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MEMS是高精度導航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還能預警地震?

2021-01-08 雷鋒網

很多年前,智慧型手機的自動轉屏功能讓不少人感嘆,手機開始開始變得人性化了。但大部分人應該沒有思考過是什麼樣的組件將物理世界旋轉的信號轉化成了數字世界的轉屏信號,這其實靠的是MEMS傳感器。

如今,MEMS不僅能夠實現高精度導航,讓你的導航更加精準,也是導航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還能實現地震預警,減小地震帶來的損失。

MEMS是如何實現的?

高精度導航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中文可譯為微機電系統,是將微電子技術與機械工程融合的一種工業技術,它的操作範圍在微米範圍內。自1964年西屋公司製造出了第一批微機電設備,MEMS如今已經無處不在,如手機的轉屏功能的實現,汽車的車身平穩控制、高鐵的安全監測、無人機的懸停都使用了MEMS。

當下熱門的高精度定位也缺少不了MEMS,並且還是最後一道安全屏障。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導航被普通消費者熟知得益於自動駕駛,隨著5G的商用,高精度定位也有更多需求。可以看到,運營商也投入資源將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今年10月,有報導稱中國移動擬採購4400套高精度衛星定位基準站設備,項目總預算超過3.36億元。

衛星導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功能,但大部分人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開車進入隧道或者停車場的時候,導航位置更新的速度很慢甚至不更新。或者在高速公路上,地圖上的定位突然來了個「漂移」。

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衛星從軌道上把信號傳輸回地面,需要穿過電離層對流層,這些幹擾以及折射等,讓衛星傳回來了信號產生了多路徑效應,產生了誤差,使其精度在2.5-5米。這種精度可能會導致使用者在城市裡走錯路或者在高速公路錯過出口,尚可接受。

但應用在自動駕駛,這樣的精度將會帶來致命的危險。如果汽車進入隧道(或沒有衛星信號的場景),想要讓汽車在不超過車道線20釐米的範圍內安全行駛,其他導航技術將發揮作用,比如雷達、視覺導航系統。但這些技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非常依賴外部環境。雷達可能因為雨、霧、霾而失效,視覺導航同樣會因為光線變化而失效。

ADI亞太區微機電產品線總監趙延輝認為,此時,慣性導航就成為了高精度高行定位的最後一道屏障。

所謂慣性導航,就是不依賴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輻射能量的自主式導航系統。它是以牛頓力學定律為基礎,通過測量載體在慣性參考系的加速度,將它對時間進行積分,並且把它變換到導航坐標系中,就能夠得到在導航坐標系中的速度、偏航角和位置等信息。

如果使用MEMS技術的慣性測量單元 (IMU),就能夠實現連續的導航。趙延輝表示,衛星導航一般可以做到幾十赫茲,也就是一秒更新幾十次,高端應用可以做到幾百赫茲的級別,但還達不到毫秒級別的連續導航需求,而IMU就可以輕鬆做到。

但他也表示,要依靠IMU的時間越長,IMU的精度就要越高。高精度IMU要求內核傳感器、震動抑制特性都非常好。其中涉及到校準、信號調理、溫度補償校準等,需要有專業的人和專業的設備,投入非常巨大。

雷鋒網了解到,高精度、小尺寸IMU的抑制特性能夠還能幫助無人機實現很好地懸停特性,無人機上幾乎99%的IMU都採用ADI的產品。

MEMS幫助實現地震預警

高精度導航或許現在還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功能,但地震預警關乎每個人的安全。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雙河鎮發生6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260多公裡之外的西昌俊波外國語學校提前60秒收到預警,4000多名師生順利疏散到室外。

這個地震系統也讓距震中34公裡的宜賓市,提前10秒獲得預警,距震中240公裡的成都市,提前61秒獲得預警。

要解釋地震預警系統的原理,首先要了解地震波。地震波(seismic wave)按傳播方式可分為縱波(P波,屬於體波)、橫波(S波,屬於體波)和面波(L波)三種,

縱波(P波)是推進波,地殼中傳播速度為5.5~7千米/秒,在所有地震波中傳播最快,能在固體也液體中傳播,它使地面發生上下震動,破壞性較弱。橫波(S波)是剪切波,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為3.2~4.0千米/秒,使地面發生前後、左右抖動,破壞性較強。面波(L波)由縱波與橫波在地表相遇後激發產生的混合波,其波長大、振幅強,只能沿地表面傳播,對建築物造成強烈破壞。地震系統就是利用縱波傳輸速度最快,檢測到縱波以後,利用通信網絡(300000千米/秒)的高速傳輸發出預警。也就是說,如果距離震中100公裡以上,就可以提前大概25秒收到預警信息,這對於破壞性極大的地震意義更為重大。

