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在月球上,還能使用高精度的定位導航系統嗎?

2020-08-04 北高遙


每一年的7月20日,是人類月球日。

眾所周知,人類登陸月球是人類首次對外太空進行探索並邁出的第一步。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說,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人類登月為探索月球資源及移民火星提供了參考的價值,對於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來說意義十分巨大。

科普 | 在月球上,還能使用高精度的定位導航系統嗎?

我國的嫦娥探月工程,便是我國在探索月球資源的一個新的階段。那麼,如果想要進一步對月球的某一處進行精準的探索,比如在月球南極附近的火山口中開採冰層,我們又如何精準地將物資、設備以及太空人送達探索的位置呢?是否能通過導航系統實現呢?

答案是肯定的!

科普 | 在月球上,還能使用高精度的定位導航系統嗎?

據美國加州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張家明和李查爾斯進行的數學計算,他們繪製了來自美國全球定位系統及歐洲的伽利略和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的導航衛星的軌道,總共有81顆衛星。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帶有指向地球表面的定向天線,但是它們的信號也輻射到太空中。這些被輻射到太空中的強大的信號,足以被在月球附近裝有相當緊湊的接收器的太空飛行器讀取。通過計算,在月球軌道上的太空飛行器將能夠在任何給定時間「看到」 5至13個衛星的信號,定位精度能達到 200 到 300 米。

在計算中,GNSS系統實現了定位導航。那麼在實際操作上,GNSS系統在複雜的環境下可以為月球上的太空人和設備提供怎樣的定位導航支持呢?

科普 | 在月球上,還能使用高精度的定位導航系統嗎?

了解定位導航原理的朋友都知道,GNSS系統進行定位的要素有以下幾個:

  • 用戶接收機能夠收到4顆以上導航衛星的信號;
  • 能夠從信號中測量出接收機與各顆導航衛星之間的偽距
  • 能夠解調出各個信號上的導航電文數據碼,得到各顆導航衛星的軌道信息;

由於GNSS系統主要是為地面及3000km以下高度的用戶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因此,大多數導航衛星的信號都是指向地球表面的定向天線,對於約385000km外高度的月球,只能接收來自地球同側衛星的旁瓣信號或者地球另一面衛星的主瓣和旁瓣信號。

同時因為與地球以及衛星信號的距離遠,信號的傳輸距離增大,從而導致信號減弱。加上在月球上只能接收到衛星發射天線相對更弱的旁瓣信號,因此在月球表面可接收的GNSS信號強度只能達到地面用戶的1/1000。

科普 | 在月球上,還能使用高精度的定位導航系統嗎?

除了信號強度,定位精度也會比地面上的用戶更差。定位精度取決於可見的導航衛星相對用戶的空間幾何分布。通常採用位置精度因子(PDOP)來表徵定位精度。在幾何上,當可見的導航衛星均勻分布在用戶四周時,幾何分布較好,相應的PDOP值較小,定位精度較高;反之,當可見的導航衛星集中在一處或者排列在一條直線上時,幾何分布較差,相應的PDOP值較大,定位精度較低。

在月球上,因為距離較遠,導致了可見的導航衛星幾何分布變差,位置精度因子也急劇增大。對於月面目標,PDOP值可能惡化至數百或千的量級,相應的單點定位精度約為數十千米量級。

科普 | 在月球上,還能使用高精度的定位導航系統嗎?

可以看出,在月球上使用GNSS系統進行定位導航,存在著信號弱,測量幾何差的問題。那麼,應該如何解決呢?

針對上述月球目標導航面臨的信號弱,可以給接收機配置更多的接收天線,使之有更強的信號接收工作能力,實現弱信號的捕獲,提升可見導航衛星的數量。

針對測量幾何差,可以給接收機配置更穩定的原子鐘、實現增強的導航濾波算法和鐘差模型,從而能夠使接收機進行軌道動力學和鐘差模型的外推,解決某些時刻可見星數量少於4顆和PDOP值惡化帶來的無法定位問題。

除了上述兩個關鍵的問題,還要考慮因為潮汐鎖定現象而導致的GNSS系統覆蓋性問題,比如在月球背面,如何給目標提供定位導航服務等等的問題。

實際上,為了使GNSS的服務範圍從近地擴展到更遠的空間直至地月系空間,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已經開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開展了利用GNSS支持更高軌道太空飛行器導航的試驗,取得了好的應用成果以及科研結論。比如前文提到的計算以及2015年,NASA為研究「磁重連」現象而發射的4個太空飛行器(任務代號MMS),通過GPS系統的精確定位,讓4個衛星時刻都保持成一個四面體的結構,實現了在150000 km高度上的GPS導航,精度達到10m量級。

科普 | 在月球上,還能使用高精度的定位導航系統嗎?

