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物理學,科學家製造出負熱力學溫度,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0-12-04 艾伯史密斯

負熱力學溫度,比絕對零度還「低」的溫度!

看到標題,肯定有人會暗想在胡說,有點熱力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絕對零度不可達到,怎麼可能得到比熱力學溫度還低的溫度。

如果你只看到這裡就下定論,說明你對熱力學溫度的定義,還不夠理解,在特殊情況下,負熱力學溫度是允許存在的,甚至可以理解為「負熱力學溫度是比正無窮大溫度還高的溫度」,相當於正溫度的反轉,而且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製造了負熱力學溫度。

要理解其中奧秘,我們得重新理一遍熱力學溫度的定義,溫度是微觀粒子無序運動的宏觀統計現象,統計力學就是聯接微觀粒子和宏觀溫度的橋梁。

在十九世紀,大物理學家麥克斯韋,提出了溫度的微觀統計規律,叫做麥克斯韋分布;後來玻爾茲曼推廣了麥克斯韋分布,現稱之為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布,在熱力學課程中,可是極為重要的概念。

其中細節我不再詳訴,直接拿出結論,在統計力學中,溫度和微觀粒子的關係變為:

其中S為系統熵,U為系統內能,V是體積,k就是大名鼎鼎的玻爾茲曼常數,N為系統微觀粒子數,對於簡單的系統,n可以理解為粒子激發態數量,ε為單個激發態粒子的能量。

在平衡態的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布中,n都是小於0.5N的,但是在數學上,當n>0.5N時,就會出現負溫度,這就是負溫度的來源。

例如:對於二元體系的具有N個粒子的系統,我們以1/2自旋來代表基態和激發態,粒子自旋方向只有向上和向下兩種,然後用統計力學來解釋負溫度。

1、 當N個粒子都指向上方時,系統處於高度有序狀態,此時系統熵S=0;

2、 當我們給系統,注入單個激發態粒子的內能ε時,一共由N種可能,於是系統的無序度,也即是熵S=kLnN;

3、 隨著繼續注入內能,系統的熵增加,溫度也隨之增加。

4、 直到注入0.5εN時,有一半粒子發生了轉向(向下),此時系統無序度達到最大,熵最大,溫度也達到最大;

5、 然後我們繼續注入內能,系統無序度反而減小,系統的熵也減小,根據溫度定義,此時溫度瞬間反轉為負溫度,隨著內能的繼續注入,溫度的絕對值向零變化;

6、 直到注入Nε內能,此時所有粒子指向反轉為下,系統無序度再次回到零。整個過程溫度由零到正最大,然後反轉為負最大,再回到零。

以上過程為簡化的負溫度模型得例子。

在2014年的《自然》雜誌上,就刊登了一篇德國物理學家,利用「鉀」原子,巧妙地製造了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大約為負的十億分子一(K)。

對於負溫度的研究,科學家推測會產生奇妙的行為,比如負溫度的量子云,部分會出現反重力現象等等。至於這個說法對不對,還待證實。

科學就是這麼奇妙,一個領域說絕對零度不可達到,一個領域說能創造負溫度,兩者本身沒有矛盾,那麼你能看出來分歧在哪嗎?

