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神星,距離太陽15000個天文單位,就要成為第九大行星?

2021-01-19 八部龍門陣


我們都知道,曾經的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已經被開除了,現在被降級去了矮行星的行列,因此很多天文學家都在努力尋找能當得上太陽系第九行星的新成員!而最近,就發現了這樣的一個行星,幸神星!

 

說實話,幸神星的名字起得不錯,因為它確實很幸運。根據觀測,這顆行星距離太陽大約1萬五千個天文單位,要知道冥王星距離太陽才77.2個天文單位,這樣的距離能發現一顆昏暗的行星簡直就是幸運之神在眷顧著它。而根據天文學家們對它的分析,其質量可能有四個木星那麼多,而組成成分很可能也是相似的,即氫氣和氦氣,而且很可能存在著衛星!這些證據都表明,幸神星是符合行星的定義的,但是由於它距離太陽實在太遠了,所以直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依然無法確定其是圍繞著太陽運行的一顆太陽系行星,還是一顆孤獨的流浪行星。但是有研究人員指出,幸神星在這樣的距離上是可以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並一步步靠近太陽系的,而最終的結果就是幸神星必定會成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然而,幸神星這個看似美好的名字卻還有另外的含義。在希臘神話中,掌管著幸運與繁榮的女神堤喀和涅墨西斯是好姐妹,而這個涅墨西斯就是傳說中的昏暗的太陽伴星,在很多古代神話和現代的天文學理論中,太陽都是有一顆伴星的,但是由於其亮度不夠,所以現在人們還沒有發現它。但涅墨西斯在神話中每次出現都導致了地球生物的滅絕,所以很多人也認為幸神星巨大的引力會在日後給地球帶來災難。

 