而我國也於2014年10月在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探測器(CE-5T1)上首次搭載GNSS接收機,成功獲取了60000km月球返回軌道上的GNSS數據和實時定位結果,為GNSS技術用於月球探測器導航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基於這些研究成果和試驗經驗,利用GNSS技術支持月球探測器和登月太空人的定位導航指日可待。此外,成功組網的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相比於單GPS系統,北鬥三號系統的加入可以使月面目標可見的導航衛星數量增加1倍,導航衛星幾何分布也得到很大改善,從而為月面目標的定位導航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今年是人類月球日的第51個年頭,我們不僅可以在月球上使用GNSS系統進行導航,還隨著技術的進步變得愈發高效。可以期待,往後會有更高效的技術應用幫助我們進行月球以及太空的探索!

相關焦點

  • 導航定位不準 你聽過「高精度定位」嗎
    [ZOL汽車電子]很多人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場景:當你到了某個陌生的地方或某個不夠開闊的地方,想要使用手機進行導航,但是定位經常會出現「飄來飄去」的情況,一會兒顯示在東邊,一會兒顯示在西邊;再比如,想去一個路口的東南角,結果導航給你導到了西北角……除非方向感特別強,否則迷路幾乎是妥妥的。
  • 高精度定位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助力疫情防控
    面對疫情暴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快速響應,融入多項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確保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測量標繪工作迅速完成;基於北鬥的無人設備,既能運送醫用物資又能實現防疫作業……北鬥馳援,讓防控工作更加高效精準,我們戰勝疫情的底氣與信心更足。
  • 北鬥系統高精度定位服務的秘訣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10月1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可將民用手機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意味著我們在駕駛車輛行進時,手機「導航」就能告訴我們是在主路還是在輔路。近期,華為發布的新款手機就實現了亞米級北鬥導航定位,可進一步分清我們車輛行駛在主路或輔路的哪個車道。那麼,北鬥系統是如何實現這一高精度定位服務的呢?
  • 為什麼MEMS是高精度導航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還能預警地震?
    自1964年西屋公司製造出了第一批微機電設備,MEMS如今已經無處不在,如手機的轉屏功能的實現,汽車的車身平穩控制、高鐵的安全監測、無人機的懸停都使用了MEMS。當下熱門的高精度定位也缺少不了MEMS,並且還是最後一道安全屏障。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導航被普通消費者熟知得益於自動駕駛,隨著5G的商用,高精度定位也有更多需求。
  • 北鬥衛星系統除了導航,還能做什麼?
    如今北鬥系統在許多領域大展身手,除了廣為人知的線路導航能力,我們一起看看北鬥還能做些什麼。如今北鬥系統在許多領域大展身手,除了廣為人知的線路導航能力,我們一起看看北鬥還能做些什麼。5G+北鬥 自動駕駛變革  由北鬥領域的劉經南院士團隊研發的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和算法的」5G+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能為車輛提供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的導航、定位、授時服務,可實現毫秒級時延和釐米級定位,為小型汽車自動駕駛的可能性帶來突破性的變革
  • 日本導航衛星系統增強GPS 定位精度可達6釐米
    準天頂衛星提供兩種GPS增強信號:L1S、L1Sb(2020年開始提供SBAS星基增強服務)可提供亞米級別的定位精度增強服務,使得日本境內用戶定位精度從只依靠GPS時的10米提升到1米左右;另一種是釐米級增強信號L6,包括L6D和L6E,都可以進行精密單點定位。­  最後,準天頂系統還能提供警告服務,包括地震海嘯等災害預警;當GPS衛星出現異常時,也可及時通知用戶,避免錯誤定位。
  • SKYLAB推出高精度車載定位導航模塊,在智能交通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
    打開APP SKYLAB推出高精度車載定位導航模塊,在智能交通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7-30 16:50:00
  • 北鬥只能定位導航?還能「預報」暴雨
    揚子晚報網7月31日訊(記者 於丹丹)氣象領域是最早應用我國北鬥系統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不僅可以在應急搶險的狀態下傳輸氣象資料,還能提高暴雨等的預報水平。江蘇最早在今年下半年將試點北鬥系統進行高空探測。
  • 除了定位導航,北鬥還能授時?
    大家都知道北鬥其實就是導航衛星,用於定位導航。那北鬥是怎麼進行定位導航的呢?實際上,導航衛星(如北鬥)提供的是授時信息,手機從授時信息中導出位置信息,導航APP再根據位置信息提供日常的定位、導航功能。大家對導航定位都比較熟悉了,那麼授時是什麼呢?
  • 擁有全球定位系統前,飛機如何進行導航定位
