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是兒童很常見的疾病,特別是流感、感冒、肺炎都會引起發熱。但是有個疾病可能是我們意想不到的。
近些年,媒體報導的恙蟲致死的案例越來越多,人們也開始關注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蟲子。一隻小蟲子真得有那麼可怕嗎?
曾經有個8歲的兒童,由於發熱6天住院,醫生初步判斷是支氣管炎,但是在住院第三天的時候,醫生再做體格檢查時,發現患者肚臍偏左有皮膚破損,中間有焦痂,請感染科會診後診斷為恙蟲病。
很多人都對這個疾病很陌生,什麼是恙蟲病呢?
這個疾病多見於南方或者沿海地區多發,在我國,南方多見於5---11月份,多方則多發於9--12月份。
恙蟲病是由恙蟎叮咬,感染恙蟲病東方體引起。本病通過攜帶恙蟲病東方體的恙蟎幼蟲叮咬傳播。田間勞作的農民,野外作業人員容易發生感染。
常常以急性發熱、常伴皮疹或焦痂、對抗生素治療敏感為特徵,若救治不及時可能導致嚴重的多器官衰竭,甚至高達 70% 的死亡率。延遲救治是導致恙蟲病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很有必要及時了解這個疾病。
如何早期發現可疑恙蟲病:
被不攜帶恙蟲病東方體的恙蟲叮咬之後,會出現一些輕微症狀,例如被咬部位的皮膚有皮疹、皮炎等,通過消炎、止癢等即可治癒。
被攜帶恙蟲病東方體的恙蟲叮咬之後,病人會患上恙蟲病。出現高熱,體溫可達38.5~41度。皮疹:先是軀幹散在性出現,後可蔓延至四肢。特異性焦痂或潰瘍:皮疹水泡黑褐色焦痂脫落後形成潰瘍。
如果突然出現發熱,1---2天內體溫迅速升至39---41度,有頭痛,疲乏等,一定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果在發病前幾周內有接觸過草地、叢林等,應注意尋找身上有無焦痂或潰瘍,尤其是腹股溝,腰背部,腋窩等處,有的話主動告訴醫生,這時診斷恙姜蟲病的重點線索。
恙蟎幼蟲在叮咬人體後,局部會出現丘疹,繼成水泡,隨後結痂成黑色痂皮,形成焦痂,如果免疫繼發感染,則就不痛不癢,所以比較難發現。
可見於人體的任何部位,但是恙蟎幼蟲喜歡叮咬人體溼潤,氣味較濃以及被壓迫的部位,所以焦痂多見於腋窩、外生殖器、腹股溝、會陰肛門和腰背處等。
恙蟲病很兇殘,如何預防?
雖說恙蟲病很兇殘,但是大家也不用過於緊張,因為——恙蟲病可防、可治。
小夥伴們出門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另外,由於恙蟲病的症狀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和其他疾病比較相似,容易被人們忽略,耽誤治療,從而使得病情加劇,後果嚴重。
現在天氣越來越暖和,外出帶孩子踏青的人多了起來,但是這種蟲,我們就要小心它。
外出回家之後,應該及時換衣服和洗澡,特別注意清洗身體比較隱蔽的部位;外出回家後,如果發現發熱,皮膚皮疹、焦痂等,及時就醫,主動告知醫生外出郊遊史。
尤其是有小朋友的家庭,更應該做好這個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