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門前有一副對聯,上聯「來人不蹲就站」,下聯該怎麼對?

2020-12-05 羽觀史記

引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

很多人對於新年的印象,都在王安石的詩中,有爆竹、春風、桃符。爆竹還有春風都非常好理解,人們也都見過,而桃符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春聯。春聯其實也是對聯的一種,我們所說的對聯,又叫做楹聯或者對子,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瑰寶之一。

一、 對聯的歷史

最早的對聯故事可以追溯到《山海經》裡面,在《山海經》裡面,對聯和王安石的詩中一樣,都稱為桃符,但是此桃符非彼桃符,他們是王安石所說的桃符前身。傳說在一座山的上面,長著一棵巨大的桃樹,樹上住著兩位老神仙。他們都把惡鬼吊起來給老虎吃,由於他們兩個人一人住一邊,所以一邊吊了一串的惡鬼,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桃符的前身了。桃符原來是用來鎮壓惡鬼的東西,可以保佑家宅的平安。

而最早有記載的對聯,則出現在三國時期。在一個鐵十字架上面鑄了「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隨著這種文化的流傳,到宋代的時候,對聯已經非常受廣大群眾的歡迎了。除了過年的時候要貼的桃符,才子們也會根據周圍的景色等等來進行對聯的互相考校,對聯變成了一樁文人的盛事。

二、 關於對聯的故事

說到宋代的才子,就不得不提蘇東坡了。蘇東坡在民間的對聯故事也非常豐富,並且和他的和尚朋友脫不了干係。蘇東坡在黃州的時候,和自己的和尚朋友佛印一起在長江上面泛舟,日子好不快活。蘇東坡卻起了戲耍自己朋友的心思。他的手向左岸一指,卻不講話。佛印順著他的手看過去,發現河邊有一條小黃狗正在啃著骨頭。佛印看著蘇東坡的笑容,頓時悟了什麼。他順手就把蘇東坡送給自己的,親手提詩的扇子給丟到江裡面了。

蘇東坡見佛印反應如此迅速,和佛印看著對方,在舟上大笑起來。原來他們兩個用啞語對了一個聯子。蘇東坡指河上,意思是「狗啃河上骨」;佛印把詩丟下去,意思是「水流東坡詩」,倘若把河上換成和尚,把詩換成屍,就能夠理解他們的笑意了。蘇東坡和佛印其實就是兩個千年未有的大損友,他們的日常以戲弄對方為主,並且非常風雅,以對聯的形式出現就有好幾次了。

三、 關於廁所的對聯

像蘇東坡和佛印這樣的趣味對聯不可多得,更多的是帶著某種目的的對聯。正如上個世紀的時候,溥儀剛剛被趕下皇位,新的掌權人想要快速掌握政權,於是向下面下達了新時代運動的命令。

新時代,顧名思義就是要和舊的時代割離開來。幹什麼才能和舊時代割離開呢?山東一個縣長非常苦惱,他想要升官,但是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舊時代是官員管理群眾,新時代要求造福群眾,怎麼才能算造福群眾呢?

那個官員撓破了頭,終於想出來一個好辦法,他要蓋公共廁所,為自己縣裡面的人提供上茅房的便利。縣長說幹就幹,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這個縣裡面蓋起來了五個公共廁所。縣長非常滿意他們的工作效率,並且給師爺下達了命令,由於這五個廁所是縣裡面出資蓋的,意義非常不一般,要區別它和其它的廁所,所以每個廁所門前必須有一副對聯。

這可為難壞了師爺,人家寫對聯都是寫在大門口,還都是關於新年好的吉祥詞,你要給廁所寫對聯,這不是為難人嗎?這師爺也是個人才,說寫就寫,也不含糊。他的上聯一揮而就,寫著「來人不蹲就站」,而下聯應該怎麼對呢?師爺非常聰明地把上聯的答案給寫了上去,「去者非男即女」。

師爺把這幅對聯呈給了縣長,得到了縣長的誇獎,縣長覺得師爺寫的對聯非常精闢,而且符合主題,立刻就把它張貼在了公共廁所的門口,引來了許多的群眾,他們對著對聯互相交頭接耳。