原理看上去不算複雜,但要做到準備預警還需要應用大數據分析。這時候MEMS就發揮重要作用,趙延輝介紹,此前地震監測設備都是低密度布置(每個節點距離至少80公裡以上),現在的做法是低密度專業地震設備加上高密度輔助地震設備的方式。高密度輔助地震設備通過MEMS加速度計,監測各種各樣的震動。

高密度意味著,一個地區可能會布幾萬甚至十萬個輔助設備,這就要求MEMS加速度計必須要低噪聲和低功耗。之所以要低噪聲,是因為如果地震的等級比較低,要分辨出到比較小的振幅的地震就需要低噪聲的MEMS,而低功耗的要求是因為地震不能預測,高密度的節點需要24小時監測,這些節點需要持續工作1年甚至10年。

趙延輝表示,地震監測還有進一步的應用拓展。比如在地震多發地區,需要監測地震發生時的震級,如果達到5級或5級以上地震,就要對某些潛在危險進行及時處理,比如及時關斷家用燃氣防止其由於強震而造成洩露,進而引起中毒或爆炸,這已經得到了一些應用。

除了高精度導航和地震預警,在新製造中,超低噪聲、更高頻率運行、更高動態範圍的MEMS加速度計通過檢測高頻信號,能夠儘早發現設備問題。相比傳統的壓電傳感器,MEMS加速度計無論是成本還是性能都更好。

作為業界最早將MEMS技術商用的公司,ADI在1987年就投入了MEMS技術的研究,1991年實現了MEMS替代傳統氣泡解決方案,將MEMS應用到安全氣囊,2019年有發明了CLHP IMU。

雷鋒網小結

MEMS技術只是推動技術和科技進步的其中一個,也是大眾關注度沒那麼高的模擬技術。簡單來說,模擬技術就是把模擬信號轉換成對應精度的數位訊號,比如MEMS加速度計把震動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ToF傳感器把感知信息的維度從二維升級到三維,以及把心率、血氧這些生物信息轉換為數字信息,通過這些數字信息實現進一步的分析和理解。

而ADI想要充當的角色就是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通過模擬到數字轉換,把它轉化到數字域。其產品已經被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通信、消費類電子、能源、醫療、電源及工業自動化等領域。雷鋒網

