt-WLS複合物的結構,從結構的角度揭示了Wnt分泌過程的機制,或為抑制Wnts蛋白分泌提供潛在的藥物靶點。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11.038

  參考文獻

  1. Bartscherer, K.,Pelte, N., Ingelfinger, D., and Boutros, M. (2006). Secretion of Wnt ligandsrequires Evi, a conserved transmembrane protein.Cell125, 523–533.

  2. Coombs, G.S.,Schmitt, A.A., Canning, C.A., Alok, A., Low, I.C., Banerjee, N., Kaur, S.,Utomo, V., Jones, C.M., Pervaiz, S., et al. (2012). Modulation of Wnt/b-catenin signaling and proliferation by a ferrous iron chelator withtherapeutic efficacy in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ouse models of cancer.Oncogene31, 213–2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WLS/Evi介導Wnt轉運和分泌的結構基礎
    研究揭示WLS/Evi介導Wnt轉運和分泌的結構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5:15:55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Filippo Mancia、杜克大學David M
  • 中國科學家揭示囊泡介導非常規蛋白分泌的轉運途徑
    中國科學家揭示囊泡介導非常規蛋白分泌的轉運途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4 13:43:40 近日,清華大學葛亮課題組報導了一條囊泡介導非常規蛋白分泌的轉運途徑。
  • Nature communication:非經典WNT受體相互作用 抑制腫瘤轉移
    2015年4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 wnt信號包括β catenin依賴性的經典途徑和β catenin非依賴性的非經典途徑,在調節動物發育和維持穩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wnt信號失調會引起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發生
  • cell research報導鈷離子ECF轉運蛋白複合體的結構與機理
    ECF轉運蛋白是近年來發現的一類新型ABC內向轉運蛋白,結構上由膜內底物特異結合蛋白EcfS和一個由跨膜蛋白EcfT和兩個胞內ATP結合蛋白組成的能量耦合模塊(或ECF模塊)組成,分為能量耦合模塊專用型(Group-I)和共享型(Group-II)兩類(圖1a)。專用型每個EcfS蛋白使用專一的ECF模塊,共享型多個不同的EcfS蛋白共享同一個ECF模塊。
  • 中國科學家揭示新冠病毒聚合酶介導RNA複製的結構基礎
    中國科學家揭示新冠病毒聚合酶介導RNA複製的結構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3 21:32:50 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Quan Wang、中科院武漢病毒所Peng Gong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新冠病毒(SARS-CoV
  • 生命學院葛亮課題組發文報導蛋白非經典分泌過程關鍵步驟
    生命學院葛亮課題組發文報導蛋白非經典分泌過程關鍵步驟清華新聞網4月9日電 4月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葛亮課題組在《細胞》(Cell)期刊上在線發表題為「蛋白跨膜轉運調節非經典蛋白分泌」(A translocation pathway for vesicle-mediated unconventional protein secretion)
  • 中外合作揭示陽離子-氯化物共轉運體KCC1結構
    中外合作揭示陽離子-氯化物共轉運體KCC1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5 15:17:09 浙江大學醫學院郭江濤團隊、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白曉辰團隊、天津大學葉升團隊、範德堡大學Eric Delpire
  • 福建醫學基礎知識材料:物質的跨膜轉運知識點梳理
    福建醫學基礎知識材料:物質的跨膜轉運知識點梳理 【導讀】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2020福建醫療衛生閱讀資料,2020福建醫療衛生招聘醫學基礎知識複習資料,包括福建醫學類公共基礎知識考什麼,醫學基礎知識重點、答題技巧等
  • Protein &Cell|完整的人源線粒體鈣單向轉運體結構
    MICU1/MICU2通過EMRE與MCU關聯起來,每一個MICU1分別與兩個EMRE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位點位於MICU1的N端poly K、S339K340K341結構域和EMRE的C末端。研究組發現,在EMRE KO細胞中,回補EMRE C末端截短突變體後,細胞的Ca2+轉運能力顯著下降;而在MICU1/MICU2/EMRE 3KO細胞中,回補EMRE C末端截短體的細胞和回補完整EMRE的細胞具有相同的Ca2+轉運能力,揭示了高Ca2+下MICU1/MICU2通過與EMRE C末端相互作用進而促進Ca2+離子轉運。
