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學:揭開大連成群飛鳥自殺之謎

2021-01-12 央視網

走近科學:揭開大連成群飛鳥自殺之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3日 15:18 來源:北京科技報

  

鳥兒不約而同的撞在這三幢房子上

  兇手竟是牆壁的顏色

  一夜之間,幾百隻飛鳥離奇死亡。滿城風雨,幾百萬市民人心惶惶。為什麼候鳥成批死亡,本地鳥安然無恙?會不會是高致病性禽流感襲擊了候鳥群呢?防疫人員夜探現場,兇手終於浮出水面。

  一夜之間,100多隻鳥意外死亡

  大連老鐵山自然保護區的一個海濱輪渡工地上,前不久發生了一件怪事,讓大連幾百萬市民的心都提了起來。

  一天清晨,工人上班的時候,在樓下發現了100多隻死鳥。而這個時候,離工地30公裡的老鐵山鳥類救護站,正在召開一個秋季護鳥的會議。工地發現死鳥的消息傳來,會議當即中止,與會人員匆忙趕往事發地。剛到現場,他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這麼多鳥兒死於非命,讓在場的人感到既心疼,又吃驚。難道這些鳥是被人捕殺的嗎?是誰這麼狠心,對這些無辜的鳥兒下此毒手呢?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專家們發現,這些鳥大都是剛剛死亡不久,身體還溫暖著,也沒有發現槍彈和傷口。還有的鳥兒,甚至在發現的時候,還在撲騰著翅膀!過了一會兒,才漸漸停止了呼吸。問遍了工地上的目擊者,都說沒有聽到槍響,也沒有看到誰把死鳥運來,放在這裡。一晚上竟然死了100多隻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死亡鳥兒都是候鳥,難道鳥群中爆發了瘟疫?

  接下來,又發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專家們對這些死鳥進行品種對比發現,這裡的死鳥形體不同,品種不同,但都是候鳥,居然連一隻本地鳥都沒有。

  全世界鳥類遷徙有八條通道,中國有兩條,老鐵山就是其中的一條。這裡是黃海和渤海的分界線,每年秋季,有300多萬隻候鳥,從寒冷的西伯利亞長途遷徙,來到這裡,暫時休整覓食,準備橫渡茫茫渤海,到溫暖的南方過冬。工地上的這些死鳥,也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但是,沒想到,這老鐵山竟然成了它們的葬身之地。是什麼原因,讓它們整裝待發的時候,卻突然折翅藍天呢?

  這個時候,旅順口區農林水利局的專家,早已聞訊來到了現場。經過現場勘查,他們檢取了死鳥的樣本,準備帶回去,安排實驗室進行解剖檢查。同時,對死鳥的發現地進行消毒,告誡建築工人和附近的村民,嚴禁撿拾死鳥。在他們心裡,始終有一個隱約的擔心:這些鳥到底是怎麼死的?如果說不是有人捕殺,那會不會是鳥群當中爆發了某種可怕的瘟疫呢?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地從煙大輪渡工地上傳來。連著三天,每天都能在工地上發現100多隻死鳥。這時候,整個大連市已經鬧得滿城風雨。尤其是工地附近的村莊,更是人心惶惶。大家最擔心的,會不會是高致病性禽流感襲擊了候鳥群呢?如果是禽流感的話,會不會病毒也同樣襲擊了家禽呢?甚至更可怕的是,會不會這些鳥患上的禽流感,就是從家禽那裡傳播來的呢?

  禽流感的可能性被排除,臨床檢驗懷疑鳥兒是自殺

  旅順口區農林水利局馬上組織人員,對附近村莊的家禽進行逐一的排查,看有沒有發病情況,了解發病經過和死亡率。一旦發現有禽流感的跡象,立即隔離,同時火速上報。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切斷禽流感傳播的渠道!

