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能是跑法院次數最多的人,走遍各地法院、聽過各類案件;
他們,和法院幹警一同戰鬥在第一線,將人民法院與人民群眾一線牽;
他們,出門能扛「長槍短炮」,不是在採訪,就是在要去採訪的路上;
他們,歸來筆走風雲,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記者看法院」專題策劃重磅回歸!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聯合「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近期陸續邀請日常採訪最高法的「跑口記者」講述2020年採訪報導人民法院工作的體會和感受,並與讀者一起重溫他們的代表作品。
想認識這些「跑口記者」的廬山真面目嗎?
想知道他們眼中的人民法院都是什麼樣子嗎?
一起來圍觀!
這位記者是誰?
科技日報記者 謝宏
報導感言
這一年,人民法院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設,司法「速度」與「溫度」得以充分體現。2020年,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通過網上立案、開庭、調解、電子送達、網絡查控以及司法拍賣等,人民法院開展一系列非接觸式司法服務,實現立案「不打烊」,審理「雲端見」,執行「不掉線」,接訪視頻「面對面」,人民群眾通過「鍵對鍵」即感受到觸手可及的公平正義。
早在2020年初,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就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上提出,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夯實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基礎。要深入研究網際網路糾紛新特點新趨勢,積極探索網際網路審判機制和審理規則,加快探索網際網路司法新模式。
可喜的是,我國智慧法院體系基本建成,中國法院圍繞智慧審判、智慧執行、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的智慧法院體系基本建成,走出了一條法院信息化的中國道路。
北京法院的一大創新——「天平鏈」是「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一次深度運用,這一技術的運用,顛覆了網際網路場景下的舉證、質證、認證規則,對訴訟活動乃至整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北京移動微法院」讓人民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高效快捷的司法服務;當執行案款遇上「金融管家」,就是讓申訴權益便捷兌現、讓公平正義加速抵達…… 北京法院在落實「多元調解速裁」、服務優化營商環境、智慧法院建設等司法改革創新中,不斷釋放出強勁而持久的動能。
2020年,是我「盡享」科技與法律深度融合的「熱詞」最多的年份,期待來年,人民法院能夠繼續穩步提升辦案辦公智能化水平,提升國際影響,打造中國智慧法院品牌。
代表作品
01
代表作品
最高法:加快探索網際網路司法新模式
「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夯實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基礎。」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在18日召開的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上說,要深入研究網際網路糾紛新特點新趨勢,積極探索網際網路審判機制和審理規則,加快探索網際網路司法新模式。
周強提出,要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確保有序放權、科學配權、規範用權、嚴格限權。要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協調各方推動綜合配套措施落實落地。要加強智慧法院建設統籌、標準規範和系統研發,補齊智能化服務短板,推進全面建設智慧法院向縱深發展。
周強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工作會議部署,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作出重大戰略部署,為人民法院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提出更高要求。
會議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切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都對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準確把握新形勢新情況,認清機遇挑戰,找準主攻方向,切實履職盡責。要清醒認識到,目前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幹部隊伍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建設還不到位,司法理念、司法能力和制度機制與新時代要求、人民群眾期待相比存在差距,融入國家治理、實現自身發展的能力有待提高,司法體制改革存在「溫差」「落差」,智慧法院需在更高層次、更寬視野中加快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複雜,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相對短缺,一些法院審判壓力持續加大。對於這些問題和困難,要在黨的領導下,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要處理好全局與局部的關係、頂層設計與地方探索的關係、放權與監督的關係、穩和進的關係、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法治與德治的關係,確保實現2020年工作目標。
會議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各級法院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主線,始終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加強過硬隊伍建設,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更好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來源:1月19日 科技日報-中國科技網)
02
代表作品
最高法:加強對涉疫情相關案件審判執行工作指導
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下發《關於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精神 切實做好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間審判執行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加強對各級人民法院涉疫情相關案件審判執行工作指導。
《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和廣大法院幹警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上來,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關於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各項審判執行工作,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通知》涵蓋了刑事、民事、行政、執行、訴訟程序等方面內容。其中,在民事方面,突出強調依法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大局、維護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堅持多元化解和訴源治理,強調人民法院要積極引導當事人調解協商、互諒互讓、共擔風險、共渡難關,有效化解矛盾糾紛。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如合同履行、醫療糾紛、產品質量、勞動爭議等民事案件的處理提出指導意見,突出強調了堅持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維護企業健康發展並重、加強對醫務人員合法權益的保護、嚴厲懲處製售假冒偽劣防疫物品等要求。在執行方面,要求各地法院暫緩對承擔疫情防控任務的單位、人員以及場所、設備、物資、資金採取執行措施,對明確專用於疫情防治的資金和物資,不得採取查封、凍結、扣押、劃撥等財產保全措施和強制執行措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在訴訟程序方面,強調了疫情防控期間該延期審理的案件原則上延期審理,對於符合訴訟中止條件的案件,依法中止審理或執行,對於申請訴訟期間順延的,要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充分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對於情況緊急的案件,應當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開庭審理,有條件的可以採用視頻開庭形式。
據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將繼續加強對涉疫情相關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分析研判,及時做好對下指導。(來源:2月17日 科技日報-中國科技網)
更多作品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不能突破法律底線??網上「掛人」也會涉嫌侵犯他人名譽權
「多元調解+速裁」? 北京法院網上預約立案24小時不打烊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發布電子訴訟庭審規範?首次提出「虛擬法庭」 強化虛擬化技術研發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