  • 《Cell》雜誌發文,河大在國際上首次揭示葉綠體蛋白轉運新機制!
    ,揭示了相分離的重要生理意義,而且對於探討葉綠體的生物發生、光合器官的建成和功能調節以及真核生物的起源和進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STTs介導的相分離驅動葉綠體內蛋白分選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規模地利用太陽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有機物
  • Cell丨非經典分泌蛋白進入膜泡的分子機制
    在之前的研究工作中,作者建立了一套分析mIL-1β分泌的細胞學系統,發現mIL-1β能夠轉運進一個中間膜泡結構並進入自噬體的雙層膜結構之間,最終通過分泌型自噬被分泌到胞外,並且這一跨膜轉運過程依賴於蛋白質的去摺疊【17】,這預示著存在一個類似translocon的膜通道(圖1)。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物質的跨膜轉運知識點梳理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物質的跨膜轉運知識點梳理 2020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部分事業單位還會考到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基礎資料:物質的跨膜轉運知識點梳理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基礎資料:物質的跨膜轉運知識點梳理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陸續進行,怎樣備考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山東醫療衛生招聘的知識,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Nature | 破解Wnt信號高效遠距離傳遞之謎
    形態發生素(morphogen)作為介導機體形態發生的蛋白質,通過在組織中擴散並形成連續的濃度梯度,參與了機體組織修復和發育中的細胞命運決定,研究較多的形態發生素包括BMP、Catenin、Dpp、FGF、SHH、TGF-β 和Wnt等【1】。
  • 顏寧等在《細胞》發文報導ABCA1的三維結構—新聞—科學網
    細胞內的膽固醇平衡涉及一系列受嚴格調控的過程(圖1),例如低密度脂蛋白受體介導的膽固醇攝取、以乙醯輔酶A為原料的膽固醇合成、SREBP/SCAP/Insig信號通路介導的膽固醇代謝轉錄調控、NPC1/NPC2介導的膽固醇胞內轉運、ABCA1/ABCG1介導的膽固醇逆向運輸(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等。
  • Cell | 全新的信號通路被發現!pH門控琥珀酸酯分泌調節運動對肌肉的重塑
    在運動過程中響應骨骼肌收縮,旁分泌因子協調組織重塑,這是這種健康適應的基礎。在小鼠和人類中,肌肉重塑反應在急性運動後迅速開始。因此,源自運動肌肉的代謝信號對於激活控制肌肉重塑的旁分泌過程可能至關重要。2020年9月17日,哈佛醫學院Edward T.
  • 新研究揭示一類Tfh細胞通過分泌SOSTDC1-WNT拮抗劑
    以「濾泡輔助性T細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Tfh)—B細胞—抗體」為中心軸的體液免疫在抵禦、清除入侵病原體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新近研究顯示,伴隨著生發中心反應,一類由胸腺來源的nTreg細胞分化形成濾泡調節性T細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 Tfr)能夠負向調控體液免疫的中心軸,在維持正常體液免疫應答的同時,防止抗體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
  • Developmental Cell:華裔博導發現Wnt途徑新機制
    生物谷報導:Wnt/wg信號途徑決定細胞命運,調節組織自我平衡和癌症的發生,因此近幾年信號分子Wingless和它的脊椎動物同源物Wnt的作用機理研究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熱點。Wnt是一類分泌型糖蛋白,通過自分泌或旁分泌發揮作用。Wnt信號途徑能引起胞內β-連鎖蛋白(β-catenin)積累,β-catenin(在果蠅中叫做犰狳蛋白Armadillo)是一種多功能的蛋白質,在細胞連接處它與鈣粘素相互作用,參與形成粘合帶,而游離的β-catenin可進入細胞核,調節基因表達。Wnt信號在動物發育中起重要作用,其異常表達或激活能引起腫瘤。
  • Cell | 琥珀酸分泌調控鍛鍊後肌肉重塑反應
    骨骼肌能產生白介素、生長因子和骨形成蛋白等多種肌肉因子(myokines),這些肌肉因子通過旁分泌方式作用於鄰近的骨骼和肌肉組織中的各種細胞,進而調節肌肉生長、代謝和運動等功能,甚至能影響機體的生長發育。
  • BMC Biology | CIPK15激酶介導NH4+轉運蛋白的反饋抑制
    ATM1活性的反饋抑制由蛋白激酶CIPK15所介導,通過對C端保守的蘇氨酸殘基磷酸化調節NH4+的攝取和積累。植物銨轉運蛋白(ATMs)家族是負責NH4+攝取的關鍵轉運蛋白,其活性受變構反饋抑制的調控,由胞質內C端蘇氨酸的磷酸化(CCT)所介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