    飛機商業運行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而全球定位系統在最近二十年才被廣泛使用。在使用全球定位系統之前,現代飛機上採用了許多工具進行導航,不斷地隨著科技的發展進化著。在噴氣式飛機時代之前,一些飛機使用無線電系統,稱為甚高頻全向距離(VOR)飛行。飛機接收來自固定地面信標的通信,使其能夠繼續飛行軌跡並找到自己的位置。這種導航方法在無線電覆蓋的區域相當可靠,並一直在使用,尤其是在飛機的著陸過程中。
  • 月球導航可用地球GPS衛星定位系統?NASA科學家:完全沒問題!
    多個國家已經將登陸或重返月球作為最近的太空目標,和上世紀70年代不同,人類這波登月,肯定不是在月球上踏個腳印,插面旗幟那麼簡單,而是會在月球上建立基地,開展科學考察,甚至開闢月球旅遊這一全新的行業。這就不可避免地會面臨一個全新的難題,未來在月球上,人們究竟如何導航,才不至於迷失方向呢?在地球上,GPS導航系統已經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美國、歐洲、俄羅斯和中國都推出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服務於各行各業以及各國人民,軍事用途的導航甚至精確到了釐米級別。
  • 2釐米高精度定位、適配L3級別自動駕駛,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
    *千尋位置在全國路測實況這次大規模路測,有效驗證高精度定位服務在不同緯度、不同海拔、不同路況、不同天氣等多場景的穩定性,並為智能駕駛算法優化迭代提供了海量數據支撐。路測結果顯示,在杭州,高精度地圖覆蓋的地方,千尋位置可定位到車輛開在哪一條具體車道,提供車道級導航信息。
  • 衛星導航除了提供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還能做點啥?
    衛星導航地基增強系統是在一定地理範圍內提供高精度差分定位服務的重要技術手段。它基於連續運行參考站(CORS)技術,通過在一定區域內布設一定數量的地面參考站對衛星導航信號進行長期連續觀測,並採用觀測數據對衛星導航信號進行誤差建模和修正,生成高精度差分改正數並播發給區域內的相關用戶,從而輔助用戶實現高精度差分定位。
  • 高精度定位是怎樣煉成的,又可實現哪些應用突破?
    6月23日,中國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衛星已經組網成功,這意味著北鬥系統已能夠向全世界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服務。精準位置信息是物聯網應用的一個基石。那麼,它與我們平常所說的打車、叫外賣等所用到的定位信息又有什麼差異呢?
  • 2釐米高精度定位、適配L3級別自動駕駛,揭秘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
    路測結果顯示,在杭州,高精度地圖覆蓋的地方,千尋位置可定位到車輛開在哪一條具體車道,提供車道級導航信息。根據目前的測試結果,測試車輛實時動態定位精度最高可達2釐米,能夠很好滿足L3級以上智能駕駛和車路協同的廣泛需求,實現車道級導航,所謂車道級導航,是指車輛不僅知道自己開在哪條道路,還能夠分辨出自己行駛在哪一根車道上。那麼千尋位置是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大規模路測的呢?
  • 2釐米高精度定位、適配L3級別自動駕駛,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 - 新聞...
    *千尋位置在全國路測實況 這次大規模路測,有效驗證高精度定位服務在不同緯度、不同海拔、不同路況、不同天氣等多場景的穩定性,並為智能駕駛算法優化迭代提供了海量數據支撐。 路測結果顯示,在杭州,高精度地圖覆蓋的地方,千尋位置可定位到車輛開在哪一條具體車道,提供車道級導航信息。
  • 為什麼導航定位那麼「喜歡」高精度?呢?
    如此高的定位精度,現在獲取的成本也越來越低,未來很有可能會是標配,那難道這樣的定位技術已經完美到無懈可擊了嗎?如何評價定位系統?室外一般用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衛星導航系統一般分為空間段(衛星)、地面段(基準站、主控站、時間同步/注入站和監測站等)和用戶段(終端用戶)。空間段和地面段一般是由國家來主導運營維護,比如咱們國家的北鬥系統和老美的GPS。
  • 除了蘋果,這些手機都用上了北鬥導航定位!
    雖然已經是2018年了,但說起「北鬥系統」,很多人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災時,是北鬥一代設備發出了來自震區的第一條消息。帶著這樣的印象,不少人在後臺向我們提問:總的說來,北鬥導航有三項基本功能:定位、授時以及獨門絕活短報文。大家最關心的可能是這兩個問題:1.什麼時候能用上北鬥? 2.北鬥好用嗎?有多好用?
  • 自動駕駛之高精度定位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無人車定位方法當屬融合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慣性導航系統(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定位方法。  一般是藉助參考導航系統(如GNSS)給慣導系統一個初始位置值(目的是建立地理坐標系和地球坐標系的初始坐標轉換矩陣)和初始速度值;通過IMU本身的測量值或藉助測量儀器(傾角儀或雙天線高精度GPS定向系統)獲得初始姿態角(IMU輸出的是載體坐標系相對於當地水平導航坐標系的姿態角,也叫歐拉角),對四元數和坐標轉換矩陣進行初始化。
  • 高精度定位技術RTK(實時動態定位:Real-TimeKinematic)
    而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高精度定位技術就是RTK(實時動態定位:Real-TimeKinematic),RTK技術的關鍵在於使用了GPS的載波相位觀測量,並利用了參考站和移動站之間觀測誤差的空間相關性,通過差分的方式除去移動站觀測數據中的大部分誤差,從而實現高精度(分米甚至釐米級)的定位。 在RTK作業模式下,基準站通過數據鏈將其觀測值和測站坐標信息一起傳送給流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