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高分開局 諾蘭連線內地 解釋為何鍾情「時間」概念

2021-01-15 青瞳視角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信條》9月4日起在全國IMAX影院公映。上映當天,IMAX《信條》觀影活動在北京舉行。觀眾均為諾蘭風格的「炸腦」式奇觀體驗和IMAX震天撼地的視聽盛宴所折服,而影片也以淘票票9.0和豆瓣8.3的好成績迎來高分開局。值得一提的是,《信條》是諾蘭第五部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影片,IMAX版將有大量畫面上下延展呈現更多內容。

《信條》是今年最受矚目的好萊塢巨製之一,也是全球影市疫後重啟以來的重量級作品,備受觀眾期待。諾蘭在這部影片中融合特工、動作、科幻等豐富元素,並全面升級開拓「時空逆轉」概念。在觀影過程中,觀眾沉浸在IMAX身臨其境的體驗中,匪夷所思的時空逆轉世界令觀眾目不轉睛,而極具震撼性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則屢屢激起驚嘆,颳起「逆轉熱潮」。觀影結束後,觀眾在現場和社交平臺第一時間分享觀感,對電影本身和IMAX的震撼效果給予眾口一詞的高度評價。觀眾普遍認可此前引爆的海外口碑,認為「這可能是諾蘭最佳之一,明年奧斯卡的種子選手。」

諾蘭導演顯然十分重視中國市場。日前,諾蘭和製片人艾瑪·託馬斯,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伊莉莎白·德比齊四位主創集體線上現身,和來自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大城市的觀眾交流互動。在被問及為何如此鍾情「時間」這個概念時,導演坦言:「因為時間定義著我們的存在。而電影又是表達時間概念的最佳媒介,電影對時間的詮釋有著非常獨特的力量。」而《信條》這部電影區別於導演前作的地方是,男主角沒有具體名字,對此諾蘭解釋稱:「這是採取了懸疑電影的一種傳統,因為展現的是現在時,而非已經發生的事情,能夠讓觀眾更好地沉浸於電影的故事裡。」

主創現場分享了很多電影的幕後花絮,製片人艾瑪·託馬斯透露為了通過實拍呈現震撼的時空逆轉,需要依賴周密的計劃和大量的排練,像男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要學習倒著演出動作戲,約翰·大衛·華盛頓則透露當第一時間得知自己將成為諾蘭電影男主角後,也曾向影帝老爸丹澤爾·華盛頓求教,老爸給他支的招就是「把功課做在前面,不要被傳奇、英雄嚇到」。現場超有趣的是,當女主演伊莉莎白·德比齊被問及如何在映前保密不劇透時,諾蘭偷偷笑了,德比齊也笑稱:「保密一點都不難,因為已經養成習慣了。」