相關焦點

  • 擁抱Hot級應用場景,ADI這樣玩轉MEMS傳感器
    7IZednc拒絕幹擾,基於MEMS傳感器的IMU充當自動駕駛「最後一道屏障」在物聯網時代,大多數的應用或多或少都與位置服務相關聯,尤其是對於移動物體,定位需求更為明顯。據趙延輝提及,中國移動近日投資超3.36億元採購4400套高精度衛星定位基準站,加緊部署物聯網,說明了通信運營商進軍高精度位置服務已經進入了實施階段。7IZednc作為高精度位置服務的典型應用場景,自動駕駛也在爭議中不斷發展,其涉及的關鍵技術環節多、產業鏈長,加速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離不開所有相關產業和技術的並駕齊驅。
  • 北鬥衛星系統除了導航,還能做什麼?
    如今北鬥系統在許多領域大展身手,除了廣為人知的線路導航能力,我們一起看看北鬥還能做些什麼。如今北鬥系統在許多領域大展身手,除了廣為人知的線路導航能力,我們一起看看北鬥還能做些什麼。管網+北鬥 保障燃氣安全  北鬥的高精度定位和短報文功能已經應用於燃氣管網的日常運營管理中,如北鬥高精度燃氣洩漏檢測系統結合第四代雷射分析技術,從北鬥終端、系統平臺到雲的數位化集成
  • 不止手機汽車導航,還能預警地質災害
    這份名錄就給了我們一個清晰的答案,推薦了7款基礎產品組件面向手機、可穿戴式設備(如智能手錶、健康手環)、車載導航等大眾消費類市場;6款面向車道級導航(如自動駕駛)、精準農業等高精度應用市場。 下面驚雷君就帶你走進北鬥民用的各個具體場景,感受大國重器帶給我們生活的進步和便利!
  • 管道局北鬥高精度自動化監控系統研發紀實
    雖然有諸多檢測手段,但對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始終沒有非常成熟的方案。  「經過走訪調研,我們確定將管網全智能化運營與北鬥技術相融合,研發一套北鬥高精度自動化監控系統,專門解決管道維護中各種災害的預警和檢測。」管道局通信公司衛星通信事業部劉明說。
  • 嘉韋思:網絡安全保險或是最後一道保障的屏障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2019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於2019年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舉辦,主題為推進金融安全科技新發展。英文叫TPA,非常有意思,前面我一直在聽一位嘉賓的介紹,前面嘉賓也介紹了,從技術角度來說他們的方案是網絡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從我的立場、綜合的角度來說我認為網絡安全保險可能是最後一道保障的屏障。
  • 廈門市已建成1437處地震預警終端(地震安全知識圖解)
    「沒有想到,短短幾個小時,世界上就發生了這麼多次地震。」昨日是開學第一天,六年級學生施淳爍一進校門就在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前停下了腳步閱讀。他把這臺終端叫作「厲害的神器」,「我們可以和地震賽跑了」,他說,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不僅讓他學到了地震知識,還能在關鍵時候發出預警。
  • 地礦科技|高精度北鬥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
    隨著大數據下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近年來我國北鬥導航系統技術的成熟發展,用物聯網思維將北鬥導航和地質災害監測相結合,讓科技惠及民生,似乎是商業和社會的雙贏。據了解,災害監測的相關售額已高達數十億,行業巨頭如美國天寶、上海華測等已成功上市。
  • 地震總是不期而遇!地震預警 App 究竟靠譜不
    MIUI 中的地震預警設置平心而論,MIUI 的這個地震預警還是蠻全面的,除了可以提供地震波到來的預估時間外,還能同步提供震級預測、烈度預測、震感評估等信息。只是…… 目前只有國內幾家大城市支持預警。地震預警這款 APP 與系統自帶的地震預警很像,除了可以提供相關地震信息外,還能像 MIUI 預警一樣,在地震波到來前發出全屏倒計時 + 高分貝聲音提醒(自動使用最大音量)。首次使用時 APP 會確定你的位置,然後根據這個位置,計算出地震波的影響程度及預估到達時間。如果你當前距震中較遠,則只進行記錄不彈出提醒。
  • 地震總是不期而遇!地震預警APP究竟靠譜不?
    MIUI中的地震預警設置平心而論,MIUI的這個地震預警還是蠻全面的,除了可以提供地震波到來的預估時間外,還能同步提供震級預測、烈度預測、震感評估等信息。地震預警這款APP與系統自帶的地震預警很像,除了可以提供相關地震信息外,還能像MIUI預警一樣,在地震波到來前發出全屏倒計時+高分貝聲音提醒(自動使用最大音量)。首次使用時APP會確定你的位置,然後根據這個位置,計算出地震波的影響程度及預估到達時間。如果你當前距震中較遠,則只進行記錄不彈出提醒。
  • 為什麼導航定位那麼「喜歡」高精度?呢?
    為什麼做導航定位這行的會對定位精度有著不同尋常的關注?可能是為了挑戰?因為測量不可避免帶來誤差,所以「真值不可測得」。但人類天生又喜歡挑戰,所以人類總希望不斷通過改進技術手段來逼近真值,也就是提高定位技術的精度。也可能是精度的改善太容易感受?
  • 自然界中阻擋溫室效應的最後一道屏障,專家:它在改變,請善待
