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宛轉歲月滄桑,無數的人和事在歷史的長河中漸漸消散,只剩清風在傾聽,在城市的一角,也許還有一些久違的古老村落,在歲月的大浪淘沙中,並沒有隨著時代的大發展而消逝。假如長時間住在城市,你漸漸覺得疲倦,對三點一線快節奏的生活感到厭倦,我認為你應該給自己的身心都放個假,而走進城市裡一座隱隱於市的古村,為我們提供生活中的最後休息場所。而且坐落在雲浮腰古鎮水東村,也許就是這樣一個值得一遊的古村落。
過了水東村的牌坊,便進入古村內部,村莊寧靜的環境瞬間讓激動的心情平靜下來。新的現代住宅在村外,而古村內則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村的程氏大祠,傳統的嶺南祠堂的建築布局,青磚石瓦飛簷翹角,不由得讓人覺得恢弘壯觀,屋脊上飾以彩繪,在單調的青磚上,增添了幾分亮麗的色彩,祠堂的牆壁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風火山牆。當看到祠堂裡掛著的「程朱理學」壁畫時,我才發現,這幅程朱理學正是我們歷史教科書裡所說的「程朱理學」,而且水東村也一直受「程朱理學」的薰陶,才造就了今天的古樸而寧靜的古村落,讓人一到這裡就感覺到了鄉村的寧靜。
走出祠堂,走進古建築之間的小巷,明清兩代的古建築中,斑駁的青磚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歲月留下的痕跡,在牆角開始生長的青草和苔蘚中,更增添了濃濃的歷史感。相對於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古村落,我更喜歡水東村,因為這裡的環境比較安靜,村裡巷道也很乾淨整潔,偶爾在拐角處看見碎成碎片的磚牆,也不覺得荒涼髒亂,這些碎磚縫裡生出雜草,仿佛是傾訴者在靜靜地等著一個知音來細細訴說屬於它的時光故事。抬起頭來,除了在祠堂裡見過的風火山牆,還有嶺南傳統的鑊耳牆,馬頭牆與鑊耳牆並駕齊驅,屋簷與翹角齊飛,在這染著智慧智慧的沃土上,我看到了理學這千年老枝的延續。與我們常見的圓形井口不同,水東村的古井呈方形,井深二十米,以前住在這裡的村民都會從這裡打水喝,現在只在周圍圍起了僅供參觀的圍欄。
古代建築中還有保存下來的古老的老錢莊,與其他建築相比,錢莊的大門要高出石階,這是因為以前錢莊外有水,為防止水位升高,錢莊外牆最下方用紅色沙石堆砌,可防止水的侵蝕。進入錢莊內,便見高牆聳立,這是從前為防盜賊而建,建築內還有許多房間,原來這裡除了是錢莊還是一家客棧,可見古代水東村民的經商之道。
儘管水東村的遊人不多,但因為人數較少,才產生了桃花源的感覺,經過村民住的房子,用竹竿做成的籬笆把小院圍起來種上了果樹,巷道裡不時有雞竄出來,散養的雞群四處亂跑,這不正是陶公所謂世外桃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