  但巡查結果,卻讓他們感到有些蹊蹺,附近幾個村莊的雞、鴨、鵝都是活蹦亂跳的,沒有任何發病的跡象。難道禽流感躲開了家禽,專門襲擊飛鳥嗎?而這時,從解剖實驗室又傳來了一個消息,排除了禽流感的可能,人們終於鬆了一口氣,但緊接著又陷入迷霧之中。

  既然不可能是禽流感,這接二連三的大批鳥兒死亡,又是什麼原因呢?會不會是鳥兒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導致食物中毒呢?這也是以往導致鳥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取樣發現,這些鳥有吃穀類的,有吃蟲子的,有吃魚蝦的,有吃小鳥的,食物鏈竟然沒有一個相同的。而且,在解剖過程中,沒有發現任何中毒的跡象。

  這時候,許多生物學專家、鳥類研究學者也都到達現場,察看分析,提出種種推斷。但是這些推斷都一個個被排除了。就在大家紛紛猜測,各執一詞的時候,從旅順口區動物檢疫站傳來了一條驚人的消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臨床檢驗結論說,這些千裡迢迢,從冰天雪地趕來的鳥兒,竟然是自殺的!而且是一頭撞死的!

  據大連市旅順區動物檢疫站站長陳啟輝介紹,這些鳥兒的顱部都有出血的痕跡,個別鳥兒腦骨都撞碎了。如此慘烈的景象,讓人們目瞪口呆。好端端的鳥為什麼要自殺呢,而且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個方圓不到一公裡的建築工地?

  死鳥大多集中在三座房子前面,難道房子有何蹊蹺?

  為了尋找鳥兒自殺的真正原因,專家們再探現場,這次他們又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死鳥大多集中在三座房子前面,這三座房子相互離得很遠,而且都不高,兩座兩層小樓,另一座還是平房。偏偏就是這座平房,前面撞死的鳥最多!緊挨著就是高大的天橋,還有氣勢宏偉的輪渡船「中鐵渤海一號」。但是,從來沒有聽說,天橋和輪渡船上發現過死鳥。難道,這三座房子有一種無形的魔力,在誘殺這些鳥兒嗎?

  旅順口區農林水利局的王智江繼續在工地尋找原因,突然一個現象引起了他的注意,為了日夜奮戰,早日竣工,煙大輪渡工地今年新裝了14盞高杆燈,入夜時分,燈火輝煌,把整個工地照得如同白晝。

  難道這些燈,就是鳥兒自殺的罪魁禍首嗎?但是,有燈光照亮夜空,不是更利於鳥兒看清道路嗎?

  全國鳥類學會副理事長楚國忠說,鳥在夜間飛行沒有指北針,只有利用星光、月光,當作航標燈。人類發展的初期階段,光源很少,家家只點油燈,不足以影響鳥兒的視線。但是隨著社會發展,晚上處處燈火輝煌,這就成了鳥兒道路上的一個個陷阱。

  工地上的這些燈柱,就是殺害鳥兒的兇手嗎?可王智江又覺得不太可能。如今,夜晚處處燈火通明,為什麼只有這片工地上,會發生大批飛鳥死亡呢?鳥兒一向飛得很高,為什麼會被地面的燈火吸引呢?一轉念,王智江想起,這些日子,輪渡一直是被大霧籠罩,會不會是霧氣打溼了鳥兒的翅膀,才被燈光誘殺呢?

  飛鳥暴死之謎真相大白,由於夜間燈光照射,鳥兒把牆誤認為天空。

  王智江心裡還有一個疑問:整個工地都在高杆燈的照耀下,為什麼鳥兒放著天橋、渡船這些更大的目標不撞,偏偏選擇這三座小房子往上撞呢?他決定再次夜探工地。這一回,他們有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這三座樓都是塗成了淺藍色,在燈光的映襯下,很像晴朗的天空。

  由於光的照射,讓鳥兒短期致盲,加上牆壁的顏色和天空的顏色極像,鳥兒把牆誤認為天空。

  飛鳥暴死之謎終於真相大白。深夜,大霧籠罩的輪渡,成群的飛鳥,拍打著翅膀,準備飛越茫茫海峽,但是,一片強烈的光區,讓它們迷失了方向,東一頭西一頭亂闖。忽然,它們發現了一小片蔚藍的天空,就爭先恐後地疾飛過去,結果,沒想到,這裡卻成了它們的葬身之地。只在牆上留下了一攤血跡和幾根凌亂的羽毛。

  專家建議把那三座樓的牆體顏色改塗成別的顏色,高杆燈也把光線調暗,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大批死鳥現象發生。 