好啦!這篇內容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喜歡我們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顛覆物理學的「負質量」流體究竟是怎麼回事?| 勘誤正源
    我們公眾號之前轉發過過一篇《物理學家創造出「負質量」:你推它,它反而撲向你》。
  • 為何物質的溫度永遠不可能低於負273℃?可算理解「絕對零度」了
    那麼今天我們就要來探討一個物理學上的問題,我們都知道任何空間內存在的任何物體都會存在屬於自己的溫度,沒有溫度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我們人類就被稱為是恆溫的,在冬天我們能感受到寒冷,在夏天我們能感受到熱度。但是在物理學上就有一個絕對零度的概念,是指物體達到了負273℃,但是運用熱力學的知識的話,我們的單位就變成了開爾文,那麼我們就把負273攝氏度成為0開氏度,這樣就是熱力學上的絕對零度。
  • 」負溫度「:其實是非常高的溫度?
    這兩種溫標所表示的溫度都只是相對性的,其數值本身沒有意義。攝氏零度以下的「負溫度」只是說比水結冰的溫度還要低,在冬天很常見,並沒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19世紀中期,物理學家通過熱力學研究逐漸認識到所謂的熱其實是物質中分子或原子的運動,熱的傳導便是這種熱運動能量的傳遞,而溫度便是對該能量的度量。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激烈,而溫度越低,熱運動便趨於緩慢。
  • 都在測溫度,但到底什麼是溫度?
    而即便不知道那個定律我們依然能夠製造溫度計並籍此逐步地建立起熱力學,則是在筆者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準備2009暑期課程時才認識到這一點的,此時筆者在大學和研究所已經混了27個年頭。由於溫度是對大粒子數體系的平衡態演生(emergent)性質作統計描述時才能引進來的一個量,筆者有時甚至想說溫度就不是個物理的量;研究少體問題的物理學家基本上是發燒的時候才從護士的嘴裡聽到這個詞的。
  • 都在測溫度,但到底什麼是溫度?|賢說八道
    然而,什麼是溫度?一個體系有沒有溫度?溫度計到底測量了什麼?這些問題即便在專業的物理教科書和雜誌上也是語焉不詳。本刊特發此文,供參考。撰文 ∣ 曹則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飲水魚心知冷暖,濯纓人足識炎涼。
  • 為什麼溫度最低只能達到負273.15?最高溫度卻能達到億億度
    在物理學提出了一個概念,溫度有一個最低的值,那就是絕對零度負273.5攝氏度。而最高溫度呢,目前猜想中的最高溫度是宇宙大爆炸那一瞬間的溫度溫度無窮高。為什麼兩者相差如此的大呢?什麼是絕對零度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了解什麼是絕對零度,現代的熱力學告訴我們,溫度的升高或者下降跟物質的分子的勢能和動能有關
  • 科學家們如何測量出宇宙深空最高和最低溫度?
    宇宙大爆炸後千分之一秒溫度高達萬億度以上。現在科學家們在大型強子對撞機裡面製造出了迷你版的宇宙大爆炸場景,在這個瞬間形成的場景裡,溫度達到了10萬億K,達到太陽核心溫度的近100萬倍。那麼,以上這些高溫是測量出來的嗎?也不是,因為沒有這麼高的溫度計。任何溫度計在比這低很多的高溫裡都早就氣化掉了。那麼這些溫度到底是怎麼測量出來的呢?
  • 熱力學第二定律要被科學家實驗推翻?麥克斯韋妖要出現才對
    作為科普圈一員,小編算是很關注行業動態的,最近一條科學新聞刷了小編的屏,話說一位巴西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被很多外行媒體帶了一波節奏,最後標題成了「疑似推翻了熱力學第二定律」。麥克斯韋妖提出這時候大神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很不爽這個定律,可是有沒辦法做實驗推翻它,於是麥克斯韋妖就搞了個思維實驗,這個思維實驗是這樣的,假設有一個封閉的盒子,中間用不導熱的板子隔開,板子左邊氣體溫度高,板子右邊氣體溫度低,在板子中間開一個小口,然後麥克斯韋這個時候就在大腦裡創造了一個妖精
  • 解答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三大古老問題,彌補統計物理學局限性
    >內容簡介:本書針對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三大古老問題,提出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假設,為廣義能量量子自然凝聚形成無限多樣自然體系,構建了統一的自我凝聚模式.從而為認知無限多樣自然體系內部能量量子之間相互作用力的特性,定量解析物質特性參量,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平臺.
  • 既然沒有超長溫度計,科學家如何測量出宇宙深空最高和最低溫度?
    常常看到有許多網友質疑,宇宙深空動輒億萬光年,科學家們都知道那裡的星球有多高溫度,也知道遙遠的星雲有多低的溫度,又沒有那麼長的溫度計,這些數據是怎麼來的呢?是不是瞎子估水一擔兩桶,隨意猜測出來的呢?現在科學家們在大型強子對撞機裡面製造出了迷你版的宇宙大爆炸場景,在這個瞬間形成的場景裡,溫度達到了10萬億K,達到太陽核心溫度的近100萬倍。那麼,以上這些高溫是測量出來的嗎?也不是,因為沒有這麼高的溫度計。任何溫度計在比這低很多的高溫裡都早就氣化掉了。那麼這些溫度到底是怎麼測量出來的呢?
