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經歷最暖的10年連續出現第五個暖冬

2020-12-04 搜狐網

  近幾年全球氣候變暖,有人開始預言電影《後天》那樣聳人聽聞的大災大難也將在地球出現。儘管誰也無法預測未來的千年地球將如何改變,但在經歷了2006年的全國暖冬之後,在2007年的今天,尤其是在「3.23」世界氣象日前後,氣候變暖的話題愈發牽動老百姓的關注和憂心。

  全球變暖或將持續幾千年

  近幾年來,老百姓大多會深有感觸,夏季高溫天氣越來越多,最高氣溫接連打破紀錄,多年前的4、5月份,中國北方尚冰雪初融,乍暖還寒,可是近幾年個別地方已近似夏季,最高氣溫甚至趕超南方。

  南極半島的北部在過去50年內增溫了2℃,曾經終年不化的南極半島冰蓋面積在減少,海平面隨之抬升。

  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表示,氣候持續變暖已是觀測事實,所帶來的影響觸目驚心。1998年和2005年是有儀器記錄以來全球最暖的兩年,20世紀北半球地表平均溫度的增幅,可能是過去1000年中最高的。

  廣東氣候變暖與中國和全球是同步的,而中國又「榮幸」地入選全球氣候變暖特徵最顯著的國家之一。

  根據廣東省有關氣象資料,廣東省年平均氣溫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振蕩上升,90年代後期以來升溫速度明顯加快,最近10年是廣東20世紀後半葉以來最暖的10年。且以冬季氣溫變暖趨勢最為明顯,2000年至2006年已經出現了5個暖冬。

  科學研究和監測預測表明,未來20年全球氣溫增高的趨勢仍將持續,我國增溫趨勢尤其明顯。到2020年我國地表平均氣溫將可能變暖1.3℃—2.1℃,2100年甚至會變暖3.9℃—6.0℃。而有關專家對南極的冰芯分析結果,認為地球變暖還會維持幾千年。

  誰是氣候變暖的禍首?

  誰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禍首?近幾年來,這一直是國內外眾多專家潛心研究的對象。

  有不少氣象專家指出,人類長期的經濟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暖最大的「嫌疑分子」。不過,這一結論並未得到國內外專家的普遍認同。

  中山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王安寧表示:「單純是溫室效應在遙遠的未來能把南極的冰川全部消融,這不可想像!世界的天文學家並不認同這一觀點。」在他看來,行星、太陽的影響應該是氣候變暖的主因,而人類活動因素是一個二級因子。

  與他持同樣看法的還有美國、丹麥等科學家。俄羅斯科學家最近認為,火星增溫和地球增溫周期一致,主因是太陽。丹麥天文學家則認為,氣候變化主因在宇宙。

  不管「罪魁禍首」是誰,人類的活動至少也是一個對氣候變暖有「貢獻」的因素。那麼,在氣候變暖面前,人類本身應如何拯救自己的星球?

  秦大河認為,要把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禦極端氣候災害鮮明地列入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制定適應氣候變化、防禦極端氣候災害的長期國家戰略;堅持走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發展道路,減緩氣候變暖,保護全球氣候;加快建設國家氣候變化應對科學工程。

  廣東省氣象局副局長梁建茵表示,對氣候變暖,政府和相關機構除制定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外,還需注意環保、節約能源,轉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尋求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目前廣東省氣象部門已針對氣候變暖的情況,研究相關的對策,減少對廣東經濟的影響。(記者蘇稻香通訊員楊綺薇)