燈塔霓虹燈等現代設施成為鳥兒遷徙途中一個又一個陷阱

責編:潘雷傑

相關焦點

  • 揭開雲南恐怖湖之謎
    雲南驚現恐怖湖當地人談湖色變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在我國雲南省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湖泊,叫勐梭龍潭,它漂亮到什麼程度呢?據當地居民說,如果從龍潭邊的大樹上掉下一片樹葉落到湖面上,都會有飛鳥飛下來把樹葉銜走,大家可以想像勐梭龍潭的乾淨程度了。
  • 神秘死亡、貴族滅門、離奇失蹤…美版《走近科學》讓人毛骨悚然
    正因如此,《走近科學》這檔神奇的節目,才成了一眾觀眾的心頭好。《走近科學》首播於1998年,於去年9月30日正式宣告停播。》主持人羅伯特開播之後,《未解之謎》前後邀請了多位知名主持人前來主持節目:雷蒙德·布爾、卡爾·莫爾登、羅伯特·斯塔克等等。
  • 神秘死亡、貴族滅門、離奇失蹤…這部美版《走近科學》讓人毛骨悚然
    正因如此,《走近科學》這檔神奇的節目,才成了一眾觀眾的心頭好。《走近科學》首播於1998年,於去年9月30日正式宣告停播。老版《未解之謎》主持人羅伯特開播之後,《未解之謎》前後邀請了多位知名主持人前來主持節目
  • 《走近科學》2010年10月25-31日節目預告
    《猴娃之謎》(上) CCTV10《走近科學》2010年10月25日20:30播出 湖北長陽,在神農架的南部,是距離宜昌不遠的一個地方。據說這裡有一個亦人亦猿的猴娃,當地盛傳他的母親曾經被野人抓走,回來不久就生下了他,他是野人的後代。《走近科學》的記者尋訪當事人,試圖揭開猴娃的身世之謎。
  • 大連海域出現成群大型海獸
    8 月 15 日 7 時許,大連老偏島海域風平浪靜。突然間,成群的大型海獸浮出海面,它們黑脊如鐵,魚貫而行。" 1 頭,2 頭 …… 有 5 頭之多,恐怕是一大家子!"罕見而又壯觀的一幕,震撼了釣魚愛好者鄭先生。他連忙掏出手機,拍攝了現場視頻。
  • 尼斯湖水怪之謎揭開,可能是巨型鰻魚,網友:竟然還在研究
    尼斯湖水怪是地球上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謎之一。早在1500多年前,就開始流傳尼斯湖中有巨大怪獸常常出來吞食人畜的故事。然而,這個未解之謎似乎要被揭開了,答案當然不是水怪……據悉,奧塔哥大學研究團隊從2018年開始,在尼斯湖採集水樣分析動植物DNA,想從其中揭示水怪身份。9月4日,研究團隊領導者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從DNA分析看來,排除水怪是蛇頸龍、鯰魚、鯊魚和鱘魚的猜測,最有可能的是鰻魚。
  • 停播一年後,我覺得《走近科學》並沒那麼爛
    有時,《走近科學》也會向觀眾展示「超自然力量」。比如《她的身上會長字》中,就講述了一樁「土味人體之謎」。 蘭州一名女子,身上會自動長出字來,有時是成語,有時是祝福語,有時甚至是英文。
  • 英國巨石陣石料來源之謎被揭開
    原標題:英國巨石陣石料來源之謎被揭開,和外星人無關!網友:英語書該改了英國天空新聞30日報導,研究人員憑藉一塊巨石陣石料樣本,確定英國著名遺蹟巨石陣石料來源於距離遺蹟15英裡遠的韋斯特伍茲。
  • 科學之謎:物理學五大待解之謎
    如今物理學家足以解釋自然界一切常見現象及背後原理,科學家能運用自然規律進行科學發明。自21世紀以後,一時間裡,宇宙奧秘仿佛完全被揭開,自然世界再無新發現。現如今,自然新發現少之又少,物理學發展陷入緩慢階段。
  • 《走近科學》停播了,你的童年噩夢無家可歸了
    在節目正式停播完結撒花之際,是時候走進《走近科學》,揭秘它令觀眾「智熄」的科學仙術了。01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中國人的大智慧。愛因斯坦說過,要使科學造福於人類,首先要做的就是讓群眾盯著電視不換臺。投其所好是關鍵,因此在科教的道路上,一套製作精良的恐怖故事連載,是科學和群眾打成一片,戰勝神學的第一步。
  • 《走近科學》停播,它才是標題黨的鼻祖啊
    「我們每一個《走近科學》的編導都可以用生命來保證,沒有一個是編的,沒有一個是添油加醋誇張了的。」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你知道民間的怪力亂神是沒完沒了的,有些想像和描述沒法登大雅之堂,我們甚至大部分時間是在弱化它。」