    自然界中阻擋溫室效應的最後一道屏障,專家:它在改變,請善待文/曦軒現在已經步入九月中旬,炎熱的夏天已經離我們而去,天氣逐漸轉涼,但是我們發現今年的夏天比以往要熱很多。我們都知道地球上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因此很多人稱地球為「藍色星球」,最初人們可能會抱怨為什麼海洋這麼多,導致人類居住的面積十分有限。但是後來人們逐漸的發現海洋有著非常多的用處。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而海洋中的生物種類也是最多的,保障了生態平衡,現在人們發現海洋還能緩解溫室效應,於是對海洋的喜愛與重視程度也逐漸增加。
  • 北鬥導航在防汛救災方面有哪些實際應用?冉承其詳解
    中新網8月3日電 近期我國南方多地發生洪澇地震災害,防汛形勢比較嚴峻,北鬥導航在近期防汛救災方面有哪些實際應用?對此,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介紹,北鬥系統的短報文服務可以傳圖像、發語音,高精度應用可以實時形變監測,包括鐵路、邊坡有泥石流的地方,可以提前預警、轉移人員,為搶救贏得時間。
  • 北鬥天網 導航全球
    6月23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升空。新華社發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全球組網成功,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用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以及獨有的短報文通信能力。這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具體的改變呢?相比以往常用的GPS等導航又會有哪些差別呢?
  • 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這個地震預警 App 你要下載 | 附連結
    如何使用地震預警 app?如果你恰好沒有在看電視、聽廣播,也沒聽到公共喇叭廣播的預警,那麼在手機裡下載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開發的「地震預警」app,也可以及時獲取地震預警服務。這個 app 除了能夠記錄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發布的地震消息,還能夠進行災情上傳。
  • 地震預警APP究竟靠譜不?在地震來臨是會收到提醒嗎
    平心而論,MIUI的這個地震預警還是蠻全面的,除了可以提供地震波到來的預估時間外,還能同步提供震級預測、烈度預測、震感評估等信息。只是……目前只有國內幾家大城市支持預警。其實除了系統自帶的地震預警外,還有一些APP也提供了類似功能。儘管這些APP體積不大,但功能往往較系統內置的更全面。接下來我們就篩選兩款比較有代表性的,向大家介紹一下。1.
  • 華為手機新增地震預警功能 四川率先開放使用
    小米於去年發表 MIUI 11 時,宣布加入地震警報功能,不過功能只限於四川省提供。如今,另一中國手機品牌華為則照辦煮碗,在他們的 EMUI 11 加入地震預警通知功能,在首階段亦只支持四川省,但往後會陸續在其他中國城市加入支持。
  • 北鬥導航:安全 穩定 高精度(開卷知新)
    1994年,啟動實施北鬥一號工程,服務我國及周邊地區,並於2000年12月完成系統建設,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外,第三個擁有獨立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隨後,北鬥二號於2004年啟動建設,2012年全面建成5GEO 5IGSO 4MEO、服務亞太地區的區域導航系統,為亞太地區提供導航授時服務。2009年,啟動北鬥三號的研製歷程,目標是實現全球導航服務。
  • 【地理概念】地震預報和地震預警
    但是,人類的視線還無法穿透厚實的巖層直接觀測地球內部發生的變化,因此,地震預報,尤其是短期臨震預報始終是困擾世界各國地震學家的一道世界性難題。2.地震預警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以後,搶在地震波傳播到設防地區前,向設防地區提前幾秒至數十秒發出警報,以減小當地的損失。
  • 唐山5.1級地震提前5秒預警 預測地震APP到底靠譜嗎?
    MIUI中的地震預警設置  平心而論,MIUI的這個地震預警還是蠻全面的,除了可以提供地震波到來的預估時間外,還能同步提供震級預測、烈度預測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APP下載:https://dl.pconline.com.cn/download/666990.html  這款APP與系統自帶的地震預警很像,除了可以提供相關地震信息外,還能像MIUI預警一樣,在地震波到來前發出全屏倒計時+高分貝聲音提醒(自動使用最大音量)。首次使用時APP會確定你的位置,然後根據這個位置,計算出地震波的影響程度及預估到達時間。
  • 何時能用上「車道級導航」?權威專家解讀北鬥應用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北鬥最高精度可達釐米級,為什麼汽車導航卻還達不到這樣的精度?北鬥導航系統在室內、水下等環境應用效果有限,難關何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8月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主管機構和權威專家就北鬥三號的應用,解答了諸多關鍵問題。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此前兩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