在問及如果可以逆轉時空想回到哪個時刻,諾蘭表示就像片中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尼爾所說「已經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他不願回到任何時間點。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肖揚編輯/弓立芳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電影的焦慮,諾蘭的信條
    至少在過去,諾蘭做的很好。記憶和現實的反覆重組、多重夢境的墜落、蟲洞中的時空旅行,這些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門檻很高的概念,都被他用電影視覺的方式呈現了出來,並且舒暢地傳遞給了觀眾。但針對《信條》中的時間逆轉這件事,諾蘭的確沒有做到讓觀眾充分理解,至少我個人是沒辦法滿意的。
  • 了解這些,幫你150分鐘看懂諾蘭新片《信條》
    結合早先流出的劇情梗概,整個世界的存亡危在旦夕,主角們利用黑科技「時間逆轉」的目的,是為了拯救危在旦夕的未來世界。可以預見,一場顛覆時空秩序的大戰即將爆發。想進一步了解《信條》這部超級燒腦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到諾蘭導演。在談到自己導演生涯中投資最大,注入心血最多的這部新作時,諾蘭指出作品的靈感來自於對時間的體驗,並將科幻和間諜小說中的經典元素結合了起來。
  • 諾蘭新片《信條》定檔,智商碾壓警告!
    如果你是諾蘭的影迷,那這個8月,一定是你最快樂的一個月。繼《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內地重映後,諾蘭新作《信條》終於宣布定檔9月4日,影迷甚至可以一天三部一起看,盡享「諾蘭豪華燒腦套餐」。對於諾蘭此人,小毒相信,就算你認不出他的臉,但一定有看過或聽說過他的作品,也見過「信諾蘭,得永生」這個在網際網路論壇裡流傳甚久的梗。對於《信條》這部號稱在諾蘭作品中耗資僅次於《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燒錢大製作,很多諾蘭影迷已經期待很久了。
  • 《信條》與時間之謎
    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宇宙的擴張是時間的正向運動,而宇宙的收縮則是時間的反向運動。  對未知執著地追問 諾蘭稱,他對時間這個概念非常著迷,多年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信條》的劇本,十幾年前就已經啟動。在電影裡,諾蘭討論的是夢中有夢、多層夢境(最多到了第五層),並通過進入他人的夢境從而改變一個人決定的可能性。片中,時間概念至關重要:從下往上,底層的時間對應著上層更多的時間,比如第五層的1分鐘,可能就是第四層的1小時,以此類推。如果你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醒來,就會墜入萬劫不復的靈薄獄(Limbo)。愛因斯坦認為,四維是存在的。
  • 因為電影《信條》,諾蘭應該獲得一個諾貝爾獎
    二、觀影前的準備打算去看,還沒有去看《信條》的觀眾,你得注意了,去之前,你最好先知道以下幾件事:1、簡單了解一下「量子力學」的概念,因為很多比較「玄」的科學,幾乎都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解釋,這樣你能確信《信條》不是玄幻,是科幻。2、稍微深入了解一下關於「熵」的概念,這在片中是重點,尤其是關於「熵增」和「熵減」。
  • 理解這三個概念就能看懂《信條》諾蘭是怎麼逆轉時空的 星際穿越
    諾蘭的《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是有關時空扭曲、時空穿越的高概念電影,再加上剛剛上映的《信條》構成了諾蘭的時空三部曲。 在諾蘭的電影《信條》中,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
  • 《信條》口碑兩極化,諾蘭這一次失手了嗎?
    上映三天以來,《信條》在中國內地累計票房為2.04億元,全球票房累計1.5億美元。票房之外,《信條》的口碑在IMDB、Metacritic、爛番茄、豆瓣等評分都低於諾蘭以往的作品。國內書影音網站豆瓣上的評分目前為21萬人打出的7.8分。
  • 「影評」《信條》與時間之謎
    霍金認為,宇宙是一個球形體,是相對合理的解釋。根據紅外線探測,以及引力波理論等,科學家們推斷,目前宇宙仍然處於擴張之中。霍金提出,宇宙不可能永遠擴張下去,到達極限後,宇宙將開始一個反向的過程:收縮。收縮到最後,會成為黑洞,並再次成為一個奇點,這就是坍縮。至此,一個輪迴完成。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宇宙的擴張是時間的正向運動,而宇宙的收縮則是時間的反向運動。
  • 時間倒流、子彈逆轉,諾蘭的《信條》是怎麼自圓其說的?
    這部電影講述了在整個世界危在旦夕之際,主角利用「時間扭轉」,成功粉碎了反派的陰謀,拯救了世界。沒錯,又是典型的好萊塢大片套路,個人拯救全世界。套路雖老,這部電影讓人稱讚的地方,除了諾蘭「飛機撞大樓」的一貫實拍操作,其故事敘述方式和涉及的概念更讓人著迷。許多觀眾在觀影之後,紛紛感嘆「太燒腦」、「沒看懂」。
  • 解析《信條》: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