  • 宇宙中的最低和最高溫度,科學家們是怎麼測量出來的?
    根據前面理想氣體的溫度與粒子速度、質量之間的關係式T=2mv^2/(3k),我們如果將速度值確定為0,那麼得到的熱力學溫度將是0K,但是我們在現實中是不可能使粒子的速度變為0的,那麼,熱力學溫度為0K時對應的絕對溫度-273.15攝氏度是怎麼來的呢?
  • 為什麼人類永遠也造不出永動機?科學家:熱力學定律不允許!
    在熱力學定律提出前,無數的科學家都向通過自己的努力製造出一種永動機。熱力學定律提出後,科學家們知道永動機只是一個夢,都知道在現有的科學框架內我們是無法造出永動機的,當然,除了廣大民科以外。那科學家們關於永動機的探索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 負的絕對溫度已經成為可能!
    不過,自從主頁菌讀了一篇LMU物理系的論文以後,再也不敢黑他們了……他們居然搞出了負的絕對溫度!!!!!絕對零度是-273.15攝氏度。至今沒有實驗成功達到這個溫度,當然熱力學定律告訴我們,這個溫度是不可能達到的。
  • 絕對零度:最低溫度的極限:宇宙中永遠達不到的溫度:-273.15℃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既然我們這個數字是怎麼得到的呢?它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呢?就在卡諾提出了「卡諾原理」、焦耳等人提出了「熱力學第一定律」以及克勞休斯、開爾文提出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人們就開始思考「熱」到底是怎麼回事?氣體的壓強的變化到底是怎麼回事?
  • 熱力學視角下的生與死:物理學定義生物演化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Philip Ball陽光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認為,生命遵守著它自己的一套法則,但當簡單系統表現出「類生命」行為時,科學家開始為此爭論——但卻釋放了一個很清楚的信號,如果在生物目的論和媒介的背後存在某種物理學機制,那麼,它就會與近乎已成為基礎物理學核心概念的信息有某種相關性。無序和麥克斯韋妖第一次把信息和意圖考慮進熱力學法則是在19世紀中期,那時候,統計力學的開山鼻祖——蘇格蘭科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正開闢統計力學的時代。
  • 理論上可能的最低溫度!製造出最冷的分子量子氣體!
    (JILA)研究人員製造了一種壽命長、溫度創紀錄的分子氣體,這種氣體遵循量子力學的波型,而不是普通經典物理學中嚴格的粒子性質。在2月22日的《科學》期刊封面上,研究小組製造了一種鉀銣(KRb)分子氣體,其溫度可低至50納米埃爾文(nK)。這是開爾文的50億分之一,或者略高於絕對零度,理論上可能的最低溫度。這些分子處於可能的最低能量狀態,構成了所謂的簡併費米氣體。博科園-科學科普:在量子氣體中,所有分子的性質都被限制在特定數值或量子化,就像梯子上的梯級或音階上的音符。
  • 溫度和溫度計中的物理學原理
    第二是該教材上沒有關於絕對溫度的內容。熱力學第二定律中熵和絕對溫度的定義是同時進行的,缺一不可。楊先生認為後一個處理是「很大的錯誤」,「把物理學的精神抹殺掉了」。在討論絕對溫度的部分,我們將回到這個問題。3 什麼是溫度?「什麼是溫度?」這個問題的哲學層面是一個終極問題。相當於問「Who Am I ?
  • 如果真有「麥克斯韋妖」,它將會拯救整個宇宙,這是怎麼回事?
    先簡單介紹一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他在物理學上的成就可以比肩牛頓,當年的牛頓統一了天上和地下,而麥克斯韋統一了電磁領域,這兩人的成就交相輝映,成就了一個堪稱完美的經典物理學時代。好的,現在我們進入正題。
  • 打破經典熱力學的極限 科學家嘗試用量子物理學改變規則
    在這束光線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幾年前剛被理論化的效應存在的初步證據:量子推動可使鑽石的功率輸出高於經典熱力學限定的水平。如果結論成立,它們將給量子熱力學研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量子熱力學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旨在原子尺度上揭示控制熱量和能量流動的定律。
  • 熱力學三大基本定律是什麼?一文帶你搞懂
    在論文中,邁爾詳細考察了當時已知的幾種自然現象的相互轉化,提出了「力「不滅思想,邁爾是最早表述了能量守恆定律也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的科學家。1847年,德國科學家亥姆霍茲發表了著作《論力的守恆》。他提出一切自然現象都應該用中心力相互作用的質點的運動來解釋,這個時候熱力學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恆定律已經有了一個模糊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