結語

對聯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有關於祝福的春節對聯,還是文人雅士之間互相調侃的對聯,抑或是放在廁所門口的對聯,只要人有奇思妙想,這個對聯就一定能夠對出來,這也是對聯的迷人之處,老少皆宜。對於對聯這種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我們要加以保護和加以傳承,以豐富我國的文化底蘊。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火葬場門前的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讓人很不舒服
    現在的人生活環境發展的愈加繁榮,人們的生活方式愈加多樣化,平均壽命愈加長壽,但死亡依然是每個人無法改變的事實。在大多數地方,人死之後需要經過特殊處理後入土為安,直接下葬的方式逐漸被取締,火葬和海葬成為主要的兩種方式,。但大部只能選擇火葬的方式,而火葬場門前的一副對聯道盡人生真諦,上聯是「早來晚來都得來」,說的就是人早晚都會有一死,都需要到這裡來進行火化。
  • 千古絕對,上聯:「老黃牛路過寡婦門前」你有能超過文中的下聯嗎
    千古絕對,上聯:「老黃牛路過寡婦門前」,你有下聯能比這個好嗎眾所周知,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中,有各式各樣的文化流傳,除卻我們熟知的詩詞歌頌,對聯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然專門記載對聯的書籍並不多見,但是對聯在我國的流傳範圍卻十分廣泛
  • 經典對聯!上聯:榨響如雷,驚動滿天星鬥!下聯堪稱絕妙
    縱觀歷朝歷代,像北宋的蘇東坡和佛印,明朝的解縉和唐伯虎,清朝的紀曉嵐和李調元,均在對聯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不少妙趣橫生的對子,像蘇東坡與佛印和尚的——「上聯:禿驢何在?,下聯:東坡吃草!」。一語雙關的妙趣,將對聯的雅俗共賞展現的淋漓盡致,還有紀曉嵐與太監的——「上聯:小書生,穿冬衣,執夏扇,一本《春秋》曾讀否?
  • 上聯:「春來草嫩老牛啃」,下聯太經典了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且源遠流長,而對聯事實上也是我國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說到對聯,筆者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畢竟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接觸到文化,尤其是到新年時期,各家各戶門口都會張貼對聯,喜迎新春,且值得一提的是,對對聯不僅可以消遣作樂,更重要的是可以考量學者的實力水平怎樣
  • 好對聯!上聯:「桃紅柳綠常遇春」, 下聯有意思
    從前吶,有這麼一位商人,他十分孝順,父母去世了,他十分的傷心,又想讓二老合葬在一起,但是自己對這些東西一點都不懂,於是呢,他就把父親葬在了西邊,母親葬在了東邊,後來他聽別人說不應該這樣下葬,因為先前自己也不懂 ,只想著讓父母合葬在一起,沒想到辦錯了事,又不能夠隨便的移墳。
  • 和尚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才女的下聯堪稱經典!
    在眾多的傳統文化裡,對聯文化堪稱是我國的藝術瑰寶,也是我國獨有的文化藝術形式。之所以說是我國獨有,主要還是對聯有一定的語法性,要求對仗工整,平仄押韻。對仗工整就是上聯和下聯的字數要相同,不能有多字或者漏字的情況出現。
  • 那些「笑抽筋」的對聯,上聯:男生女生生生不息,下聯:你們來對
    對聯可以說是我國的一大傳統了,每到過年或者一些重大活動時,家家都會貼上對聯。對聯也是分為很多種,形式不同,寓意也是不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看看那些人才給我們帶來的的搞笑對聯,看看他們究竟是如果玩的。這個宿舍的對聯可以說是很搞笑了,一個宿舍四個人都是文武雙全,德才兼備。
  • 上聯:「不被上下左右」,唐伯虎試對的下聯太經典了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對聯事實上也是我國歷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毫不誇張的講,對聯也是一奇怪的文學形式,唯有我們的漢字可以組出經典的對聯,不管是你用的是雅詞,還是俗不可耐的詞語,只要是你對的工整就好了,都是可以成為一副好對聯的,而對聯其實不僅可以消遣作樂,更重要的是可以考量學者的水平
  • 富人門前掛對聯炫富,窮書生看不慣加了一筆,氣的富人大罵
    但是又想顯露出自己所以門口經常貼一些誇自己和炫耀自己的對聯。其中有一位富商不光給自己買了個進士,還給兒子買了個進士。很顯然這進士沒有什麼含金量,但是富商想要炫耀,就讓人給自己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下聯是:「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有富人自然就會有窮人,一日一個窮書生路過門前。
  • 華羅庚出上聯「三強韓魏趙」,難倒眾人,下聯一出更是經典
    而有的人認為對聯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看到「天」就對「地」,看到「春花」就聯想到「秋月」,但是如果只是拘泥於這些表面文章,對聯的內涵也就大打折扣。一副好的對聯,其實關鍵還是意境2個字,意境高人一步,能讓讀者感同身受,啟發智慧,才是一副好的對聯。