  • 玩轉「博物館之謎」,少年偵探團招募中!
    這一通電話,拉開了KAWA銳迪「少年偵探團」之「博物館之謎」玩轉博物館之謎:活動流程8:30——9:30  重慶——北碚任務代號:勇氣細緻觀察,收集線索,能否揭開秘密,就要靠你們的努力了。(2)午餐(3)神秘之地事件距離自然博物館約20分鐘車程的神秘古寨,是有歷史的遺址,也是抗戰時期重慶陪都歷史的見證。古寨遊覽,發現線索,揭開與博物館之間的神秘面紗。在解密過程中,我們策劃了多個戶外運動環節。小朋友將在主持人的帶領下,分別組隊完成各種戶外運動體驗。
  • 《走近科學》停播了,你的童年陰影裡有它嗎?
    2001年,CCTV-10開播,《走近科學》作為主打欄目被搬到了這個新的科教頻道。這樣都能主打,CCTV-10整體的收視率怎麼樣不用科學計算都能猜到。兩年後的2003年,《走近科學》因為收視率太低,直接就被臺裡黃牌警告了。
  • 大連這片海域出現了成群的梭魚!專家回應
    3月10日,在大連市中山區老虎灘漁人碼頭海域,出現了成群的梭魚。成百上千的梭魚在水中遊動,蔚為壯觀。不少人拿著網兜、釣竿等工具,在現場捕魚。目擊者稱,「魚身有胳膊那麼粗。」記者探訪發現,事發海域臨近一處水渠。漁業專家表示,梭魚有在淡水河口棲息的習性,此種情況為正常的自然現象。
  • 速讀《三體》,物理學家自殺之謎,物理學存在嗎?
    三體1的故事是隨著主人公汪淼的視角展開的,汪淼是一個應用物理學家,負責中國的納米材料研究項目,這天,軍方突然找到了汪淼邀請他參加一個會議,這次會議,汪淼將面對他的第一個謎題:自殺之謎!會上,常偉思將軍主持了會議,講述了會議召開的原因,原來,一批世界著名的前沿物理學家在不到兩個月內相繼自殺,其中包括汪淼非常仰慕的一個人——楊冬。這些自殺的物理學家大多都和著名的學術組織"科學邊界"有著密切聯繫,因此,軍方希望汪淼能打入"科學邊界"內部,查明自殺真相。
  • 《走近科學》的走近科學
    國慶前夕,微博認證用戶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的張勁碩首先發消息稱《走近科學》即將停播,而後這一信息不脛而走,眾多網絡科普達人隨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個人也在朋友圈和微博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要和《走近科學》說再見了!曾經有那麼一段,因為收視率主導,它打著科學的旗號,以偽科學的手法,拍出了玄幻的效果。
  • 狒狒叫聲或揭開人類語言起源之謎
    (原標題:狒狒叫聲 或揭開 人類語言起源之謎)
  • 金字塔建造之謎被揭開
    金字塔建造之謎被揭開  一名法國建築師3月30日提出新理論說,建造金字塔時運送材料的通道是建在金字塔內部。採用這一方法,巨大的金字塔只需要4000人就可以建成。  揭開秘密  法國建築師讓-皮埃爾·烏丹3月30日在巴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揭開了胡夫金字塔建造之謎。
  • 走近科學:香屍謎案 揭開女屍不腐的原因(圖)
    2006年底,走近科學記者介入了此事的調查!     建築工地驚現清代女屍     2001年3月23日,安徽省碭山縣梨園小區的建設工地,地基挖掘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可是,就在挖掘進行到三四米深的時候,工人們忽然發現,土裡開始出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還沒等人們看個究竟,挖掘機的鐵臂就被擋住了!
  • 童年陰影《走近科學》停播?這才是最不科學的
    走近科學之走近偽科學段子如今全網懷念的節目,也曾是被群嘲的對象。即便是從未完整地看過一集《走近科學》的人,也會對下面這些案例略有耳聞。原來,最痛恨「原來」這個詞的,是《走近科學》的觀眾。逐漸露出蒙娜麗莎的假笑。「那水怪之謎他至少要給我一個說法吧?好歹是個央視節目,還能吹牛不成?」你這麼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