其實呢,幸神星現在離我們還遠得很,與其思考這些十幾億年後的事情,還是先把九大行星湊齊得好,畢竟九比八的意義更高大上嘛!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幸神星,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有望成為第九行星)
    科學家在研究奧爾特雲的時候發現在太陽系中可能存在一顆巨大的行星,距離太陽一萬五千個天文單位,根據觀測,這顆行星的質量是木星質量的四倍,由於受太陽引力的影響,很可能成為太陽系中的又一顆行星,並且根據研究,該星體主要有氫和氦組成,可能還存在衛星,被稱為幸神星,最早由科學家丹尼爾·惠特邁爾和約翰·馬特瑟指出,幸神星的意思是掌管城市命運的希臘女神,雖然這顆星體還沒有被確切的證實
  • 冥王星被除名,誰將繼任第九大行星?這個太陽系最大行星或有資格
    當冥王星被發現之後,就正式命名其為太陽系的「第9顆行星」,但是隨著太空科學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它應該是屬於柯伊伯帶冰質天體中的一員,是一顆矮行星才對,周圍還有很多與它相似的行星,於是就正式從教科書上划去了它的名字。現如今,那個多餘出來的曾經的「第九大行星」雖然已經徹底被降級,但是科學家發現可能有另一個極具潛力的行星,而且這個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比木星還大幾倍。
  • 太陽系內或存在第九大行星,體積超過木星,將成太陽系內最大行星
    冥王星,是一顆大家都較為熟悉的星球,科學家們剛發現它時認為它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後因國際天文聯合會對行星的概念進行正式定義,冥王星在質量與體積方面都沒有滿足行星的新定義,因而被剔除出行星範圍,劃入矮行星一類。從此以後,太陽系便只有八大行星。
  • 太陽到底有沒有第九大行星?
    目前看來確實是只有八大行星,我記得我小學那會的有一本叫做《科學》的課本,上面還提過九大行星。現在想來並不奇怪,只是那時的九大行星是還包括沒有降級的冥王星。冥王星沒了,有其他繼位的「第九大行星」嗎?目前暫時沒有,但似乎有證據表明「第九大行星」或許可能真的存在。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或許就要浮出水面了
    軌道計算表明,如果第九大行星存在,它的質量將為地球的10倍,軌道為橢圓形,繞太陽運動的周期約為10000到20000年。它離太陽最近的距離也不會小於地日距離的200倍(即200個天文單位,簡稱AU),比冥王星遠得多,位於柯伊伯帶的冰雪世界中。
  • 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將被取代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對於太陽系之中運行的行星,相信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之前雖然說是太陽系之中有九大行星,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其實是屬於矮星的,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我們的太陽系或許存在第九大行星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取消在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後,我們常識中「太陽系具有九大行星」便變為了「太陽系具有八大行星」,按距離太陽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裡聚集著無數的小型、冰冷的天體,它們是太陽系行星形成過程中沒有被利用上的物質材料。它們距離太陽至少有30個天文單位(即30個地日距離),並各自以不同的傾斜角圍繞以橢圓形軌道繞著太陽公轉。根據數學計算和計算機的模擬,科學家們推測柯伊伯帶存在這樣的軌道特徵都源於海王星在形成時處在距離太陽更近的軌道上,這個軌道大約比目前海王星與太陽的距離短幾個天文單位。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或許要出現
    ,他們把這個神秘的未知行星稱為「第九大行星」。軌道計算表明,如果第九大行星存在,它的質量將為地球的10倍,軌道為橢圓形,繞太陽運動的周期約為10000到20000年。它離太陽最近的距離也不會小於地日距離的200倍(即200個天文單位,簡稱AU),比冥王星遠得多,位於柯伊伯帶的冰雪世界中。從來沒有人見過第九大行星,但研究者已經根據柯伊伯帶中幾個天體的運動規律推斷出了它的存在。
  • 太陽或曾有「孿生兄弟」 第九大行星與它有關
    8月20日,有媒體報導稱,太陽系外圍物質的奇怪特徵,讓科學家推測,或許在很久以前,太陽有一個「孿生兄弟」,這個「兄弟」或許能幫助科學家尋找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真的有個「兄弟」嗎?科學家根據哪些線索提出這一可能性?如果地球真的擁有2個太陽,人類將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 太陽或曾有「孿生兄弟」第九大行星與它有關
    8月20日,有媒體報導稱,太陽系外圍物質的奇怪特徵,讓科學家推測,或許在很久以前,太陽有一個「孿生兄弟」,這個「兄弟」或許能幫助科學家尋找第九大行星。太陽系真的有個「兄弟」嗎?科學家根據哪些線索提出這一可能性?如果地球真的擁有2個太陽,人類將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 太陽或曾有孿生兄弟,第九大行星與它有關
    8月20日,有媒體報導稱,太陽系外圍物質的奇怪特徵,讓科學家推測,或許在很久以前,太陽有一個「孿生兄弟」,這個「兄弟」或許能幫助科學家尋找第九大行星。太陽系真的有個「兄弟」嗎?科學家根據哪些線索提出這一可能性?如果地球真的擁有2個太陽,人類將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 太陽或曾有「孿生兄弟」,第九大行星與它有關
    8月20日,有媒體報導稱,太陽系外圍物質的奇怪特徵,讓科學家推測,或許在很久以前,太陽有一個「孿生兄弟」,這個「兄弟」或許能幫助科學家尋找第九大行星。太陽系真的有個「兄弟」嗎?科學家根據哪些線索提出這一可能性?如果地球真的擁有2個太陽,人類將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
    尋找第九大行星在2006年之前,冥王星是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後續新的研究中卻發現,此前對冥王星的了解是非常錯誤的,尤其是在質量的估算上,質量要遠遠低於其它的小行星。所以在2006年科學家們對這顆星球進行了重新的定義,認為它是一顆矮行星。那麼在太陽系當中是否還存在第九大行星呢?
  • 將替代冥王星成為第九大行星?科學家發現遙遠天體奇怪軌道!
    曾經,冥王星,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個「張冠李戴」的冤案直到2006年才平反,冥王星頂著「第九大行星」的帽子「維諾」前行的道路暫時止步,是的,冥王星是屬於柯伊伯帶的一顆矮行星,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質量竟比冥王星質量多出四分之一,於是,眾多挑戰第九大行星的天體紛紛「出世」,但是矮行星到行星的進化並不是一蹴而就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2006年國家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做了新的定義,需要滿足三個必要的條件:1、繞太陽公轉;2、清除臨近軌道上的天體;3、自身質量足夠大,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狀態,保持自身球體形狀。新設定的行星標準讓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黯然神傷,它被降級成矮行星,至此太陽系變成了八大行星。
  • 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雜誌》研究員巴蒂金和布朗表示,他們通過數學模型和電腦模擬發現了一顆新的太陽系行星。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距離太陽超過900億公裡,比第八行星海王星遠了20倍,該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時1萬至2萬年。如果該天體真的存在,將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這一天體被證實,就重現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過程。當年海王星也是先進行計算,從理論上發現,後得到觀測證實,所以被稱為「筆尖上的發現」。
  • 第九大行星的存在或可確定,雖是個大個頭,但想找到它卻太難
    說起第九大行星,我們首先都會想到冥王星,因為十多年前它還是公認的第九大行星,然而冥王星已經在2006年1月被天文學家們踢出了行星的行列,降級為矮行星,所以目前我們的太陽系的行星是八顆,由內向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海王星外天體為第九大行星存在提供新證據—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wikipedia 新的太陽系天體曾讓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行星科學家和理論家Konstantin Batygin分心。每項發現都會為他的使小行星圍繞太陽運轉的太陽系計算機模型增加新問題。但是現在,Batygin渴望自己能發現更多天體,曾經錯失的機會則讓他難過不已。在今年9月底和10月初,布滿烏雲的天空使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山頂的昴星團望遠鏡連續6晚無法運行。
  • 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真有「第九大行星」嗎
    (原標題: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真有「第九大行星」)
  • 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六顆外海王星天體被幹擾,質量大於5個地球
    冥王星軌道半徑只有30多個天文單位,到柯伊伯帶外圍邊界還有150個天文單位(每個天文單位約等於1.5億公裡),柯伊伯帶之外到奧爾雲的邊界還有數萬個天文單位,因此在如此之大的太陽系外圍空間,是否還存在另一顆行星?這就是第九大行星的初級猜想,在許多科學家的潛在感覺中,這片未曾深入觀測的太陽系空間就像一個黑域,隱藏著大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