相關焦點

  • 浙江過去10年經歷8個暖冬 今年情況半月後揭曉
    浙江過去10年經歷8個暖冬 今年情況半月後揭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6日 07:05 來源: 來源:都市快報  這不是危言聳聽  過去10年,浙江已經歷8個暖冬  今年,又是一個暖冬?  記 者 王 雷  2月5日,北京最高氣溫達到16℃,創下了1840年有氣象資料以來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 連續七年的「暖冬」,到底是好是壞?老農:祖輩已經明說了
    根據氣象研究,這次的冬季也比以往「暖」了很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這個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廣東、上海還經歷了史上最暖冬季。剛剛過去的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零下2.25℃,往年冬季平均氣溫為零下3.34,今年的冬季氣溫比較常年同期偏高1.09℃,達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五高。
  • 又是一個「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
    來源:經濟日報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暖溼氣候顯著,全國冬季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五多。而且預計,今年春季全國大部還將繼續暖溼。
  • 2019/2020年冬季全國氣溫歷史同期第五高 為暖冬年份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明祿報導3月1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2020年冬季全國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為暖冬年份;全國冬季降水為歷史同期第五多。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全國平均氣溫為-2.25℃,較常年同期(-3.34℃)偏高1.09℃,是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五高。除青藏高原大部氣溫偏低或接近常年同期外,我國其餘大部地區冬季明顯偏暖,其中華北地區西南部、黃淮和江淮的東部、江南南部和東部、華南大部及內蒙古西部、新疆北部等地氣溫偏高2℃以上。
  • 連續15年氣溫偏高 今年我國是否又遭遇暖冬氣候?
    今年入秋以來,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比常年偏高,出現了暖秋現象。那麼這是否意味著,自1986年以來連續15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持續偏高后的又一個暖冬的即將來臨?國家氣候中心的氣象工作者們也正在為儘快得出結論而緊張地工作著。  其實,暖冬與冷冬是個氣候概念,是與氣候平均情況比較而言的。
  • 2019/2020年冬季是暖冬,權威預報:3天較強冷空氣醞釀
    作者:文/虞子期 終於出來了,在2019/2020年冬季時段,不少人可以說一直都在說冬季到底是暖冬或者冷冬,我們也在不斷的說,當我們的冬季結束之後,自然就知道情況了,但是初期的預測大家都在不斷的熱議,有些人說冷了,也有人說暖了,所以最終「兩部分的人」都在互相爭議。
  • 上海這個冬季60年來最暖
    國家氣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上海冬季平均氣溫8.9度,偏高2.8度,突破歷史同期極值,為60年來冬季最暖紀錄,而且是1961年至今唯一一次最低氣溫均高於0度的冬季。
  • 遼寧今冬自2008年以來「最暖」
    自2010年,在連續4年冬季氣溫比常年偏低之後,2013/2014年冬季正式定義為暖冬。遼寧省氣象局相關工作人員昨日表示,2013/2014年冬季(2013年12月1日-2014年2月28日)遼寧省各地氣溫至少較常年同期偏高0.6℃,最多比常年偏高2.6℃,屬於暖冬。
  • 說好的「暖冬」呢?
    有時候暖冬也會採用這樣的方式。冬天的氣溫跌宕起伏,你印象最深的肯定是寒潮來的時候有多冷,但最一算總帳,整個冬天整體還是偏暖的。目前我們遭遇的冬天,可能就這種方式。去年12月的時候,我國普遍是偏暖的,一片暖色。
  • 新疆連續兩年過暖冬
    剛剛過去的冬季也是「暖」字當頭,這是新疆連續第二個暖冬。3月11日,2015~2016年冬季新疆氣候影響評價新聞發布會上,自治區氣候中心氣候評價首席分析師馬禹介紹,今年冬天(2015年12月-2016年2月)全疆平均氣溫-7.5℃,較常年偏高0.8℃;降水量為22.3mm,較常年偏多近2成,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最大積雪深度與歷年同期相比偏厚。
  • 國家氣候中心:2019/2020年冬季又是一個「暖冬」
    來源:經濟日報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暖溼氣候顯著,全國冬季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五多。而且預計,今年春季全國大部還將繼續暖溼。
  • 2018-2019冬天會冷嗎 2019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
    天氣網訊   今年到底是個冷冬還是暖冬?已經有人借著人們怕冷的心理造謠說是個冷冬了。那麼,2018-2019冬天會冷嗎?
  • 今年深圳會經歷「60年最冷冬天」嗎?可能性小!
    原標題 今年深圳會經歷「60年最冷冬天」嗎?可能性小!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28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方勝)預計深圳市秋冬季前暖後略偏冷,出現2008年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及2016年極端寒潮暴雨的可能性小。
  • 湖南近日氣溫回升 今年或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
    增溫效應預計將持續至2016年   11月25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2015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並分析了2011至2015年的氣候狀況。聲明指出,2015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的最暖年份,而2011至2015年也將成為歷史上最暖的五年。
  • 知識科普:暖冬年,冬天就不會冷嗎?
    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暖冬頻繁出現,但當強冷空氣來臨時,人們又開始疑惑,不是越來越暖了嗎?為何還這麼冷?很多人認為,都是暖冬了,就不應該冷了。其實這是公眾的一個誤區。暖冬是一個氣候學的概念,即使在暖冬年中也會有階段性的冷。
  • 出現暖冬的原因是什麼
    暖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常常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暖冬的成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我國處於偏暖期氣溫的變化有一定的周期性.近一百多年來的氣象資料統計表明,我國溫度存在著大約30年為一周期的冷暖交替.上世紀20年代以前偏冷,20到40年代偏暖,50到70年代偏冷,80
  • 深圳會經歷「60年最冷冬天」嗎?
    關於拉尼娜的信息也在朋友圈刷屏,諸如「60年最冷冬天」的說法廣為傳播,很多小夥伴因此認為今年的冬天會是冷冬。且不論今年是否會是60年最冷冬天,先來看看「暖冬」「冷冬」究竟如何判別?2000年以來,深圳出現過5年的冷冬,出現11年的暖冬,正常年份4年。國家氣候中心近日也發布消息,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那麼拉尼娜到底是什麼呢?今年冬天大家真的會被「冷哭」嗎?
  • 是暖冬還是小冰河期?
    歐亞極寒,美國部分地區遭遇40年最暖冬天在寒暑自然變換中出現階段性低溫,對全球氣候來說非常正常,就如人們常會打幾個噴嚏,但不一定就是感冒一樣。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納利斯4日表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歐洲整體氣溫較往年偏高,「因此我們不認為這次寒潮能創低溫紀錄。當然,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創紀錄低溫。」
  • 深圳出現史上第二暖冬 2019/2020年冬季平均氣溫為18.1℃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深圳出現史上第二暖冬&nbsp&nbsp&nbsp&nbsp深圳商報
  • 今年暖冬!美國中部及東部高溫如夏,或持續到明年2月
    這波暖空氣與籠罩東岸的高壓和人為的氣候變遷息息相關;氣象局預測,今年可能是暖冬,且可能一路持續到明年2月。這般溫和天氣打破多地紀錄,且可能讓許多地方步上史上最暖11月之途;未來幾天可能短暫降溫,但多種跡象顯示今年可能是暖冬。