    」等沒點量子力學基礎基本拎不清的概念打轉之時,對於《信條》我們最需要關注的,恐怕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封「神」軌跡。這一次的《信條》,顯然也是這一題材時隔十年的歸來。當我們細究上述每一部作品的內核時,往往會得出與華麗表面截然不同的樸素概念。追蹤、失憶、複製人、思想植入……所有概念都難言初創,可被諾蘭包裝後卻是另一番「不明覺厲」風味。
  • 「星期五文藝」360度解讀諾蘭《信條》
    星期五言:如果你看完諾蘭的《信條》後一臉懵,再或者乾脆你中途睡過去了,千萬彆氣急敗壞,責任不在你!本人壓根就沒覺得諾蘭算的上是好萊塢式的合格編劇。換句話說,他的強項並不是講故事!再退一步說,即便諾蘭是個好編劇,在我看來,要把如此一個複雜的「時間」概念講明白,那麼電影150分鐘的時長至少要翻倍。
  • 諾蘭又要出燒腦大片!時間倒流,世界大戰,首款預告正式發布
    有消息稱,《信條》的預計成本超過2.27億美元,僅次於諾蘭生涯最高預算2.5億美元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諾蘭回歸超級商業大片,這絕對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肯尼思·布拉納點出了關鍵詞——信條。「信條」會開啟正確之門,也可能會打開一些錯誤之門。估計約翰·大衛·華盛頓和觀眾聽了都會一臉懵,他說的「信條」仿佛只是一個精神概念,但又總感覺隱藏著什麼玄機。
  • 5分鐘看懂《信條》,時間鉗形的概念並不高深
    是的,約翰是個不折不扣的星二代,所以出道沒幾年就主演諾蘭的大片不是沒有道理的。不是我瞎想,但這爺倆長得是真不像《信條》難以理解到什麼程度?在拍攝過程中,主演約翰和帕丁森頻頻表示看不懂劇本,臺詞都背得滾瓜爛熟了,就是不理解說的啥。他倆是一邊稀裡糊塗的拍攝一邊聽諾蘭跟他們講解才完成作品的。
  • 《信條》口碑兩極化:諾蘭這一次是創造了視覺的奇觀還是失敗的魔術?
    9月4日,克里斯多福·諾蘭重磅新片《信條》登陸中國院線首映。作為(後)疫情時代影院復工以來迎來的首部好萊塢超級大片,《信條》被寄予了救市厚望。上映三天以來,《信條》在中國內地累計票房為2.04億元,全球票房累計1.5億美元。票房之外,《信條》的口碑在IMDB、Metacritic、爛番茄、豆瓣等評分都低於諾蘭以往的作品。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下)——隱藏劇情和原理
    上個小目錄做導讀:一、兩個關於時間的小問題二、諾蘭的《信條》世界三、《信條》中的難理解的橋段和隱藏劇情一、兩個關於時間的小問題和時間穿越一樣,只在同一條時間線上折騰。不同的是,先知道結果,再知道原因。了解了這兩者的區別,我們再看看諾蘭構建的《信條》世界。
  • 《信條》口碑「熵減」,這部燒腦大片的票房卻依然「熵增」
    , 《信條》的主要票倉主要是中國內地以及歐洲、東南亞等市場。 同時,《信條的》內地市場僅用兩天便已成為其在全球最大的票倉。2014年,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國內票房8.76億,《敦刻爾克》2017年在內地市場累計票房3.39億。按照目前《信條》的票房走勢,該片有望在一周內超越《敦刻爾克》,而總票房超過《星際穿越》也絕非難事。
  • 諾蘭再上物理課,看懂《信條》得知道什麼是「「熵值可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9月4日,由好萊塢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將正式登陸中國內地大銀幕。8月27日,影片發布10分鐘超長幕後花絮視頻,首度揭曉該片「時空逆轉」背後的概念,並展示了片中各式視覺奇觀的複雜編排。在諾蘭導演執著實拍的感染下,全劇組親身投入,幾位主演更是全程拒絕替身,親自上陣逆時開打。
  • 電影《信條》豆瓣評分跌至7.9分,諾蘭這回腦迴路跑得太快了
    英國導演諾蘭的新作《信條》,播出之前被寄予厚望。可上映後卻反響平平,觀眾紛紛詬病跟不上諾蘭的思路,整個觀影的過程就是迷茫的2個半小時,出電影院整個人感到很累。影片由於節奏太快,導致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產生思維脫節,沒有幾個人能在第一遍看完電影後完全明白故事所有內容,這使得本片的觀後感非常一般。在豆瓣上評分由一開始的八點幾分跌至7.9分。
  • 諾蘭否認曾幹涉華納決策:《信條》檔期不是我定
    諾蘭執導的《信條》的北美票房表現被認為影響了多家好萊塢大公司的未來決策新浪娛樂訊 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近日對華納兄弟「明年全部17部電影將同步北美院線在流媒體上線」的決策做出批評,而他的《信條》的北美票房表現也引起討論。
  • 時間逆轉,拯救世界?諾蘭新作《信條》委實燒腦
    這句話可以貫穿該影片…作為諾蘭大神燒腦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信條》千呼萬喚始出來。大神果然就是大神…一刷果然沒讓我失望,智商被碾壓的老陳內牛滿面的準備明天找個物理大神一起二刷。劇情倒是很美國大片。一個特工服務一個名為「信條」的組織,任務就是為了阻止一個俄羅斯的大亨瘋狂毀滅世界的行動。光看劇情主線,平平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