  • 為10兩銀子給廁所寫對聯成經典,唐伯虎:我寫這對聯誰人不服?
    而唐伯虎為廁所寫的這副對聯,也在後世成為了經典,那麼唐伯虎究竟為廁所寫了一副什麼樣的對聯呢,我們一起來看。 唐伯虎:我一生坎坷,遭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楚 唐伯虎是才子不假,但一點也不風流,很多人覺得,唐伯虎一生娶了九位老婆,這還不算風流,那就沒有風流的人了吧?
  • 火葬場貼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看完下聯,讓人很不自在
    除了留存於史書古籍中的漢賦、唐詩、宋詞等等,還有我們現今依舊隨處可見的對聯。對聯也稱楹聯或對子,是一種將字寫在紙、布等載體上的對偶語句。三國時期孫權赤烏年間(238-250年)鑄造的一尊特大鐵十字架上,刻著的一句「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是現今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對聯。
  • 神問答|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
    導語:我們的老師說是以前的學生出給他的,困擾他很久了關於「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1、以下觀點被453人點讚、並有199個交流討論:本上聯的精妙之處在於:單蟲為蟬,蟬在葉下。知了為蟬,又為動詞。解釋:曾人為僧,僧在山中。悟空為僧,也為動詞。葉下對山中,單蟲對曾人,何曾對幾時,知了對悟空,春秋對古今,事對情。但是下聯中,曾人為僧,悟空雖是僧,僧不一定是悟空。蟬對僧,也不太雅。見笑了,請大家批評指正!
  • 上聯:「反反正正,正正反反,反正一樣」,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而對聯也是我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及對對聯,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因為每當新年來臨之際,各家各戶都會張貼對聯,喜迎新春,而對對聯不僅僅可消遣作樂,更重要的是可考量學者的實力水平,故此呢,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對聯,而大才子唐伯虎跟紀曉嵐在對對聯方面,都有著很深的造詣
  • 有關於乾隆皇帝的一副對聯,上聯:一塔峨峨,七層四面八方
    小編最近喜歡上了對聯,尤其是在看到一些地方的徵聯啟示之後,今天小編呢,給大家帶來的還是一上聯,這幅上聯可不同於一般,這幅上聯是當年乾隆皇帝所出的一上聯。據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揚州的時候,曾遊歷到寶塔灣,當地的一位官員阮雲陪同乾隆皇帝遊歷,這阮雲宣傳當地是歷史文化名城,說他們這裡的人,上到八十老翁,下到七歲小童,皆能夠吟詩作對。乾隆皇帝有些不信指了指一位老船公問阮云:「這位老翁也可以作對嗎?」
  • 美人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才子對下聯,美人聽了又羞又氣
    美人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才子對下聯,美人聽了又羞又氣我們都知道,古代都是才子配佳人,才是一段美話,所以很多美人有才的話,肯定不會想要嫁給一個俗人,她肯定也要在各種才子裡面,挑到自己最心儀的人。而這位漂亮又有才的美人已經到了可以結婚的好年紀了,所以從四面八方都有很多王公貴族,才子名門來提親。但是這麼多人來提親確實是好,而且有了很多的選擇空間,可以挑挑揀揀。他們的家境大多都非常好,那麼該怎麼去篩選這些才子呢?
  • 上聯「黃昏過河,腳踏滿天星鬥」,8歲孩童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走到一半,先生仰望天空,看著天上群星閃耀,那星光的影子映入到溪水中愈發的光彩照人,於是就對宋湘言道:「煥襄,我這有一副上聯,為師想要考考你的才華,你敢應對嗎?」宋湘聞聽老師要出題考他,自然是滿口答應,老師於是吟出上聯:「黃昏過河,腳踏滿天星鬥」。小宋湘聽到這副上聯,立馬開始轉動腦筋,但是搜腸刮肚,也沒有想出合適的下聯來。
  • 上聯「趙錢孫李周吳鄭」,下聯7個數字一讀,真是罵人不帶髒字!
    上聯「趙錢孫李周吳鄭」,下聯7個數字一讀,真是罵人不帶髒字!文/老揚歷史說眼看新年又要來了,無論你在外面過得怎樣,都要回家陪父母給家裡的門上貼火紅的對聯,這樣來年的日子才有盼頭。你對對聯的了解有多少呢?
  • 上聯:「蠶為天下蟲」,下聯很經典
    今天,我們繼續來說一說對聯的故事,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很多有名的對聯,而且還有些千古絕對,有一些上聯到現在都沒有給出工整的下聯,像「煙鎖池塘柳」,一直都沒有人對出來,當然有一些搞笑的下聯,我們看看就行了,什麼「深圳鐵板燒」十分有意思哦。
  • 這27個下聯,你認為該怎麼做質量排序?
    隨筆 | 這27個下聯,你認為該怎麼做質量排序?小侯我對過的對聯自然不止這一副,但我卻首先想發這副對聯出來。是因為,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對對聯,但我的對句好像還不差。記得當時是為了加入一個對聯交流群,群主設了這個上聯,得對出下聯才能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